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153  
标签:浙教版 高二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3]
浙江省衢州一中09-1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检测试卷
衢州一中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检测试卷
语 文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桅杆(wéi) 呆滞(zhì) 歼灭(qiān) 龌龊(wòchuò)
B. 瞥见(piē) 鬈发(quán) 岔路(chà) 痉挛(jìngluán)
C. 拾掇(duō) 沮丧(jǔ) 铁箍(kū) 踯躅(zhízhú)
D. 肖像(xiāo) 倾圮(pǐ) 撇下(piē) 晕眩(yūnxàun)
2. 选出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 )
A.驯服 戛然 睿智 蕴籍 B.俯瞰 伛偻 廖廓 苍穹
C.暮蔼 揄扬 隽永 晦冥 D.宿愿 荣膺 颠踬 黑魆魆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政协委员们建议市政府要建立与首都地位、作用相适应的功能齐全的传染病救治中心,以从容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大型盆景可以用来 强烈的视觉感而成为室内焦点,在家具较少的客厅里,还可以成为填补空间的重要角色。
(3)像其他国家的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交通拥挤。大都市的喧嚣 给人以繁华之感, 难免有时会让人感到烦躁。
A.应付 营造 即使/也 B.应对 创造 即使/也
C.应付 创造 尽管/但 D.应对 营造 尽管/但
4.下列各句子中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 )
A.我希望能静静地、安稳地、从容不迫地思考,没有谁来打扰,一点也用不着从椅子里站起来。
B.他开枪把狗和客人们吓了一大跳后,就开玩笑地装出颐指气使的样子,用深沉的男中音朗诵。
C.村姑们匆匆忙忙地打扫干净脱粒场,有的扛着抬床,有的拿着扫帚,川流不息地奔走着。
D.要说祖国像什么,他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母亲。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孔子一生积极求索,“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
B.今年恰逢中国话剧百年华诞,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一期工程4月竣工。
C.叶正明对有些文章和书籍说叶挺在和党断了联系期间生活异常困难,靠开饭馆、摆小摊、卖油条等等维持生计的谬传比较反感,说这些都是假的.
D.如今,他已经回国,就职于北大医学部体育教授,继续从事他喜爱的乒乓球事业。
6. 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作品有长篇代表作《丧钟为谁而鸣》、《太阳照样升起》、《永别了,武器》。1954年因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
B.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初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一个文学流派,创作上侧重于描写人物意识流动,揭示人类精神存在。代表作除了英国作家伍尔芙《墙上的斑点》外,还有爱尔兰作家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美国作家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等。
C.高尔基,苏联作家,“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列宁语)。主要作品有《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三部曲,长篇小说《母亲》等。
D.雨果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创作主张“美丑对照原则”。在《炮兽》“人兽大战”的场景中,就充满种种对照:血肉之躯和钢铁猛兽,理性和野性,智慧和野蛮,灵巧和粗暴,还有斗勇和智取,以及动与静……显示出现实主义文学的瑰丽特色。


