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043  
标签:鲁教版 高二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3]
山东省莘县实验高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检测
山东莘县实验高中2009—2010学年高二下学期阶段测试试题
语文试题
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30分)
一、基础知识(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朱拓(tà) 缱绻(qiǎn juǎn) 狡黠(xié) 靡计不施(mǐ)
B.讥诮(qiào) 迂讷(nè) 偏裨(Pí) 欷歔流涕(xī xū)
C.埋怨(mán) 债券(juàn) 踉跄(qiàng) 恓恓惶惶(xī)
D.提防(dī) 罪愆(qiān) 筵席(yán) 敛声屏气(p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寒暄 打烊 鼓噪 掎角之势 孤身只影
B.妍媸 饿莩 鬼秘 杯盘狼藉 涡角虚名
C.怂恿 乘张 错戡 插科打诨 窗名几净
D.愁怅 陶冶 咂摸 向隅而泣 前合后偃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相比之下,我们这些身体上没有残疾的人很容易_________,在外在的繁忙活动中,不去倾听内在生命的要求,这是比身体残疾更加可悲的心灵瘫痪。
  ②中药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但由于技术瓶颈的__________,我国中药产品在国际植物药市场中所占份额仅为3%~5%。
  ③“9•ll”事件后,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从宏观经济政策方面加强________ ,并采取扩张性的措施来刺激经济,以防止经济衰退的进一步深化。
  A.沉湎   制约  协调 B.沉浸   制约  协作
  C.沉湎   限制  协作 D.沉浸   限制  协调
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词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她不但开始漠不关心地、敷衍了事地伺候女主人,而且有一天,不知怎么回事,竟对女主人说出顶撞的话来。
B.他现在身怀武器,而如果他是这样处心积虑地想要把我摆脱开,那么很明显地,我就是他预订的牺牲品。
C.平时聚会时不大为人重视的一些人,这时却表现得像罗马英雄一样的伟大;勇敢
无畏的行为,藐视危险欣然赴难的举动,不胜枚举,比比皆是。
D.她可能甚至完全忘记了这个情节,要知道这么年轻的姑娘由于蒙上如此骇人听闻的罪名而被捕,当时的内心是多么的痛苦和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B.大量事实表明,90%的长期吸烟者,记忆力和嗅觉灵敏度都明显迟钝和减退。
C.进入冬季以来,天津水上公园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雪上、冰上娱乐项目深受市民欢迎。
D.冼星海的音乐理论和实践,对中国音乐的发展,过去不仅起过重要的作用,就是今天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6.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 )
A我很喜欢古典文学,孔子,孟子,曹植,李白……等等灿烂却不失厚重的名字在我的心里是神圣的。
B根据《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下片的内容,说说“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个句子的深刻含义。
C人和动物不同,人的注意具有随意性质。即——可以通过语言来调节注意。
D王国维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6分,每小题2分)


