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26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63]
一课一练:墙上的斑点
命题人:苗金德
墙上的斑点
教材精解
知识积累
1.字词注音
簇(cù)拥 芜菁(jīng) 赝(yàn)品 古冢(zhǒng) 怂(sǒng)恿 箭镞(zú) 湛(zhàn)蓝 鸟窠(kē) 鳍(qí)翅 噩(è)梦 凛(lǐn)冽(liè) 一哄(hòng)而上
2.字形区别
赝品/义愤填膺 巢穴/不落窠臼 清洌/凛冽 簇拥/箭镞 木铎/演绎 天篷 /蓬勃
3.词语解释
悬而未决:问题没有结果,不能解决。
妄加非议:乱加指责。妄,随意。
怂恿:鼓励别人去做(某事)。
古冢:古墓。冢,坟墓。
赝品:仿造的文物或艺术品。
达观:对不如意的事看得开。
褶皱:树皮上的皱纹。
名师诠释
汉字是表意文字,研究字形很有意思,会让你明白字的意思,上面字形区别中的黑体字都是形声字,每个字都由表意符号和表音符号组成。请你从字义出发明晰字形的联系和区别。
课文鉴赏
作品突破传统小说的套路,没有情节,没有环境,以一个支点向四周辐射,“墙上的斑点”是一个象征性意象,代表着现实世界,它是作者进入心理世界的一个跳板。作品中的人物从那个斑点出发,而产生许多联想,而每一段落的联想又以这个斑点作为支点而生发开去,如此循环往复,表现出人物散漫无序的意识活动。
主人公对斑点的猜测共有六次:为了确定是在哪一天第一次看到这个斑点,作者想起了冬天炉子里的火,想到了城堡塔楼上飘扬的旗帜,想到了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看到斑点好像是一枚钉子留下的痕迹,就想到了挂在钉子上的是一幅贵妇人的小肖像画,想到这所房子以前的主人,想到了铁路旁郊外的别墅。看到斑点太大太圆,不像钉子,就想到了生命的神秘,人类的无知,想到了遗失的东西,生活飞快的速度,想到了来世。觉得斑点很可能是一个暗红色的圆形物体或夏天留下来的玫瑰花瓣,就想起了特洛伊城、莎士比亚,想起人类保护自我形象的本能,想起伦敦的星期天。看到斑点是在墙上的圆形,就想到了古冢,退役的上校、牧师和他的老伴及学者。仔细看斑点时,就觉得好象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于是就想到了树和树的生存。最后,终于发现,墙上的斑点是一只蜗牛。
名师诠释
“意识流”方法的三大理论支柱是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理论,法国哲学家柏格森亲于“直觉”和“心理时间”的理论,弗洛伊特关于“无意识”和精神分析的一系列观点。意识流先驱人物亨利•詹姆斯说过:“针和线分离就不能缝衣,内容和形式割裂即不成其为艺术品。”请体会本文内容即形式的特点。
文学常识
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
英国现代著名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伍尔夫否定生活的客观性和现实性,强调“内心真实”。她认为“生活是一圈光晕,一个始终包围着我们意识的半透明层”,在一个普通的日子里,一个普通人的“头脑接受着千千万万个印象——细小的、奇异的、倏忽即逝的,或者用锋利的钢刀刻下来的。这些印象来自四面八方,宛如一阵阵不断坠落的无数微尘”,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因此,视接近生活的本来面目为己任的作家,就会深入到人物的意识深层,他们的作品也会“没有情节,没有喜剧,没有悲剧,没有已成俗套的爱情穿插或是最终结局”。伍尔夫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
名师诠释
浏览完整试题
意识流小说注重探索人的心理世界,是对一个人意识活动的记叙,往往通过人的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来发掘人的内心深处的奥秘。中国新时期文学中出现的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有王蒙的《蝴蝶》和谌容的《人到中年》等。
典例剖析
例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这条树还有一百万条艰毅而清醒的生命分散在世界上。
B.杯盏形的花倾履了,它那紫色和红色的光芒茏罩着人们。
C.透过灰暗的海水和水里瞬间的闪光及倒影向上看去。
D.她认为这条思路至多白白浪费一些精力。
答案:D
例2 在画线处填上恰当的话,使前后内容、句式对应,修辞方法相同。
给生命一个微笑。无论你是伫立在成功的顶峰,还是 ,无论你是在为爱而陶醉,还是 。给生命一个微笑。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痛苦,只不过他们把痛苦锤炼成绚丽的诗行;微笑着的人 , 。给生命一个微笑,我们便拥有了人生中无可比拟的美丽和洒脱。
答案:徘徊在失败的低谷。在为恨而伤。微笑着的人并非没有挫折。只不过他们把挫折当作前进的起点。
例3 品味课文中带有哲理性句子的内涵。
(1)我们的思绪是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的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要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
(2)人们在儿童时期就认为这些事物是正统的,是标准的、真正的事物,人们都必须遵循。否则就得冒打入十八层地狱的危险。
答案:(1)说明人的思维与意识的特点——狂热、肤浅、半途而废,强调人们都是在不断追求着新事物,又不断地抛弃本该属于自己的思想。(2)否定束缚生命的种种陋习,追求生命的自由流畅,
解题策略
例1.A句中“艰毅”为“坚毅”,属于同音而误。B句中“倾履”为“倾覆”,属于形近而误,“茏罩”为“笼罩” 属于同音形近而误。C句中“灰暗”为“灰黯”,属于同音而误。“暗”侧重于光线不足,“黯”侧重于色彩黯淡。
