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中考试卷

阅读:1072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2010年语文中考模拟试题
(本卷共25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2分)
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7分)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父母是我们的出版社,生日是我们的出版时间,身份证是我们的书号。我们都是历经长达10个月的制版、装定,才终于面世。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老人是史书,僧人是经书,军人是兵书,多胞胎是 ① ,离退休是闲书,良师诤友是 ② ,那些以刺青、纹身、彩绘为shí máo的年青男女是图画书。如果你身高体胖,那是大开本( )如果你小巧玲珑,那是袖珍本。
……
每个人都是一本书。让坏人成为 ③ ,让好人成为 ④ ,让我们用心血为墨写好自己,因为我们的印数都只一册,因此每个人都是绝无仅有的孤本珍藉!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每个词语1分)
诤友( ) shí máo( )
(2)选文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2分,每组1分)
改为 改为
(3)文中括号处应填入的正确标点是 (1分)
(4)根据具体语境,文中横线处应分别填入下面哪一个?(只填序号)(2分,每空0.5分)
A、禁书 B、畅销书 C、参考书 D、丛书
① ② ③ ④
2.下列有关应用文知识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感谢信与表扬信不要混淆起来。感谢信是感谢别人或单位对自己的帮助;表扬信除了表扬帮助自己的好人好事外,还可表扬自己耳闻目睹的新人新事新风尚。
B.在拟写介绍信时,一般要注明介绍信的有效期。
C.招领启事是为了让失主来认领失物,所以物件的数量、特征等要写得具体明确。
D.拟写一份会议通知,应写明会议时间、地点、内容和参加对象。
3.诗文默写(11分,每空1分)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 。(朱自清《春》)
②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
③ ,弗敢加也,必以信(《曹刿论战》)
④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⑤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天净沙•秋思》)
⑥在古诗中浸润,在古词中徜徉,会使我们胸襟开阔:观沧海,曹操谱就了“ ,
”的壮阔;至塞上,王维刻画了“ , ”的画卷;渡荆门,李白描绘了“ , ”的美景。
4.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欧盟委员会健康风险科学委员会发表报告指出,如果5年内每周使用随身听而且每天以高音量收听音乐平均超过一个小时的话,那么5%至10%的使用者将面临永久性失聪的危险。但是最近几年,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将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
(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15个字)(2分)

(2)请你用上准确的关联词,把划线句改成因果关系的复句。(可适当增减用词)(2分)


浏览完整试题
5.名著阅读(8分)
(1)下列对文学名著的评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杰出的讽刺小说,作者用虚构的情节和幻想的手法,揭露批判了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败与罪恶。
B.保尔•柯察金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人物形象。
C.《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D.《水浒》中的英雄性格各不相同,但在“义”这一点上却是共同的。晁盖劫取生辰纲是“义”,宋江私放晁盖是“义”,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也是“义”。
(2)任选一题作答(5分)
A.请概述《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受的最后一难。(字数100字左右)
B.请简要分析《骆驼祥子》中祥子的形象。(字数100字左右)


