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35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5]
陕西省咸阳市永寿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永寿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一语文
命题:张普轩
温馨提示:(1)、本次考试试卷满分共170分,时间150分钟。
(2)、试题分两部分:必做题(150分 包括第一卷阅读题 70分,第二卷 表达题80分)。附加题(20分)附加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而定,可做也可不做。
(3)、请将所有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予评分。
必做 第一卷 阅读题 (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病毒——看不见的敌人
就在一个世纪前,科学家们还相信传播疾病的微生物是细菌。但人们很快发现,这并非答案的全部。荷兰植物学家马蒂纳斯•拜耶林克发现,从染病植物中提取的汁液在被过滤所有已知细菌后,仍能使健康的烟草植株染病。1898年,拜耶林克宣布他的解释:存在一种他称之为“contagium wivuidum”(后来这一名称逐渐演化成“virus”,源自拉丁语的“病毒”)的新的、看不见的物质。但没有几个科学家相信病毒的存在;因为没有人能看到这种物质。直到拜耳林克去世后的1931年,人们才明白:因为病毒的体积太小,所以用普通的显微镜无法看到。1939年,人们终于看见了体积一般只有细菌百分之一大小的病毒。20世纪50年代,当DNA和RNA在复制生命的基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被发现后不久,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被揭示了出来。
一个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携带着遗传物质——基因,病毒攻击的目标正是这些基因。病毒将自己的DNA注入细胞基因中,使它们复制更多的病毒。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非常复杂。但一旦这些新制造出来的病毒离开宿主,它们就需要与时间赛跑。它们必须尽快找到新的宿主,否则就会灭绝。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离开宿主不能独立生存,这使得它们大多数非常脆弱;即使是引起艾滋病的HIV病毒,在空气中经过数小时后就会失去活力。基本上所有的病毒都可以用家用的漂白剂杀灭。病毒在人体内遇到的最大敌人是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即白细胞)在人体内不断巡视,并随时消灭入侵物质。它们在发现了含有病毒的细胞时便会将这些细胞杀死,因此人即使是染上了像霍乱、登革热这样的疾病,大多数也能痊愈。
免疫系统是迄今为止人类在对付病毒过程中取得的最大胜利。在遭遇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前,有意给人体注入小剂量的病毒(接种)或是病毒的蛋白壳体(注射疫苗)可使人体免疫系统为病毒的大规模袭击做好准备。这种方法已经挽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并最终于1980年在全球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首次消灭一种病毒性疾病。但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远未结束。病毒的遗传结构简单,这便意味着它们能迅速变异。引起普通感冒的病毒通过不断改变蛋白壳体,使人类的免疫系统每次都需要对它们进行重新确认,它们从而赢得了时间得以在人群中传播。正是这种变色龙似的天性使得人类消灭普通感冒病毒的努力 一直不能成功 。
一些病毒还进化出一种特殊能力,它们在侵入细胞时不会引起任何症状——因此它们能悄悄地不为宿主所知地传播。HIV病毒便是这样一种病毒。一些病毒通过侵入新的物种而得以大量繁殖。流感病毒便与禽类和猪身上的病毒有关。而艾滋病被认为是狩猎引起的,因为HIV病毒被认为是生活在非洲中西部的黑猩猩所携带的SIV—CPZ病毒的一种变体,非典病毒与果子狸身上的冠状病毒有关。
1、下列关于病毒的叙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浏览完整试题
A. 病毒的体积一般只有细菌的百分之一,因其体积大小,用显微镜无法看到而被称为“看不见的敌人”。
B. 病毒是人类已知能传播疾病的微生物之一,它最初是荷兰植物学家马蒂纳斯•拜耶 林克在作实验的过程中看到并提出的。
C. 病毒是一种寄生生物,它们大多数非常脆弱。病毒要感染宿主就必须成功附着到宿主细胞上,否则就会灭绝。
D. 病毒虽然细小,但病毒的遗传结构非常复杂,病毒引起疾病的秘密也只是在人类发现DNA和 RNA在复制生命的基本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后才被揭示出来的。
2、下列对病毒引发疾病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病毒感染宿主是通过攻击健康细胞的细胞核中携带着的遗传物质,使被攻击的健康细胞被迫复制病毒。
B.病毒在成功附着到宿主细胞上时,便将其基因物质注入宿主细胞中,该基因物质能使被攻击的宿主细胞复制更多的病毒。
C.病毒侵入细胞后,新制造出来的病毒一旦离开宿主,它们很快就找到新的宿主,复制更多的病毒。
D.被病毒攻击的宿主细胞被迫复制病毒,然后这些新制造出来的病毒感染新的宿主细胞,这一过程不断重复。
3、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病毒通过不断改变蛋白壳体得以在人群中迅速传播,这使得人类不能采用接种或是注射疫苗的方法来预防感冒等病毒性疾病。
