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26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苏教版高二第一学期语文期中试题
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
本试卷分两部分,第Ⅰ卷12题,第Ⅱ卷9题,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级、考试号、姓名分别填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
2.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必须写在答题卷的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1卷(36分)
一、语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龟(jūn)裂 莞(wǎn)尔一笑 栏楯(shǔn) 濒临(bīn)
B 愠(yùn)色 悄无声息(qiǎo) 作(zuò)坊 晤面(wù)
C 筵(yán)席 岁在癸丑(kuí) 骄横 (hènɡ) 掺和(chān)
D 蓬蒿( hāo ) 长歌当(dàng)哭 乳媪(yùn) 凝眸(móu)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 金榜题名 震撼 嗜好 伸冤
B 淡烟暮蔼 文身 谍血 厮守
C 珊珊来迟 萌孽 笑靥 俯瞰
D 桀骜不训 慰藉 寥落 气慨
3.填入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这就是我所寻求的, 它对于人生过于美好, 最终我还是得到了它。
(2)此项研究虽然通常为自然学者们所______,我却要冒昧地表示我对于它的高度价值的确信。
(3)场地里有许多古榕树,集中______在石子河沿岸,是原场地最动人的风景线。
A.即使/因此 忽视 分散
B.虽然/因此 忽略 分散
C.即使/然而 忽视 分布
D.虽然/然而 忽略 分布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学完了罗素的《我为什么而活着》之后,大家在思考我们应该为什么而活着?
B.多数动物不像蓑鮋的兴趣那样折中,它们只选其一:要么斑纹,要么斑块,要么斑点。
C.宋徽宗赵佶时,福建“以小株结实者,置瓦器中,航海至阙下(开封),移植宣和殿(《三山志》)”。
D.面对着生与死的抉择,怎样担当起生命难以承受之重?面对着逆境厄运的考验,怎样扼住命运的咽喉?鲁迅的回答是——直面人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B.大型肉食动物往往灵敏又胆怯,弱小的食草动物闲散而沉着,这是生存的必然要求。
C.为了封建统治者个人口腹之好,竟如此劳民伤财,但也足见当时荔枝贮藏与运输的不易。
D.我不赞成把人类基因组计划比喻成“曼哈顿原子计划”(前者在人文上远远超过了后者)的原因,就是出于这样的忧虑。
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9分 每小题3分)
人类基因组研究
有关人士认为,“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真正的研究工作还只刚刚起步。例如“草图”中留下了许多空白需要填补,不少可能包含着重要医学信息的空白又顽固地拒绝“泄露各自的秘密”。除了最先完成的22号染色体长臂中有3%被证明无法解读外,从那时以来完成的4号染色体也留有很多空白。此外,大约有10%的基因组由于其重复性而根本不可能测序。
据国外有关杂志报道,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漏洞依然会存在——某些基因将被忽略不计。而蛋白质作为生命分子三联体的最后一位“成员”,又是迄今为止的研究中最难攻克的堡垒。


浏览完整试题 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种差别被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目前,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跟踪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④人类的大部分DNA都是“垃圾”,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的“大杂烩”。事实上,大量在维系细胞基本功能,如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
⑤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例如一种古怪地取名为“声波刺猬”的基因,它对昆虫在成熟中的翅膀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作用。这一相同的基因,在人的胚胎中则起着协调手臂生长和发育的作用。所以,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更为接近也就不足为怪了。例如鼠的基因与人极为相似,它的基因组一直被描述为探明人类基因组的“罗塞塔石碑”(即为解读古埃及象形文字提供线索的石碑)。此外,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因而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⑥看来,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正是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所以,有专家将基因比作砖块,“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
