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137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75]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第二单元测试题
必修二第二单元
一、基础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愆期(qiān) 篞垣(guǐ) 犭严狁(yán)象弭(mǐ)
B.谣诼(zhuó) 蕙纕(xiāng) 芰荷(zhī) 傺(chì)
C.公姥(mǔ) 伶俜(pīng) 葳蕤(ruí) 踯躅(zhú)
D.阡陌(mò) 三匝(zhā) 吐哺(bǔ) 鲑珍(xié)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长余佩之陆离 B.佩缤纷其繁饰兮
C.亦余心之所善兮 D.燕赵多义士,慷慨悲秋风
3.从文言句式的角度,选出其中不同类的一项是( )
A.高余冠之岌岌兮 B.冠切云之崔嵬
C.怨灵修之浩荡兮 D.蚓无爪牙之利
4.下列句子诵读时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郁/邑余/ 傺兮 B.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C.虽/九死/ 其犹未悔 D.将/ 往/ 观乎/ 四荒
5.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终老不复取 B.蒲苇纫如丝
C.府吏见丁宁 D.诺诺复尔尔
6.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B.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履至尊而制六合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入则乱发坏形,出则窈窕作态
7.下列五幅对联分别写出了五个历史人物,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1)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2)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3)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4)千古诗才,蓬莱文章建安骨;一身孤傲,青莲居士谪仙人。
(5)两表酬三顾,一对足千秋。
A.谢灵运 欧阳修 杜甫 辛弃疾 诸葛亮
B.欧阳修 范仲淹 白居易 李白 陈寿
C.范仲淹 欧阳修 杜甫 李白 诸葛亮
D.范仲淹 谢灵运 白居易 杜甫 陈寿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因它的内容以反映劳动人民生活的《国风》为主,所以文学史上把这类诗歌称为“风体诗”。“风”“雅”“ 颂”“ 赋”“ 比”“ 兴”,合称《诗经》“六义”。
B.《离骚》在我国诗歌史上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座高峰,也是第一部杰出的抒情长诗。屈原在这首诗中反复抒发了自己要求革新的政治抱负,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他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和关怀,愤怒地揭露了楚国最高统治者的自私、昏庸和腐朽。
C.南朝的《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诗》并称为“乐府双璧”)全诗长达1700余字,可谓古诗中的鸿篇巨制。它生动具体地叙述了焦仲卿和刘兰芝婚姻悲剧的全过程,控诉了封建礼教,赞颂了焦刘两人对爱情的忠贞和宁死不屈的反抗精神。
D.《古诗十九首》是西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它反映了动荡黑暗的社会生活,抒发了诗人对命运、对人生的看法。它是文人五言诗成熟的标志,刘勰称之为“ 五言诗之冠冕”,钟嵘赞之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
二、填空题
9.按课文内容填空。
(1)不见复关, 。既见复关, 。
(2)士之耽兮, 。女之耽兮, !