B.人类的免疫系统将继续被利用对付病毒,直至最终取得最大胜利,消灭病毒性疾病。
C.一些动物身上的病毒通过侵入新的物种而得以大量繁殖,人类深受其害,当前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灭杀可能携带病毒的所有动物
D.病毒侵入细胞的方式复杂,病毒自身并非稳定不变,这使人类与病毒的斗争艰难而且漫长。
二、 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鳌,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4、对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跬:古代指半步。
B.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兴:起兴。
C.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善:善行。
D.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镂:雕刻。
5、下列句子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未之有也。 B.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
C. 铸以为金人十二 。 D.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6、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 (3分)
A. 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B.“ 骐骥”“ 驽马”两个比喻暗示客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好坏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
C.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D 这段文字运用比喻的论证方法,从正面论证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A.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分)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分)
C.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
8、首联运用什么词语勾勒出怎样的送别环境? (6分)
9、赏析“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提示:从修辞和写作手法两方面来鉴赏.5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名句。
(1)庄生晓梦迷蝴蝶,
(2) ,王道之始也。
(3) 师者,
(4)为天下笑者,何也? 。
(5) ,相逢何必曾相识。
(6) ,达则兼济天下。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给生命配乐
有时候走在街上,总想哼一种调子。不管是什么调子,也不管跑调不跑调,就是很随便地哼,很投入地哼,哼着哼着,就发现原来那调子一直是和自己的脚步是合拍的。哼着哼着,也就发现那调子原来也和自己的心跳声是合着拍的。其实慢慢地发现,我们有时在干活的时候,有时在沉思的时候,有时在痛苦的时候,有时在快活的时候,总会有意无意地哼一哼。哼一种老调,或者哼一种新调,或者就顺着我们的心跳哼一种不是调的调。那调要是让别人听了实在难听极了,而我们那时觉得是那么动听。那是真的动听,是全身感到舒畅的动听。那一刻就觉得天底下没有什么比那种调子更让人觉得动听的了。而且我还发现一个人不管是烦恼的时候也好,痛苦的时候也好,只要一哼起一种属于自己的调子,就会慢慢地变得开朗,眼前的路也就开 阔起来。
我曾经好多次见过父亲一个人一边干着活,一边随意地哼着,父亲是一个木工,他一般戴着一顶很破的帽子,帽沿儿朝一边歪着,在帽子下面插着一支铅笔,他一边挥动凿子凿着木头,一边哼着调子。他在阳光下的影子显得十分生动。父亲的调子是那种很粗放的调子。我也曾经多次见过母亲一边收拾着家一边哼着,母亲哼得很细很细,被人听到了她就会不自然地笑笑。等人走了她就又开始哼了。其实那时我们的家是很困难的。父亲和母亲身上的担子也很重,可他们却会不时地哼出他们心底的旋律来。父亲和母亲都是这个世界上很一般的人,但在他们一边干活一边哼歌的时候,我觉得他们很美很美,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们所正在过着的生活。很多年后,我一想到小时候见到的父亲和母亲一边哼着歌一边干活的情景,就忍不住在心中感动不已。很难想象一个能够很随意地从心底哼出歌的人会不热爱生活,会厌倦人世。
记得很小的时候。一个人天黑的时候要从一个很远的地方回家,因为路远,而且还要经过一块坟地,所以就很害怕。总感觉有什么东西就跟在自己的后面。于是在心里一遍一遍地说我是大人,好像是要告诉谁似的。但这一招并不起作用,因为自己的心里很清楚并不是一个大人。就哼起了歌,哼得很响,在黑夜的旷野里就只能听到自己的歌了。那一刻似乎自己真的大了,那段路也在不知不觉中就走完了。在走那段路的时候,哼歌让我给自己创造了自信,使我从容地走过了一段本来就应该是很艰难的路。我就想父亲和母亲在哼歌的时候是不是也在为自己创造自信呢?在繁杂的生活面前他们肯定也会感到压力和沉重。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
展开余下试题
