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503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3]
苏教版九年级(下)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试题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①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动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其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耶?”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乙]师经鼓琴,魏文侯起舞,赋曰:“使我言而无见违。”师经援琴而撞丈侯不中,中旒(liú)溃之,文侯谓左右曰:③“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左右曰:“罪当烹。”提师经下堂一等。师经曰:“臣可一言而死乎?”丈侯曰:“可。”师经曰:“昔尧舜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不违;桀封之为君也,唯恐言而人违之。臣撞桀纣,非撞吾君也。”文侯曰:“释之!是寡人之过也,悬琴于城门,以为寡人符,不补旒,以为寡人戒。”
注:①中旒溃之:把帽子上的穗带撞断了。②烹:古代酷刑,即煮杀。
1、下列加点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或说处杀虎斩蛟 (劝说)
B.实冀三横唯其一(希望)
C.是寡人之过矣(过错)
D.何忧令名不彰邪(你的)
2、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B、始知为人情所患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
C、且人患志之不立 昔尧舜之为君也
D、悬琴于城门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3、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②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③“为人臣而撞其君,共罪如何?”
4、周处为什么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5、阅读甲、乙两段选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答案:
1、D
2、B
3、(1)周处年轻时,凶暴强悍,争强好斗,被乡里人认为是祸患。
(2)周处从此改过自勉,最终成为忠臣孝子。
(3)做人臣的却敢打他的君主,该怎样治他的罪。
4、(1)乡人违反常情的举动,给了他心灵极大的震撼,使他认识到了年轻时自身行为的危害,于是有了改过自新之意。(2)清河对他的说服教育,使他有了改过自新的勇气和信心。
5、我们要关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接受别人批语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乐羊子妻
河南乐羊子之妻者,不知何氏之女也。
羊子尝行路,得遗金一饼,还以与妻。妻曰:“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况拾遗求利,以污其行乎!”羊子大惭,乃捐金于野,而远寻师学。
一年归来,妻跪问其故。羊子曰:“久行怀思,无它异也。”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此织生自蚕茧,成于机杼。一丝而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今若断斯织也,则捐失成功,稽废时月。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以就懿德;若中道而归,何异断斯织乎?”羊子感其言,复还终业,遂七年不返。
文征明习字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①,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②。或答人简杞③,少④不当意,必再三易之而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浏览完整试题注释:①率:标准。
②苟且:马虎草率。
③简杞:书信。
④少:稍微。
1、解释下列加点词。
遂七年不返 ( )
妻跪问其故 ( )
必再三易之而不厌 ( )
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 )
2、用“ / ”标示下句的句中停顿。(最多标两处)
廉 者 不 受 嗟 来 之 食。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⑴妾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
⑵夫子积学,当“日知其所亡”。
4、请用现代汉语简要概述《文征明习字》一文的大意。
5、两篇短文都告诉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此外,《乐羊子妻》一文还告诉人们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答案:
1、⑴返:返回、回家、回来 ⑵故:原因、缘由
⑶易:改变、改写 ⑷益:更加
2、廉者/ 不受嗟来之食 或 廉者 / 不受 / 嗟来之食
3、⑴我听说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
⑵您积累学问,应当每天学到自己所不知道的东西。
4、文征明坚持认真书写,越到老年,书法水平越高。
5、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等; 拾金不昧、不贪钱财、为人正直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①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②,犹当博学审③问,古人与稽④,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⑥⑤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⑥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⑦,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⑧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⑨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①[孤陋]片面、浅陋。 ②[资]盘缠。 ③[审]详细。