(3)及尔偕老, 。淇则有岸, 。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 。
(4)忧心烈烈, 。我戍未定, 。
(5) ,杨柳依依。 ,雨雪霏霏。
(6)长太息以掩涕兮, 。
(7)亦余心之所善兮, 。
(8)背绳墨以追曲兮, 。
浏览完整试题
(9)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 , 。
(10)足下蹑丝履, 。腰若流纨素, 。
指如削葱根, 。 精妙世无双。
(11)月明星稀,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 。
(12)羁鸟恋旧林, 。开荒南野际, 。
三、阅读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颜斐字文林,有才学。丞相召为太子洗马,黄初初转为黄门侍郎,后为京兆太守。始,京兆从马超破后,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①,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斐到官,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是时,民多无车牛。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又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始者民以为烦,一二年间,家家有丁车、大牛。又起文学,听吏民欲读书者,复其小徭。又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又课民当输租时,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为冬寒冰炙笔砚。于是风化大行,吏不烦民,民不求吏。京兆与冯翊、扶风接界,二郡道路既秽塞,田畴又荒莱,人民饥冻,而京兆皆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斐又清己,于是吏民恐其迁转也。
至青龙中,司马宣王在长安立军市,而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宣王乃发怒召军市候,便于斐前杖一百。时长安典农与斐共坐,以为斐宜谢,乃私推筑斐。斐不肯谢,良久乃曰:“斐意观明公②受分陕③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而典农窃见推筑,欲令斐谢;假令斐谢,是更为不得明公意也。”宣王遂严持吏士。自是之后,军营、郡县各得其分。后数岁,迁为平原太守,吏民啼泣遮道,车不得前,步步稽留,十馀日乃出界,东行至崤而疾困。
斐素心恋京兆,其家人从者见斐病甚,劝之,言:“ 平原当自勉励作健。”斐曰:“ 我心不愿平原,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遂卒。京兆闻之,皆为流涕,为立碑,于今称颂之。
【注】①二千石,在古代指代郎将、郡守或知府等职任。
②明公:古代社会对权贵长官的称呼。
③分陕:封建社会中指王朝的中央官员出任地方长官。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斐又课民以间月取车材 课:要求
B.令畜猪狗 畜:蓄养
C.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 致:给予
D.以为斐宜谢 谢:道歉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乃令属县整阡陌
A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车牛各因便致薪两束
B
相如因持璧却立
二郡道路既秽塞
C
始皇既没
斐以白宣王
D
臣以供养无主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说明颜斐为京兆老百姓生计着想的一组是( )
①乃令属县整阡陌,树桑果
②课民以间月取车材。使转相教匠作车
③课民无牛者,令畜猪狗,卖以买牛
④于府下起菜园,使吏役间锄治
⑤军中吏士多侵侮县民,斐以白宣王
⑥汝曹等呼我,何不言京兆邪
A.①②⑤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⑤⑥
13.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颜斐初到京兆太守任,针对京兆现状,积极举措,致力于发展从事农耕种植的基础条件,并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得到了老百姓的理解。
B.颜斐重视发展地方经济,也注意采取措施推行诗书教化,从而使京兆地方“ 整顿开明”“丰富常为雍州十郡最”,赢得了老百姓的极大信任。
C.颜斐针对宣王所设军市的现状,不顾长安典农的提醒,秉持公心,大胆向宣王陈述军中吏士侵侮县民的情况,很好地解决了军营、郡县在地方的关系。
D.在治理京兆的为官历程中,颜斐与京兆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老百姓舍不得颜斐离任,颜斐直到离开人世也割舍不下自己与京兆的感情。
