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45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5]
江西省大余中学2010考前模拟卷
 江西省2010年高等院校招生考试
大 余 中 学 考 前 语 文 模 拟 试 题
原创命题:邓思庆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39分)
一、基础知识部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袭击(xī) 几绺(liǔ) 追溯(shuò ) 久假不归(jiǎ)
B.忸怩 (ní) 潜(qián)伏 尽快(jǐn) 骂骂咧咧(liē)
C.惨怛 (dàn) 账簿(pū) 抵掌(zhǐ) 面有愠色(yùn)
D.唱喏 (rě) 装帧( zhēn) 下载(zài) 穿凿附会(zu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通过几代技术人员的努力,我厂终于酿造出了有口皆碑的美酒,它口感_________,芳香沁人,成为我市的“品牌酒”。
②理想的人格,是既有丰厚的修养,又有优雅的举止,__________外延都要达到完美的境地,而不是像绣花枕头一肚草,仅存其表面。
③价值观,并不______是一种知识性的思想产品。
A.淳厚  内涵  单纯  B.淳厚  内含  纯粹
C.醇厚  内涵  单纯  D.醇厚  内含  纯粹
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他还打算出售艾尔塔博物馆的艺术珍品,然而随后发生的事件使其计划成为纸上谈兵。
B.老张,你的话等于是画蛇添足,全不在点上。
C.媒体的态度很鲜明,对“藏独”分子达赖言论不赞一词,对他们的行为深恶痛绝。
D.警方日前捣毁一制假窝点,随行记者发现这家店铺里从劣质食品到假名牌家电应有尽有。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记者拨通了该公司的电话,一位女士既不肯告知公司的全称,也不肯报出自己的尊姓大名,保密观念真是太强了。
B.记者问:“刘永行先生,去年美国《福布斯》杂志把你排名为中国第二首富,称刘氏家庭的资产为8亿美元,这个评估准确吗?”
C.他笑着向她鞠了一躬,“天使,音乐在等着您呢!”于是,她不可抗拒地被他簇拥着走进舞池。
D.保安的职责是保护商场的货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他们擅自打人的行为是属于执行公务过程中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
5.填入下面语段横线上的最佳顺序是( )
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 我认识一个在国子监当过差,伺候过陆润庠等祭酒的老人,他说:“哪儿也比不了北京。北京的熬白菜也比别处好吃,——五味神在北京”。五味神是什么神?我至今考查不出来。但是北京人的大白菜文化却是可以理解的。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①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②有窝头,就知足了。③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④大腌萝卜,就不错。⑤虾米皮熬白菜,嘿!
A.②④①③⑤ B.②③①④⑤ C.③②⑤④① D.②④③⑤①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6-9小题。
地震,人类真的无法预报吗?
汶川地震、智利地震、海地地震……
最近,一篇发表在美国《科学》杂志的《地震无法预测》的论文,有代表性地抛出了一种弥漫于国际地震科学界的悲观论调。文中特别强调地震预报的三大障碍——地球内部是不可入的、地震孕育是复杂的、地震是小概率事件。
的确,在现阶段人类十分有限的科学与技术水平条件下,地震预报被称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但这并不等于地震不能预报,更不能认为地震研究是徒劳的。“地震和任何一个自然现象一样,都是可以逐步认识的。一旦认识地震的规律性,就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预报地震。”中国地质科学院赵文津院士说。


浏览完整试题 “在谈地震预报时,我们绝对不应该忘记一个人——中国第一代地质与地震学家李四光!”赵文津强调,“我认为李四光先生的地震地质—地应力研究是一条有希望的成功之路!”
