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6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1]
湖南省湘潭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湘潭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 高三语文备课组 12/8/2009
本试卷共7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祝你考试顺利!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阴霾/埋怨 寒舍/退避三舍 封妻荫子/绿树成荫
B.星宿/宿根 冠军/弹冠相庆 好大喜功/乐善好施
C.累赘/累计 涤纶/羽扇纶巾 硕果累累/恶行累累
D.尽快/尽情 模拟 /模棱两可 曲径通幽/是非曲直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www.ywzx8.com)
A. 经法院审理察明,2009年7月5日晚,被告人阿不都克里木•阿不都瓦伊提在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中,在团结路沿线一路打砸烧杀。
B. 这是目不暇接、精彩纷呈的16天,激情飞扬、紧张忙碌的16天,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16天。
C. 目前经济生活几乎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生活内容,其余的,尤其文化生活基本忽略不记。而在这方面的反省,我们的整个文化显得力不从心。
D.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大联盟,既有美、欧传统大国,又有后启之秀的“金砖四国”,还包括了亚非一些国家。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张彦因为一件小事跟室友发生口角并大打出手,虽经老师极力斡旋,双方矛盾暂时仍未消除。
B.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必须为政清廉,自觉接受“八荣八耻”教育,这样才能上行下效,扭转不良的社会风气。
C.现在还有很多司机不吸取血的教训,仍然酒后驾车,对这种火中取栗的行为,公安交通部门还应加大处罚力度。
D.公安部门正式介入调查足球赌博案件,调查对象涉及足协高官,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消息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电视剧《潜伏》播出后,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效应,一时间好评如潮。
B.在大厅的“神七”航天展品前,参加芜湖科博会的与会嘉宾,认真聆听了航天英雄杨利伟关于航天知识的介绍。
C.只有把政府增加的教育投入更多地向基础薄弱地区倾斜,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
D.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形势下,专家们认为,广大出口加工型企业只有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学会内销与外销两条腿走路,才能逐步完善企业销售网络,实现自救。
5.填入下段文字横线处的内容,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此时终于领会到这句话所蕴含的深意。
。
①我为她的精致典雅而赞叹,为她的古朴淡雅而倾心,为她的烟雨蒙蒙而陶醉……
②这可能就是美到了极至吧?
③她的美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又时时刻刻让你能够从心底感受得到的。
④瑶里的美,不是从书上就能感受得到的,也不是我这个毛头小子在这里用几句话就能说得清楚的。
⑤面对这美到极至的瑶里,似乎所有能够形容她的语言和文字都显得是那样的苍白与无力。
A.①④⑤③② B.④③②⑤①
C.④①⑤②③ D.⑤④③②①
二、文言文阅读(22分。其中,选择题1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6~10题。
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待邻曲有恩礼,无良贱老稚皆爱敬之,称曰苏翁。身长七尺,美须髯,寡言笑,布褐草履,终岁不易,未尝疾病。
浏览完整试题
披荆畚砾为圃,艺植耘芟,灌溉培壅,皆有法度。虽隆暑极寒,土焦草冻,圃不绝蔬,滋郁畅茂,四时之品无阙者。味视他圃尤胜,又不二价,市鬻者利倍而售速,先期输直。夜织屦,坚韧过革舄①,人争贸之以馈远。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少与张浚为布衣交,浚为相,驰书函金币属豫章帅及漕曰:“余乡人苏云卿,管、乐流亚,遁迹湖海有年矣。近闻灌园东湖,其高风伟节,非折简能屈,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
帅、漕密物色,曰:“此独有灌园苏翁,无云卿也。”帅、漕乃屏骑从,更服为游士,入其圃,翁运锄不顾。进而揖之,翁曰:“二客何从来耶?”延入室,土锉竹几,地无纤尘,案上有《西汉书》一册。二客恍若自失,默计此为苏云卿也。既而汲泉煮茗,意稍款浃,遂扣其乡里,徐曰:“广汉。”客曰:“张德远广汉人,翁当识之。”曰:“然。”客又问:“德远何如人?”曰:“贤人也。第长于知君子,短于知小人,德有余而才不足。”因问:“德远今何官?”二客曰:“今朝廷起张公,欲了此事。”翁曰:“此恐怕他未便了得在。”二客起而言曰:“张公令某等致公,共济大业。”因出书函金币置几上。云卿鼻间隐隐作声,若自咎叹者。
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旦遣使迎伺,则扃②户阒然③,排闼入,则书币不启,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二百一十八》)
