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37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7]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四川卷)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四川卷)
语 文
东海高级中学 刘志
邮政编码 222300
电子邮箱 dhliuzhi@hotmail.com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5页,第Ⅱ卷5至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高考资
第Ⅰ卷
注意事项:高考资源网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高考资源网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卷上。高考资源网
3.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高考资源网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 )
A. 搪塞/塞车 渐变/熏陶渐染 给予/自给自足
B. 禅院/禅让 菲薄/日薄西山 蹊跷/独辟蹊径
C. 奔赴/投奔 拾遗/拾级而上 扛枪/力能扛鼎
D. 悱恻/斐然 呼吁/长吁短叹 血泊/漂泊异乡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3分) ( )
A.贻误 亲合力 霄壤之别 慷他人之慨
B.逸事 节骨眼 青面獠牙 邦以民为本
C.过分 满堂彩 开源截流 盲人骑瞎马
D.惆怅 大杂脍 身败名裂 弃之如敝屣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儒道思想之争的结果使得中国古代的读书人大都秉持着一套极其圆滑的处世哲学:达则兼济天下,国计民生,悉装心底;穷则独善其身,瓜田李下,信步闲庭。
B.一年前,歌星臧天朔挑头签署了《演艺人社会责任自律宣言》,但墨迹未干,他却因“涉恶”嫌疑被警方带走,前后判若云泥,真是不可思议。
C.赵本山、宋丹丹均在近日宣布“不再上春晚”,这对于喜欢“山丹丹组合”的观众来说,明年春晚将不能再看到他俩神气活现的表演了。
D.黄金周这天,峨眉山景区迎来了今年第一场大雪,沸沸扬扬的雪花把峨眉山装点得格外美丽。
4.下列各句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的官员警告说,中国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在今后十年里还会有1000万人成为感染者。
B.2009年5月30日11时许,重庆市綦江县境内的重庆松藻矿务局同华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分暴露出一些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等,教训十分深刻。
C.据调查分析,山西“5•18”特大透水事故的原因极有可能是该矿在煤层作业时放炮震动破坏了与附近废井采空区的隔离带,导致采空区积水涌入造成的。
D. 完善的规划、周密的方案、细致的预算让国际展览局考察团的全体成员深深地感受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方的科学态度和严谨作风。
二、(9分,每小题3分)高考资源网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徽派建筑的文化意蕴
徽州古建筑作为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以其地理环境为依托,以其自然文化作底蕴,呈现出其居住建筑的人文底蕴。
徽州民居在外观上第一眼的印象是:青瓦、白壁、黑墙边。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不论普通民宅、富豪大院或是官府门第,乃至祠堂、庙宇、亭阁,都一概用小青瓦;石牌坊、石桥、石勾栏,都保持青石、麻石等纯石质材料的质地感,而不施丹青;门楼、门罩的砖雕也不以五色勾画;隔扇、梁架的木雕也保留木质纹理的天然色泽,处处呈现出质朴的自然美。徽州民宅的整体色彩是黑白相间,以黑、白、灰的层次变化组成统一的建筑色调。这一色调,使人联想起太极图的阴阳鱼:单纯得一目了然,又神秘得高深莫测,表现出历史悠久的东方美学“道法自然”的文化底蕴。徽州民宅几百年来一直保持这种石质、木质及砖瓦之质的美,色彩素雅淡秀,不能不说是受老庄美学的影响。


浏览完整试题 徽州民居讲究宅内陈设,摆置得体成了宅院整个建筑不可分的部分,是居民文化生活的一种表现。宅内陈设的突出部分是厅堂,位于整栋建筑的中轴线上。多数设楼上楼下两层:上层为陈设祖宗牌位焚香祀祖处,下层为生活起居聚亲待客处,也是重点装饰、注重文彩之所。正面“太师壁”上高悬匾额,下挂中堂对联;紧贴“太师壁”摆一狭长条桌(俗称“画条”)。桌正中摆一长鸣钟,“长鸣’’谐音“长命”。钟两边,东置花瓶,西置雕花架玻璃镜,取“东平(瓶)西静(镜)”之意,“钟声瓶镜”谐音“终生平静”、“岁岁安详”。条桌前摆八仙桌及太师椅,厅堂两侧设茶几及座椅,侧壁上挂名人字画,厅堂的柱面则多挂制楹联。如,“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善为至宝一生用,心作良田百世耕”“世事让三分,天宽地阔;心田存一点,子种孙耕”“淡饭粗茶有真味,明窗净几是安居”。这些楹联从内容到形式显然都浓化了徽州村落民居那种恬淡、宁静、幽清的氛围,使人忘却烦嚣,使人心平气和,使人安详知足,使人率真超脱,使人不再束缚于名缰利锁,而知足于粗茶淡饭、细水长流,借一卷图书、一管秃笔、一把锄头,且耕且读,乐享天年。