地震本身就是地壳在地应力作用下发生的现象。李四光认为,用测震学方法攻克地震预报很难,因为地壳破裂或滑动以后,才会发生地震并产生地震波,才能为地震仪所记录到。他在《谈论地震预报问题》中强调,一要调查研究地下发震层以上地层岩层的力学性质及破裂强度;二是要抓地应力场及其变化,并研究两者的关系。这应是探索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基本途径。要说明的是,地应力增加导致地震发生,这一过程并不是一个平稳的过程,可能因潮汐作用,或异地地震的触发作用而引起的。因而,地应力既要关注地块所受到的稳定的外力作用,也要注意各块体内不同地段有无其他来源的外力作用。
“李四光的研究思想及成果不应该被遗忘,应该对它作系统、全面的研究发展。当然,科学是不断进步的,如今,我们还要将当年李四光的地表地质调查思路往深部发展,了解整个地壳甚至上地幔的结构,运用系统论,以地球各层圈相互作用的思想为指导,开展地球深部观测,并综合其他方法的结果作综合解释。”赵文津说,地震研究,决不能就地震论地震——不将地震的发生与当地的地震地质条件和地壳受力情况联系起来作分析。“如果地震预报研究离开了对地质体的岩石力学性质分析,则只会离科学越走越远。”
中国科学院院士马瑾在一次内部报告中指出,“预报地震的根据往往是罗列现象,含糊其词,缺乏认真的物理分析。”他建议,地震预报必须研究地震发生的机制,并据此明确开展临震预报的基本科学思路。他具体谈到了5点:要加强地表和深部地震地质调查;要重视地应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积累地壳形变与地震发生的关系;要研究地应力在地块内和地块间或构造带内各断层之间转移的规律,实地追索地应力的变化;要研究岩层变形及挤压破裂过程中伴生的地球物理及地球化学现象,开发其探测方法,以进行地震预报;应在重点地震地区建立若干个试验区,把地震发生机理研究与地震监测预报工作结合起来。
“以预防为主,专群结合、土洋结合、多路探索”是周总理定的研究方针,现在也是对的,应当继续坚持下去。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各地区构造和动力学条件差异很大,需要大量的跨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也需要了解当地地质的“土专家”。有些 “土专家”,在地震预报方面有一种执着探索科学难题的精神,值得人们尊敬,国家有关部门应予重视,并将他们组织起来,给予帮助和指导,并纳入总体规划之中。走多条技术路线,思想就会开阔,地震预报就有希望解决。
6.下列不属于“地震预测”研究内容的一项是:
A.加强地表和深部地震地质调查。
B.重视地应力数据的采集和分析。
C.在重点地震地区建立若干个试验区。
D.高度重视了解当地地质的“土专家”。
7.地震预报被称为世界性的科学难题,对其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天容易入地难,我们对地下发生的变化,只能通过地表的观测来推测。
B.不同的地理构造环境、不同的时间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都显示出相当复杂的孕育过程。
C.现阶段人类科学与技术水平条件十分有限,国际上很多科学家对这道难题持悲观态度。
D.全球每年都有大大小小的地震发生,但同一地区地震发生的重复性时间很长。
8.下列表述不符合文章意思的一项是:
A.就地震论地震者往往只看现象,缺乏对地质体的岩石力学性质的物理分析。
B.对地震孕育过程还不了解,要对地震进行准确的预测就非常难。
C.研究地应力场的变化以及两者的关系应是探索解决地震预报问题的基本途径。
D.地震预报有很大的风险性,而离开了风险性,就不可能有地震预报。
9.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 ( )
A.在地震预报的问题上,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思想认识问题,要相信人们的认识总会不断发展的。
B.研究地震的目的,就是要防止地震,成功地预报地震,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
C.我国第一代地质学家李四光对地震有系统的研究,他为地震预测指出了一条有希望的成功之路。