6.下列关于“人类基因组研究”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人类基因组草图”的测绘成功仅仅预示着一个新的开端,即使“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了终图,研究工作仍然存在漏洞,某些基因被忽略不计。
B.生物学家已能利用单个DNA中的变体来控制人体基因的变异,并藉此评估人类各种生物学现象的奥秘,如健康状况、对疾病的易感性、寿命的长短,人类的起源等等。
C.人类的大部分DNA几乎不起什么作用或者至少是没有明显的用途。剩下的则是渊源于植物、动物甚至细菌这一最原始生命形式的基因,这说明“万物之灵”的人类的起源实际上也是很“卑微”的。
D.人类的基因与某些哺乳动物虽然十分接近,但差别是客观存在的,分析这一看似微不足道的差异,自然有助于揭示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
7.下列对“不同物种似乎是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这句话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我们在回溯生物进化史的过程中又会发现,人类曾与植物、动物以及软体虫和有翅昆虫共同分享无数的基因。
B.人与老鼠的基因极为相似,猩猩的DNA也与人只相差1.5%,人之所以为人的奥秘就在于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
C.这种逐渐从多细胞有机物中汲取新鲜养分的“复制”过程,才使人类不断进化以至于成为超越低级生命形式的高级动物。
D.全人类只有一个共同的基因组,但是由于各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差别,这正是生物通过长期复制、改良和组合现存基因而获得进化的佐证。
8.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科技发展到可以使我们填补上草图中的空白,所有重要的医学信息便随之“泄漏各自的秘密”,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
B.修补和解读DNA方面所必需的基因,与促使细菌保持原状的基因没有什么两样,但重要的是各自的改良和组合,从而产生了复杂的人。
C.由“用它既能修车库,也可盖摩天大楼,关键是看你如何运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同一个基因既可能构成低等动物,也可能构成人类。
D.人体解剖学使人们从宏观上了解自己,人类基因组计划则将使人们从微观上也就是说从根本上了解自己。
三 阅读文言文,完成9—12题(12分 每小题3分)
醉书斋记
郑日奎
于堂左洁一室,为书斋,明窗素壁,泊如也。设几二,一陈笔墨,一置香炉茗碗之属。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书架书筲各四,古今籍在焉。琴磬麈尾诸什物,亦杂置左右。
甫晨起,即科头①拂案上尘,注水砚中,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倾至会心处,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有时或歌或叹,或笑或泣,或怒骂,或闷欲绝,或大叫称快,或咄咄诧异,或卧而思、起而狂走。家人瞷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乃窃相议,俟稍定,始散去。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或误触之,倾湿书册,辄怒而责,后乃不复持至。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惟内子时映帘窥余,得间始进,曰:“日午矣,可以饭乎?”余应诺。内子出,复忘之矣。羹炙皆寒,更温以俟者数四。及就食,仍夹一册与俱,且啖且阅,羹炙虽寒,或且变味,亦不觉也。至或误以双箸乱点所阅书,良久始悟非笔,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俄而鼾震左右,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客或访余者,刺已入,值余方校书,不遽见。客伺久,辄大怒诟,或索取原刺,余亦不知也。盖余性既严急,家中人启事不以时,即叱出,而事之急缓不更问,一故仓卒不得白。而家中盐米诸琐物,皆内子主之,颇有序。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商于内子,内子笑曰:“君无效刘伶断饮法②,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吾亦惟坐视君沉湎耳,不能赞成君谋。”余倘然久之,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且为文字饮,不犹意于红裙耶?遂笑应之曰:“如卿言,亦复佳。”乃不复立戒,而采其语意,以名吾斋曰“醉书”。