二、阅读与理解(58分)
(一)阅读《湖心亭看雪》,完成6——10题(15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课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_______(朝代)文学家。(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A.余拏一小舟( ) B.上下一白( )
C.客此( ) D.及下船( )
8.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组( )(2分)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A.焉 B.而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宋无罪而攻之
是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
C.是 D.其
是进亦忧,退亦忧 其如土石何
9.翻译下列句子:(5分)
(1)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10.下列句子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阅读《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节选),完成11——14题。(12分)
①针鼹和刺猬最大的不同是针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它后腿上的爪子很长,也可用于打扫整理自身表皮,这种本领远非亚洲的刺猬可比。
②如刺猬一样把身体蜷成一团,像一个球,然后静候敌人不耐烦地走开,这种“消极”本领,针鼹虽然也具备,并且运用,但针鼹的“绝活”是掘洞逃跑。针鼹的爪子十分厉害,像人手又有点像鸡爪,挖土速度快,且比较深,一口气可挖1.5米左右。其速度之快不要说刺猬、野兔不及,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中国的穿山甲也不是它的对手。A
③当你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只黄澄澄的针鼹,在慢悠悠地爬着,你呼喊着同伴,朝它走去。可就在这几秒钟之间,你的眼皮底下,针鼹不见了!哪怕是一片草地,甚至一片沙地,刹那间它也能在你眼前消失,只在地表上留下一个堆有浮土的洞口。
④B它的食物来源是澳大利亚草原、丘陵、沙漠、山地中的蚁类、蚯蚓等,包括澳大利亚人恨之入骨的白蚁。澳大利亚每年许多民房被白蚁毁掉,农民们喜欢可爱的小针鼹自然亦有这一因素在内。
⑤C针鼹长着一支管状的长嘴,鼻孔就开在长嘴巴的喙尖,舌头也是针鼹的重要武器,可以伸出嘴外一尺多,舌尖上分泌一种很稠密的黏液,用来粘食蚁虫果腹。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D
⑥针鼹一般在白天活动,一天有18小时外出找食,用鼻子探测寻找蚁类和蚯蚓及其他无脊椎动物。它的口鼻可以发现、感受到十分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敏捷地捕捉食物。晚上它睡在灌木丛中的土地里,空凹的原木中,石头缝里,甚至野兔和袋熊的洞穴中,因为这些动物均奈何它不得。当然,它也不去争夺别人的食物。它冬季蛰伏,在高山地区蛰伏时间甚至长达28周。在这段时间里,它动作、反应都十分迟钝。其实,澳大利亚的冬季并不冷,更无冰天雪地,北部和中部一些地区的气温还有零上15摄氏度呢。在春天的开头几天出洞找食的针鼹动作较迟缓,出来次数较多。针鼹走动速度较慢 ,如滚动状,但奇怪的是,它能游泳,像刺毛球一般漂在水上,样子十分逗人。
11.“当然,挖洞不是针鼹的主要职责。”这句话应该放在A、B、C、D 中的( )处。(1分)结构上所起的作用是 。(1分)
12.根据文章内容,简要概括针鼹的主要特点。(4分)

13.从第②段中举例说明本文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4分)

1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针鼹找食物主要是靠鼻子,它能探测到细微的生物电子信号。
B、第③段通过描述见闻生动地说明了针鼹的“绝活”,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C、“据估计,它一天可吃上万只蚂蚁、白蚁。”中的“据估计”表示数目不确定,这跟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要求不符,应删除。
D、“用来粘食蚁虫果腹”中“果腹”的含义是“吃胞肚子”。


展开余下试题(三)阅读《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有删减),完成15——18题。(13分)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然而,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又有哪些必需的要素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六分钟之后,也可能在六个月之后,六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性。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约翰•古登贝尔克。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形式。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古登贝尔克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在几个硬币打制器上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之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由此组合就是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对战型的乒乓球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不过,这种创造性的思维是否任何人都具备呢?是否存在富有创造力和缺乏创造力的区别呢?
某心理学专家小组以实际从事创造性工作的人与不从事此类工作的人为对象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得出如下结论:“富于创造力的人,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缺乏创造力的人,不认为自己具有创造力。”
认为“我不具备创造力”的人当中,有的觉得创造力仅仅是贝多芬、爱因斯坦以及莎士比亚他们的,从而进行自我压制。不言而喻,在创造的宇宙里,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易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相反,这种非凡的灵感,往往产生于这样的过程:关注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并对它反复推敲,逐渐充实。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主要根据之一是,拥有创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即使他们不知道将来会产生怎样的结果,但他们很清楚,小的创意会打开大的突破,并坚信自己一定能使之变为现实。
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关键是要经常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如果能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中心论点。(2分)

16.为什么说“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 (2分)

17.产生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请用原文回答)(3分)这部分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1分)有何作用?(2分)

18.第①段中说“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请举出你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证明。(3分)