注释:①舄(xì):古代一种有木底的鞋。 ②扃(jiōng):门窗上的插关,此代指门。 ③阒(qù)然:寂静的样子。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味视他圃尤胜 视;比较
B.有羡则以周急应贷 羡:盈余、剩余
C.第长于知君子 第:只是
D.共济大业 济:帮助
7.下列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人争贸之以馈远∕木欣欣以向荣
B.帅、漕乃屏骑∕从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C.德有余而才不足∕告诸往而知来者
D.则扃户阒然∕于其身也,则耻师也
8.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云卿种菜,讲求法度,菜品上乘,加上售不二价,因此蔬菜畅销,获利倍增。
B.豫章帅、漕舍弃随从,化装成云游的文人,最终找到了苏云卿隐居的地方。
C.张浚认为苏云卿是仅次于管仲、乐毅一类的人物,苏云卿却认为张浚并非全才。
D.客人表明来意,苏云卿才豁然大悟,好像后悔刚才失言暴露了自己的身份。
9.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B.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C.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D.以故薪米不乏∕有羡则以周急应贷∕假者负偿∕一不经意溉园∕之隙闭门∕高卧或危坐∕终日莫测∕识也。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幸亲造其庐,必为我致之。(3分)
译文:
(2)二客力请共载,辞不可,期以诘朝上谒。(3分)
译文:
(3)排闼入,则书币不启,家具如故,而翁已遁矣,竟不知所往。(4分)
译文: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7分)
恨 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①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②,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③。
注释:①指安史之乱的叛军。②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③司徒:他当时任检
校司徒,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颔联中诗人描写“草木变衰”的作用是什么?(3分)
答:
(2)颈联“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并作简析。(4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一分)
(1)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 。(《诗经•氓》)
(2) ,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3)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四、现代文(论述类,文学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略说中国科举的影响
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的科举制度,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无不受科举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了政府从民间选拔人才,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的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科举的举措,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通过他们的游记把它介绍到欧洲。在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和公正的制度。英国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的公务员取用方法,规定政府文官通过定期的公开考试招取,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英国文官制所取的考试原则与方式和中国科举十分相似,很大程度是吸纳了科举的优点,故此有人称科举是中国文明的第五大发明。今天的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从宋代开始,科举便形成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的风气。这样不但大为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还让处于社会中下阶层的知识分子,有机会通过科考向社会上层流动,这种政策对维持整体社会的稳定起到了相当的作用。明清两朝的进士之中,接近一半是祖上没有读书或有读书但未做官的“寒门”出身。但只要他们能“一登龙门”,便自然能“身价百倍”,同时也被“紧锁笼中”。
展开余下试题
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一千三百年间科举产生的进士接近十万,举人、秀才数以百万。当然其中并非全是有识之士,但能过五关斩六将,通过科考成进士的,多数都非等闲之辈。宋、明两代以及清朝汉人的名臣能相、国家栋梁之中,进士出身的占了绝大多数。明朝英宗之后的惯例更是“非进士不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科举成为高级官员必经之路。利玛窦在明代中叶到中国时,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夫阶层,便是由科举制度所产生。