14.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民人多不专于农殖,又历数四二千石,取解目前,亦不为民作久远计。
(2)斐意观明公受分陕之任,乃欲一齐众庶,必非有所左右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9题。
古大将之才,类出天授。然其临敌制胜也,要皆先识兵势虚实,而以避实击虚为百战百胜之法。文士家作文,亦何独不然?盖意乘间则巧,笔翻空则奇,局逆振则险,词旁搜曲引则畅。虽古今名作如林,亦断无攻坚摭实硬铺直写而其文得佳者。故一题到手,必静相其神理所起止。由实字勘到虚字,更由有字句处勘到无字句处。既入其中,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及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务于他人所数十百言未尽者,予以数言了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有数十百言在其笔下。又于他人数言可了者,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及其幅穷墨止,反觉纸上不多一字,如是又何虑文之不理明辞达、神完气足也哉!此则所谓避实击虚之法也。大将军得之以用兵,文人得之以作文,纵横天下,有余力矣。
15.作者以兵家术语 来阐述为文之道。
16.根据文意,“笔奇”(“笔翻空则奇”)、“词畅”(“词旁搜曲引则畅”)的含义是笔奇: 词畅:
17.对“复周索之上下四旁焉,而题无余蕴矣”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对于其中所含意蕴就可以一览无余。
B.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可以充分挖掘其中的意蕴。
C.反复围绕文题广泛搜集材料,就可以发现原先的题目缺乏深刻的意蕴。
D.反复围绕文题全面地思考将要涉及的内容,就会发现原先的题目不够含蓄。
18.本文阐述了有关写作的 与 两个方面。
19.文中先说“予以数言了之”,后说“ 予更以数十百言,排荡摇曳而出之”,两者并不矛盾,请说说理由。
(二)阅读下文完成20—23题。
大自然的礼赞
李长之
世界不是荒凉的,我们感觉没有人的时候,另外却另有别的令我们向往的东西,而且这种东西也一定存在。仿佛一个堂皇伟大、神秘而崇高的剧场吧。观众是愚妄的,这不要紧,因为他们可以散去;戏曲是鄙俗的,这不要紧,因为可以改;角色平凡,这也仍然能令人忍耐下去,因为可以希望有更不平凡的来代替。所有这些失望的痛苦,和不甘于失望,又追求新的幻影的疲劳,我们都为一点补偿了,也就是多多少少是一种慰藉了。因为剧场总是好的,一切靠不住,剧场靠得住,剧场比较悠久些。
这剧场就是大自然。一切变,大自然不变,这剧场永远是堂皇、伟大、神秘、崇高的。观众、戏曲、角色,都渺小吧,这剧场却越发庄严。戏散了,这剧场也依然巍峨地矗立着。
展开余下试题
所以,只要没忘掉这剧场的人,他是可以心平气和下去的,并且也不会寂寞。
有谁感到没有归宿么?到大自然里去。
最不自量,而又最不安分的动物,恐怕只有人类吧。人类企求一切,而超越了实际的能力。大自然在这地方却恰是人类的母亲,她不会打消孩子们的梦的,虽然早知道那是梦,她却只用种种暗示,种种比喻,种种曲折而委婉的辞令,让人们自己去觉悟。在人们的能力限度以内,她却又鼓舞人们,把人们所仅有的一点能力,去做一些最善的发挥。
大自然有种种律则。是剧场吧,有剧场的规矩,作母亲呢,也有母亲的教导之方。不过人们不容易知道。熟悉剧场的人,自然会熟悉剧场的规矩。一个母亲的爱恶,也常是不能明白地说出来的,但是一个骄儿会恰恰符合了母亲的意向。
大自然的骄儿就是天才。大自然永远爱护天才,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然不必事先告诉。歌德、屈原、李白、康德、贝多芬、曹雪芹、高尔基、达•芬奇,这都是在大自然的爱护之下,而完成了自己的。
大自然往往给她的骄儿一种伟大课题,以课题为重,大自然便不惜给她的骄儿以种种的或甘或苦的经历,几乎不能胜任。她不溺爱,可是她对于她的子孙并不平等。
愚妄的人们,对她是可以怨尤的,然而她不管,她呈现给愚妄的人们的,就是驳杂、混乱,她不求愚妄的人们的了解,也因为他们不能了解。
大自然在天才们的跟前,却是和悦的,她那条理和秩序,完全启示了天才。
天才没有不了解大自然的,大自然对天才,也永不会不爱护。
大自然,有情感,也有意志。她不盲目,也不麻木。她不是没有智慧,她的智慧乃是溶化于情感、意志之中。情感最可靠,大自然是任情感的,一如她所爱护的天才。
她不但任情感,而且喜欢表现出来,你就看浓绿如油的春水吧,这是她的情感的表现,高空淡远的秋云呢,也是她情感的表现。她处处在流露,她处处似乎情不自禁。
大自然是感官的,是色相的。她忘不掉美,丑的出现,只是在人们对于美的破坏之际。她要点缀一切,她要种种色调,而且那色调要纯粹,要单一。你瞧吧,雪、红叶、云、秋霁的文岚,夏木的浓阴……
大自然就是艺术家。音乐和绘画,她天天在创造。人间一切艺术,不过是大自然的艺术的副本。
在人们忘掉,或者忽视了大自然的艺术的时候,往往是人间艺术堕落的时候,一旦携手,那才可以抬头。
艺术家必有意匠①,大自然的意志就表现在她创造的艺术品的意匠里。大自然的意志是生,所以所有大自然的艺术,是生的表现的艺术。和这不相连的,只有人间的天才。
大自然、天才、艺术,是宇宙间最永恒的,最伟大的,最庄严的。然而这一切源于大自然,因作大自然礼赞。
【注】 ①意匠:(作文、绘画等事的)精心构思。
20.文中第一部分以“剧场”喻指什么?作者借此意在说明什么观点?