D.当地群众对本地区地震活动规律有切身感受,这些朴素的感受非常宝贵,是专业队伍的重要补充。
三、(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每小题3分)
送姚姬传①南归序
刘大櫆
古之贤人,其所以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不待壮而其道已成。既老而后从事,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亦将徒劳而鲜获。
姚君姬传,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余甚畏之。姬传,余友季和之子,其世父则南菁也。忆少时与南菁游,南菁年才二十,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太夫人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其后余漂流在外,倏忽三十年,归与姬传相见,则姬传之齿已过其尊府与余游之岁矣。明年,余以经学应举,复至京师。无何,则闻姬传已举于乡而来,犹未娶也。读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姬传之显名当世,固可前知。独余之穷如曩时,而学殖将落,对姬传不能不慨然而叹也。
昔王文成公童子时,其父携至京师,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文成问何为第一流,诸贵人皆曰:“射策甲科,为显官。”文成莞尔而笑:“恐第一流当为圣贤。”诸贵人乃皆大惭。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其射策甲科为显官,不足为姬传道。 即其区区以文章名于后世,亦非余之所望于姬传。
孟子曰:“人皆可以为尧舜”,以尧舜为不足为,谓之悖天;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谓之漫天。若夫拥旄仗钺,立功青海万里之外,此英雄豪杰之所为,而余以为抑其次也。
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
①姚姬传:即姚鼐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姬传之尊府方垂髫未娶 尊府 :贵府 对对方家庭的尊称
B.独余之穷如曩时 曩时: 窝囊的时候


展开余下试题C. 而学殖将落 学殖 : 学问的价值
D. 诸贵人见之,谓宜以第一流自待 自待 :对待自己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则虽其极日夜之勤劬 有能为尧舜之资而自谓不能
B.恐第一流当为圣贤 以尧舜为不足为
C.饮至夜分乃罢 诸贵人乃皆大惭
D.不待壮而其道已成 亦将徒劳而鲜获
12.下面四组都能表达作者对姚鼐“甚畏之”的一组是
①得之于天者独全,故生而向学
②甫弱冠而学已无所不窥
③仁恭有礼,余至其家,则太夫人必命酒,饮至夜分乃罢
④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
⑤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①②⑤
13.下列对文章作者介绍及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是清代文坛最大散文派流——桐城派代表作家,与方苞、姚鼐被尊为“桐城三祖”,其中,方苞为桐城派创始人,姚鼐是桐城派的集大成者。
B.作为一篇赠序,作者开篇即以议入题,就学习这件事发表宜早立志的看法,抒发“老而后从事”,难有作为的感慨,旨在告诉后人应当在青壮年时期发奋学习,以成就大业。
C.在文章中,作者介绍了自己与姚氏家族的关系,以及几十年来对姚鼐的认识和评价,着力称赞姚鼐“其所为诗、赋、古文,殆欲压余辈而上之”,希望姚鼐以“不世之才”能有“尧舜”一般的大作为。
D.本文语言明白晓畅、朴实平易,却又处处不失错落变化,毫无经学家古奥之气。文中插入“王文成公童子时”的一段典故,旨在引出下文说姚鼐有更高远的志向,勉励姚鼐学习不要为考第一做大官,而要写出好文章流芳千古。
第II卷
