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95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7]
河北省衡水中学09-10学年高二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衡水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审核 :王思亮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6至10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2.考试结束,将答卷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每题1-9题每题2分,10-15题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错两个的一组是( )
 A. 规矩 (jǔ ) 汗涔涔(cén) 离间(jiàn ) 嗟(jiē)怨
 B. 混(hún)账 抹(mǒ)桌子 殓衾(qīn ) 谂(rěn)知
 C.好(hào)逑 发横(héng)财 闺(gūn)塾 神龛(kān)
 D. 咂(zá)摸 不提(dī)防 偌(nuò )大 江堤 (dī )
2、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组是( )
 A. 栖栖惶惶 回光反照 孤身支影 插科打诨
 B. 直抒胸意 下不为例 风烛惨年 初出茅庐
 C. 能言善辨 长弘化碧 理曲词穷 前和后偃
 D. 负屈衔冤 悬梁刺股 披枷戴锁 兵荒马乱
3、下列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怎不将天地也生(产生)埋怨  ②煞强如(远胜过)状元及第  ③对净几明窗潇洒(整洁) ④恨不倩(美丽的)疏林挂住斜晖 ⑤我窦娥向哥哥行(这里、那里)有句言 ⑥受刑法尸骸上烈(烧)些纸钱 ⑦请小姐上书(上课)⑧官吏每(每每、常常)无心正法 ⑨不信这舆图换稿(稿子) ⑩兀的(这,与“兀那”意同)不是……
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②③⑤⑥   D.⑦⑧⑨⑩
4、下面文学常识错误的一组是( )
A.《雷雨》是著名戏剧家曹禺的成名作,除《雷雨》外,曹禺还创作了《日出》、《北京人》、《原野》、《王昭君》等剧作。
B.老舍是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C.“临川四梦”是汤显祖创作的四部传奇的合称,它们分别是《牡丹亭》(又称《还魂记》)《邯郸记》《南柯记》《紫萧记》。
D.元杂剧的四大悲剧有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白朴的《梧桐雨》、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二、课内剧本阅读:
阅读《雷雨》片断,回答后面问题
周朴园 哦,侍萍!(低声)是你?①
鲁侍萍 你自然想不到,侍萍的相貌有一天也会老得连你都不认识了。
(周朴园不觉地望望柜上的相片,又望侍萍。半晌。)
周朴园 (忽然严厉地)你来干什么?②
鲁侍萍 不是我要来的。
周朴园 谁指使你来的?③
鲁侍萍 (悲愤)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
周朴园 (冷冷地)三十年的功夫你还是找到这儿来了。④
鲁侍萍 (怨愤)我没有找你,我没有找你,我以为你早死了。我今天没想到到这儿来,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
5、①句表现周朴园说这话的感情是( )
A惊喜 B惶恐 C惊呆 D惊疑
6、②、③两句是周朴园的连声责问,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
A自私虚伪 B冷酷阴险 C老于世故 D伪善残忍
7、④句有言外之意,未尽之言(即潜台词),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十年了,你还是念念不忘我。
B三十年了,你终于还是找到我了,我还是没躲过你的追寻。


浏览完整试题C已经三十年了,你到我这里来,还有什么用呢?