21.根据文章语境,下面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1)她有种种设计,是让天才完成自己,虽然不必事先告诉。
(2)和这不相连的,只有人间的天才。
22.文中从哪几个层次论述了大自然、天才与艺术之间的关系,你认为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23.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题为《大自然的礼赞》,实际上探讨的却是自然、天才与艺术三者的关系。
B.文中第一部分,作者既把大自然当成一种外在的客观世界来描写,又深入到人的心灵,描写的是观察大自然的心灵。
C.第二部分中“母亲”喻指的是大自然,“ 母亲”在愚妄的人面前,呈现的是“ 驳杂、混乱”。
D.大自然的第三种性格是它既完全像剧场一样的庄严,也完全像母亲一样神秘,“ 有情感”“有意志”“感官”。
E.文中最后一段总结全文,展现全文的主旨与脉络,作者的写作缘由亦可见一斑。
四、诗歌鉴赏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句,完成24—26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篳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固时俗之工巧兮,皛规矩而改错。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郁邑余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4.从内容上看,该部分主要自述受屈遭贬的原因,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点( 可借用诗中的字词)。
① ② ③
25.最能形象地表现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的诗句是:
26.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说《离骚》是作者“忧愁幽思”而作,该部分哪句诗最能表现“忧愁幽思”的感情?为什么?
诗句是 :
原因是:
(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27—28题。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登崖州城作
李德裕
独上高楼望帝京,鸟飞犹是半年程。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
两诗写作之时,作者都是贬谪之身,正值壮年的柳宗元被贬为柳州刺史,曾任宰相的李德裕则在垂暮之年被置崖州。从诗中看,两人的处境与心境是有所不同的。
27.两诗都着一“望”字。李诗之“望”在首句,实写登楼,引领全篇,既表达了对君国的眷念与向往,又蕴含了对“帝京”遥不可及的感伤。柳诗之“望” 。
28. 两诗都写到了“山”。李诗曰“青山留人”,是面对群山阻隔欲归不能的自我安慰。诗人运用拟人和象征手法,抒发了看似平静超然,实则深沉悲凉的情感。柳诗曰“ 尖山似剑”.