浏览完整试题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
李晓林
生态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生态学和美学各自研究对象的交叉部分,即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的关系,美学研究人与现实(自然、社会、艺术)的审美关系。生态学和美学的结合点在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学研究物种之间的共生关系,也包括人与其环境、与其他物种关系的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也是美学的研究对象,生态美学不仅研究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而且研究人和自身的和谐关系。
从学科性质上,生态美学的最终落脚点在美学,而美学的最终依据在哲学,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为生态美学找到其哲学依据。中国《周易》及道家思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哲学、印度《奥义书》等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了万物生成的思想。老子认为人和万物拥有同一个来源,那就是“道”,庄子也主张物我合一的自然哲学。人与万物同构、同源、同具有道性或神性,这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首先,人与万物交换能量,人需要阳光、水、空气、食物,如果这些被污染被破坏,必然殃及人类自身。人的生命得以延续,时刻离不开自然界,所以人类应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其次,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情感反映都是在与万物共在中发生、发展的,而不仅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结果。再次,人与万物的关系不可能是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而在于我与你的关系,是互为主体的关系。万物的欣欣向荣必然使人感觉愉快,万物的肃杀衰败必然使人心生哀戚。从人和万物的生成角度,我们不仅能够找到生态美学的学科依据,也能够找到生态伦理学的学科依据。
西方现代美学所探讨的人与万物之间的审美关系与现代生态学关于人和万物相互依赖关系的观点具有一致性。首先,认识论美学把人和审美对象的关系理解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现代美学认为,在审美体验中对象有了知觉和情感,与人心灵得以沟通,因此审美主体和审美对象之间不是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是主体间性的关系。其次,传统美学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抽象思维与逻辑思维对立起来,认为只有后者涉及真理,而现代美学认为它们原本就是共生的、同根同源的,思维包含了感性,艺术揭示着真理。
从研究方法上,生态美学可能引入自然科学方法,但是更根本的是人文科学的方法,如现代解释学的体验、表达、理解等。数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准确的数字,比如某些物种的数量及分布,使我们对于生态状况有直观的了解,但是数学不能解决生态美学的问题。庄子体会到鱼在水中畅游的快乐,现代人体会到藏羚羊趋于灭绝的痛苦,只能进行体验和解释,不能以科学实验来证明。
7.下列关于生态美学特征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美学研究生态学和美学的交叉部分,即人和自然的和谐关系。
B.生态美学最终落脚于美学,它以美学为基础,是美学的一个分支。
C.生态美学研究主体的人与客体的自然的共生、同构、同源的关系。
D.生态美学是以体验、表达、理解等人文科学研究方法为其研究方法的。
8.下列对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类早期的哲学、宗教典籍里蕴涵的人与万物同具有道性或神性的万物生成的思想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B.老子所说的“道”、庄子的“物我合一”,表达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思想,这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C.人与万物交换能量,离开自然界,人的生命无法延续,人与万物这种同构、共生的关系,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D.人与万物交换信息,人的情感反映源自改造自然万物,人与万物的这种同源关系,但也是生态美学得以成立的哲学基础。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生态美学关注人与万物的共生,所以,反对改造与征服自然,主张善待万物,反对善待自我。
B.生态美学将以美学的视角来审视生态学,生态学与美学的发展将有赖于生态美学的发展。C.生态美学研究的深入将有利于发扬光大人类早期哲学、宗教典籍中万物生成的古老思想。
D.生态美学将建立一个万物和谐共存、主体和客体并存、思维与感性并存、艺术与真理并存的理想世界。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12分,每小题3分)
高柔字文惠,陈留圉人也。柔自归太祖,处法允当。太祖平袁氏,以柔为营长。县中素闻其名,奸吏数人,皆自引去。柔教曰:“昔邴吉临政,吏尝有非,犹尚容之。况此诸吏,于吾未有失乎!其召复之。”还皆自励,成为佳吏。
文帝践阼,转加治书执法。时民间数有诽谤妖言,帝疾之,有妖言辄杀,而赏告者。柔上疏曰:“今妖言者必戮,告之者辄赏。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帝乃下诏:“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过之。”于是遂绝。
明帝即位,封柔延寿亭侯。时猎法甚峻。宜阳典农刘龟窃于禁内射兔,其功曹张京诣梗事言之。帝匿京名,收龟付狱。柔表请告者名,帝大怒曰:“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送龟廷尉,廷尉便当拷掠,何复请告者主名,吾岂妄收龟邪?”柔曰:“廷尉,天下之平也,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平?”重复为奏,辞指深切。帝意寤,乃下京名。即还讯,各当其罪。
护军营士窦礼近出不还。营以为亡,表言逐捕,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盈连至州府,称冤自讼,莫有省者。乃辞诣廷尉。柔问曰:“汝何以知夫不亡?”盈垂泣对曰:“夫少单特,养一老妪为母,事甚黍谨,又哀儿女,抚视不离,非是轻狡不顾室家者也。”柔重问曰:“汝夫不与人交钱财乎?”对曰:“尝出钱与同营士焦子文,求不得。” 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言次,曰:“汝曾单人钱不?”子文曰:“自以单贫,初不敢单人钱物也。”柔察子文色动,遂曰:“汝昔举窦礼钱,何言不邪?”子文怪,知事露,应对不次。柔曰:“汝已杀礼,便宜早服。”子文于是叩头,具首杀礼本末。诏书复盈母为平民。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卷二十四》)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A.时猎法甚峻 峻:严厉
B.廷尉便当拷掠 拷:调查
C.没其妻盈及男女为官奴婢 没:判刑
D.称冤自讼,莫有省者 省:反省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吾未有所失,其召复之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