浏览完整试题7.下列各选项中对“安”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项王曰:‘沛公安在?” 《鸿门宴》(疑问代词,哪里)
B.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定)
C. 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 《谏太宗十思疏》(动词,安身、养生、享受)
D.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告子下》形容词,安适、安逸
8.下列句中“为”与例句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A.慎勿为妇死,贵贱轻何薄   B.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D.吾属今为之虏矣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文公问箕郑曰:“救饿奈何?”对曰:“信。”公曰:“安信?”曰:“信名、信事、信义。信名,则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信事,则不失天时,百姓不逾;信义,则近亲劝勉而远者归矣。”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今返而御。吴子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
魏文候与虞人①期猎。明日,会天疾风,左右止文候,不听,曰:“不可以风疾之故而失信,吾不为也。“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楚厉王有警,为鼓以与百姓为戍。饮酒醉,过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 “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李悝警其两和②曰:“谨警敌人旦暮且至击汝。”如是者再三而敌不至。两和懈怠,不信李悝。居数月,秦人来袭之,至,几夺其军。此不信之患也。
卫嗣公使人伪客过关市,关市呵难之,因事关市以金,关市乃舍之。嗣公谓关市曰:“某时有客过而子汝金,因遣之。”关市大恐,以嗣公为明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略有改动)
【注】①虞人:古代掌管山泽苑囿的官。②两和:指古代军队左右营垒中的将士。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遂与大夫期十日 期:约定
B.会天疾风 会:适逢
C.犯风而罢虞人 犯:冒着
D.过而击之也 过:经过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攻原得卫者
假舆马者
B. 待公而食
信而见疑
C.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洎牧以谗诛
D. 敌人旦暮且至击汝
若属且为所虏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直接体现诚信的一组是( )
①遂罢兵而去 ②群臣守职,善恶不逾,百事不怠。
③故人来,方与之食 ④遂自驱车往,犯风而罢虞人
⑤曾子欲捕彘杀之 ⑥乃更令明号而民信之
A.①②⑤ B. ③④⑤ C. ①③⑥ D. ②④⑥
12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文公用十天时间没有攻下原邑而主动撤兵,由于坚守诚信,文公感动了原邑和卫国的人,反而得到了两地。孔子对此表示赞赏。
B.吴起在“故人至暮不来”时仍坚持不食而等待,魏文侯在“会天疾风”时仍不失信于虞人,体现出了高尚的诚信品格,令人钦佩。
C.楚厉王因醉酒击鼓为戏而失信与民,致使有警而百姓不来;李悝因欺骗将士而失信于军,险致全军覆没。这两个故事从反面强调了诚信的重要。
D.卫嗣公派人假扮客商通过关口的集市,集市的官吏刁难客商并接受了贿赂。卫嗣公知道后要罢免这个官吏,他非常害怕,认为卫嗣公能明察秋毫。
三、古诗文翻译﹑赏析﹑默写。(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2分)
(2) 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3分)
(3)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3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4-15题。(6分)
登 快 哉 亭①
宋•陈师道
城与②清江曲,泉流乱石间。
夕阳初隐地,暮霭已依山。
度鸟欲何向③,奔云亦自闲。
登临兴不尽,稚子故须还。
注:①快哉亭:故址在今江苏省徐州市。②与:共。③李白诗曰:“天涯有度鸟。”杜甫诗:“途远欲何向。”
14. 第二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简析之。(3分)
15.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杜诗可以说是“有我之境”,而后山居士(陈师道,年轻未仕时的自号)此两句“度鸟欲何向,奔云亦自闲”则似“无我之境”。元代文学家方回说:“如‘度鸟’、‘奔云’之句,有无穷之味。”试对此句意趣和情怀作赏析。(3分)
16.古诗文默写。(10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
(2)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_ __。
(5)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阅读(共15分)
阅读小说,完成17_20题

[意大利]普•莱维
作为顾客,他那副样子有点非同寻常。我们这个化验室设备简陋,但雄心勃勃。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有男有女,有老有少,看样子都在诡计多端、尔虞我诈的大商业网里工作。经营买卖的人一眼就能认出来:他们目光敏锐,面容严峻;自己怕上当,但又千方百计让别人上当;他们时刻保持戒备,就像晚间的猫一样。