(四)阅读《花事》一文,完成19——24题(18分)
文文6岁那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一棵小树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小而密,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引来了不少小蜜蜂和白蝴蝶,过路的行人无不驻足观望。
文文不知道那是什么花,问妈妈。妈妈说是桃花。
过了半个来月,那树上的花朵落光了,枝上长出了绿叶。文文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二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粉红的花朵。
文文和爸爸路过院墙外,文文忍不住赞叹道,好美的桃花啊!
爸爸说,那不是桃花,桃花开得更大,开得更稀,颜色更红。
文文问,那是什么花?
爸爸说他见得少,不大清楚,也许是樱花。
文文一定要问个明白。爸爸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饭吃!
过了十来天,那树上的花朵全都凋谢了。文文又慢慢忘了这事。
第三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小树又开满了花。
文文叩开王大伯的院门,问他那树上开的是什么花?
王大伯说是一个远方亲戚给的树苗,他也不清楚,不过看样子像是海棠花。
文文从没有见过海棠花,但他似乎听人说过海棠是在秋天开的。于是又继续问下去。王大伯很不耐烦地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它又不能当钱花。
后来花落了,文文又慢慢把这事忘了。
第四年春天,王大伯院子的花如期开放,又唤起了文文的好奇心。
文文特意找来邻居家的一个读中学的大哥,问他那是什么花?
那大哥睁大眼睛,看了大半天也说不出花的名字。
文文急了,问,你不是上了生物课吗?怎么会不知道?
大哥说,甭提了,生物课是副课,全被主课老师占用了。不过看花样子像是桑树花。
文文不信,说他见过桑树花,不是这样子的。
大哥很丢面子,说,管它什么花,知道又有什么用,考试又不考它!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几度花开花落。不知不觉,文文已经上中学了,这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棵小树悄悄长成了大树,树上的花越开越多,煞是壮观。可他仍不知道那是什么花。
一次,文文问生物老师,生物老师却说课本上也找不到,文文便说您教生物课,肯定知道。生物老师很生气,说,我们不知道的东西还很多着呢!知道又有什么用,你还是先把课本上的知识学好!
直到l6岁那年,文文读高中,他看了很多课外书,他在读契诃夫的戏剧《樱桃园》时,从书页间看到了一幅彩色插图,图中樱桃树上的花与王大伯院子里的那树上开的花竞一模一样。
文文终于知道王大伯院子里开的是樱桃花了。更可喜的是,他在这年夏天还意外地看到树枝上结满了长柄小个的红樱桃。不会错。他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他要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每一个人。他告诉了爸爸妈妈,也告诉了王大伯等人。可是他们对此一点兴趣也没有,都说知道那是樱桃树又有什么用!
不过,文文觉得挺有用。
等到来年春天王大伯院子里的樱桃树再次开花时,文文总自豪地对围在墙外看花的小朋友说,你们都看清楚,这树上开的可是樱桃花呀!好美的花!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9年第6期)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3分)



展开余下试题20.请指出文中划线句子所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

21.从修辞角度品味“那俏丽的花枝还多情地探出墙外”句中加点词的妙处。(2分)

22.与“粉红的花朵”结构相同的短语是( ) (2分)
A.看清楚 B.小而密 C.开得更大 D.彩色插图
23.对本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组织材料的。
B.本文的“花事”在文文心目中不是“小事”,它也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C.王大伯等人认为“不能当饭吃”、“不能当钱花”、“考试又不考它”,这些共同反映出人们的功利主义心理,也直接批判了学校应试教育的危害。
D.文文“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因为他通过了自己的探索、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多年没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
24.小说中文文的经历,给了你什么启示?(2分)你在学习或生活中是否有遇到类似的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3分)


