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阅读:2200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00]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背诵默写
一、记忆型默写
1.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 ,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4.欲为圣明除弊事,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5.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苔痕上阶绿, 。(刘禹锡《陋室铭》)
7.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8.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9.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10. ,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11.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13.无丝竹之乱耳, 。《陋室铭》)
14.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15. ,欲上青天揽明月。(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16.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1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 (曹操《观沧海》)
18.万里赴戎机, 。(北朝民歌《木兰诗》)
19.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0.但愿人长久, 。 (苏轼《水调歌头》)
21. ,各领风骚数百年。(赵翼《论诗》)
22.子日:“敏而好学, ,是以谓之‘文’也。”(《论语•公冶长》)
23.安得广厦千万间,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4.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25.令初下,群臣进辣, 。(《邹忌讽齐王纳谏》)
26.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
27.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28. ,五月人倍忙。《观刈麦》)
29.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
30.黄鹤一去不复返, 。《黄鹤楼》)
31.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35.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36.今夜偏知春气暖, 。 (刘方平《月夜》)
37.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38. ,斜晖脉脉水悠悠。(温庭筠《望江南》)
39.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0. ,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李清照《醉花阴》)
41.子曰:“见贤思齐焉 , 。(《论语》)
42.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3.三人行, 。(《论语》)
44.芳草鲜美, 。(《花源记》)
45.夕阳西下 , 。(《天净沙•秋思》)
46.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47.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
48.金樽清酒斗十千, 。(李白《行路难》)
49.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50.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51. ,白露为霜。(《诗经•秦风》)
52. ,两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
浏览完整试题
53.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54.稻花香里说丰年, 。(辛弃疾《西江月》)
55.子在川上曰:“ ,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56.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诗经》)
57.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
58.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理解型默写
1.《饮酒》一诗中描写和谐自然风光的语句是:“ , 。”
2.诗不同,诗里蕴涵的人性也不同:五柳先生的一声“ , ”,青山一线,黄菊一枝,把一个特立独行,啸傲林泉的隐士高人活化出来。
3.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表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是:“ , , 。”
4.《出师表》中揭示前汉后汉衰落的原因的语句是:
“ , , ; , , 。”
5.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事业执著奉献的诗句是
“ , 。”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人们广泛引用,说明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诗句是:“ , 。”
7.《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一词中抒发惜春伤时的对偶句是“ , 。”
8.《<论语>十则》中阐述读书求学问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
9.在《赤壁》中,作者杜牧对赤壁之战的历史结局进行评判的句子是:
“ , 。”
10.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接表达他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句子是:“ , 。”
11.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认清“学习”与“思考”的关系,正如我们在课本里学过的《论语》中孔子所说的:“ , 。”
12.王安石登上飞来峰,极目远望,不禁豪情满怀,写下了富有人生哲理的不朽的名句:
“ , 。”
13.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一诗中,巧借两个具有情感色彩的地名与他的心情暗合,表现他“昨日”与“眼前”独有的怆然与凄苦,在诗史上堪称绝对、绝唱的两句诗是
“ , 。”
14.杜甫在《春望》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眷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因忧愁而日益衰老的句子是:“ , 。”
15.《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
“ , 。”两句的意思一致。
16.唐代诗人常建在《题破山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 , 。”
1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用富有特征的9个景物描绘了一幅秋原黄昏行旅图,即:
“ , , 。”
18.元代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占》中议论国家兴亡的名句是:“ , ; , 。”
19.陶渊明《归园田居》表示辛勤劳作,热爱劳动的诗句:“ , 。”
20.曹操的《观沧海》抒发气吞山河的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 。”
2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阐述了驱尽黑暗,暖春赶走严冬的人生哲理的名旬是:
“ , 。”
22.杜甫的《望岳》表现诗人不畏艰险,勇于攀登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
“ , 。”
23.杜牧在《泊秦淮》中抒发了对统治者醉生梦死生活的感慨的诗句:
“ , 。”
24.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一文中,表现桃花源里老人和孩子幸福愉快生活的语句是:
“ 。”
25.读下面每句话,都会想起一个名句。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三句,填写在横线上。
陶渊明那朵菊花温暖了宁静深远的峰峦;李白的愁情汇成了滔滔江水;杜甫的雄心量出了泰山的高度;李清照憔悴如风中的一株黄花;苏轼矫健弯弓,梦想射下天上的星座。
(1)
(2)
(3)
三、比较型默写
1.《登飞来峰》中表现作者抱负,蕴含站得高、看得远之意的句子是:“ ,
。”杜甫的“ , 。”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试着再写出一句:“ , 。”
2.唐代诗人陆龟蒙《别离》诗中有“丈夫非无泪,不洒别离间”的诗句。由此联想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两句诗是:“ , 。”
3.《陋室铭》中与古诗“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4.我们经常说:“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论语>十则》中与此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包含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句子是:“ , 。”
6.岳飞的《满江红》中“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说明了年少时珍惜时间的重要性,苏轼的“ ? ! 。”与这一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7.白居易用“可怜身上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表现卖炭翁的矛盾心理,在《观刈麦》中诗人也通过类似的句子“ , 。”来表达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8.学习与思考是紧密结合的过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强调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同时,学习又是相互联系,从旧知中不断获得新知的过程,这自然使我们联想到从《论语》选材的课文中学习过的“ , 。”
9.苏轼说“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物了然于心”。《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以神来之笔捕捉到了四时之景的诗情画意,其中描写春夏之景的两个句子“ , 。”就是典型的代表。
展开余下试题
10.司马迁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宋代文天祥在《过零丁洋》这首诗中有“ , 。”两句,也道出了类似的生死观。
11.古代思想家孟子曾经说过:“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把这一思想作了进一步发展,他是这样说的:“ , 。”
12.同为送别诗,“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表现了王勃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用“ , 。”的诗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13.同写雪景,各有特色。毛泽东《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气势奔放的句子是“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联想奇妙的句子是“ , 。”
14.人们在探究学问时,时常会遇到许多困难,这时往往会有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的那种“ ”的感觉,茫然不知方向。但如果能怀有李白在《行路难》中的那种“ ”的信心,继续前行,锲而不舍,就一定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辉前景!