展开余下试题B.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C.刘龟当死,乃敢猎吾禁地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D.何复请告者主名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12.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都属于直接表现高柔“处法允当”的一组是( )
①还皆自励,咸为佳吏 ②诚非所以息奸省讼,缉熙治道也
③安得以至尊喜怒而毁法乎 ④即还讯,各当其罪
⑤柔察子文色动 ⑥汝已杀礼,便宜早服
A.①②③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②③④[
1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高柔宽以待人,刚任营县县令时,一些作风不正的官员闻风引退离去,他教导部下要宽容他们。那些官员都改过自新,成为了好官。
B.高柔劝谏文帝要谨慎处理举报传播谣言的事件,否则,会让有过错的人失去重新做人的机会,同时又开了狡诈之人诬陷他人的不良之风。
C.高柔执法公平,敢于直谏,在明帝执意庇护诬告刘龟的张京时,指出廷尉的职责是公正判案,不能随意破坏法令,并再三上奏,言辞恳切。
D.高柔明于决狱断案,在审理护军营士兵窦礼被杀一案时,他机智缜密,善于察言观色,成功地采用心理战术,终于查出窦礼被害的真相。
第Ⅱ卷(共90分)
四、(19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①“敢以诽谤相告者,以所告者罪罪过之。”(3分)
②“汝何以知夫不亡?(2分)
③时子文适坐小事系狱,柔乃见子文,问所坐。(3分)
15.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按要求回答问题。(5分)
早寒有怀①
[唐]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②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归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注】①写作此诗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  ②襄水,古属楚国。  
(1)诗的首联是如何写出“早寒”的特点的?请结合诗句具体说明。(2分)
答:
(2)诗的第三联分别从什么角度抒发作者的思乡之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答:
1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三题,共6分)
(1) ,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 !
(2) , ,吾不如子房。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 。
(4)其身正,不令而行;   , 。
(5) ①工欲善其事, 。 (《论语•卫灵公》)
② ,仁者乐山。(《论语•雍也》)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5分)
《史记》的书生私见
①我一生读书、教书、译书、著书,识字以来,除不得已外,70多年来,和书须臾不离。自称书生,当不为过。说来也难以自信,尽管我的小小书斋满架、满橱、满桌、满壁、满地都是图书报刊,但我常挂记在心头的书并没有几本。细细思来,关于太史公的《史记》实有不少久藏在心里的话,不吐不快。 ②我和《史记》相识是出于父命。年未及冠,父亲带我去拜见老师。礼毕,老师说:“那么,就让他从《史记》圈起吧。”这是他定下的入门规矩,先得圈几部书。图书就是现在所说的标点,但符号单纯,只用圈断句。接着又指点一句:“可以先从‘列传’圈起。”父亲和老师作出这个安排,目的在学文,而不在学史。
③在我这一代,父命师训固然还起一定的作用,但是我大热天能坚持埋头圈书,其实还是出于《史记》本身的吸引力。要分别了,我去向老师告辞。他抽了一筒水烟,抬眼看了我一下:“你觉得这部书怎么样?”对这突然袭击,我毫无准备,只能率直地说:“我很喜欢读。”“为什么?”“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写活了。”这位老师露出一丝微笑,并不像是满意的微笑。他接着说:“既然喜欢读,还不妨多读读。”
④事隔30年,我列名老九,置身册外。当其时,亲友侧目,门庭罗雀,才又想起这部“不妨多读读”的书来。读到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我惘然如跌入了时间的空洞。历史应当是个逝者不能复返的过程,怎会在2000年前他已写出了我无法用言语表达的自己当时活生生的心态?
⑤过了半个花甲再读《史记》,眼前不能不浮起那位老师不像是满意的微笑,似乎明白了他“不妨多读读”的意思,好像是说:“年轻人,慢慢体会吧。”这么多年的世道,把我的思路导入了对《史记》新的反应——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写活了。
⑥这种体会却又引出了一个难解的困惑。2000年的时间丢到哪里去了呢?我似乎见到了一个时间的空洞。我在“喜读”这部书的感情里,插入了一种“惶悚”的心理。如果真的是岁寒而知松柏之后凋,举世混浊乃见清士——这不是一个令人心寒的世界么?我生来是个软心人,盼望着在时间的推移中世界是会越来越好的。如果时间真是有空洞,人不能在时间过程中不断进步,人生还有什么意义呢?
⑦又过了30年。我已入耄耋之龄。在写这篇“说史记”的短文时,突然发现我连太史公的生卒年代都不知道。查了一些工具书,对太史公哪年去世都用“?”号,存疑不写。后来我在中华书局标点本《史记》3321页注16下找到《集解》①说:“ 案:卫宏《汉书旧仪注》曰:‘司马迁作景帝本纪,极言其短及武帝过,武帝怒而削去之。后坐举李陵,陵降匈奴,故下迁蚕室(古代施宫刑的牢狱)。有怨言,下狱死。”关于太史公保李陵、下蚕室的事,在《报任安书》中言之甚详,也是后世所熟知的。裴 引卫宏的注,我是第一次读到。似乎是隐约地说,司马迁下蚕室的真实原因是笔下无忌,得罪了皇上,保李陵何至于下蚕室?结果是死在狱中,年月不详。这个下场,历代史书一般是隐讳不提的。
⑧太史公不是个贪生怕死的人,更不会不知道自己的落场。他忍辱偷生写完这部《史记》,最后在自序中还明白写出:“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在京师的那本是公开的,自然难免被削改。他似已防止这一手而把正本安放在下落不明之处。《索隐》②作者司马贞还故作谜语,引《穆天子传》说名山在“群玉之山,河平无险,四彻中绳”之处;又在《述赞》中告诉读者副本是受到篡改的,所以说“惜哉残缺,非才妄续”。但是正本究竟何在呢?
⑨半夜不寐,似有所悟。我真是个太史公所说的浅见寡闻的俗人。怎么不领会有生无卒的妙笔?太史公的生命早已化入历史。历史本身谁知道它卒于何时?《史记》所述正是这生生不息、难言止境、永不落幕的人世。正是这台上的悲喜啼笑构成了不朽的人类心态。这就是它的正本,也是它的名山。让这台戏演下去吧,留个问号给它的结束不是更恰当、更好些么? ⑩“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这是60多年前老师临别时的话,不寐之夜又在耳边叮咛。时乎,时乎,怎样分辨今昔呢?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节,作者费孝通。)
注释:①《集解》:南朝裴 注释《史记》的著作。②《索隐》:唐代司马贞注释《史记》的著作,《述赞》是其中的一篇。
17.文章第1段既写满地的书,又写心头的书,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2分)


