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058  
标签:鄂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8]
八年级下册期中试卷
八年级语文教学质量监控卷
一、积累与运用(40分)
1、下面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浣女(huàn)眩目(xuàn)狭隘(ài)摇曳生辉(yè)
B、矜持(jīn)肆虐(nuè)衣钵(buō)拈轻怕重(niān)
C、砭骨(biǎn)逶迤(yǐ)连缀(zhuì)矢志不移(shǐ)
D、喧嚣(xiāo)剔透(tì )屋脊(jǐ)弄巧成拙(zhuō)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大相径庭(堂外的院地) 信守诺言(忠诚地遵守)
B、稍纵即逝(放松) 不假思考(凭借,通过)
C、劫后余生(抢劫) 脍炙人口(细切的鱼肉)
D、得天独厚(优越) 精益求精(更)
3、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青海湖的蓝,蓝得纯静,蓝得深湛,也蓝得温柔甜雅。那蓝绵缎似的湖面上,起伏着一层微微的涟漪,像是尚未凝固的玻璃桨液,又像是白种人小姑娘那水灵灵,蓝晶晶的眸子。
① 改 ② 改
③ 改 ④ 改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从这点出发,就可以变为大 人民的人。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 的人,一个 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 人民的人。
A、有益于 纯粹 高尚 有利于 B、有利于 高尚 纯粹 有益于
C、有利于 纯粹 高尚 有益于 D、有益于 高尚 纯粹 有利于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
B、新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
C、我们一些足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没有多大改善。
D、小丽明天要去北京参加全国青少年计算机知识竞赛。
6、指出下面句子所运用的表达方式。(4分)
①太阳光从太阳射到地球才8分18秒,而织女星的光射到地球上要26年。( )
②我们人研究各种自然科学,就能发现那些自然法则,这就是人的高明之处。( )
③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 )
④仁厚黑暗的地母啊,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灵魂! ( )
7、请仿照例句,写出你对“校园”的感受。(4分)
家园如一弯新月,悄悄悬挂于情感的枝桠;家园如一缕微风,轻轻吹拂着漂泊的灵魂。
校园如
校园如
8、选词填空,每词只能用一次。(4分)
温和 温晴 温柔 温暖
①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 )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②韩麦尔先生见了我,很( )地说:“快坐下……”
③岸边垂柳上吐出的绿茸茸的嫩芽,带来了丝丝( )的春意。
④这无止息的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 )的黎明……
9、请为下面一则新闻拟写主标题和副标题(4分)
(新华社北京10月20日电)北京时间10月19日9时20分,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二号C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浏览完整试题 “风云”二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其A星和B星为试验卫星,分别于1997年和2000年发射升空。这次发射的C星是我国第一颗业务型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整体性能比前两颗全面提高,达到国际新一代同类气象卫星的水平。
主标题 (10字以内)
副标题 (20字以内)
10、古诗文默写(4分)
(1)气蒸云梦泽,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戍客望边邑,__________________. (4)过尽千帆皆不是, 。
二、阅读理解(60分)
(-)(16分)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1、本文作者是 ,是 朝人,与 、 合称“三苏”。(4分)
12、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4分)
(l)念无与为乐者( )(2)遂至承天寺( )
(3)怀民亦未寝( )(4)相与步于中庭( )
1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子(2分)

14、选文中写景的句子是第 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 (2分)
15、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4分)

(二)(15分)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猴子现在虽说看不见了,三峡中山水的险恶形势,我想同往日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在江南住惯了的人,一旦走到这种地方来,不知道要生出一种什么样的惊异的情感。好比我自己,两眼凝望着那些刀剑削成一般的山崖、怒吼着的江水,只有赞叹,只有恐怖。万一那山顶上崩下一块石头来,或是船触着石滩,那不就完了吗?到了这种地方,无论什么人,没有不感到自己是过于渺小,自然界是过于奇伟的。
船从宜昌上驶,不到一刻钟,山就高起来,绵延不断,一直到重庆。在这一千多里的长途中,以三峡的形势为最险恶。在三峡中,又以巫峡山最高,江最曲折,滩流最急,形势最有变化。
开始是西陵峡,约长二百多里,共分四段。……
船过了姊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的,你围着我,我围着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是被一把快刀切成似的,那么整齐,那么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①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蒙细雨的天气。②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③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④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过巫山即入衢塘峡。此峡最短,不过十五六里。
到了白帝城,三峡算是走完了。山势从此平敞些,江面宽得多,水势也平得多了。满船的人,一到这地方,都感到一种“脱去危险”的愉快,心灵中自然而然地生出来一阵轻松,好像一个人从险峻的山顶上走到了平地,从一个黑暗的山洞里走出了洞口似的,大家都放下心来,舒舒服服地喘了一口气。不到十分钟,船就泊在夔府的江岸了。天上一轮明月,正在鲤鱼山的顶上,放射着清寒的光。
16、选文采用了什么样的叙述结构?按什么样的顺序来记叙游历的过程?(3分)