15.《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一句突出表现了水流的湍急,《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 。”
四、活用型默写
1.这次分手,我们再见面的机会也许做乎其微,但是,“ , 。”只要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又何必在乎山水之隔呢?(《杜少府之任蜀州》)
2.中秋佳节,几个明友相聚小酌。此时,月上中天,清冷的光辉撒向大地,家在外地的小李不禁触景生情,说道:“此时此刻,我想起了古人的两句诗“ , 。”我也只能以此寄托自已的情感。”
3.“ , 。”一轮中秋明月,是亲人们的思念结在天空的结,不管家人走多远,心永远都不会分开。(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4.朋友即将分手,也许难再相逢,“ , 。”看着友人远去的背影,心头不禁黯然神伤。你的一颦一笑将永远留在我的心里。(岑参《自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当你的同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而灰心丧气时,你可以用古诗词的两句来勉励他:
“ , 。”(李白《行路难》)
6.生活中,有才能的人比比皆足,但是能慧眼识人才的人并不多,可见,世上不是缺人才,而足缺乏能发现人才、识别人才的人,这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所说的:“ , 。”
7.残酷的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美丽的天府之国。
8.社会上的消极颓废和及时行乐作阻,在有些年轻人身上演绎得淋漓尽致,难怪有人说少不如老,因为许多年迈的老人仍任自强不息、拼搏进取,尽显豪迈气慨。“ , 。”是他们的真实写照。(曹操《龟虽寿》)
9.日出日落,花开花谢,同样,人生中的生老病死、失败挫折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与其暗自垂泪、一蹶不振,不如顺应自然规律,以“ , 。”的积极进取的态度来生活才是明智之举。(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0.当你站在江边,微风轻扶你的脸庞,江水浩淼平阔,轻风和顺,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正如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说的“ , 。”这美丽的景色真是美不胜收!
11.在细雨的滋润下,小草偷偷地钻出地面,远远望去,大地呈现出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当你高兴地走进细看时,小草又似乎悄悄地躲了起来,让你看不清什么颜色。正所谓
“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2.现实生活中,人们为了表明“只要虚心求教,到处都有老师”的观点时,常引用《(论语)十则》中孔子的话“ , 。”
13.我们在探讨学问、研究问题时,往往会出现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情况,但是如果锲而不舍,继续前行,便会发现一个全新的天地。陆游的“ , 。”就包含了这个道理。
14.张老师已经退休五年了,还一直做我们的课外辅导员,他的这种退而不休的精神,正如龚自珍的诗句描写的那样“ , 。”(龚自珍《己亥杂诗》)
15.“ , 。”的思想是范仲淹一生的真实写照,可以这么说具有这种思想的人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上比比皆是,举不胜举,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不应该逊色,要继往开来,扬帆远行!