五、语言运用题
29.根据下面句子的语境,写出两个适用于这句横线处的熟语( 歇后语、俗语或成语均可),答在序号后面。
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从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过程。年轻的时候,总会想有更多尝试,恨不能抓住每个机会,吸收更多的东西。等到人慢慢成熟了,知道一个人的精力终归有限,虽心有不甘,但力所不逮,必须学会做减法。比如工作上,如果想把一件事情做通透,你必须聚集精力放在这个着力点上,坚定不移、心无旁骛。我觉得做减法的过程更不容易。现实工作和生活中,难免会有种种近期效益更明显的诱惑,这时候,人很容易 ,所以必须追问自己到底要什么,怎样才跟梦想靠得更近。放弃,也是为了另一种坚持。人生有梦,但实现梦想要踏实,一步一个脚印。能知道要什么,能够做到什么,不可能做到什么,就很不错。
30.仿照下面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另写四个句子。要求以“珍惜”开头,具体对象和内容不限,表意恰当,富有意蕴,字数与原句基本相同。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增进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醒觉了你的自尊;
… …
……
31.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①鲁迅先生说:“ 无论什么事,如果连续搜集材料,积之十年,总可以成为一个学者。”
②歌德在谈到积累材料时说:“我在这一点上就像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有价值的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高。到了最后,他年轻时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了纯金。”
③一位历史学教授曾给学生讲:“ 如果你能收集两万张卡片,就可以在历史界成为权威。”上面三句话,既有共同点,又各有差异。请分别回答:
展开余下试题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2)鲁迅侧重的是:
(3)歌德侧重的是:
(4)历史学教授侧重的是:
五、写作题
3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皇帝造屋,百工齐集。木工、石匠暗暗竞赛。一天,木工师傅求胜心切,重责小徒弟。徒弟为了泄愤,把师傅的木尺偷偷锉短了一分。结果,根据木尺做成的木柱都短了一分。而那些稀有木材是远方进贡来的,无法在当地补充,皇帝必然为此震怒。木工师傅知道自己死亡临头而大哭。这时,石匠想出了一个方法,他把承托长柱的石礅的平坦礅面改为微微隆起,补足了木柱短缺的部分。这样,不但宫室如期落成,木工全家得救,也改善了石礅设计,为中国建筑多增一分姿采。
这则故事寓有中国人处世的哲理:别人的短处可以彰显我们的长处,我们的长处也可以“承托”别人的短处,这样彼此都有好处。推而广之,这是一种竞争中“ 双赢”的智慧,而这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重要。
请以“双赢的智慧”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与解析研读
1.C ( A 犭严xiǎn;B 芰jì;D 匝zā)
2.B(A 长:形容词作动词,使之长;B. 缤纷:形容词作名词,缤纷的饰物;C.善:形容词作动词,向善、从善;D. 悲:形容词作动词,悲吟。)
3.C (一般句式,ABD 为定语后置句。)
4.A ( 郁邑/余傺兮)
5D (A 取———娶;B 纫———韧;C 丁宁———叮咛。)
6.C (交通:连接。)
7.C
8.D (“西汉”应为“东汉”)
9.(1)泣涕涟涟载笑载言;(2)犹可说也不可说也;(3)老使我怨隰则有泮信誓旦旦不思其反;(4)载饥载渴靡使归聘;(5)昔我往矣今我来思;(6)哀民生之多艰;(7)虽九死其犹未悔;(8)竞周容以为度;(9)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10)头上玳瑁光耳著明月珰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11)乌鹊南飞山不厌高海不厌深;(12)池鱼思故渊守拙归园田。
10.A (课:课功)
11.A (表顺承,当“就”讲。B 介词,凭借5 连词,于是;C 连词,又/副词,表时间;D 介词,用、拿/ 连词,因为)
12.C(④句是讲他如何以身作则,⑥句则主要强调他与京兆老百姓的深厚感情)
