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99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9]
怀宁县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校联考高一语文试题
期中考试六校联考最新试卷,紧扣必修三和高考考纲两方面内容。
怀宁县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校联考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 金盛林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语文学习需要扎实的语文基本功和一定的文化素质,本次考试结合高一必修三学习要求及高考基本要求,侧重考查以上两点。请同学们认真研究材料内容及题目要求,规范答题,并在考试后分析自身存在的学习问题。祝同学们考试愉快!
考生注意事项:
答选择题(第Ⅰ卷1~6题,第Ⅱ卷14~20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一定要对应题号填涂。
第Ⅰ卷(阅读题 共65分)
一、(9分)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
整个说来,《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
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的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色彩,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两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著中显出超脱,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 (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
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成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
1.以下对文中“荒诞性与梦幻性”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要表现在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的人生体验,一般都求助于荒诞化、梦幻化的写法。
B.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而人们都喜欢轻灵的作品,所以荒诞性、梦幻性的出现就是为了迎合人们的这一需求。
浏览完整试题
C.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需要,于是荒诞性与梦幻性应运而生。
D.与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相比,具有荒诞性与梦幻性的作品因失去现实针对性而获得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
2.以下与“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一语相吻合的一项是:
A.有些朴素的真亦是假、假亦是真的思想。
B.有些朴素的真寓于假、假寓于真的思想。
C.用传统的形式表达变通的内容。
D.用浪漫的手法表达写实的内容。
3.以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业创作的小说,可以让读者获得多角度的欣赏。
B.《红楼梦》一开篇便说“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但最终是“将真事隐去”,这表明作者无意对现实生活的介入。
C.曹雪芹运用“荒诞化、幻化”的创作手段,“把小说与人生离间”、但又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生活本质,这才是“真小说家的境界”。
D.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比纯写实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更能广泛地满足人们观赏和享受的要求。
二、(3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6题。(9分)
罗复仁,吉水人。少嗜学,陈友谅①辟为编修。已,知其无成,遁去。谒太祖于九江,留置左右。从战鄱阳,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授中书谘议。从围武昌,太祖欲招陈理降,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复仁顿首曰:“如陈氏遗孤得保首领,俾臣不食言于异日,臣死不憾。”太祖曰:“汝行,吾不汝误也。”复仁至城下,号恸者竟日,理缒之入。见理大哭,陈太祖意,且曰:“大兵所向皆摧,不降且屠,城中民何罪?”理听其言,遂率官属出降。
已,复使扩廓②。前使多拘留,复仁议论慷慨,独得还。洪武③元年,擢编修,复偕主事张福往谕安南④还占城⑤侵地。安南奉诏,遗复仁金、贝、土产甚厚,悉却不受。帝闻而贤之。三年置弘文馆,以复仁为学士,与刘基同位。在帝前率意陈得失。尝操南音。帝顾喜其质直,呼为“老实罗”而不名。间幸其舍,负郭穷巷,复仁方垩⑥壁,急呼其妻抱杌⑦以坐帝。帝曰:“贤士岂宜居此。”遂赐第城中。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帝悦,厚赐之。寻乞致仕。陛辞,赐大布衣,题诗衣襟上褒美之。已,又召至京师。奏减江西秋粮。报可。留三月,赐玉带、铁拄杖、坐墩、裘马、食具遣还,以寿终。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五)
注:①陈友谅:元末起义军首领。②扩廓:人名,明初西北地方军事割据势力首领。③洪武:朱元璋年号。④安南:明时贵州属地名。⑤占城:古南国名。⑥垩(è):粉墙用的白土。⑦杌(wù):矮凳。
4.对下列句子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赍蜡书谕降江西未下诸郡 赍:携带
B.俾臣不食言于异日 俾:使得
C.以复仁故友谅臣也,遣入城谕 谕:告诉,使人知道