例2.做题时请读懂题目,关键是内容、句式、修辞等。
例3.作者在意识流中所蕴含的对生命、现实、文学以及体制与观念的深沉思考,哲理性语句的含义和作用,要细细品味。
同步训练
理解巩固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
A.褶皱(zhě) 铁裙箍(gū) 鸣啭(zhuàn)
B.比拟(nǐ) 赝品(yīng) 噩梦(è)
C.鸟窠(cháo) 芜菁(jīng) 箭镞(zú)
D.湛蓝(zhàn) 古冢(zhǒng) 怂恿(cǒng)
答案:A(B“赝”应读为yàn,C“窠”应读为kē,D“怂”应读为sǒ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惊愕 僻静 和睦共处 大吹大擂
B.怠惰 静谧 天逐人愿 无可质疑
C.泥淖 罹难 首曲一指 莫然置之
D.湮灭 跋涉 老态龙肿 循循善诱
答案:A(B中“天逐人愿”为“天遂人愿”,属形近而误,“无可质疑”为“无可置疑”属于音近而误。C中“首曲一指”为“首屈一指”,“莫然置之”为“漠然置之”属于同音而误。D中“老态龙肿”为“老态龙钟”,也属于同音而误)
3.对下列词语意义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 )
A.遐想:悠远地思索或想像。 过犹不及:过头或不够都不好。
B.呆滞:迟钝,不活动。 道听途说:在道路上听到或传说。
C.恭维:为讨好而赞扬。 适逢其时:恰巧碰上了那次聚会。
D.凛冽:刺骨地寒冷。 剑拔弩张:拔出刀剑,把箭射出。
答案:B(A项中“过犹不及”意思是做过了头,就像做得不够一样。C项中“适逢其时”意思是恰巧碰到那个时机。D项中“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上校本人对于就这个问题的两方面能否 到证据则感到愉快而达观。
②或者使它变得和 太不相像以至于人们不相信它。
③国际社会在反恐合作中要 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以更好地对其进行综合整治。
A.搜集 原型 探究 B.收集 原型 探究
C.搜集 原形 探求 D.收集 原形 探求
答案:A(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对象为物品、物资;搜集:有到处寻找、搜罗的过程,然后才聚集到一起,对象为资料、情报、信息等。原形:本来的面目(贬义),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特指文学作品中塑造人物形象所依据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探究:探索研究,探索追究;探求:探索追求。根据语境义应选择“探究”与“恐怖主义产生的动机和根源”搭配)
5.下列各句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广大青年企业家在参与“青年企业家西部行”活动过程中,不仅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也拓展了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B. 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C. 为了缓解初中毕业生的升学压力,满足广大初中毕业生接受优质高中教育,市政府研究决定创办育英高级中学。
D. 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刊物的强大生命力在于它能否为读者献上丰富、新鲜、优质的精神食粮。
答案:B(A项属不合逻辑,应改为“不仅拓展了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做出了贡献。”C项属成分残缺,应在“高中教育”后加“的需求”。D项属搭配不当,应把“否”删去)
发展提高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6-8题。
大约是在今年一月中旬,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的那个斑点。为了要确定是在哪一天,就得回忆我当时看见了些什么。现在我记起了炉子里的火,一片黄色的火光一动不动地照在我的书页上;壁炉上圆形玻璃缸里插着三朵菊花。对啦,一定是冬天,我们刚喝完茶,因为我记得当时我正在吸烟,我抬起头来,第一次看见了墙上那个斑点。我透过香烟的烟雾望过去,眼光在火红的炭块上停留了一下,过去关于在城堡塔楼上飘扬着一面鲜红的旗帜的幻觉又浮现在我脑际,我想到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一骑马跃上黑色岩壁的侧坡。这个斑点打断了我这个幻觉,使我觉得松了一口气,因为这是过去的幻觉,可能是在孩童时期产生的。墙上的斑点是一块圆形的小迹印,雪白的墙壁上呈暗红色,在壁炉上方大约六七英寸的地方。
我们的思绪多么容易一哄而上,簇拥着一件新鲜事物,像一群蚂蚁狂热地抬一根稻草一样,抬了一会,又把它扔在那里……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那一定不是为了挂一幅油画,而是为了挂一幅小肖像画—— 一幅卷发上扑着白粉、脸上抹着脂粉,嘴唇像红石竹花的贵妇人肖像。它当然是一件赝品,这所房子以前的客房只会选那一类的画,——老房子得有老式画像来配它。他们就是这种人家,——很有意思的人家,我常常想到他们,都是在一些奇怪的地方,因为谁都不会再见到他们,也不会知道他们后来的遭遇了。据他说那家人搬出这所房子是因为他们想换一套别种式样的家具,他正在说,按他的想法,艺术品背后应该包含着思想的时候,我们两人就一下子分了手,这种情形就像坐火车一样,我们在火车里看见路旁郊外别墅里有个老太太正准备倒茶,有个年轻人正举起球拍打网球,火车一晃而过,我们就和老太太以及年轻人分了手,把他们抛在火车后面。
展开余下试题
6.这段文字介绍墙上的斑点,按照什么结构来叙述?在叙述的顺序上与传统的一般文章有什么不同?