四、(24分)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殆欲压余辈而上之。(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今天既赋姬传以不世之才,而姬传又深有志于古人之不朽。(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姬传试于礼部,不售而归,遂书之以为姬传赠。(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补写出下列文学常识及名篇名句。(8分)
(1)面对国家的危难,有责任的诗人一方面抒发自己的忧心忡忡,一方面对当权者醉生梦死不图复兴表示强烈不满,但这种不满都不敢直说,往往说得含蓄。如杜牧《夜泊秦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敢侧面批评那些贪图享受的达官贵人;又如陆游《临安初霁春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对强敌压境,用自己的忧郁与当权者的安逸对比。但这样的诗句因为太含蓄,垂死的统治者是读不懂的。
(2)唐诗各个诗派的代表诗人都有独创的艺术风格:浪漫主义派大诗人李白的诗奔放飘逸;现实主义派大诗人杜甫的诗______________;_______派诗人王维的诗恬静幽美;___________派诗人岑参的诗雄奇瑰丽;还有白居易的诗_____________;李贺的诗奇诡险怪,李商隐的诗绮丽精工等等,都别具异采。这一切充分表明唐诗在艺术上已达到了高度成熟的境地,形成了百花争艳、万紫千红的繁荣景象。
1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舟过谢潭
杨万里
碧酒时倾一两杯,船门才闭又还开。
好山万皱无人见,都被斜阳拈出来。
(1)简析诗人描写景色的修辞手法(2分)

(2)就这首诗的语言风格作简要赏析(4分)

五、(18分)
阅读下面一篇作家评论,完成17-19题。
杨万里与诚斋体
钱钟书
南宋时推重的“中兴四大诗人”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和陆游。杨和陆的声名尤其大,俨然等于唐诗里的李白和杜甫。宋代以后,杨万里的读者不但远少于陆游的,而且比起范成大的来也数目上不如。在当时,杨万里却是诗歌转变的主要枢纽,创辟了一种新鲜泼辣的写法,衬得陆和范的风格都保守或者稳健。因此严羽“沧浪诗话”的“诗体”节里只举出“杨诚斋体”,没说起“陆放翁体”或“范石湖体”。
杨万里最初学江西派,后来学王安石的绝句,又转而学晚唐人的绝句,最后“忽若有悟”,谁也不学,“步后园,登古城,采撷杞菊,攀翻花竹,万象毕来,献余诗材”,从此作诗非常容易。同时人也赞叹他的“活法”、他的“死蛇弄活”和“生擒活捉”的本领。这一段话可以分三方面来说。
第一、杨万里和江西派。江西诗一成了宗派,李格非、叶梦得等人就讨厌它“腐熟窃袭”、 “字字剽窃”。杨万里对江西派的批评没有明说,从他的创作看来,大概也是不很满意那几点,所以他不掉书袋,废除古典,真能够做到平易自然,接近口语。不过他对黄庭坚、陈师道始终佩服,虽说把受江西派影响的“少作千余”都烧掉了,江西派的习气也始终不曾除根,有机会就要发作;他六十岁以后,不但为江西派的总集作序,还要增补吕本中的“宗派图”,来个“江西续派”,而且认为江西派好比“南宗禅”,是诗里最高的境界。我们进一步的追究,就发现杨万里的诗跟黄庭坚的诗虽然一个是轻松明白,点缀些俗语常谈,一个是引经据典,博奥艰深,可是杨万里在理论上并没有跳出黄庭坚所谓“无字无来处”的圈套。请看他自己的话,“诗固有以俗为雅,然亦须经前辈取熔,乃可因承尔”,换句话说,杨万里对俗语常谈还是很势利的,并不平等看待、广泛吸收;他只肯挑选牌子老、来头大的口语。他诚然不堆砌古典了,而他用的俗语都有出典,是白话里比较“古雅”的部分。读者只看见他潇洒自由,不知道他这样谨严不马虎,好比我们碰见一个老于世故的交际家,只觉得他豪爽好客,不知道他花钱待人都有分寸,一点儿不含糊。
第二、杨万里和晚唐诗。我们知道,黄庭坚是极瞧不起晚唐诗的,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也。所以一个学江西体的诗人先得反对晚唐诗。杨万里也说“诗非文比也,挟其深博之学,隐括其伟辞”。“晚唐体”诗中李商隐、温庭筠、皮日休、陆龟蒙等以外,一般都用古典,而绝句又是五七言诗里最不““繁缛”的体裁。杨万里想把意境空灵轻快作为医救填饱塞满的江西体的药,他的目的是作出活泼自然的诗,所以他后来只要发现谁有这种风格,他就喜欢,不管是晋代的陶潜或中唐的白居易或北宋的张耒。