D.奏减江西秋粮。报可 报:报告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谒太祖于九江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B.①且曰:“理若来,不失富贵。” ②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C.①天寿节制《水龙吟》一阕以献。 ②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D.① 汝行,吾不汝误也。 ②余嘉其能行古道
6.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罗复仁从少年时便好学,先被陈友谅赏识任用,但在认识到陈友谅难以成就事业之后,就毅然离去,后一直忠心耿耿地为朱元璋效力。
B.罗复仁出使扩廓时慷慨陈词,得以安全返回;后来又劝说安南归还所侵占的土地,很好地完成了任务,从而捍卫了中央政权的威严。
C.罗复仁“号恸者竟日”,以真情动人;继而从大势所趋、百姓生命方面来劝说陈理。陈理听从他的劝说,带领官兵出城投降,罗复仁终不辱使命。
D.罗复仁地位尊崇,忠于职守,敢于直言,诚实质朴。朱元璋对他虽然宠信有加,但是后来因为他上奏请求减免江西地方的秋粮赋税而被免职。
7.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10分,每小题5分)
(1)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寡人之于国》
(2)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8分)
客 至 杜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注: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草堂落成后写的。)
8. 这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深厚友情的?(4分)
9.试概括这首诗首联与杜甫的《秋兴》(第一首)首联,描写的景物有什么不同(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9分,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环佩空归夜月魂。《咏怀古迹》
(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__。《寡人之于国》
(3)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
(4)________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劝学》
(5)鉏耰棘矜,____________。《过秦论》
(6)夜深忽梦少年事,_________。《琵琶行》
(7)_______,无复鸡人报晓筹。 《马嵬》
(8)间关莺语花底滑,____________。《琵琶行》
(9)____________,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三、(20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
红山楂
矫友田
校园的西北角儿,有一小片山楂林。那是多年以前,一些毕业前的学生栽种的。到了秋天,那些山楂树上,就挂满了绿色的“弹珠”。渐渐地,那些绿色的小果儿,开始泛出红晕,像女孩羞涩的面孔,躲在叶丛中,注视着一些青春朝气的身影。
一些淘气的同学,在山楂果儿还未熟透的时候,便会偷偷采摘一把,然后带到教室里,像儿时弹琉璃球一样弹着玩。即使那些喜欢吃零食的女生,也不屑将它们塞入口中;因为她们的口袋里,从来就不缺口香糖.话梅果儿。偶尔,她们只是相互恶作剧地将那些酸得发涩的山楂果儿咬碎,而后,将它们吐掉。
展开余下试题
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总是喜欢独自到那片山楂林旁,静静地思考,或者阅读。每次,见到滚落在教室墙角的山楂果儿,他就会弯腰拾起,并将它们保存起来。
尽管学校总务处的负责人,早已在山楂林旁竖上了“切勿采摘”的牌子,但是那些喜欢恶作剧的学生,仍会趁着晚自习的时候,悄悄下楼去采摘。
一天,他们的班主任带着一份通知走进教室,她是一位身材胖胖,面容温善的中年教师。通知的内容,是学校安排他们班在下午的时候,将那一片山楂林砍掉。
听了之后,他蓦地站了起来,不解地问:“张老师,为什么要砍掉那些山楂树呢?”
他莽撞的举动,令同学们感到有些惊讶。而张老师并没有生气,她只是温和地一笑,解释道:“因为经常有一些不自觉的同学,去采摘山楂果儿,并扔得到处都是,校领导对此很恼火——”
下午,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拥向那一小片山楂林,惟有他呆在教室里。有些同学发现他的眼里竟闪动着泪花……
从此,那片山楂林从校园里消失了。他变得愈加沉默了。时而,同学会发现他失魂落魄地站在那一个空荡荡的角落,在思考着什么。年终的联欢会,眼看就要举行了。为了将联欢会办得隆重一些,几名班干部经过磋商,决定将班费全部用来装饰教室,而食品和饮料啥的,则由同学们自备。
联欢会那天,各式各样的水果.饮料和小食品摆满了桌子。他带来的礼品,竟是一兜大煞风景的山楂果儿。
几个舍友都清楚那些山楂果儿的来历,那是他在同学们砍完山楂树之后,独自到现场,一个一个从地上捡起来的。然后,他将那些山楂果儿洗干净,放在更衣橱里“捂红”的。
没有一位同学,愿意去拿一颗酸酸的山楂果儿吃,尽管它们已经红得那么诱人。同学们竞相登台表演节目,待到他上台的时候,他说他要为同学们讲一个故事:
多年以前,有一个家境贫寒的小男孩,他们一家只靠山上的那片山楂林子维持生计。每天,他的父母都要上山侍弄那一片山楂林子,期待着秋天果儿红时,能够有个好收成。
果儿熟时,他的父母就会将采摘的山楂果儿挑到几十里的山外卖掉,再用所得的钱维持生活和缴纳孩子的学费。然而几年后,山楂果儿的身价陡然跌落了,很少有人喜欢吃山楂了。在山楂红了的时候,小男孩再也见不到父母那挂满汗珠的笑脸。
天蒙蒙亮的时候,父亲便挑着一担山楂果儿到山外去了。当天黑父亲赶回来时,筐子里的山楂果儿常常是原封不动。
父亲经常蹲在那一片山楂林旁,一袋接一袋地抽着旱烟。终于有一天,父亲狠了狠心说:“咱们把那山楂树砍了吧——”
母亲苦苦哀求道:“咱不能犯傻呵,山楂林可是娃儿的学费。俺想过了,咱可以把山楂果儿做成糖葫芦卖,或许还能多卖几个钱哩。”
于是,母亲学会了做糖葫芦。晚上,她忙着做糖葫芦;白天跟丈夫一起,扛着插满糖葫芦的草靶,步行几十里到小镇上卖。
就这样,那些山楂果儿养活了他们一家,也把那男孩送入了大学。然而在去年冬季一个风雪交加的一天,扛着草靶的母亲被一辆失控的汽车撞倒了,再也没有醒来……
讲到这里的时候,他忍不住哭了;继而,他拿起一颗山楂果儿,塞入嘴里咀嚼起来,说:“你们也许不知道,她就是我的母亲——”
此时,张老师站了起来,她也拿起一颗红山楂吃了起来,眼里噙着泪花说:“这红红的山楂果儿,就是父母的心呵!来,让我们重新体味一下父母的心吧!”