(选自《续古文观止》,有删改)
【注】①科头:不戴帽子。②刘伶新饮:刘伶或酒《管书•刘伶传》载,刘伶曾求其妻具酒肉立誓戒酒,誓后依然嗜酒如故。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婢子送酒茗来,都不省取。 省:知道。
B.起视之,皆烂漫睡地上矣。 烂漫:坦率自然的样子。
C.余是以无所顾虑,而嗜益僻。 僻:怪僻,
D.只赚余酒脯,补五脏劳耶 赚:获取。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展开余下试题A.研磨及丹铅,饱饮墨以俟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B.而内子及婢辈罔不窃笑者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C.余倘然久之 念悲其远也,亦哀之矣
D.仍挟一册与俱 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能够表现作者“醉书”的一组是
①书架书筒各四,古今籍在焉
②随意抽书一帙,据坐批阅之
③则朱墨淋漓渍纸上,字大半为之隐
④他日忽自悔,谋立誓戒之
⑤夜坐漏常午,顾童侍,无人在侧
⑥逾时或犹未食,无敢前请者
A.①③④ B.③⑤⑥ C.①②⑤ D.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描绘了书斋主人为了读书常常置酒茶,饭食、睡眠和家人、宾客于脑后等痴醉鲜红的状态,展示了一个嗜书知命的书痴形象,表现了作者自得其乐、自我陶醉的心态。
B.作者性格严厉急躁,不谙组事,不近人情,读书入迷时,常对家人呵斥怒责,并拒绝会见来访的客人,囚而经常得罪来访者,造成了紧张的人际关系。
C.作者夫人主持家务,井然有序,客观上“纵容”了丈夫的“醉书”习性:当作者对这种习性悔而思改时,她幽默地表示反对,可见她主观上对丈夫的“醉书”持赞赏态度。
D.作者本打算成除“醉书”的习性,但又考虑到男人痴迷诗文总胜于沉溺女色等因素,最终采取颜其自然的态度,放弃了这种打算。
第Ⅱ卷(共114分)
四 (30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翻译
(2)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翻译:
14.名句默写。(10分)
(1)亦欲以 , ,成一家之言。 (《报任安书》)(2)沉默呵,沉默呵!_______________,就在沉默中灭亡。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______________。 (《记念刘和珍君》)
(3)屈原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以见放。” (《渔父》)
(4)鹏之徙于南冥也,_______,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5)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 。(《长亭送别》)
(6)臣欲奉召奔驰,则刘病日笃; ,则告诉不许。 (《陈情表》)
15.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0分)
三闾庙
【唐】戴叔伦
沅湘流不尽,屈子怨何深!
日暮秋风起,萧萧枫树林。
(1)司马迁论屈原时说:“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馋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史记 屈原列传》)本诗前两句又是如何写屈平之“怨”的?(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诗三、四句,历来得到诗评家的赞誉,《诗法易简录》赞道:“三、四句但写眼前之景,不复加以品评,格力尤高。”请分析这两句写景的作用。(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20分)
孤独的灵魂
①在这样一个繁星之夜,我读着一本司马迁的传记,脑海中却浮现出另外一个中世纪意大利诗人的影子——但丁。我突然觉得这两个不同时空、不同种族、使用不同的语言和笔的人之间有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
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头顶的冥冥星空浩瀚且深邃。仿佛显示出一种历史的纵深。
③或许是灵魂和命运的相似吧。这是两个什么样的灵魂呢?因为生前受了深重苦难的洗礼,而显得高贵、纯净。他们是拥护统治制度的人,不是起义领袖和宗教异端,所以没有遭到屠杀和火刑。但仅仅是因为他们有着独立的人格,深刻的思想,勇敢正义的灵魂,不愿为世俗、强权、暴政所驾驭和驱使,也同样遭遇了不幸的命运。司马迁因为李陵之祸的牵连,但丁因为佛罗伦萨教皇党内部白党和黑党之争的牵连,同样被他们时代的统治者判了死刑。最后,司马迁因为交不起五千万铢的赎命钱而改受腐刑。但丁也幸运不到哪去,他在全部财产充公后被驱逐,从此以后过着一种悲痛的流浪生活。