13.C(C 项中命题者有意提前了“长安典农提醒”这一行为的时段,要注意这一点。)
14.(1)百姓大多并不专心从事农业垦殖,加上(前面)历任四位太守( 都)采取解除眼前(困境)的办法,也不替老百姓制定长远的打算。(2)颜斐( 我)看明公接受担任地方长官的任命,是想使老百姓整齐划一( 受到同等待遇),一定不想出现支配自己的人。
15.避实击虚。
16.笔法灵活出奇 引经据典,贴切通畅。
17.B
18.审题立意,写作技巧。
19.因为:两者都是“避实击虚”的为文之道的具体表现。对他人已作过的详尽论述,自己只要在简而言之中另有新意。对别人论述中的不到之处,自己就该充分地写出独到的见解来。
20、喻指大自然,不论是愚妄的观众,鄙俗的戏曲,还是平凡的角色,他们只代表了这一场戏的失败,而剧场还永恒地站在那里。作者借此说明大自然是悠久的,靠得住的,值得依赖的。
21.(1)大自然以爱护和宽容的心态对待天才,却又不帮持,让天才自己去探索、去奋斗、去成功。(2)天才创造的艺术和大自然的艺术有所不同,他创造出了另外一种艺术。
22.文章从理智、情感、方法和态度四个层次论述了三者的关系,其关系表现为:①大自然启示天才创造艺术;②大自然自己也创造艺术;③他们同样是永恒、伟大、严肃的。
23.B.D(B 项应为:文中第一部分,作者不把大自然当成一种外在的客观世界来描写,而是深入到人的心灵中去,描写的是观察大自然的心灵。D 项应为:大自然的第三种性格是它既不是完全像剧场一样的庄严,也不完全像母亲一样神秘,而是“ 有情感”“有意志”“感官”)
24.①自己从善爱美;②小人投机,追曲,诽谤;③君王不察。
25.鸷鸟之不群兮;何方圜之能周兮。
26.宁溘死以流亡兮;伏清白以死直兮。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恐怕不会想到死,以死殉志,足见作者忧怨之深广。
27.在末句,虚写置身峰头,收束全篇。既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更表达了对“ 京华亲故”一为援手的急切期待。
28.表达的是在草木变衰的秋天,思念家园愁肠如割的痛楚。
29.歇后语:水中捞月亮———拿不稳;举着棋子放不下———拿不定主意;熟语:着三不着两;脚踏多条船;成语:患得患失;优柔寡断;犹豫不决;瞻前顾后。
30、(示例):珍惜母亲的关爱,因为它让我懂得亲情无价;珍惜父亲的告诫,因为它让我铭记严于律己;珍惜同学的友谊,因为它让我体验合作愉快;珍惜老师的教诲,因为它让我明白任重道远……
31.(1)要注重积累材料。(2)积累要长期坚持。(3)要积累有价值的材料。(4)要多积、广积材料。
32.[写作点拨] 命题意图非常明显———重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 竞争”与“ 双赢”之间的关系。我们通常认为,竞争就是不共戴天、你死我活,就是互相拆台、互挖墙角。在几乎每个人都会遭遇竞争对手的今天,到底是谋求“双赢”,还是走向“ 共亡”?值得每一位考生深入思考。话题为“双赢的智慧”,“双赢”在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尤其是经常出现于政界领袖、商界巨子的口中,中学生应该比较熟悉;“ 智慧”也是一个关键词,“ 双赢”和“智慧”的组合,意味着题意在于如何实现双赢,考生应重点思考获得双赢的技巧或艺术是什么(或者有哪些),而不能一味空谈双赢的价值与意义。只要明确了这一点,考生无论是写议论文,还是虚构一则故事以曲折地表现主题,一般都不会偏题。
[例文]
齿 轮
有青翠高大的松柏,有玲珑芬艳的野花,高与低,绿与红,点染完美的画卷;有如云朵飘飘的风帆,有如赤鳞翔浪的木船,枝与本,动与静,成就远航的轻骑。灿烂的阳光下,“万类霜天竞自由”,也正是鱼与鸟、人与兽、雷与电、风与雨,托起乾坤中万向争荣的丽景。让参差咬合,长短互补,在竞争的天地间,让前进的齿轮运转!
上苍造就鸿蒙之初的太阳与星斗,于是我们有光明的白昼和灿烂的星空。大鹏飞过天际时,小小的麻雀在檐头嬉耍,因着小雀,我爱大鹏的凌云之志。因着大鹏,我爱小雀的温顺可人。竞争中没有永远的胜负,只是这充满意义的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长长短短。时间为你记下,回首时,是紧紧咬合的齿轮。推进长与短的互补,闪烁着双赢的智慧。
时钟一下一下走过,每一步都有齿轮的转动。每一步都写下长与短的补合。爱因斯坦这位科学之坛的巨匠,在其
上一篇:
2010年西安市第一次高考模拟试题
下一篇:
素质教育09秋七年级上册练习卷(一)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人教版高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7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