转眼之间,那一兜红红的山楂果儿,被同学们抢光了。
最后一个节目是张老师的,她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一行大字:“我是你们的老师,也喜欢你们叫我一声妈妈!”
(选自《当代》2010年第一期)
11.本文在结构和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主要特色是什么?试加以分析。(6分)
12.作者为什么要以“红山楂”为题?试从情节和主题两方面加以分析。(6分)
13.简要分析张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并探究其作用。(8分)
第Ⅱ卷(表达题 共85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绾(wǎn)着 榫头(sǔn ) 嬉闹(xī) 虾蟆(há)
B. 朔漠(suò) 猿猱(náo) 沸反盈天(fèi) 藩(fán)篱
C. 盥(guàn)沐 渣滓(zǐ) 吮吸(yǔn) 俨(yǎn)然
D. 懵(měng)懂 两靥(yàn) 瘦削(xuē) 脊梁(jǐ)
15.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端倪 盥沐 漂泊 蘖根祸胎 B.涎皮 杜撰 瞋视 呕哑嘲哳
C.萧瑟 巉岩 禆益 萍水相逢 D.振憾 膏粱 阜盛 渚清沙白
1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道德是一切制度运行的社会土壤,道德与法律在一个国家的文明框架中,唇齿相依,缺一不可。
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C. 作者以一座老宅即将拆除为契机,借一群芸芸众生极为日常化的生活,传递出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里南方小镇骚动不安的气氛。
D.杂技演员们在空中飘来荡去,潇洒自如,一个个惊险刺激的动作让人感到触目惊心。
17.下列语句中,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行走在上海世博园区,贴心地照顾到游客的提示语随处可见,比如“雨天路滑,请小心”、“场馆现在人流拥挤,请选择其他场馆参观”……等,他们的存在仿佛一个流动的广播站,园区内发生的一举一动都能从中获得了解。
B.一时众人慢慢解劝住了,黛玉方拜见了外祖母。——此即冷子兴所云之史氏太君,贾赦贾政之母也。
C.我已经上了年纪,不能拿棍子把鲨鱼给打死。但是,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一定要想法去揍死它们。
D.4月21日是青海玉树地震死难者全国哀悼日。我市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全部降半旗,向遇难同胞致哀,各界群众举办各种悼念活动,寄托对罹难同胞的哀思!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海明威的小说往往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句子洗练,风格独特。
B .电影《祝福》增加了祥林嫂拿刀怒砍门槛的情节,我认为不妥的原因是因为它不符合祥林嫂的性格。
C. 李商隐的《锦瑟》主旨历来众说纷纭,有悼亡说、恋情说、自伤身世说等等。
D .唐诗具有我国古典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体现了极大的社会认识意义和审美价值。
19.选出语序调整最恰当的一项(3分)
① 对不起,四老爷,四太太。
② 我这回,就是为此特地来说说清楚的。
③ 总是我老发昏对不起主顾。
④ 啊呀啊呀,我真上当。
⑤.她来求我荐地方,我哪里料得到是瞒着她的婆婆呢。
⑥ 幸而府上向来是宽宏大量,不肯和小人计较的。
⑦ 这回我一定推荐一个好的来折罪。。。。。。。
A ④②⑤①③⑥⑦
B. ①②④③⑤⑦⑥
C. ①②③⑤④⑥⑦
D. ⑤④②①⑥③⑦
20.“课文是最好的例子”,下列谜语的谜面或者谜底都是课文中的原话,你认为编得不恰当的一个谜语是:( )(3分)
A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打一四川小吃) 谜底:辣子面
B曲尽其妙(打《琵琶行》中一句) 谜底:唯见江心秋月白
C 机毁人亡(打《蜀道难》中一句) 谜底:难于上青天
D世上谁人敢夺魁(打《林黛玉进贾府》中一句) 谜底:天下无能第一
21、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4分)
展开余下试题
国际在线 2010年04月02日14:20消息(特派记者汪涛、驻广西记者张江元、张垒):
因为送水不及时,广西田东县日前对三名乡镇干部给予停职检查并调离的处分。这是西南旱情出现以来,广西首次对抗旱不力的干部进行问责。
为解决群众饮水困难的问题,田东县特地设立了水情110缺水求助和监督电话。当老百姓快缺水了,就可以打电话,联系单位会立刻组织车辆送水。
只要一个电话,送水车马上到家,可是,在该县的江城镇,一群农民们焦急地打了三个电话,送水车才迟迟赶到。为此,二十多名农民到镇政府提出要见书记、镇长,并向上级举报。
得知此事后,田东县立即组织了三个工作组下到村屯调查。经查,江城镇党委书记在得知群众缺水的消息后,5个小时才赶到处理现场。1个小时的路程,5个钟头后水才送到。田东县委决定对江城镇的党委书记、镇长等三名干部予以停职检查并调离的处分。