科举对于知识的普及和民间的读书风气,亦起了相当的推动作用。虽然这种推动是出于一般人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性灵的渴望;但客观上由于科举入士成为了风尚,中国的文风普遍得到了提高。明清两朝时,中国的读书人以秀才计,大部分时间都不下五十万人;把童生算在内则以百万计。当中除少数人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外,多数人都成为在各地生活的基层知识分子。而且由于这些读书人都是在相同制度下的产物,学习的亦是相同的“圣贤书”,故此也间接维持了中国各地文化及思想的统一。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写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缚;无论是创造能力,还是独立思考能力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以通过科考为读书唯一目的,读书变成只是为了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举也限制了人才的出路。到了清朝,在文学创作上有杰出成就的名家,多数都失意于科场。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才的同时,也埋没了民间在其它各方面的杰出人物。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规定科举考试内容。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例如孙中山所创立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五权分立,当中设有的“考试院”便是源出于中国的科举考试传统。另外,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都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选自《百科全书》)
13.对“(科举制度)对中国以至东亚、世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科举考试是一种公开、公正的方法,所以东亚的日本、越南均有效法中国科举的举
措,甚至越南科举的废除时间要在中国之后。
B.隋唐以后的中国,在社会、政治和教育方面无不受科举的影响,就是今天的考试制
度,在一定程度上仍是科举制度的延续。
C.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了科举制度,他们的游记把它介绍到了西
方,改善了欧美的用人制度。
D.英国吸纳了中国科举的优点后,在十九世纪中至末期建立了政府公务员取用方法,
渐渐形成后来为欧美各国仿效的文官制度。
14.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参加科考是为了实现对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对知识或性灵的渴望,因为“非进士不
进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B.中国的科举拓宽了政府选拔人才的途径,形成了不论出身、贫富皆可参加的风气。
C.利玛窦到中国时,科考已经成为高级官员的必经之路,所见的负责管治全国的士大
夫都是有识之士。
D.科举为中国历朝发掘、培养了大量人才,巩固了政权,对维持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
定的作用。
15.概括中国科举的影响。(6分)
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6~19题。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我凝望过,我祝福过
孙昕晨
①我坐火车由西宁前往格尔木。此刻正是夏日,青海的油菜花刚刚迎来盛期。辽阔得有些寂寞的西部,被千畦万垄的油菜花点缀着,碧绿拥抱着嫩黄,高原的风在光影间摇曳。只是群山褶皱中不时出现的低矮破旧的黏土房,一次次提醒我,这片土地依然苦寒。
②列车把我的沉默带进了暮晚,也带进了无边的荒凉。戈壁滩,芨芨草,骆驼刺,一两株红柳的暗影,大地惟有茫茫。及至夜深,我仍在守望夜幕下土地、山峦变幻的轮廓,追寻天边偶尔出现的一星灯火。
③那是谁呢?是谁在这暗夜里点一盏灯火?
④在这西行的路上,我正牵记着一个人——我的文学兄弟,宗崇茂。从江苏到青海,崇茂追随一个远亲承包零散的建筑工程,领着家乡几十个农民兄弟,转战于戈壁滩上。此刻,他就在青海更深处的江仓草原。
⑤听崇茂说,江仓这个地名,在藏语中就是“狼窝”的意思。我不知道江仓的精确位置,但我知道还要向西,向西。因为崇茂告诉我,到了格尔木,才是一个转折点:大西北的天辽地阔,从这里开始才是大手笔;大西北的苦,也从这里开始任你品尝。格尔木一出去,“上帝之手正渐渐松开,我们被推向世界之外。”
⑥我想象着江仓,想象着崇茂赖以谋生的那片土地,居然想到了那首没有流行的歌曲:“草原上没有孤单的白杨/孤单的白杨迟早要在风沙中枯黄……草原上没有孤单的牛羊/孤单的牛羊迟早要在黑夜里喂狼……草原上没有孤单的毡房/孤单的毡房迟早要在风雪中埋葬……”
⑦我从崇茂的信件中更多地了解了江仓,知道了他和工友们在江仓的日子,那些我们用想象也难以抵达的日子。江仓,中国西部偏僻的一隅,那些有风有雪有疼痛号叫有酸楚眼泪的日日夜夜,像民生之艰的一本证词,被崇茂的笔凝固成文字。作为崇茂的朋友,我有幸分享了其中的部分:被生活挤压、榨取得越来越像个榆木疙瘩的“大老王”;外冷内热性情如铁,嗓子粗粝得像砂纸,却保留一缕诗意的“曹铁矿”;为了抢救一个小兄弟的生命,一群男人星夜上路与死亡掰手腕……这些发生在边疆苍穹下的人间故事,本来可能会被一阵风刮走,或者被时间的尘土悄悄掩埋,由于崇茂的记录和一份真情活水的养育,现在变成了一株株有生命的植物。“回忆、记录那样的日子,为的是把我的心安顿好。”崇茂喜欢这样说。
⑧阅读崇茂的文字,我常常想到俄罗斯文学中的苦难意识,想到曾经给我的写作以足够营养的一本书——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著作《金蔷薇》送给作家的箴言:惟有面向苦难的生活,才能找到打造金蔷薇的一粒粒金粉。人类在这个星球上留下的建筑迟早会坍塌废弃,成为荒凉,惟有记录情感和历史的文字不会失去一个音节。
⑨几小时的路程,崇茂和我保持着短信联系。我试着问崇茂:这茫茫戈壁上会有一盏灯火是你们那些兄弟的吗?他回复:也许会有吧,你就在默默中为他们祝福吧。