这种氛围给人的印象是,人与自然无时无地不在息息相通;人在此确实成了自然之子,而自然在此又成了人的无体无肤之母,天人感应进而达到天人合一。因此,徽州民居村落受着千百年来徽州古文化的陶冶,尤其是室内的环境艺术语言也凝聚着不同时期的建筑追求,确实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人主宰自然这种狂热是欧洲科学思维最有破坏性的特点之一,而主张万物为一体,主张保护自然则是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今天,人们在征服自然的同时,也觉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受到破坏,开始重新寻求与自然的对话,希望找回对生活的直觉,回归自然,返璞归真,寻求根源。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越是古朴的造型,越能感受神灵的默化。徽派建筑集徽州大地山川之灵气,融古徽州社会风俗之精华,体现出徽州文化传统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因此,在旅游开发上有着丰蕴的意义和价值。作为黄山脚下新一代的徽州人,在“打好黄山牌”的同时,要“做好徽文章”,促进黄山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5.从原文看,下列对“徽派建筑的文化底蕴”有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徽派建筑取材单纯为砖、木、石,保持材料的质地感;建筑色彩摒弃浓墨重彩,以黑白相间为整体色彩,呈现出对东方美学“道法自然”观点的追求。
B.徽派建筑讲究宅内陈设,如挂名人书画,挂制楹联,营造浓郁的民俗文化氛围表现出古徽州居民恬淡、宁静、幽清的生活情趣。
C.徽派建筑在宅内设计中,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这一民俗文化景观体现出古徽州居民消极的迷信思想。
D.徽派建筑无论是建筑用材还是宅内陈设,均显现出徽州文化传统中那种天人合一的景观美,表现了古徽州居民崇尚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
6.从原文看,下列对“越是古老的艺术,越能引起心理的饥渴”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只有古老的艺术,才能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欲望。
B.建筑艺术的古老与否是衡量其价值大小的标准,徽派建筑的价值就在于古老。
C.徽派建筑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因人文意蕴丰厚而能“引起心理的饥渴”。
D.徽派建筑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人文意蕴,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心理需求。
7. 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徽派建筑不仅给人审美上的愉悦,还能给人心灵的陶冶,使人率真超脱,因此,必将吸引众多的旅游者。
B.徽派建筑虽然风格独特,意蕴丰厚,但随着经济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其生活价值也将日渐丧失,而仅作观赏之用。
C.徽派建筑“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掘并研究它,有助于实现人类一直追求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整体和谐的理想。
D.徽派建筑堪称中国建筑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在旅游开发上极具价值,合理科学地开发,必将推动黄山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三、(9分,每小题3分)高考资源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高考资源网
王猛论 (清)侯方域
唐荆川曰:“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此可谓得猛之著矣。猛处天下分崩之时,其志未尝不在中原,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盖识大义者也。呜呼!三代而下,乱世之臣识大义者,诸葛亮、王猛而已。亮始终心乎汉者也,猛始终心乎晋者也。然亮仕于汉而为汉,人之所知也;猛仕于秦而为晋,人之所不知也,吾故舍亮而论猛。
当猛之隐于华阴也,姚氏、石氏多雄略之主,岂不能出而佐之?以为是氐、羌僭窃者,而非其志也。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晋,故宁隐焉。 逮夫桓温入关,而后喜可知矣。被褐而谒,扪虱而谈,讵偶然哉!温见之而与论三秦之豪杰,既而曰:“江东无君比也。”盖温且心折于猛矣。乃温还而猛不从,何欤?呜呼!猛,英雄也;温,亦英雄也。天下英雄之与英雄,可一望而知。猛从温,则温必大用猛。然而温欲篡晋,其从之,则荀彧、郭嘉之下者也。不从,温又必杀猛。天下英雄之相爱而相用也,出于诚。然而英雄之杀英雄,与其见杀于英雄者,则必皆出于万不得已,苟有可以择之而可以全之,断不相强也。故此时猛不难于舍温;温亦不难于舍猛。温欲篡晋,猛之所知也;猛必不从温篡晋,亦温之所知也。然猛自是始无望于晋也欤!