D你来报复我吗?你没有死,这将对我的名誉地位构成严重的威胁。
8、鲁侍萍不止一次说到命运:“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这是天要我在这儿又碰见你”。对侍萍的命运观,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侍萍不能解释自己三十年来为什么受那么多苦,不得不自认是“不公平的命”所使然。
B鲁侍萍在苦难中挣扎,悲叹自己的“命苦”,她相信命运,但也表现出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与不平。
C她虽然一再说“命运”如何,但并无深意,只是客观反映了她对自己苦难一生的悲叹。
D三十年的苦和恨,使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侍萍觉醒了,她所说的“命”,从根本上看,是对不公平世道的控诉与抗争。
9、对这个片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段戏使周鲁两家三十年前旧恨的冲突实质明朗化了。
B侍萍与周朴园的对话,从私生活领域揭露了周朴园的丑恶灵魂。
C侍萍的突然出现,使周朴园马上意识到,这将危及到他的名誉地位,因而他一下子变得冷酷无情起来。
D周朴园思念的是年轻貌美的侍萍,眼前的侍萍使他很失望。这段戏表现了他复杂的心情和性格。
10、 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国际经验表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迈进的阶段是一个关键时期。如果把握不好,可能会出现贫富悬殊、失业激增、社会矛盾激化等问题,导致经济长期徘徊不前,引发社会动荡,甚至社会倒退。
B. 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重视基层建设,进一步关心村干部的成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事关全局,至关重要。
C. 在第59届柏林电影节的开幕阶段,观众将欣赏到一部名为《食品公司》的重要影片,它对食品行业的非正常运作进行了揭露,其程度与金融危机不相上下。
D人们认为, 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 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想不到祖父变化这么大,满头白发,老气横秋,连走路都很困难了。
B、因为打碎了父亲珍爱的花瓶,我躲在公园里不敢回家,我怕父亲把我生吞活剥了
C. 王全书同志的著作集《感悟中原》即将出版,这是他多年含辛茹苦的经验结集,也是他长期惨淡经营的成果。
D 第一次见到王师傅便喜欢上了她,那轻柔的嗓音,那甜美的微笑,一看便知是个一团和气的人。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特别是每当早晨和傍晚,眺望环山,别有一番大自然的风韵.早晨,_____ 在青青苍苍中,乳白的云纱飘游山腰,像仙娥在轻轻起舞.傍晚,_________ ,转眼间,_________ ,在暮色降临山野的苍茫中,峰顶却凝聚着一片彩霞,经久不灭。
①千山初醒,朝云出岫 ②朝云出岫,千山初醒
③万山倾泻霞光,重峦映照夕阳 ④夕阳映照重峦,霞光倾泻万山
⑤太阳落山,霞光消退 ⑥霞光消退,太阳落山
A.②④⑥ B.①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三、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低碳生活” 创新生活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目前的主流看法是,导致气候变化的过量碳排放是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出现的,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笔者以为,对占主流、有共识的“低碳生活”理念主旨可以概括为“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如以中国传统文化来解释这一理念的主要内涵,还可再简化为“勤、俭”二字。
“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近几百年来,以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大量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过程让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当然也正是这一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也令它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长期以来习惯于“高碳”模式,并形成了全球的“样板”,最终导致其自身和全世界被“高碳”所绑架。在首次石油危机、继而在气候变化成为问题以后,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和“低碳生活”理念才幡然觉悟,有了新认识。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由于“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未雨绸缪”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因此“宁可信其有,不愿信其无”,“低碳生活”理念也就会渐渐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世界被气候问题所困扰,但世界是由不同地理环境、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和地区组成,我们必须各自做出努力在这一理念上达成共识,共同行动。在目前阶段,我们还必须在全面、公正、有区别的原则下处理如下难题:短期与长远利益的协调,国家与全球利益的冲突与共赢,行业经济与整体经济利益的博弈与调整,国家意志与社团利益的对立统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共享与互助等。由此足见,要将“低碳生活”理念真正转化为现实,会带来怎样的挑战。