16.美国作为国际流氓,借口境内有核武器问题,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用意昭然若揭,目的是控制石油,这真是“ 。”(欧阳修《醉翁亭记》)
17.我们虽生活在和平年代,但必须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时刻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否则“ , 。”的悲剧又将重演。(《(孟子)二章》)
18.今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毁坏房屋数百万间,数百万人无房可居。面对受难的同胞,最能表达我们心愿的诗句是:“ ,大庇天下寒土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9.初中校园生活即将结束,朝夕相处的同学将要分别,请你写出两句表达离别之情的古代诗歌名句:“ , 。”
20.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不少诗篇抒发了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豪迈情怀,请写出其中的两句:“ , 。”
21.小明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但他刚转到这个班,不为同学所了解,因此在班干部竞选中落选了,李老师引述了《论语》十则中的两句话:“ , 。”帮他解开了心中的疙瘩。
22.谈到太平天国洪杨内讧这段历史时,人们不禁会发出“ , 。”(曹植《七步诗》)的慨叹。
23.去年美丧失去了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上的席位,这件事证明了借“人权”干涉别国内政是不得人心的,也证明了孟子说的“ , 。”是合乎科学论断的。(用《<孟子>二章》中的句子回答)
24.全国中学生夏令营大连会场开营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 , !”面对各位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用《<论语十则》中的话回答)
五、归类型默写
1.古人擅长用比喻的手法来表现离愁别绪。如李商隐《无题》中的“ , 。”又如李煜《相见欢》中的“ , , , 。”
2.我国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的佳句。如:“ , 。”
3.连战、宋楚瑜的大陆之行,又一次证明:故乡,人的生命之根。请写出两句表达乡情乡愁的古代诗歌名句“ , 。”
4.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能给我们丰厚的精神滋养。请写出两句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
“ , 。”
5.写出两句表现爱国精神的名句:“ , 。”
6.人们常说“站得高看得远”,含有这一道理的古代诗句有不少。请写出其中连贯的两句:
展开余下试题
“ , 。”
7.雨,是古典诗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象之一。请写出古诗词中借雨抒情的两个句子:
“ , 。”
8.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两句古诗:
“ , 。”
9.“月”是古代文人骚客笔下常见之物,但表达的思想情感却各有不同。李白的“ ,随君直到夜郎西”,表达的是对友人的关切;李煜的“无言独上西楼, 。”,抒发的是别愁离绪;苏轼的“ ,把酒问青天”,表达的是深深的思念和美好祝愿。杜牧的“ ,夜泊秦淮近酒家”创设的是淡雅的意境。
10.“舟”常见于古代文人骚客笔下,但妙用不同。孟浩然的“ ,端属耻圣明”表达的是深感无人引荐,不能出仕为官,为民谋利的惭愧苦衷;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创设的是一种恬淡幽静的意境;刘禹锡的“ ,病树前头万木春”,表达的是诗人异常达观的态度;李白的“仍怜故乡水, 。”表达的是诗人对故乡无限留念,依依不舍之情。
11.“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
“ , 。”
12.在古诗中,“月”经常被用来作为诗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 。”
13.诗言志!曹操在《观沧海》中表达了“老骥伏枥, 。”的心声;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表达了“人生自古谁无死, 。”的心志;龚自珍在《已亥杂诗》中表达了“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心愿。
14.人生难免有别离。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小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的依依不舍;也许会有王维“ ,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王勃“海内存知己, 。”的大气豪迈。
15.在我国古代涛歌中,爱国主义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抒发了报效国家,勇于献身的激情;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以“ , 。”表达了收复河山,建功立业的理想;龚自珍住《己亥杂诗》中以“ , 。”展现以身献国,痴心不改的情怀。
16.诗人有意,则草木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讴歌了小草顽强的生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 , 。”报告了春天早来的消息;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渲染了边塞的苦寒;杜甫《春望》中的“ , 。”写出了国家衰败的景象。
17.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
请你写出一句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 , 。”
18.古代诗词中有很多实写“山”、“水”“鸟”的句子,任选其中两项,各写一句:
“ , 。”“ , 。”
19.古代送别诗中有很多情景交融的佳句,虽只字未提送别,笔端却有悠悠不尽之情思,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请写出你读过的一句诗句:“ , 。”
20.宋代文学家苏轼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除《水凋歌头•明月几时有》外,请写出你最喜欢的连续两句:“ , 。”
21.古代诗歌中抒写思念故乡,眷念亲友的诗句很多 ,请你写出三句(其中一句是课外的)
“ , 。”“ , 。”“ , 。”
22.古诗词中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很多.如;木兰诗》中的“ ,寒光照铁农”,辛弃疾《破阵子》中的“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 。”
23.古往今来,面对如梭的岁月.我们的先辈触景生情,感慨万千。孔子有“逝者如斯犬,不舍昼夜”的无奈;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有“ ,老大徒伤悲”的感叹;岳飞有“莫等闲, ,空悲切”的抒怀。
24.中国古代关于清明、七夕、重阳节的诗词很多,请体选择其中一个节日,写出相关诗词的连续两句:“ , 。”
25.“饮酒”常见于古代诗词,无论是苏轼的“ ,鬓微霜,又何妨?”还是范仲淹的“ ,燕然未勒归无计”,抑或是辛弃疾的“ ,梦回吹角连营”,诗人都借助“酒”抒发了自己丰富的内心情感。
26.运用修辞,能使诗句泛动,表意隽永。“床头卧漏无干处, 。”巧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诗人杜甫处境的艰难;“ ,愁云惨淡万里凝”,运用夸张,景中含情,写出了惜别的深情。
六、评析型默写
1.写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花喻雪的千古名句,并说说它好在哪里?
诗句: , 。
好处:
上一篇:
宝应县2009~201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模拟试题
下一篇:
阅读与写作之拟人讲稿:高三小班训练,以修辞为契机,将诗歌、现代文阅读、语言表达和作文有机结合复习。
标签:
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中考知识点专题训练
相关:
关于“中考语文专”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20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