展开余下试题晋偏安江左,仅有一桓温足以有为,而又不可以从。大军一还,彼崤、渑、函谷之间,岂复尚有奉正朔、袭冠带之日哉?其出而相苻坚者,猛之不得已也。一出而强兵富国,勋绩烂然,说者以为苻坚之管仲。是固猛之生平所裕如也,不足异也。垂没而告苻坚曰:“晋正统相承,上下辑睦,非所可图。臣死之后,愿无以晋为念。”而后其本怀见矣。
故吾以为猛者非仅仅功名之人也。然则猛盍并不仕秦?曰:“猛之才高于诸葛亮,而澹泊宁静不及。使亮不遇先主则必不仕吴魏者,亮之所能也。猛不遇晋则必不仕秦者,非猛之所能也。然而当猛之时,可以为晋难者,莫秦若也。猛存,则以秦存晋;猛亡,犹欲以秦存晋。是则吾之所为识大义者也。
8.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高考资源网 ( )
A.逮夫桓温入关 逮:趁着
B.其出而相苻坚者 相:辅佐
C.垂没而告苻坚 垂:临近
D.非所可图 图:图谋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能够说明王猛“识大义”的一组是(3分) ( )
①王猛者,苻坚之谋臣也 ②猛始终心乎晋者也
③猛必不从温篡晋 ④其出而相苻坚者,猛之不得已也
⑤一出而强兵富国,勋绩烂然 ⑥臣死之后,愿无以晋为念。
A.①③④⑥ B.①②④⑤ C.②③④⑥ D.②③④⑤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高考资 ( )
A.作者认为王猛的才能、操守和处世方式都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但他的经历比诸葛亮更为坎坷,故不为人知。
B.王猛的才能得到了桓温的赏识,然而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最终并没有跟随桓温去晋为官。
C.王猛辅佐苻坚虽然是完全被迫的,但他在任上仍然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对秦国的强大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D.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通过把王猛和诸葛亮进行对比,表达了对王猛一片忠心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对诸葛亮进行了委婉的批评。
第Ⅱ卷
四、(23分)
11. 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及其不得已而见用于异国,犹惓惓不能忘晋,盖识大义者也。(4分)
译文 ▲
(2)志不肯轻出,而又无以自达于晋,故宁隐焉。(3分)
译文 ▲
(3)晋偏安江左,仅有一桓温足以有为,而又不可以从。(3分)
译文 ▲
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白(唐)
一为迁客②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③。
注:①这是李白乾元元年(758年)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迁客,指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③古曲有《梅花落》。
(1)诗歌前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4分)

(2)本诗后两句历来为评论家所称道,请选择一个角度简要赏析。(4分)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 (5分)
(1)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 ▲ 。 ▲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李白《蜀道难》)
诸葛亮历来是人们称道的对象。杜甫的《蜀相》用“ ▲ , ▲ ”两句诗概括诸葛亮一生的业绩。陆游《书愤》中“出师一表真名世, ▲ ”两句不仅赞叹诸葛亮的业绩,更以诸葛亮自况,表明立志恢复中原的志向。
(2)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借酒抒怀,借酒言志,借酒以达悲欢离合,借酒以观世事沧桑……历代文人的诗文中,总是有酒的影子。曹操在《短歌行》中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叹;李白在《将进酒》中抒发了“人生得意须尽欢, ▲ ”的豪情;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怅然于“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苏轼在《赤壁赋》中陶醉于“举酒属客,
▲ , ▲ ”。
五、(22分)
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完成14~17题。