五、(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年轻人从家里到禅院去,在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来转去都不得脱身。来到禅院,这位年轻人有意考老禅师道:“什么叫团团转?”“皆因绳未断。”老禅师脱口而出。年轻人顿时目瞪口呆,他不明白老禅师何以知道答案。问明原委后,老禅师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心被俗物纠缠而不得超脱,那就只能团团转了!”
是啊!生活中我们也许有太多的无奈,学习的压力,工作的不顺,情感的波折,朋友的误解,上司的不满等等,都是束缚我们的绳索,不少人往往被困得“团团转”。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从一个角度或侧面构思作文,不少于800字。
【注意】
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自选。
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怀宁县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校联考
高一语文答题卷
7、把下面两个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共10分,每小题5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8-9题。(共8分)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共9分,每小题1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3题(共20分)
11、(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
怀宁县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六校联考
高一语文答案
一、((9分,每小题3分)
1、B(“人们都喜欢轻灵的作品”绝对化)
2、D (解析:实为作者声明,却由“石头”说出。)
3、B(“这表明作者无意对现实生活的介入”推断不正确)
二、古诗文阅读
4.D(报,答复)
5.C(“以”都译为“来”表目的)
6.D(“因为他上奏请求减免江西地方的秋粮赋税而被免职”错)
7.文言翻译答案
(1)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2)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哪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8.答案要点:等待执着 迎客热情 待客真诚周到
9.答案要点:美丽春景 凄美秋景
10.名句填空
(1)画图省识春风面 (2)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3)扪参历井仰胁息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5)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6)梦啼妆泪红阑干
(7)空闻虎旅传宵柝 (8)幽咽泉流冰下难 (9)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11.(6分)①结构:插叙的结构艺术。分析略。
②人物塑造:对比(衬托)手法。分析略。
12.(6分)情节方面:全文围绕“红山楂”展开叙事,由“玩山楂和拾山楂”“砍山楂和护山楂”等一系列情节构成。山楂是全文的线索。
主题方面:红山楂是母爱的写照,凝聚了父母的爱心,闪烁着血色母爱,还闪动着能使冰冻之心变温暖的人性美的火花。
13.(8分)人物形象:(1)和蔼;(2)富有爱心。分析略(4分)
作用:①推动情节的发展,写张老师通知砍山楂林以及故事结束后的言行,使小说展开自然,线索更清晰。②烘托母亲的形象,揭示红山楂的内涵。③深化主旨,使本文的感情不仅超越了母爱,而且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伟大。(4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5分)
14.A B朔漠(shuò) C吮吸(shǔn) 两靥(yè)
15.B 孽根祸胎 裨益 震憾
16.A 唇齿相依:比喻关系密切,互相依存存。(符合语境 ) B.与原文正好相反。果不其然:果然,强调不出所料 C. 语意重复。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D.褒贬失当。触目惊心:看到某种严重的情况引起内心的震动。
17.B. A中省略号与“等”重复,删去一个。 C项“有桨” “有短棍” “有舵把”是短语间的并列,应该用逗号。 D 项“致哀”后用分号,结尾用句号。
18.C A成分残缺,可以在“往往”后加上“采用” B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或“ 因为” D搭配不当,可将“具有”和“体现”对调
19.A
20、B 此时无声胜有声
21、广西田东三名乡镇干部因送水不及时被
上一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中试题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知识检测与能力提高(一)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怀宁县2009”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9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