展开余下试题我接待了他。他也许是位农民哲学家,尽管已经上了年纪,但体格仍然很健壮,脸色十分红润。他的双手强劲有力,虽然由于干活和患有关节炎而变了形。眼眶下垂着两个松懈的肉袋,但目光清澈,眼神活跃,颇有生气。他穿着西装背心,小口袋上搭拉着一根表链。他带着极重的阿斯蒂口音,用无懈可击的皮埃蒙特方言对我说:他带来一包白糖要化验,想知道白糖是不是纯净,里面是否混有别的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告诉他,如果他能把他的怀疑明明白白地告诉我,那会大大有助于我的化验;但他回答说他不想使我有先入之见,希望我尽可能化验得准确一些,至于他的怀疑,以后会跟我讲的。他递给我一包糖,足有半公斤,同时对我说,他第二天来看结果。他跟我告别后径自走了:没乘电梯,而是不紧不慢地走下四道楼梯。他大概是个无忧无虑、从容自若的人。
我取出一点溶化在蒸馏水里,溶液呈浑浊状——肯定有问题。我把溶液过滤一番,滴几滴酸液,倒进基普瓶,注入硫化氢。黄色的沉淀出现了:是三氧化二砷,俗称砒霜,就是那种使米特里达梯和包法利夫人丧命的东西。
接下来我一面制取丙铜酸,一面思忖着老头和白糖。我认为老头是不会图谋向人投毒的,别人大概也不会以这种方式来暗算他。我百思不得其解。
第二天老头又来了。他没等知道化验结果就坚持要付化验费。我把结果告诉了他,他的眼睛一眯,脸上浮现出一个表情复杂的微笑。他对我说:“我真高兴。我早就说过,最后会是这样的。”显然,只要我稍微鼓励他讲下去,他就会把事情的始末和盘托出,而他正盼着这样。我没让他失望,他便讲了下面这件事。
“我是鞋匠,以修鞋为生。如果从年轻时干起,这不是一个坏行业。坐着,活儿不累,可以跟人打打交道,聊聊天。当然挣不了大钱,得整天把别人的鞋子拿在手里,不过很快就会习惯,旧皮革的气味也会闻惯的。我的鞋店在焦贝尔蒂路和帕斯特伦葛路相交的地方,我在那儿当鞋匠已经三十年。我熟悉每一双畸形的脚。我只要一把小榔头和一根麻绳就能干活。嗯,不久来了一个小伙子,不是本地人,脸蛋很俊,野心勃勃,在离我的鞋店一箭之远的地方开了一爿店,安上了各种机器:撑鞋帮机,扩鞋帮机,缝鞋机,绱鞋底机,等等,有的机器我连名字也叫不上来。我没上他那儿亲眼看过,是别人告诉我的。他把自己的地址和电话号码写在小纸片上,塞进附近每家的信箱里。对,他装了电话,连接生婆家里还没装电话呐。你大概以为,他开张大吉,生意兴隆吧?头几个月倒真是这样,有的人出于好奇,有的人要让我们竞争,还有的人上他那儿去是因为他开头要价很低。后来他发现老赔本,便不得不提价。您要知道,我把这些事情讲给您听并不是想说他的坏话。我见过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开始时一帆风顺,后来却碰得头破血流,其中有鞋匠,也有干其他手艺的人。他恨我,到处造谣,散布流言蜚语,说什么我用硬纸片当鞋底,每天晚上都喝得烂醉,为了得到保险金而逼死了我老婆,甚至说我的一个顾客被鞋底上的一枚钉子扎了脚,得破伤风死了。正因为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所以一天上午,当我在当天要修的鞋子中间发现了这包糖的时候,才没有大惊小怪。我马上便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但我想得到证实。于是我让小猫尝了一点,两小时后它走到角落里呕吐起来。我往糖罐里搁了一点,昨天我女儿和我往咖啡里加了一些,过了两个钟头,我俩都呕吐了。现在我又有了您的证实。我满足了。”
“您想控告他吗?想要一张化验单吗?”
“不,不。我刚才跟您讲过了,他只是一个可怜虫,我不想毁掉他。世界很大,同行不是冤家,人人都有权利得到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不明白这个道理,但我明白。”
“那您怎么办?”
“明天我给他写一封信,连同这包糖,请一位老太太给他捎回去。不,还是我自己给他送去吧,看他脸上会有什么表情,我还可以当面向他解释两句。”他环视四周,如同一个人进了博物馆,然后说道:“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
他跟我告别,拿起那包糖,没乘电梯,带着他特有的那种不紧不慢的高贵气派,步行下楼了。
(有删改)
17.小说第一段交代“带着各种物品来化验的人很多”,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说明。(3分)


18.文中两处画横线句,表现了“老头”怎样的心理?(3分)


19.小说中的“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20.“你们的职业也不错,但需要有眼力和耐心。谁没有这两样东西,最好另找出路。” 对这句话你有什么看法?谈谈你的理解。(5分)