④可就是在这两个人背上命运沉重的十字架之时,司马迁写就了《史记》,但丁写就了《神曲》。关于这两本无以伦比的传世之作,人们赞誉实在是太多了。我只想借用鲁迅的话来评说《史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借用卡莱尔的话来评说《神曲》:但丁用一个沉默10世纪的声音,向人民唱出他那神秘高深莫测的歌。但这两本书,连同他们的作者,这两位伟大的思想家本人,在他们的时代并没有得到真诚、中肯的评价。于是,司马迁的余生中伴随带着身体上巨大的痛苦,而但丁,终究没能回到他深爱的佛罗伦萨,在56岁时,客死在佛罗伦萨北部的小城市拉文那。
⑤我们敬畏他们,崇拜他们,歌颂他们,是因为他们是世界性的伟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宽阔,而是因为他们像世界一样深刻。司马迁与但丁,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在中国,司马迁这个人将中国的历史追溯到黄帝,建立了中华民族的谱系,确立了我们炎黄子孙的自豪和骄傲。他的思想深入了这个民族的骨髓,他揭示了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信仰和精神原则。在欧洲,但丁深入了基督教的灵魂,揭示了无所不在的创世两极因素——善与恶。欧洲人几个世纪以来都在顶礼膜拜但丁的思想,即但丁揭示的基督教道德的内涵——永恒的正义,永恒的忏悔,永恒的怜悯。
⑥就是这样的伟大的两个人,却都为他们的时代所不容。可是他们却向死而生。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而但丁说:“我们因苦难而完善起来。”司马迁用十四年的心血铸成《史记》,他的《史记》在他死后才公诸于世。而但丁,他完成了《神曲》后就去世了。仿佛他们来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带给人们这些思想,他们的思想就像是重病病人用来延续生命的氧气,一旦他们的思想用文字、木简、羊皮纸这样的物质方式保存下来以后,他们也就完成了历史赋予他们的使命。几千年来,当他们同时代的人和事物如空气中的尘埃,飘散无影,而司马迁与但丁的名字和精神却是闪亮发光的。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
⑦终于说到了生与死的话题。这是一个和宇宙和天空一样严肃和神秘的话题。我觉得这不仅是将司马迁与但丁联系起来的东西,而且是将整个历史伟人的命运联系起来的东西。这个哲学命题在这两个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在我看来,他们本身就是一种哲学。他们的一生向我们展示的是生之重,死之轻,肉的痛苦和灵的升华。他们告诉人类和历史,我们应该轻蔑什么,信仰什么,对什么真诚,对什么漠视,对什么执著,对什么超脱。这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神秘关系,人类生存的永恒课题。卡莱尔曾经说过,人类的历史就是伟人的历史,历史只是这些伟人思想的外部反应。唯物主义者说这是一种唯心史观。可是,当我们现代人折服于这些几千年来依然鲜活的思想,不由自主地仰视这些伟人的时候,我们清楚:人民是历史的主人,但是伟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
(有删节)
1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两项是(4分)( )( )


展开余下试题A.文题中的“孤独”,表明司马迁、但丁二人由于具有独特的人格、过人的勇敢、深刻而超群的思想,因而一直不为人们接受与认同。
B.第②段“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关联呢?”一句,既承接上文司马迁、但丁二人“一种微妙的、无法言说的联系”,又引发下文对他们“灵魂和命运的相似”的解说。
C. 第④段引用鲁迅、卡莱尔的话,意在证明《史记》《神曲》这两部传世之作的伟大;第⑥段引用司马迁、但丁的话,意在解说“向死而生”的涵义。
D.结尾“他们为自己找到了生的另一种形式”,是指写作《史记》与《神曲》,带给人们深入骨髓的思想,完成了历史赋予的使命,其精神永存,思想永在。
E.文章自始至终将司马迁与但丁二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着重求取两人精神方面的共同点,并探究二人的思想上的差异性。
17.文章主要写了司马迁与但丁的哪两大相似的遭遇?哪一遭遇更能表现“孤独的灵魂”?为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①段“司马迁与但丁,就像距离遥远的东西两半球上空的两颗星,悬挂在人类历史的银河中,几千年过去了,依然熠熠生辉”是一个比喻句。在文中另找一个这样的句子(抄写在答题纸上),说说议论性文本中这类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⑤段中“深入了两个不同的‘存在’世界的核心”的意思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 语言运用(4分)
20.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写句子的序号)(4分)
①由于日本的这类表现,终于激起了中韩等国家和地区规模空前的反对浪潮。
②而最不能让人容忍的是,日本要划中国的钓鱼岛和韩国的独岛为它的领土。