第三、杨万里的活法。“活法”是江西派吕本中提出来的口号,意思是要诗人又不破坏规矩,又能够变化不测,给读者以圆转而“不费力”的印象。杨万里所谓“活法”当然也包含这种规律和自由的统一,但是还不仅如此。根据他的实践以及“万象毕来”、“生擒活捉”等话看来,可以说他努力要跟事物──主要是自然界──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要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古代作家言情写景的好句或者古人处在人生各种境地的有名轶事,都可以变成后世诗人看事物的有色眼镜,或者竟离间了他们和现实的亲密关系,支配了他们观察的角度,限止了他们感受的范围,使他们的作品“刻板”、“落套”、“公式化”。他们仿佛挂上口罩去闻东西,戴了手套去摸东西。譬如赏月作诗,他们不写自己直接的印象和切身的情事,倒给古代的名句佳话牢笼住了,不想到杜老的鄜州对月或者张生的西厢待月,就想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他们的心眼丧失了天真,跟事物接触得不亲切,也就不觉得它们新鲜,只知道把古人的描写来印证和拍合,不是“乐莫乐兮新相知”而只是“他乡遇故知”。六朝以来许多诗歌常使我们怀疑:作者真的领略到诗里所写的情景呢?还是他记性好,想起了关于这个情景的成语古典呢?杨万里也悟到这个道理,不让活泼的事物做死书的牺牲品,把多看了古书而在眼睛上长的那层膜刮掉,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因此姜夔称赞他说“处处山川怕见”——怕落在他眼睛里,给他无微不至的刻划在诗里。


展开余下试题杨万里的主要兴趣是天然景物,关心国事的作品远不及陆游的多而且好,同情民生疾苦的作品也不及范成大的多而且好,但他的诗多聪明、很省力、很有风趣,如一阵清风沁入心灵。
(节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 ,有删节)
17.结合文意,概括“杨诚斋体”的主要特点。(6分)
答:
18.文中“挂上口罩去闻东西,戴了手套去摸东西” 是针对当时一种什么现象来作比喻的?(6分)
答:
19.下列对这篇文章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两项是(6分)(  )(  )
A.杨万里写诗,本从江西诗派入手,讲究字字有出处,后转学晚唐人空灵轻快的绝句;后有所顿悟,言随心遣,终于形成了自己鲜明独特的诗风。
B.“活法”主要要求诗人在不破坏规矩法度的前提下,尽可能追求变化,给读者以圆转轻松的感觉。但吕本中的“活法”仅局限于创作手法上,杨万里的“活法”就是要回归自然母亲的怀抱。
C.诚斋体所遵循的“活法”的内涵更加丰富,即要诗人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世界,当“万象毕来”时,用含蓄委婉的语言把亲身的感受生动而巧妙地表现出来,即所谓的“生擒活捉”。
D.杨万里爱用自然活泼的口语写诗,因而形成了诚斋体庄重典雅的诗风。这一风格贯穿在诚斋体的诗中,是杨万里对江西诗派“字字有来处”等信条的突破。
E.杨万里的诚斋体之所以能在当时产生巨大的影响,不在于诗中所反映的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而是在于它别具一格的诗风给南宋诗坛送来了一阵清风。
六、(9分)
20、以“没有书滋润过的心灵”开头扩写一段话,必须用到两种修辞手法。(5分)
没有书滋润过的心灵,__________ ________。
21.下面表格是有关部门对中国与欧洲某发达国家中学生休息日里所做事情的调查统计(部分),从这些数据对比中你对中国中学生的学习生活有什么看法,写两句结论性的话表达你看到的或想到的(4分)
中国 学习 39.8% 上网21.1% 无所适从14.6%
发达国家 和朋友一起玩41.3% 看电影、听音乐会等 19.2% 无所适从3.8%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作文(60分)
22.请以“人的高贵在于 ”为标题写成一篇文章。
要求:(1)补全标题(2)文体自选 (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语文评分答案