⑩格尔木以西,那暗夜里的一盏灯火,因为崇茂,因为他那些远离故土的农民兄弟,我凝望过,我祝福过。
(有删改)
16.试赏析第①段画线文字。(4分)
答:
17.“江仓”是个怎样的地方?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的?(6分)
答:
18.为什么“在这西行的路上”,“我”如此牵记宗崇茂?(4分)
答:
19.请探究“凝望”、“祝福”蕴含着哪几层深意。(8分)
答: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5分)
2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
六月十三日上午,山东首届(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组委会和中国孔子基金会在济南向海内外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雕塑初稿)。这一孔子标准像的塑造原则是,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成俗的形象,以唐代吴道子的行教像为基础,重点突出体现孔子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的风范与气质,力求展现孔子博大、智慧、儒雅、和蔼可亲的圣人形象。
展开余下试题
在制定孔子标准像工作过程中,最大范围最大限度地吸收历代孔子像作品中的优秀元素,在广泛征集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基础上,认真筛选,反复论证,并组织儒学专家、历史学家、雕塑、绘画艺术家、孔氏后裔等有关人士,先后召开了多次专业会议并专程请教任继俞、钱绍武、张立文等学术、艺术大师,不断对雕像作品进行修改完善。
对孔子标准像的正式推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6分)
答:
21.阅读下面的新闻,完成题目。
台湾艺人周杰伦被上海复旦大学聘为教授,成为继周星驰、成龙、李湘等受聘为教授的有一个明星艺人。
对此,你怎么看待呢?请你就此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答:
七、写作(60 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60分)
今年55岁的陈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为了捐出肝脏救治生命垂危的儿子,在医生的建议下开始自己的“减肥”计划。7个多月来,她坚持每天10公里残酷的“暴走”,在大量运动的同时,她每天只吃很少量的米饭和青菜。
终于,奇迹发生了。当陈玉蓉进行全面检查时,她的重度脂肪肝消失了,符合肝移植条件。“暴走”妈妈陈玉蓉给儿子“捐肝”的愿望在2009年11月3日晚得以实现。经过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30多名医护人员13个多小时的接力手术,到22时许,肝脏移植术全部完成,从母亲身上割下的肝脏成功植入儿子体内。
“暴走母亲”的行为,实际上是母爱的一种极致表达方式。其实,生活中,不同的人之间表达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读完上面一段材料后,请以“爱,可以这样表达”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不少于800字。
湘潭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答卷
一、选择题(33分,每小题3分)
1 2 3 4 5 6 7 8 9 13 14
10.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译文:(3分)
(2)译文:(3分)
(3)译文:(4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和古诗文默写(13分)
11.
(1)(3分)
答:
(2)(4分)
答:
12.古诗文默写。(6分,每空一分)
(1)
(2)
(3) ,
四、现代文(论述类,文学类)阅读(12分。其中选择题6分,每小题3分;简答题6分)
15.(6分)答: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2分)
16.(4分)答:
17.(6分)答:
18.(4分)答:
19.(8分)答:
六、选做题(2小题任选做1题,6分)
20.(6分)答:
21.(6分)答:
七、写作(60 分)
22.(60分)
800
湘潭市一中2010届高三第四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C(A.mái/mán shè yìn / yīn B.xiù /sù guàn /guān hào
C.léi/lěi lún/guān léi/lěi D.jǐn/jìn mó qū)
2.B(A应为“查明”;C应为“忽略不计”;D应为“后起之秀”)
3.D(一石激起千层浪:比喻一句话或某一行动,会引起强烈的反响。A.斡旋:是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之一,句中大词小用。B.上行下效:上面的人怎么做,下面的人就跟着怎么干。多指不好的事。C.火中取栗: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不合语境。)
4.D(A项,搭配不当,应为“引起了强烈的轰动”或“产生了轰动效应”;B项, “参加”和“与会”语意重复;C项句式杂糅,“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的权利”改为“让大多数学生接受高质量教育”或“让大多数学生享有高质量教育的权利”。
5
上一篇:
湖南省湘潭市2010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下一篇: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测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湖南省湘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