③日本政府修改教科书反复美化侵略,引致中、朝、韩三国抗议不断。
④最近几年,东亚地区“热闹”非常。
⑤日本要员屡拜靖国神社,致使三国人为之游行、断指、自焚。
⑥日本武装把中国台湾纳入它的“周边有事”范围,中国政府则严厉指责它有违邦交恢复时的承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 作文(60分)
21. 我们通过高中语文(必修五)课本,认识了“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而逍遥的庄子,理解了“宁赴湘流”而不“受物之汶汶”的屈原;品味着王实甫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的泪”,见证了莎士比亚《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纯真爱情;为为完成“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而“隐忍苟活”的司马迁折腰,更为喊出“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鲁迅而自豪……
请从以上古今中外的名人中任选一位,以“×××,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高二语文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
1、A(B“作”应读“zuō”;C“癸”应读“guǐ”;D“媪”应读“ǎo”)
2、A (A中“伸冤”同“申冤”;B中“暮蔼”应为“暮霭”,“谍血”应为“喋血”;C中“珊珊来迟”应为“姗姗来迟”,“萌孽”应为“萌蘖”;D中“桀骜不训”应为“桀骜不驯”,“气慨”应为“气概”。)
3、D“忽略”较为正式;分布强调“布置”
4、B(A问号改为句号;C句尾引号移至括号前;D破折号改为冒号。)
5、C(A句式杂糅,“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的关键是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生态环境改善取得了显著成绩是与政府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B搭配不当,应为“大型肉食动物往往闲散而沉着,弱小的食草动物灵敏而又胆怯” D成分赘余,去掉“的原因”,因为括号里已标明原因。)
6.B(是“跟踪”不是“控制”。) 7.D(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人类属于同一物种。)
8.A(“人类便真正成为了自由的人”推断无根据。) 9. D (赚:哄骗)
10.C(A项中“以”都作“来”讲;B项中“者”都作“……的人”讲;C项中前一个“之”是音节助词,后一个是“他”;D项中“与” 均作“和”讲)
11.B ①写屋内陈设;②写他的读书动作;④写他想戒除书隐,均不合要求,只有③⑤⑥符合。 12. B(从文章第三段可以推断出来)
【译文参考】在堂屋左侧收拾干净一间屋子作为书斋,明亮的窗户、洁白的墙壁,很安静。摆放了两个几案,一个放笔墨,一个放置香炉茶碗等。一张竹床,用来坐;一张木塌,用来躺卧。还摆放了四个书架和四个书筒,古今的书籍都放在里边。琴、磬和麈(zhǔ)尾等各种日用杂物,也都交错地摆放在旁边。
早晨刚起床,就不戴帽子拂去几案上的灰尘,把水倒进砚台里面,研磨好墨和丹砂、铅粉,把笔蘸饱满做好准备。随意抽出一卷书,靠坐在案边读起来。一会儿读到自己有领悟的地方,就用笔在纸上尽情批注,书上的字迹大半因此而看不清楚了。有时候唱起歌来,有时候发出感叹;有时候大笑,有时候哭泣;有时候生气痛骂,有时候郁闷得要死;有时候大声叫嚷口称痛快,有时候是连连惊叹感到诧异;有时候躺着静静思考,有时候起身一阵乱跑。看见这些情景的仆人都害怕惊诧,猜不出我是什么意思,于是偷偷地议论,等到我渐渐平静下来,才散开离去。婢女送来酒和茶,都记不得端来喝。有时候不小心碰到,打翻后弄湿了书本,就很生气地责骂,婢女后来也就不再端来了。有时候过了时间我还没有吃饭,也没有人敢上前请我去吃。只有妻子有时隔着门帘观察我,找到间隙才走进来,说:“时间已经是正午了,可以吃饭了吗?”我答应了。妻子离去后,又忘掉了。汤、肉都凉了,多次拿去重新加热等着我去吃。等到去吃饭仍然带着一本书一道前往,边吃边看,汤和肉即使凉了,或者味道都快变了,也不察觉。甚至有时误用一双筷子在读的书上乱点画,过了许久才醒悟过来不是笔,妻子及婢女们没有不偷着笑的。晚上读书常常到午夜,回头看仆人,没有人在旁边,一会儿身边鼾声震响,起身一看,他们都散乱地睡在地上了。有客人前来看望我,名帖送进来后,碰上我正在校读书籍,没有立即出去见客人。客人等我了,就非常生气责骂起来,或者要回他的名帖,我也不知道。大概是因为我的性情急躁,家里的人禀告事情时间不恰当,就大声呵斥并把他赶出去,而事情的紧急舒缓不加过问,因此匆忙之中没能告诉我。家里的盐米等琐碎事务,都是妻子掌管,很有秩序,因此我没有什么顾忌和忧虑,读书的嗜好越来越怪僻。
一天我忽然自己悔悟了,打算发誓戒掉它,就同妻子商量。妻子笑着说:“你不会是仿效刘伶戒酒的方法,只不过是要骗得我的酒肉,弥补五脏的辛劳吧
标签:苏教版 高二 必修五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苏教版高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2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