一、(15分,每小题3分)1.B (A.袭击xí追溯sù C.惨怛 dá 账簿(bù) D. 穿凿附会(zaó) 2. C (淳厚之义为淳朴;醇厚(气味、滋味)纯正浓厚,也有淳朴之义。内涵一个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即概念的内容;内含指里面包含有。单纯①简单纯一,不复杂,如思想单纯;②单一,只顾,如反对单纯追求数量;纯粹①不搀杂别的成分,②单纯地,单单,这种想法纯粹是为目前打算。单纯侧重于范围,即单,纯粹侧重于无杂滓,即纯,也表示一种强调。) 3. B(纸上谈兵: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不赞一词:指文章写得好,观点正确不能再加一句话。 应有尽有:多用于好的方面)4. A( “第二首富”重复 ,“ 簇拥”是多人围绕,不合事理, “擅自” 修饰“打人”有误导 )5. A(根据五道菜的粗细等次排序)
二、(9分)6.D (高度重视了解当地地质的“土专家”不属于研究内容)7. C (国际上很多科学家对这道难题持悲观态度不是原因) 8.D 地震预报有很大的风险性,而离开了风险性,就不可能有地震预报原文无依据 9.B (地震不能防止)
三、文言文(12分,每小题3分)10.D 11.B 12.C 13.D
四、(24分)14.(10分)参见译文
15.(8分)(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2)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3)沉郁顿挫;田园;边塞;平易通俗;
16.(6分)(1)拟人。(1分)诗人想象斜阳如一个巨人,将群山万壑在夕阳照耀下的的起伏线条美“拈”出来给诗人欣赏。(1分)
(2)朴素浅易/通俗自然/活泼自然。(1分)诗人用通俗易懂的诗句描写自己乘船过谢潭时,边喝酒边赏景,正嫌景色单调要关船门,突然发现夕阳照耀下的群山线条分明,立体感强烈而顿生灵感,把不经意发现的美用灵活俏皮,清新浅易的语言描写出来。(3分)
五、(18分)
17、(1)用语平易自然,接近口语(或用词遣句轻松明白,点缀些俗语常谈);
(2)意境空灵轻快,活泼自然;
(3)贴近自然,亲近大自然,敢写自己直接的印象和切身的情事。(或创作上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不让活泼的事物做死书的牺牲品,用敏捷灵巧的手法,描写了形形色色从没描写过以及很难描写的景象。或善于捕捉自然景物的情趣美/诗意)
18、针对当时有些诗人借古人的诗句表达自己的情思。(或写诗被古代的名句佳话牢笼住了诗情,遣词造句用别人的句子多,写不出自己的真切感受)
19、A E( B. “主张诗人要回归自然母亲的怀抱”理解错 C“用含蓄委婉的语言”错 D. “诚斋体庄重典雅的诗风”错)
六、(9分)
20.示例:没有书滋润过的心灵,犹如没有一朵花的花园;没有书滋润过的心灵,犹如没有一只鸟的树林;没有书滋润过的心灵,犹如没有一颗星的天空;没有书滋润过的心灵,犹如没有一滴水的湖泊。
21.(1)中国中学生的学习负担很重。(2)中国中学生的课余生活很单调(或中国中学生迫切需要休闲指导)。七、(60分)22、作文略。
【参考译文】
古代贤能的人,他们天资聪颖,得天独厚的原因就是生下来就立志向学,(所以)不到成年就已经学有所成了。(人如果)老了之后从事(学习),那么即使日夜勤奋刻苦,也将是徒劳无功,很少收获。
姚姬传君(姚鼐),刚刚成人就无所不学无所不知了,我很敬佩他。他是我朋友季和的儿子,他的伯父是南菁。回想起年少时我与南菁游学,他才二十岁,而姬传的父亲还是少年,不曾结婚。姬传的祖母仁德谦恭以礼待人,我去姬传家,她必定设酒席盛情款待,我们畅饮到夜半才结束。之后我在外漂泊,一转眼已经三十年了,回来与姬传见面,他的年龄已经超过了他父亲和我交往时的年龄了。第二年,我因为要参加科举考试,再次去到京城。没多久,就听说姬传中了乡试也正赶往京城,他还没娶妻。读到他写的诗赋古文,几乎要超过我辈甚至在我辈之上了。姬传在当世名声显著,自然就可预料了。唯独我,(生活)和过去一样困窘,就是学业的长进也在走下坡路,面对姬传,真不能不令人感叹啊!
从前,王文成在孩童时,他的父亲携带他去京城,那些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大余”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