答案:倒叙结构;按作者意识流动的顺序来叙述。
7.第二段写由墙上的斑点引发的遐想。作者的思绪有很大的跳跃性,仔细分析他想到的人、事、物,可以发现它们之间是有联系的,这种联系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
答案:相关联想和相似联想
8.文是划线的句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怎样的感悟?
答案:生活变化的速度极快,一切变化均出于偶然。
(二)阅读下面小说,完成题目。
最美好的礼物
这一年的圣诞节,保罗的哥哥送给他一辆新车作为圣诞节礼物。圣诞节的前一天,保罗从他的办公室走出来时,看到街上一名男孩在他那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满脸羡慕的神情。
保罗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从他的衣着来看,他的家庭显然不属于自己这个阶层。就在这时,小男孩抬起头来,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是啊,”保罗说,“我哥哥给我的圣诞礼物。”
小男孩睁大眼睛:“你是说这是你哥哥给你的,而你不用花一角钱?”
保罗点点头。小男孩说:“哇!我希望……”
保罗认为他知道小男孩希望的是什么,有一个这样哥哥。但小男孩说出的却是:“我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哥哥。”
保罗深受感动地看着这个小男孩,然后他问:“要不要坐我的新车去兜风?”
小男孩惊喜万分地答应了。
逛了一会儿之后,小男孩转身向保罗说:“先生,能不能麻烦你把车开到我家前面?”
保罗微微一笑,他理解小男孩的想法,坐一辆大而且漂亮的车子回家,在小朋友的面前是很神气的事。但他又想错了。
“麻烦你停在两个台阶前面,等我一下好吗?”
小男孩跳下车,三步两步跑上台阶,进入屋内。不一会儿他出来了,并带着一个显然是他弟弟的小孩,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跛着一只脚。他把弟弟安置在下边的台阶上,紧靠着坐下,然后指着保罗的车子说:“看见了吗?就像我在楼上跟你讲的一样,很漂亮对不对?这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不用一角钱!将来有一天我也要送你一部和这一样的车子,这样你就可以看到我一直跟你讲的橱窗里那些好看的圣诞节礼物了。”
保罗的眼睛湿润了,他走下车子,将小弟弟抱到车子前排座位上,他的哥哥眼睛里闪着喜悦的光芒,也爬了上来。于是三人开始了一次令人难忘的假日之旅。
在这个圣诞节,保罗明白了一个道理: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
9.第一段文字中,写男孩在保罗“闪亮的新车旁边走来走去,触摸它,”作者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联系全文思考,男孩此时内心在想些什么?(不超过20个字)
答案:动作描写。例:如果我能让弟弟坐在这样一部车上该多好啊!
10.文中划线的句子含义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理解。
①希望有一个这样的哥哥——
②希望自己也能当这样的哥哥——
答案:①“希望有这样一个哥哥”表明了希望自己是一个受益者。②“希望能当这样的哥哥”是希望自己能做一个给予者。(意思差不多即可)
11.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美好的礼物”的含义?
答案:保罗从给予中感受到了快乐,“给予”不仅是送给他人的也是送给自己的最美好的礼物。可小男孩对弟弟的爱感动了保罗,使他感受到人性之美在于给予,对保罗来说,这是最美好的礼物。(能紧扣主题,合乎情理即可)
12.从保罗和作为哥哥的小男孩的言行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给予比接受更令人快乐。(意思对即可) (60.190.202.66)
上一篇:
一课一练:桥边的老人
下一篇:
课文同步练习炮兽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一课一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