17、找出总写巫峡的句子,并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着手描写巫峡的景物特点的。(3分)

18、选文描写巫峡景物生动、形象。请你试着举一例,说说修辞方法的妙处。(3分)
例句:
修辞方法: 。
妙处: 。
19、巫山云雾名天下,作者虽未亲见,却借一位老先生之口,用虚实相映的手法写出了巫峡的云雾。虚写的句子是 ,
实写的句子是 。(只写序号)(2分)
20、有人说最后一段是“闲来之笔”,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理由是什么?(2分)

21、“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全文说说作者的“情”是什么?(2分)

(三)(15分)
①人们往往有一种错误观念:成功等于成名。其实,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都是成功者,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成功着。我们的每一个进步,所取得的每一项成绩,战胜的每一次困难都是成功,关键是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感受。
②作为一名学生,他完成了学业,升入了上一级学校,这就是成功。一位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伟人自然有伟人的成功,但凡人同样也有凡人的成功。
③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只有影响历史、载入史册的伟业,才算是成功;也有人认为:只有高官、领袖,只有成名成家的人,或者只有拥有百万资产的富翁,才算成功;甚至有人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最终的结局将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④我们说,只要你不停止,不放弃,就没有失败,失败只是暂时的停止和受挫,受挫一次,成熟一点,理智一点,距离成功就近了一步。英国的笛福一生在事业上屡败屡战,忽而发财,忽而破产;一时受到国王的赏识,一时又被捕入狱,但他从未停止奋斗和追求,最后成为著名作家。


展开余下试题 ⑤人不是为了吃苦而生,也不是为了失败而来。人生应该是幸福、快乐的。而幸福、快乐来源于自身的奋斗,来源于自身的努力和追求。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是很小的进步,都看做是人生中的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于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变得格外地多彩和生动。
⑤生活应该是一个个成功的纪录,而决不是一次次失败的连缀;人生也应该是由无数个成功构建而成的一个整体,只不过大小不同而已。
⑦在更多的时候,成功只是一种感受,它无需别人的认可,更不需别人来裁判。在人生中,不要把成功的刻度划得太高太高,也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人人都有成功的机会,人人都曾获得过成功。
⑧我们应该学会品尝成功。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营养,汲取动力,汲取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22、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2分)
A、成功只是一种感受 B、失败、受挫后才能成功
C、成功就是幸福、快乐 D、应该学会品尝成功
23、选文第②段画波浪线处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2分)

24、选文第④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2分)

25、你在学习和生活中一定有过成功的事,请概括地写出你获得成功的两个事例。(4分)
(1)
(2)
26、根据你平时的积累,请分别写出有关“成功”、“幸福”方面的名言警句。(2分)
成功:
幸福: 。
27、选文提到的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其代表作品是 , 这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有 和 。(3分)
三、写作(55分)
32、作为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你已经有了不少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启发着你思考过去,认识现在,唤起了你心中许许多多善良而美好的愿望:你想让自己更加成熟;你想让家庭更和睦;你想让人与人之间更真诚;你想让江河更清洁……请你以“我想让
更 ”为题,写一 篇文章,描述你自己的某一经历,表达出你的感悟。
要求:(1)在文题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文题完整。
(2)内容要具体,表达尽可能生动。(3)字数在600字以上。
2008年春八年级期中模拟卷
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1、 抄写下面的句子,并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贝尔纳深suì的历史眼光博得了人们的高度尊chóng。