“低碳生活”最根本的挑战是,它要求人类改变自工业化以来形成的生产消费理念,特别是那种消费至上的消费文化。现有世界流行的主流经济理论基本建立在消费至上、消费者至上、竞争优先的基础上,它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却也一度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虽然消费至上看起来是美好的目标,但以“低碳生活”理念看来,它却是牺牲人类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所以,选择“低碳生活”理念,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拿出足够的政治勇气来进行一次资源和利益的再协调和再分配,而且我们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并准备相应的行动手段来审视我们的消费习惯。
“低碳生活”向人类提出的是前所未有的问题,没有现成的经验、理论与选择模式,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创新,创新我们的生活模式,以保护地球家园、为人类未来造福为宗旨。
13、下列有关低碳生活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生活”这一新理念的主要内涵就是“适度吃、住、行、用,不浪费,多运动”。
B.目前的看法是,“低碳生活”要减少碳排放就要相应优化和约束某些消费和生产活动。
C.“低碳生活”理念至少顺应了人类“防患未然”的谨慎原则和追求完美的心理与理想。
D.“低碳生活”理念着眼于人类未来,虽是新概念,却反映的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


展开余下试题14、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工业化过程使发达国家在碳排放上遥遥领先于发展中国家,也使发达国家在科技上领先于其他国家。
B.在人类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过量碳排放导致气候变化,发达国家对高耗能的生产消费模式才幡然醒悟。
C.要解决世界气候问题,在现阶段不仅必须全面公正有区别地处理好多难题,还要接受低碳生活理念。
D.消费至上竞争优先的理论提高了社会生产的高效率,也导致了生产与消费领域不受控制的高碳排放。
15、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尽管仍有学者对气候变化原因有不同的看法,但低碳生活的理念已被世界各国所接受。
B.低碳生活理念与消费至上截然不同,消费至上是牺牲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短视行为。
C.解决世界气候问题的主要方法应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根基,就是要改变消费至上的文化。
D.将低碳生活理念转化为现实,就能够全面地有效地缩小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差距。
   第Ⅱ卷 (共114分) 
四(23分)
16、(10分) 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
   折桂令 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答: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4分)
答:
(3)、 有人评论这段曲“感慨寄于景,由此面翻见彼面”,翻见,就是推想而见出。你赞同这种评论吗?请结合套曲主旨,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1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问题。(6分)
双调 殿前欢 梅花景
元启(元)
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逃祥老笔①应难画,别样清佳。
据胡床再看咱②,山妻骂:“为甚情牵挂?”大都来③梅花是我,我是梅花。
【注释】 ①逃祥老笔:南宋家杨无咎,号“逃祥老人”,以擅画梅花著称。②据:靠。③大都来:只不过。
(1)“月如牙,早庭前疏影印窗纱”一句中的“疏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据胡床再看咱”一句中的“咱”指的是:_______________。(2分)
(2)请简要分析“梅花是我,我是梅花”一句的含义。(4分)
答:
18、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题1分,共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2)酾酒临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青雀黄龙之舳。