我曾经问过他们,母亲没说话只是笑着,而父亲则是在沉思什么的样子,他们要回答的一切就在他们的笑容里和沉思着的眸子里了。生活就是这样,父亲和母亲用他们心中的旋律使沉重的生活变得轻松起来了,倘若他们整日愁眉苦脸,很难想象我们当时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生活有时是激越的,但大多数时间则是小河一样静静地流着。谁想让生活永远澎湃着激情那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而流动着的生活更能让人品出生活的真味。也更能让人陶醉其中。乐于给自己的生命配乐,起码说明我们还是很看重我们的生命,说明我们的生命还有值得我们为此而干下去的东西。我们也就会活得有滋有味。而给自己的生命配了乐,我们的生命本身也就有了色彩,有了旋律,有了让我们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气。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
(选自《散文选刊》2001年第四期)
(1)文中的“调子”与“给生命配乐”中的“乐”意思相同吗?“乐”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 (6分)
(2)“他们是在从心底灿烂他们的人生,他们是在用心歌唱他所正在过着的生活。”这句话有什么作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6分)
(3)末尾以问句“人需要的又是什么呢”收束,而实际上在文中已经有了答案,请将其概括出来。(8分)
(4)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文章以自己哼调子的故事为开头,直接扣住文题,进而联想到父母亲哼调子的故事和人们哼调子的故事,重在议论说理,使人感到亲切、自然而易于接受。
B.本文表示了人们对生活应持有的态度,是一曲积极人生观的赞歌,它鼓励人们要看重生命,热爱生活,这样做就能给自己创造自信,生活得有滋有味。
C.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将写人、叙事、议论、抒情恰到好处地结合起来,侧重从对自己身边之事的感受来谈及人生,以小见大,又逐层深入地阐发道理。
D、“但哼着哼着,那些东西就显得很轻很轻了”,“那些东西”主要指父母对繁杂生活感到的压力和沉重;此句在文中的意思是:父母面对生活的艰难,却能够给自己的生命配乐,创造自信,变得轻松了。
E.“生活有时是一场大型交响乐,但生活有时又是很单纯的二胡独奏。”这一句意在比 喻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但必须建立在给生命配乐的基础之上;指点人们在生活中永远唱出或演奏激越的曲调。
必做 第二卷 表达题 (80分)
四、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3分)
A .这个饭店的服务质量之差是有口皆碑的,但附近并无其他饭店,只好在这里用餐。
B. 正面五间大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这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
C. 黄金周的第一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的格外美丽。
D.我俩考虑问题时,他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但总能殊途同归。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 大量事实说明,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谁占据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谁就能够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B. 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C. 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D. 有人主张接受,有人主张反对,老李同意这种主张 。
14、选出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组是( ) (3分)
菩提树下,清凉而且寂静; ,嗡嗡声分外温柔。油绿的青草 。修长的花茎静静立着,仿佛在梦, 。
(1)、蝇和蜂飞入树荫
(2)、树荫下飞来蝇和蜂
(3)、一望平铺着,全无波动;没有一点杂色
(4)、没有一点杂色;一望平铺着,全无波动
(5)、紫蓝色的花朵透着芳香 (6)、芳香从紫蓝色的花朵里透出来
A、 (1)、(3)、(6)、 B、 (1)、(4)、(5)、
C、 (2)、(4)、(5) D、 (2)、(3)、(6)、
15、仿照例句,在下列句子后面填上恰当的礼貌用语。 (6分)
例句:初次见面说“久仰”, 好久不见说“久违”;
(1) 请人批评说 , 求人原谅说 ;
(2) 请人帮忙说 , 麻烦别人说 ;
(3) 陪伴朋友用 ,中途先走用 。
16、名著阅读(5分)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名著之一,请写出作品中的一个情节,并对这个情节中的人物做简单评价。
情节: (2分)
评价: (3分)
五、写作: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在英国斯威敏斯教堂的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当我年轻自由的时候,我的想象力没有任何局限,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渐渐成熟明智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世界是不可能改变的,于是我将眼光放得短浅一些,那就只改变我的国家吧!