2、语言运用(5分)
(1) 根据语境,仿照句子,接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2分)
世间的事情往往是一分为二的。失败虽然是人人不愿意得到的结果,但有时却能激发人们坚忍的毅力;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我们看问题需要用辩证的眼光。
(2)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后面问题。(5分)
一个人的一生,本来只能经历自己拥有的那一份痛苦与欢乐;然而,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界。这样,具有新闻记者能力的人,就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多识草木虫鱼之名,遍览奇山秀水之貌,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自身以外的经历。
人们从《论语》中学得__a__,从《史记》中学得__b___,从《正气歌》中学得__c___;从鲁迅学得___d__,从马克思学得战斗的激情,从列夫•托尔斯泰学得道德追求的执著。
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一个有阅读能力的人,是一个幸运的人。
①请将最恰当的选项依次填入上面选段中的空白处。(2分)
A 批判的精神 B 坚贞的气节 C 智慧的思考 D 严肃的历史精神
②联系上下文,在第一、二段文字之间补写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要求用上关联词语“不仅••••••而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默写。(7分)
(1)远远的街灯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上的明星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富含哲理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出洞庭湖雄浑壮阔气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_________________,札札弄机杼。
二、 阅读理解(35分)
(二) 罗布泊的悲剧(20分)
①罗布泊,这是带有几分神秘色彩的地名。它是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边缘的一个戈壁滩。这里没有一棵草,没有一条溪,夏季气温高达摄氏70度。罗布泊天空中不见一只鸟,没有任何飞禽敢于穿越此地。自20世纪初,瑞典探险家斯文闯入这里,罗布泊才为世人所知。但是,近十几年来,此地却不时传出因缺水而有人遇难的消息。1980年6月17日,中科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穿越干涸的罗布泊盆地进行科学考察时,外出找水,迷路昏倒,不幸遇难;时隔十多年后,著名探险家余纯顺探险至此地,也因高温缺水而亡。
②但是,罗布泊原来并不是一片沙漠。据史书记载,在四世纪时,罗布泊水面超过20万平方公里。到了20世纪初,还有100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瑞典探险家斯文在20世纪30年代进罗布泊时,还乘小舟。他在回国后写的那部著名的《亚洲腹地探险八年》中写道:“罗布泊像仙湖,水面像一面镜子一样••••••”
③那么,罗布泊的“泊”怎么不见了?
④问题出在塔里木河。塔里木河全长1321公里,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二的内陆河。到了本世纪六、七十年代,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出现了四个“盲目”:盲目开垦耕地灌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个“盲目”把塔里木河的水吸去了大部,使塔里木河的长度由六十年代的1321公里萎缩到不足1000公里,320公里的河道干涸了。河岸两边的五万亩耕地受到了威胁。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此后,这里的草本植物全部枯死,防沙卫士胡杨林成片死亡,沙漠不断向湖中心推进。20多年前,曾是“一望草湖,村舍不断,缩芦为室,水鸟群飞”的台特马湖,成了新的荒漠,而罗布泊也与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合成一体。活人走进去,就很难走出来。
⑤塔里木河的干涸,导致了罗布泊的消失。到头来,罗布泊也无情地报复了人类。斯文当时看到的水面像镜子一样的“仙湖”已不复存在,人们见到的是不时而来的滚滚沙漠风暴,一片昏天黑地,飞沙走石,沙石的撞击声如急雨降临,沙流像一条黄龙一样在地面上滚翻,地上突然冒出了许多飞动的白气流,顷刻间,平地堆起了一座沙丘。彭加木很可能就葬身于沙丘之中。这是多么可怕的一幕!
⑥生态平衡,真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它存在着,人们不觉得什么;但是,你破坏了它,
只是一点点,也许依然不觉得什么,大自然还是宽容的;但是,如果破坏程度到了天地为之不容的地步,大自然就要变脸,就要翻脸不认为,对你不客气。它咆哮起来,山河变色,天地呜咽,飞沙走石,寸草不生,洪波接天,赤地千里,它将要从人们手里夺回被侵吞的一切。到那时,急功近利者就悔之晚矣!但是,欠帐总是要还的,要连本加利地还。当然,迟还不如早还,早还损失可以少得多。
1. 本文说明的对象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3分)
2. 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请用“//”标出。(3分)①②③④⑤⑥
3. 罗布泊的“泊”不见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当“仙湖”不复存在,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什么情景?(4分)