三、作文(60分)
25.下面两道作文题,请任选一题,按题后要求作文。
题一:请以“珍藏 ”为题,在横线上填写适当的词或短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
题二:母爱,是我心中的阳光,给我寒冷的世界带来温暖;友情,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师恩,是我心中的阳光,在我迷惘的时候指点迷津;理想和信念,是我心中的阳光,照亮我前行的道路……请以“心中的阳光”(或“我心中的阳光”)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凡出现地名、校名、人名,一律用××代替;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0年中考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一、1.(1)zhèng yǒu 时髦 (2)定——订 藉——籍 (3);(分号)(4)DCAB 2.C 3.(11分。每空1分, 错、漏、添字的,每字扣0.5分,扣完该空分为止)①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二者不可得兼 ③牺牲玉帛 ④窈窕淑女 ⑤小桥流水人家 ⑥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1)示例一: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听力损伤 示例二:用随身听可能导致永久性失聪 示例三:要采取措施保护青少年少用随身听 示例四:为避免永久失聪青少年少用随身听(2)欧盟的随身听特别是MP3的销售数量猛增,约有5000万到1亿人特别是年轻人在使用随身听,因此有必要对随身听对人体的危害进行调查并采取措施,以保护青少年不受随身听和其他类似装置的损害。(关联词正确1分,语意连贯1分。) 5.(1)C (2)A.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灵山圣地,拜见佛祖,却因不曾送人事给阿傩、伽叶二尊者,只取得无字经。唐僧师徒又返回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赠紫金钵做人事,才求得真经,返回本土。不想九九八十一难还缺一难未满,在通天河又被老鼋把四人翻落河中,湿了经卷,至今《佛本行经》不全。B.祥子是个人力车夫。他原是个破产农民,18岁时只身来到北京谋生。他要强、勤俭,对生活充满希望,一心想买辆车,做一个独立自主,不受拴车人气的洋车夫。经过三起三落后的他变得厚颜无耻、说谎耍赖,甚至出卖人命了。祥子才二十几岁,就成了吃喝嫖赌,专为人出殡打幡的行尸走肉,一头没有思想的走兽,“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岗子去。”以堕落完成了他由人到兽的悲剧一生。二(一)6、张岱 明末清初 7、携、带,全、都,名词活用为动词 客居,等到 8、C 9、(1)(2分,“绝”0.5分,句子翻译1分,语意通顺0.5分)大雪接连下了三天,湖中行人、飞鸟等声音都消失了。(2)(3分,“惟”0.5分,句子翻译2分,语意通顺0.5分)湖上映出的影子,只有像一条印记的长堤,像一个墨点的湖心亭,和我那像一片芥叶的小船,像米粒一般大小的船中两三个人罢了 10、D(侧面烘托)(二)11、B(2分)、作用:过渡(承上启下、启下)(1分) 12、针鼹的主要特点:有锐利的爪子,善于掘土;喜食蚁;冬季蛰伏;能游泳等(回答对1个给1分)。13、如:“一口气可挖1.5米左右。”一句应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5米具体地说明了针鼹善于掘土的特点。(举例1分,说明方法1分,分析准确具体2分)14、C (三)15、怎样做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人。16、因为事物是丰富复杂的,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17、条件:(1)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2)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3)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论证方法:举例论证。作用:具体而又确凿地阐明了事理。(或:所举的例子确凿、充分,有力地证明论点。 18、略。(例子1分,解决问题的方法1分,语言表达连贯、通顺1分)(四)19、《花事》写一棵树上开满了粉红的花朵,大家不知道它叫什么花。一个叫文文的孩子,面对大人们的批评指责,花了十年的时间才弄清它叫樱桃花。(符合大意即可。答案侧重在后一句)20、语言描写(1分),写出了父亲对文文的指责(分析合理即可得2分)21、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丽的花枝伸出墙外的情态,留给读者想象的空间。(1分)22、D 23、C (解析:C.文章没有直接批判学校应式教育。)24、答案示例:第一问“启示”(占2分):持之以恒.可获成功:要善于发现问题:要敢于刨根问底……答对一点,言之有理即可。第二问:写出类似问题(1分),写出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言之有理(2分)。
三、作文:参照2009年中考平分标准。(见下表)



级50分
内容25分 一等(25—22分) 二等(21—18分) 三等(17—15分) 四等(14—0分)
切题,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有真情实感 切题,中心明确,内容具体,感情较真实 基本切题,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尚完整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内容空泛、凌乱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0年语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7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