18.文章第3段和第10段前后两次出现“既然喜欢读,不妨多读读”这句话,含义有何不同请简要回答。(4分)


展开余下试题

19.文章第3段说“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古人写活了”,第5段说“太史公文中有我,把后人写活了”;这前后两次出现的相似性的话语,所指与含义有何不同?请作阐述。(6分)


20.综观全文,概括本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流露在字里行间的历史观。(4分)


六、语言运用(5分)
21 在下边的方框内填词,以图解申农所说的信息传递经过。(2分)
美国贝尔电信公司的申农博士认为,通讯就是在两个系统之间传播信息,即从信源发出信息,信息通过编码变换成信号,信号在信道中传输,通过信道传输的信号再通过译码变换成信息,信宿(接收者)就可以从中获取信息。这种从通讯系统中提出的信息概念,被称为狭义的信息概念。
(信号) (信号) (信息)

22.以“本能”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可以增删个别词语、标点,不得改变原意。(3分)
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可是守财奴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所以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儿改变。
答:
七、写作(共50分)
2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70分)
2007年,《士兵突击》红遍大江南北,主人公许三多这一虚拟人物甚至上了百度的图标。
许三多,这个迟钝、木讷到让人忍不住想抽他的农村孩子,在兵营中凭着自己的不放弃,一个人修了一条路,独自看守钢七连,成了特种兵,最终成了“兵王”。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好好活,就是做有意义的事;做有意义的事,就是好好活”。
你对生活的意义是怎样认识的?请你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明你的看法。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文体不限;④不得抄袭。


人。”高柔又问:“你丈夫与人有没有钱财的交往呢?”盈回答说: (218.76.224.20)
标签:鲁教版 高二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山东省莘县”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