江南蓑衣
胡明刚
①在故都的某个雪天里,突然想到老家江南的蓑衣来了。
  ②满目彤云里,翻读一本江南的画册,心情一派宁静和畅。那连绵的苍翠山峦,那层层叠叠的梯田,那高低错落犹如穿着蓑衣的房舍,总给人以平和而安详。满谷烟云,缭绕着江南的烟花三月。三月的江南,春光迷漫,而乡村道上穿着蓑衣的赶着牛群的牧童,总把一管缠绵的委婉的笛声传入我的耳鼓。而穿着蓑衣在微雨中插秧的山地汉子,则把一篇耕作文章呈现在我的眼前了。
  ③我很少听到歌唱江南蓑衣的歌曲,江南的乡野之歌似乎除了采茶桃花和篱笆修竹外,就没有别的了。而蓑衣却依然沉睡在古典中。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西塞山就在我的记忆中与我隔岸相望。这江南的景色一半是属于蓑衣的,这江南的季节一半还是属于蓑衣的。不光是春天,还有下雪的隆冬,独钓寒江的孤舟蓑笠翁,一直在我眼前描绘着悠远的江南山水。在风景中出没的穿蓑衣的人,不仅仅是牧童,而且还有渔人,他们都是志趣清雅的高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一片兰桨,一弯明月,顺流而下,逐草而居,是多么潇洒逍遥啊。我常把穿蓑戴笠的人称之为隐士和佛陀,且看那蓑衣似乎张开诗歌或者哲学的虚玄的羽翼翩翔在空明中,如神灵一般幽黑而深邃。这是自由狂放的,是寒山中的极致,远峰、孤舟、烟雨和萧寺,只是绝妙的陪衬。江南的蓑衣飘扬在诗意中。一袭蓑衣穿行在时空,犹如达摩的一苇渡江,把无限的禅机融入空荡和苍茫之中。
  ④江南蓑衣是平常的,一种极不起眼的家用物什,与镰刀、锄头和竹笠一起静默和谐地相处。在风雨中的劳作是艰辛的也是欢愉的,蓄满微凉的忧郁。当踏歌的农夫带着一身泥水,从田里山间归来,蓑衣和竹笠随即被挂在墙上,农夫歇息了,而它们则开始了默默的对话。蓑衣注定是蓑衣,竹笠注定是竹笠,似乎与主人一样无法逃避命运的摆布,无法摆脱生活的清寒。它们的主人一直向往着远方,但总无法走出这片山坳,他与他的老牛一起在这片小小的田地间一圈一圈地跋涉着,总超越不了这历史因袭的圆周率。雨中的蓑衣凝望着主人口鼻间升腾的气息,如雾般地慨叹着,幽幽地怀想着,难道主人真的没有幸福的愿望,没有丝毫改变命运的企图?
  ⑤尽管如此,蓑衣一定与主人相依为命,乐享清贫的。它害怕的是主人会在某一个时刻逃离,与它们不告而别。蓑衣和主人同样的劳累和憔悴。岁月的风刀霜剑早已撕裂了它的前襟。它们毕竟诞生或者寂灭在理想的记忆中,当它们在尘封的空间被人翻捡,被人展示的时候,江南的蓑衣,是否还眷念着他主人日益苍老憔悴而衰弱的容颜?
  ⑥在更加苍黄的时日,主人来不及与它打招呼,溶进城市街衢的喧嚣。当他在难得的寂静时分一个人端坐,蓑衣的影子就清晰地显现出来了,在脑海的某个角落里难以拂去。在某个下着微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街灯漠漠的照映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他的竹笠高挂在髹漆得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红尘。那里不适合它们!主人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自戮的罪囚。它们的心里会是如何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经年地寻找,在远远地翘首远望。它们想,城市里会下雪或者下雨,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会重新穿戴起它们,飘飘扬扬地潇洒地走过雨巷。


展开余下试题⑦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
14.文章第②段的景物有何特点?从全文看这段景物描写在文中有何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
15.从全文看,“江南蓑衣”有哪些值得作者怀念的地方?请分条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 _
16.第④段中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17.文章的结尾说“来自江南的主人躲在暗角,两眼噙泪。他在等待着内心的救赎”,作为一个处于繁华红尘中的现代人,他失落了什么?他为什么等待“内心的救赎”?(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
六、(15分)
阅读下面的图,完成18、19题。

l8.用一句话概括上图的信息(不超过22字),并推断可能导致的结果。(4分)
信息: ▲
推断: ▲
19.请根据上图内容,设计更加经济科学的生活方式。(5分)

20.2009年是我国建国六十周年,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分别填写适当的句子,作为某学校“国庆”主题文艺晚会主持人的开场白。要求句式基本一致,文意贯通。(6分)
甲:六十年的风霜雨雪,