展开余下试题4. 在第①段中画线部分 彭加木、余纯顺不幸遇难的事例能否删去其中一个?为什么?(3分)
5.第②段中引用斯文的话起什么作用?(3分)
6.作者写此文的目的是什么?标题中的“悲剧”究竟指什么?(4分)
(三)(13分) 书海茫茫 余秋雨
像真的海一样,我们既赞美它,又害怕它。远远地看,大海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但一旦跳入其间,你立即成为芥末,沉浮于汹涌湿沌之中。如何泅得出来?到图书馆、书店走走,到街头报刊亭看看,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几年前还在热心地讨论“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我是主张对文化人不应有禁区的,但现在却出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无奈:必须自设禁区,否则将是时间的泄漏,生命的破碎,将会从一生的孜孜不倦走向一生的无所作为。
为此,一些真正把书读通了的人总是反对“开卷有益”的说法,主张由学者们给社会开出一些大大小小的书目,以防在阅读领域里价值系统的迷乱。我赞成这种做法,但这种做法带有常规启蒙性质,主要适合正在求学的年轻人。对于中年人来说,生命已经自立,阅读也就成了自身与阅读对象的一种“能量变换”,选择的重任主要是靠自己来完成了。因此,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这是我的基本原则。
感觉极好,为什么要少读呢?因为感觉极好是很不容易的事,一旦找到,就要细细体会,反复咀嚼,不容自我干扰,这就像我看电影,突然遇上一部好片,看完后绝对不会紧接着看另外一部,而会一个人走在江边,走在小路,沉湎很久。我即便知道其他几部片子并不比这一部差,也舍不得一块儿奢侈地吞噬。交朋友也是这样,天下值得交往的人多得很,岂能都成为往来熟络的密友?推心置腹的有几个,也就够了。到处拍肩膀搂脖子,累死累活,结果一个也没有深交,一个也对不起。阅读和交友差不多,贪心不得。
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我所说的“感觉不对”,主要是指一些让我们感到某种不舒服的文章,或者做作,或者伪装,或者说炫耀,或者老滑,或者跋扈,或者酸涩,或者嫉妒,那就更要避开。如果我们误会它们了,我们也没有时间和兴趣去解除误会。避开了,误会也就不成其为误会。也许我们会出于某种传统的责任感对这种文章予以批评,但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人有多种活法,活着的文明等级也不相同。也有极少数文章让我们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邪恶和阴毒,才读几句就像吃了一个苍蝇,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
总而言之,书海茫茫,字潮滚滚,纸页喧嚣,墨色迷蒙,这是市场化、多元化的现代文化景观,我们企盼了多年的,不要企盼来了却手足无措,抱怨不迭。解除过度的防范敏感,降低高昂的争辩意识,减少无谓的笔墨官司,让眼睛习惯杂色,让耳朵习惯异音,不太看习惯就少看不听,即便习惯了,由于时间和精力的原因也可以少看少听。一切自己作主,看一点悦目的,吸几口新鲜的,尝几味可口的,稍感不适就轻步离去,我没有义务必须接收我不想接收的一切,哪怕有人直呼姓名在门口喊阵也关窗拉帘,闭目养神,顺手打开柴可斯基或瞎子阿炳。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加一份木讷和迟钝。人生几何?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比较正经的年代,赶快省下精神来做点自己想做的事,哪里还有时间陪着陌生人胡乱折腾?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阵来,当不得认真,哪怕这些风这些云是白纸黑字组成的,也是一样。
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1. 作者在图书馆、书店和街头报亭每次都感到纸页文字对生命的一种“威逼”,继而又会“无奈”,为什么?根据文章说明原因。(4分)
  (1)感到“威逼”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2个字)
  (2)感到“无奈”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8个字)
2. “人们都说身处现代社会必须学得敏锐和迅捷,我却主张一份木讷和迟钝”,这句话表现了作者的读书观点,请从具体做法和对待读书的态度上加以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6个字)
3. 分别说明以下三句话在文中的意思。(3分)
(1)自设禁区,其实是成熟的表现。
(2)门外的风,天边的云,一阵去了阵来,当不得认真。
(3)文化是社会的一种定力,文化人不可自己乱了方寸。
4. 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3分)
a. 作者将现代社会信息时代的书海描写得既澄碧湛蓝、云蒸霞蔚,令人神往;又汹涌混沌、巨浪排空,叫人惊心动魄。
b. 对“读书有没有禁区”的问题作者是不赞同的,而对“开卷有益”的说法却是完全赞同的,认为他同自设禁区一样,是成熟的标志。
c. 作者在阐述“感觉极好的文章少读,感觉不对的文章不读”时,忽略了在阅读领域里尚有“感觉极好”而毒性极大,“感觉不对”却有益身心的书刊。观点虽然不无道理,但从整体看情采飞扬,情胜于理。
d. 作者认为对“感觉不对”的文章予以批评,这种责任感往往是以否定多元合理为前提的;对极少数邪恶阴毒的文章,最好的办法也是赶快推开。这对于以个体活动为特征的阅读,的确是一个好的建议。
( 四). 完成下面14~19题。(14分)
我们对太阳是太熟悉了。早晨,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傍晚,万道霞光由西方落下。而且谁都知道,太阳只有一个。
然而,西方有一幅古画,画面上有三个太阳,人们正惊奇地抬头望着它们。
难道真的有“数日同辉”的现象吗?是的。 1995年11月7日下午3时10分左右,人们在江苏武进地区看到了“两个太阳”的奇观。这两个太阳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其中——个与平日的太阳无异,另一个“太阳”约大二三倍。七八分钟后,“大太阳”逐渐消失了。 1987年能12月4日,青岛崂山以东的海面上也出现过两个太阳。
又何止是两个太阳! 1997年6月5日清晨6点30分左右,有十几个人在四川的洪雅瓦屋山山顶,看到了“三个太阳”同悬天空的奇景。目击者述说,他们是来观看日出的。此时雨过天晴,天空一碧如洗,一轮火红的太阳冒了出来。突然,在太阳的右边也出现了一轮光环,耀眼
标签:鄂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八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