但是我的国家似乎也是我无法改变的。
当我到了迟暮之年,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我决定只改变我的家庭、我亲近的人,但是,唉!他们根本不接受改变。
现在临终之际,我才突然意识到:如果起初我只改变我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变我的家人。然后,在他们的激发和鼓励下,我也许就能改变我的国家。再接下来,谁又知道,也许我连整个世界都可以改变。
请以“改变自己”为题,联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附加题 (20分)
六、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4题 (20分)
赵咨字文楚,东郡燕人也。父畅,为博士。咨少孤,有孝行,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延熹元年,大司农陈豨举咨至孝有道,乃迁博士。灵帝初,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咨乃谢病去。太尉杨赐特辟,使饰巾出入,请与讲义。举高第,累迁敦煌太守。以病免还,躬率子孙耕农为养。盗尝夜往劫之,咨恐母惊惧,乃先至门迎盗,因请为设食,谢曰:“老母八十,疾病须养,居贫,朝夕无储,乞少置衣粮。”妻子物余,一无所请。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言毕奔出,咨追以物与之,不及。由此益知名。征拜议郎,辞疾不到,诏书切让,州郡以礼发遣,前后再三,不得已应召。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嵩,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侯,咨不为留。嵩送至亭次,望尘不及,谓主簿曰:“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即弃印绶,追至东海。谒咨毕,辞归家。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视事三年,以疾自乞,征拜议郎。抗疾京师,将终,告其故吏朱祗、萧建等,使薄敛素棺,籍以黄壤,欲令速朽,早归后土,不听子孙改之。朱祗、萧建送丧到家,子胤不忍父体与土并合,欲更改殡,祗、建譬以顾命,于是奉行,时称咨明达。
展开余下试题
(节选自南朝•范晔《后汉书•列传二十九•赵咨传》)
1、对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州郡召举孝廉,并不就 就:到任
B、大司农陈豨举咨至孝有道 至:极
C、累迁敦煌太守 累:受连累
D、躬率子孙耕农为养 躬:亲自
2、下列句式与其余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3分)
A、太傅陈蕃、大将军窦武为宦者所诛 B、迎路谒侯,咨不为留
C、必为天下笑 D、其为时人所贵若此
3、以 下对本文内容所做的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3分)
①第一段的叙述,表现了赵咨以孝事母、清廉俭朴、以仁治盗,以及淡泊名利的品行操守。
②第一段的叙述,表现了赵咨对盗贼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的为人。
③赵咨临终要求“薄敛素棺”,表现了他反对迷信、主张节俭的思想。
④赵咨临终要求“薄敛素棺”,表现了他思想明达,反对奢侈厚葬。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把文言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1分)
(1)赵君名重,今过界不见,必为天下笑! (3分)
(2)咨在官清简,计日受奉,豪党畏其俭节。(4分)
(3)盗皆惭叹,跪而辞曰:“所犯无状,干暴贤者。”(4分)
永寿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
高一语文 答题卡
必做 第一卷 阅读题 (70分)
一、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1、 ,2、 ,3、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题每小题3分,7题10分)
4、 ,5、 ,6、 。
7、A. (3分)
B. (3分)
C.
(4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1分)
8、(6分)
9、(5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名句。
(1)、 ,(2)、 ,
(3)、 ,(4)、 ,
(5)、 ,(6)、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25分)
(1)、 (6分)
(2)、 (6分)
(3)、 (8分)
(4)、 (5分) 。
必做 第二卷 表达题 (80分)
四、 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2、(3分) , 13、(3分) ,14、(3分)
15、(6分) (1) , ;
(2) , ;(3) , 。
16、名著阅读(5分)
情节: (2分)
评价: (3分)
五、写作:(60分)
题 目 :
100字
200字
300字
400字
500字
600字
700字
800字
900字
附加题 (20分)
六、文言文阅读(20分)
1、 ,2、 ,3、 (9分)
4、翻译: (11分)
(1)、 (3分)
(2)、
( 4分)
上一篇:
2010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二模卷
下一篇:
2010年文山县中考模拟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三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陕西省咸阳”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