乙:________▲__________;
甲:六十年的上下求索,
乙:六十年的同舟共济;
甲:滔滔黄河,淹不尽浩浩中华魂,
乙:________▲__________;
甲: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
乙:又是一轮花好月圆日;
甲:走进十月,我们用一样的眼神凝望金秋,
乙:________▲__________;
合:今天,我们亲爱的祖国母亲就要迎来六十岁华诞。让我们共祝祖国生日快乐,共祝中华繁荣富强。
七、(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些眼泪,是有重量的——它表达着坦诚、渺小抑或悲伤。一滴泪的怦然滑落,就是一个怀抱,一个与自己亲近与真实相拥的怀抱;也是一种宗教,纪念着那些只属于内心的清澈、柔软与真诚。
请以“眼泪的重量”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四川卷)
语文参考答案
一、(12分,每小题3分)
1.(3分)C C项“奔赴/投奔”的“奔”分别读bēn/bèn,“拾遗/拾级而上”的“拾”分别读shí/shè,“扛枪/力能扛鼎”的“扛”分别读káng/gāng;A项“搪塞/塞车”的“塞”分别读 sè/ sāi,“渐变/熏陶渐染”的“渐”分别读jiàn/jiān,“给予/自给自足” 的“给”都读jǐ;B项“禅院/禅让”的“禅”分别读chán/ shàn,“菲薄/日薄西山” 的“薄”都读bó,“蹊跷/独辟蹊径”的“蹊”分别读qī/xī;D项“悱恻/斐然” 的“悱”“斐”都读fěi,“呼吁/长吁短叹” 的“吁”分别读yù/xū,“血泊/漂泊异乡”的“泊”分别读pō/bó。
2.(3分)B A项“亲合力”的“合”,应为“和”; C项“开源截流”的“截”,应为“节”; D项“大杂脍”的“脍”,应为“烩”。
3.(3分)B B项“判若云泥”比喻差别悬殊就像云和泥的距离那样大,合乎语境,使用恰当;A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或情况,用得不当;C项“神气活现”是贬义词,形容突出地表现得意而又傲慢的样子,不合语境,可改为“活灵活现”;D项“沸沸扬扬”形容人声鼎沸,议论纷纷,不合语境,应该用“纷纷扬扬”。
4.(3分)D A项重复累赘,删去“不采取紧急行动制止艾滋病的传播”;B项成分残缺;C项句式杂糅。
二、(9分,每小题3分)高
5.(3分)C 以“长鸣”谐“长命”,以“钟声瓶镜”谐“终生平静”“岁岁平安”,不是迷信思想,而是体现古徽州居民对美好安康生活的期盼。
6.(3分)D A 项“古老的艺术”与“引起人们的心理饥渴”之间无必要条件关系;B项“徽州建筑的价值”不在于“古老”,而在于“人文意蕴”; C项“因古老而人文意蕴丰厚”错,两者之问无因果关系。
7.(3分)B “仅作观赏之用”错,徽派建筑的人文意蕴具有陶冶性情的作用,有助于实现人类追求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
三、(9分,每小题3分)
8.(3分)A 逮:等到。
9.(3分)C ①是唐荆川对王猛的评价,突出的是他的谋略;⑤意在说明王猛的才干。
10.(3分)B A项注意文章最后一段“猛之才高于诸葛亮,而澹泊宁静不及”这句话;C项“完全被迫”不对,应该说是出于“以秦存晋”的目的;D项作者并没有批评诸葛亮的意思。
四、(23分)
11.(10分)(1) (4分)等到他没有办法而被别的国家任用,仍然忠心耿耿不忘晋王朝, 是真正识大义的人。(得分点:及、见用、惓惓、盖)
(2) (3分)王猛坚守志向不肯轻易出仕,却又没有办法向晋王朝表达自己的志向,因此宁愿隐居。(得分点:志、出、达)
(3) (3分)晋王朝偏安江东,仅仅有一个桓温就足以有所作为,(王猛)却又不能跟随他。(得分点:足以有为、而、从)
12.(8分) (1) (4分)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2分)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2分)。
(2) (4分)示例①“江城五月落梅花”一句运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2分)把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形象具体地抒写了迁谪的冷落凄凉之感。(2分)
②后两句诗人借联想(或想象)手法,(2分)由听到的《梅花落》的笛声联想(或想象)到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具体地抒写了冷落凄凉之感。(2分)
③后两句诗人化无形之声为有形之象,(2分)把《梅花落》的笛声转化为漫天飘落的梅花,形象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0年普通”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3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