(4) )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是离人泪。
(5)为善的受贫穷命更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一夫当关,____________。
(7)呼儿将出换美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
空巢
朱以撒
夏日过了秋日来了,晚秋萧瑟,叶落纷纷,成群的鸟就离巢远行了,它们到温暖的南方,重新筑它们的巢。而留在北方的巢,随着叶片落尽而暴露无遗,北风扫过来,大雪压下来,巢日渐衰败破落,像一堆乱糟糟的垃圾。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
有一个日子,我应朋友之约到一个村子里散心。村子很大,人迹却稀疏。村头村尾,现代气派的住宅一座接着一座,可是大多房门紧闭,闻不到鲜活的人气。我感受着它的豪华,也感受着豪华中的枯寂。问及这些人哪去了,说是到大洋彼岸淘金去了。这使我想起了空巢。空巢已经成了一种象征,象征着主人的富有。他们有意设计这一个个空巢,为的是给别人看。他们在这个豪华空巢筑好之后,一阵热闹,又再度远走他乡,回到彼岸那个要寒酸得多的客居住所。他们把异乡当作了故乡,留给老家的是一个华丽的空壳,像蛇蜕一般,闪动着银色的光亮,只是没有生命在内。风吹过,什么响声都有,就是没有生命的吟咏。让我奇怪的是它引起了留守本土的村民的歆羡,似乎村子的形象就是这些空巢,自己在空巢面前无来由地气短,好像自己被生活大大地亏待了。其实他们日子过得也不赖,打打鱼做点小生意,一家子和和美美。但是他们满眼都是别人的空巢,算计着自己何时也能拥有一座空巢,牵引住来往行人的目光。
有一类空巢是我常会在旅行途中顺便走进的。在一些古旧的四合院,一代一代地繁衍,人丁兴旺,曾在某一些日子里达到饱和,一天到晚都充溢着几代人或稚嫩或昂扬或浑厚或深沉的声响。这样的家族给人的感觉就是旺盛。人们乐于与这种人家接近,缘于这类宅院的欢笑、和睦和协调气息,让人觉得这里盛满了寻常人家生活的全部内容。十年、二十年过去,这些宅院明显萧条和空旷了,年轻人都走远了,去追求他们的梦。外边世界要比老宅广大得多,使他们的才情得以无限量地扩张。只有年关将近,他们才像候鸟般返回,使老宅重新焕发生气。只是新春来了,他们又离巢远行,继续新的里程,老宅又一度归于岑寂。越往后,他们返回的次数越少,一次又一次难以聚齐,不是少了这个就是少了那个,而老宅也有不少地方颓了倾了。前尘梦影交迭,旧时月色重来。有的老宅因着这些远行者的声名,贴上了名人故居的标签,引得四面八方的人来参观。但岁月的风雨已把老宅摧残成千疮百孔的空巢,在飘摇中任人指认、品评。有些人记住了,有些人以为和自己无关,看过以后也就淡忘了。时光越往后移,这类空巢越多。人们寄寓的心愿,似乎教化的一部分内容,就由空巢来承担。譬如我们会说,某位名人就是从这里走向世界的,提示人们不要忘记了这个起点。
南方是游移的放纵的不安分的,这使得许多人居无定所,没有固定的温馨的巢。他们的巢总在路上,是背上那个移动的壳子。没有固定居所的日子就是漂泊的日子,漂泊的日子更多一分风险和一大串未知数,匆忙仓皇,在急切中穿行。可是有些人恰恰适应这种节奏,这大致可以追溯到古人游历的风尚、仗剑而行、四海为家、天当被地当床的浪漫主义情怀。现在年轻的漂泊者正在重温这一壮举。只是日子变得越发实际,其中滋味若何,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
每次冬天到北方,我都要目击空巢。空巢在瑟瑟寒风中发抖,谁也不知道它们的主人是鸟类中的哪一种,更没人关注它们年复一年的变化,我只是在目击时荡起淡淡的思想上的涟漪。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
19、“空巢是时光的脚印,时光走得越远,这个脚印就越模糊、残损,到了一定的时候,那些还带着羽毛的枯枝就不断地掉落下来。”请分析这句话的表达特色。(6分)
答:
20、文章重点描写了哪几类“空巢”?分别具有怎样的特点?(6分)
答:
21、文章最后说“但愿来年春天,里面能传出雏鸟们参差不齐的欢叫”。从全文结构看有什么作用?联系全文,简要说说你对作者来年愿望的理解。(6分)
答:
六、(13分)
2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一处属于句式杂糅的语病,找出这句话并加以改正;划横线的词语有的必须删去,请找出来,将序号写在横线上。(5分)
在人体生命探索的①历史中,没有比“基因”二字更具有②震撼力了。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致,我们对基因一直采取过③拒绝承认的态度。直到七十年代,经过了④科学家的努力,“基因”二字才被写进了⑤教科书。现在基因已经被世界各国接受,人类基因组计划与曼哈顿原子弹、阿波罗登月计划并称为是⑥人类自然科学史上⑦的三大计划。


展开余下试题(1)(2分)有语病的一句是:
改为:
(2)(3分)必须删去的词语是:
23. 为下面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概括性的结论,要求紧扣文段内容,突出主旨,不超过15个字。(4分)
  英国爱丁堡大学应用心理学系主任亚德里安诺思调查了世界各地36000名音乐爱好者,请他们列出自己喜爱的乐曲,并简短描述自己的个性。结果发现:古典音乐迷和重金属迷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都是既有创造力,却又内向而不好与人交往。爱好印度音乐的人在自尊意识和活力方面较差;乡村音乐爱好者既外向又努力工作;说唱乐爱好者既专注于自我又很外向;喜欢舞曲的人往往性格外向,但对人不太友好,有些以自我为中心;蓝调和爵士乐爱好者一般注重自尊,有创造力,性格外向且轻松平和;摇滚乐爱好者虽也有这些特点,却不够友好和宽容慷慨。由此,诺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仿照下面画横线的句子,另写两个句子与前面形成排比,并与首句尾句相照应。(4分)
一首好诗,往往只给你一缕春风,就能叫你去想像春天的温馨; , ; , ;好诗总是能最大限度地刺激和调动你的想像。