五.语言运用(15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答题。(6分)
有人说,现在是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马克”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马克•吐温”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比尔”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保尔”的人越来越少了;知道“就要发”的人越来越多了,知道“九一八”的人越来越少了;……
(1)请在省略号处仿照上文再补写一个例子。(2分)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4分)


22、请利用相关知识,从下面八个句子中选出四个句子,组成两副合乎对联要求和特点的春联。(4分)
九州春意闹百花争艳。 东风袅袅大地绿如茵。 旭日出东方光弥宇宙。 丽日彤彤神州春似海。 神州增秀色水绿山青。 大地播春光花香鸟语。 桃花艳艳山河添秀色。 三春到人间群山起舞。
(1)上联 下联
(2)上联 下联
23.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个单句,要求以“我们”作句子的主语,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
像“九星联珠”之类的天文奇观出现在古代,迷信思想浓厚的古人会视为“上天示警”而为之震恐。但在科学发达的今天,我们会把它作为一种自然美来欣赏。



24:作文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光明媚,春意盎然,春天里的一切事物都那么美好,如春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倍感温暖惬意。生活中也有许多的人和事会带给我们如春风拂面般温暖舒适的感受。请以“那掠过心头的春风”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字迹工整,卷面整洁。


展开余下试题衢州一中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第一次检测试卷
语文答题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三、古诗文翻译﹑赏析﹑默写。(24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
(2)
(3)
14. (2分)

15. (4分)


16.古诗文默写。(10分)
(1)日月忽其不淹兮, ;惟草木之零落兮, 。
(2)关山难越, ;萍水相逢, 。
(3)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4)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
___。
(5) ,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四.阅读(共15分)
17. (3分)

18. (3分)

19. (4分)



20. (5分)


五.语言运用(15分)
21.(1)请在省略号处仿照上文再补写一个例子。(2分)

(2)请对此社会现象作出简要点评。(4分)



22. (4分)
(1)上联 下联
(2)上联 下联
23. (5分)



24.作文(60分)
答案
1、B 2、D 3、D答:D(“应付”敷衍了事,将就,一般做贬义;“应对”是积极面对的意思;(1)选“应对”。(2)“营造”经营建筑,“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作出新的成绩或东西;这里只是装点,没有出新的东西,选“营造”。(3)“尽管/但”表示下文反接上文,“即使/也”表示让步假设。)
4、D 5、C(“他奋斗的一生是他这句格言的真实写照”应改为“这句格言是他奋斗的一生的真实写照”,青年湖公园将开展话剧“五个一”后面应加上“的活动”, “就职于……教授”是杂糅) 6.D(应为“浪漫主义”)
7.【答案】C (形容词用作名词,指安定的生活环境。) 8.D
古文答案
9.【答案】D
【解析】过:错误。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需要结合原文语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采取筛选的办法排除不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所考查的四个实词,虽说都是教学大纲规定的120个词语之中的,且都是教材中常见的词语。


14.隐、依。(1分)这里运了拟人的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落日刚刚隐没于地平线下,暮霭便依傍着山峦升起时的景象,形象生动。(1分)
15.这两句写出了山间时有飞鸟掠过,匆匆地不知投向何处;奔腾的云雾舒卷自如,姿态悠闲的情景。(1分)同时融情于景,那横空而过的飞鸟,正如自己匆匆如过客,茫茫如迷途的人生。(1分)而自由自在的白云,因无心于争逐,所以永远悠闲自得,似乎寄寓着诗人内心暂时拥有的和渴望拥有的淡泊宁静的情怀。(1分)
16.略
(二)
17.①交代当时社会背景(1分)②与主人公形成对比,突出人物形象(1分)③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做铺垫(1分)
18.从容自信(1分),识破对方阴谋的自得(言之成理即可)(2分)
19. “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1分)增强故事的真实性,(1分)借“我”的视角来写鞋匠,构思新颖独特。(1分)
20.本题是开放题,考生可以依据本篇内容或自身的思考积累谈眼力和耐心的意义,眼力和耐心是鞋匠成功的经验总结,是事业成功的前提条件。(酌
标签:浙教版 高二 下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浙江省衢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5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