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天,我收到一封邮件,上面写道:“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并且说:“这是《潜伏》里的台词,用来指导炒股真合适。我一直属于占领者,可悲啊!”看着他的文字,我想,生活中有些事情也是如此。
  请根据对材料的理解,选准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 D 2、C 3、C 4、C 课内阅读:5.B6 、B 7.D 8.B 9.D 10、A(B语序不当,应先“重视”后“加强”; C表意不明。 D “不只是”与“而是”不能彼此照应,“不只是……而且(还、也)是”应该为同组关联词,表示复句间的递进关系;“不是……而是”应该是彼此搭配的一组,表示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对比着来说明事情的并列关系。)11、C(A老气横秋”形容暮气沉沉,缺乏朝气,多用于年轻人身上。B.生吞活剥比喻生硬的接受或机械的搬用理论经验。D一团和气贬义词,指做事没有原则)12.B 课外阅读答案13. B(以偏盖全)14. A(BCD均错解原文意思)15. B(A CD推断均没有合理依据
16 1、答案 借代,反问。(每个1分)2、答案 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菊花开日,霜叶红时景色。(2分)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2分)
解析 《折桂令问秦淮》出自孔尚任的《哀江南》,选入高中语文第四册戏剧单元,教材所选的七支曲子以教曲师傅苏昆生游南京的踪迹为线索,由远而近,从城郊写到孝陵,从故宫写到秦淮,从板桥写到旧院,描写南明灭亡后南京各处的凄凉景象,展现了南京面目全非的变化。在景物描写中蕴含了怀念故国的无限哀思,不言情而情自在景中。而试题材料选自第四支曲子【折桂令】,写写苏昆生重访秦淮的所见所感,突出南京荒凉残败的景象,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感慨。
第一问:“黄花”指菊花,“红叶”是树叶经秋霜染成,再看有“嫩、新”的暗示,所以应该是写的初秋景象。第二问:“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写出了江山依旧,人事不存,黄花、红叶无人赏的冷清寂寞。既然是重访,对比以前灯红酒绿、游人如织的秦淮河,歌唱者自然会心生昔盛今衰的感慨。
3、赞同。(1分)唱曲者旧地重游,将昔盛今衰的无限感慨寄托于眼前的衰败景象之中,由“破纸”“坏槛”推想出当年漂亮的新窗纸和色泽鲜亮的槛栏,由今日粉黛不见、笙箫不闻、灯船不闹、酒旗不挂,反推出当年秦淮的繁华,(2分)这种衰中见盛就是“由此面翻见彼面”。 (1分)(意思对且言之成理即可)
17、答案 (1)月下梅影。句末语气词。(每个1分)(2)作者以梅花自比(,(2分)表现了对梅花的挚爱)(要点“挚爱”),寄寓了高洁的情趣(要点“高洁的情趣”)。(2分)意思对即可。
18.(6分)略
19、运用比喻的手法,将空巢比作时光的脚印(2分),形象表现了鸟的空巢随着时光流逝,日渐残损、破败的情景,(2分)表达了作者对鸟去巢空的惆怅之情(2分,意思对即可)。
20.(6分)描写了三类“空巢”。①乡村空巢(或乡村现代气派的住宅),豪华气派却没有人气,是主人炫富的象征:②市井空巢(或古四合院),曾经兴旺,如今萧条、空旷、岑寂;③南方空巢(或漂泊者的空巢),移动不固定,缺少温馨。(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21.(6分)首尾呼应,(1分)与文章开头北方鸟的空巢的破败景象形成强烈反差(2分)。作者希望来年春天空巢中能充满雏鸟的欢叫,(1分)更希望海外游子归乡,离乡的亲人回家团聚,(1分)漂泊者能有一个固定而温馨的家.(1分)(作者展开想像,描绘了北方空巢雏鸟欢叫、生机勃勃的动人画面:寄寓了呼唤游子归巢、亲人团聚,向往温暖和美生活的愿望)。
22(5分)(1)有语病的一句是: 由于历史的原因所致 改为: 由于历史的原因 (2分)
(2)必须删去的词语是: ③④⑥ (3分)
23 、音乐品位揭示了一个人的个性。 (4分)
解析: 对于这样的压缩语段试题一定要筛选关键信息词,将同指向的信息进行概括,譬如各种音乐类型可以概括为“音乐品位”,而喜欢某一音乐所表现出来的就是一个人的个性。
24.(5分)只给你一朵浪花,就能叫你去想像大海的浩渺;只给你一颗星星,就能叫你去想像星空的灿烂
25、作文指导:这是一段文字材料,是一段生活感悟,作者有比较明确的感悟:“有一种成功叫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占领。”然后通过事例来印证。这段文字有两对关键词,一对是“撤退”与“成功”,一对是“占领”与“失败”,材料也有明显的倾向性,学生应该抓住这两对关键词,写对“撤退”与“成功”或“占领”与“失败”的感悟,也可以就两方面辨证地写它们的关系,这都切合题意。如果只是抓住“成功”和“失败”来写不符合要求,属于偏离题意。
 如何理解“撤退”与“占领”?  撤退可以理解为放弃、放手、迂回、退让、谦让、宽容,韬光养晦、养精蓄锐、暂避锋芒、以退为进;这是人生的智慧,也是成功的必需。占领可以理解为占有、贪得无厌、一味拥有等。
  较好的命题和立意有:  1.退一步海阔天空  2.该放手时就放手  3.学会放弃  4.撤退是一种智慧  5.撤退是成功的桥梁  6.正确面对“进”与“退”  7.以退为进,智莫大焉 偏离题意的有:  1.论成功  2.成功与失败
败乎?成也!
  面对崎岖的地势,小河选择绕道而行,最终汇入大海;面对猛烈的暴风雨,小树选择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河北省衡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