④[稽]探究、考察。 ⑤[庶几]差不多。 ⑥[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⑦[邑]地方, ⑧[丘]孔子。 ⑨[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①卒之为众人 ( )
②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 )
③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
④终无济于天下 (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②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
乙文: 。
答案:
1、①终于 ②达到 ③地方(答“疆界”“区域”也算对) ④帮助(
2、①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②人们做学问,如果不每天进步就会每天退步
3、甲文强调要想成才,除“受之天”外,更要“受之人”。乙文强调做学问要有研讨的朋友,要认真钻研书中的道理,要出门学习生活(或开阔眼界)
4、甲文:论述了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 乙文:论述了“为学”不进则退的道理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近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頞上革肉,巳破裂云。
(蒲松龄《螳螂捕蛇》)
  [乙]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离地约二三尺,一大蛇过其下,昂首欲吞蜘蛛,而势稍不及;久之,蛇将行矣,蜘蛛忽悬丝币下,蛇复昂首待之,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蛇意稍倦,以首俯地,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①,踞②蛇之首,抵死不动;蛇狂跳颠掷,以至于死,蜘蛛乃盬③其脑果腹而去。
  (选自薛福成《物性相制》)
注:①飚下:带着一股风跳下。 ②踞:趴。 ③盬(ɡǔ):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1)闻崖上有声甚厉 ( )
(2)渐近临之 ( )
(3)久之,蛇竟死 ( )
(4)尝见一蜘蛛布网壁间 ( )
  (5)蜘蛛乃盬其脑,果腹而去 ( )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意义。
(1)之:①反侧倾跌之状 ( )
②蛇复昂首待之 ( )
(2)以:①以刺刀握其首 ( )
②以首俯地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然审视殊无所见。
(2)蜘蛛仍还守其网,如是者三四次。
4、甲文中的螳螂和乙文中的蜘蛛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你分别用文中原话回答。
甲文: 。
乙文: 。
5、读了这两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答案:
1、(1)听到(2)从上往下看(3)终于(4)曾经(5)离开
2、(1)①的②它,指蜘蛛(2)①用②把
3、(l)然而仔细看看,什么也没有看到。
  (2)蜘蛛仍然退回守在它的网里,像这样有三四次。
4、甲文: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攧不可去。
  乙文:蜘蛛乘其不备,奋身飚下,踞蛇之首,抵死不动。
5、只要以己之长攻敌之短,就能克敌制胜,弱者也可以战胜强者。或:弱有所长,强有所短,弱者只要相机而动,善于斗智,就能战胜强敌。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良尝闲从容步游下邳圯上,有一老父衣褐,至良所,直堕其履圯下,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良愕然,欲殴之。为其老,强忍,下取履。父曰:“履我!”良业为取履,因长跪履之。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良因怪之,跪曰:“诺。”
[乙]原谷有祖①,年老,谷父母厌憎,欲捐②之。谷年十有五,谏③父曰:“祖育儿生女,勤俭终身,岂有老而捐之者乎?是负义也。”父不从,作舆④,捐祖于野。谷随,收舆归。父曰:“汝何以收此凶⑤具?”谷曰:“他日父母老,无需更作此具,是以收之。”父惭,悔之,乃载祖归养。


展开余下试题注:①原谷:人名。 ②捐:抛弃。 ③谏:好言相劝。
④舆:手推的小车 ⑤凶:不吉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⑴有一老父衣褐 ( )
⑵顾谓良曰:“孺子,下取履!”( )
⑶父以足受,笑而去 ( )
⑷谷年十有五 ( )
⑸是负义也 ( )
⑹乃载祖归养 ( )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 良愕然,欲殴之 吾欲之南海
B. 捐祖于野 移其民于何东
C. 父以足受 不以物喜
D. 直堕其履圯下 其如土石何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良殊大惊,随目之
  
(2)岂有老而捐之者乎?
4、甲文中老父的怪异行为主要表现在哪里?乙文中原谷父亲后悔的原因是什么?
5、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案:
1、(1)穿着 (2)回头看 (3)离开 (4)通“又” (5)这 (6)于是、就
2、B
3、(1)张良感到很奇怪,随即望着老人(离开)。 (2)哪里有(因为)年老就抛弃他的呢?
4、第一问:老父叫不认识他的张良为他捡鞋子、穿鞋子。 第二问:生怕自己老了以后也被儿子抛弃到野外。
5、敬老爱老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①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③期猎④,虽乐,岂可无一会期⑤哉?”乃往。
(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守信》)
【乙】楚厉王有警⑥,为鼓以与百姓为戍⑦,饮酒醉,过⑧而击之也。民大惊,使人止之,曰:“吾醉而与左右戏,过击之也。”民皆罢。居数月,有警,击鼓而民不赴。
(选自《韩非子•楚厉王失信》)
[注释]①命驾:命令驾车人(准备车马)。
②适:往,去,到。
③虞人:管山林的官。
④期猎:约会打猎。
⑤会期:会面赴约。
⑥警:危急的消息。
⑦为戍:作守卫之事,即防卫。
⑧过:错误。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虽乐,岂可无一会期哉 ( )
(2)乃往 ( )
(3)吾醉而与左右戏 ( )
(4)居数月 ( )
2、翻译下面句子。
(1)君将安之?
(2)使人止之。
3、理解语段内容,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
甲文中,魏文侯在“_____________ ”的情况下,依然不忘“________”的约定,可表现出他的“守信”;
乙文中,楚厉王却因“___________ ”而忘了“____________ ”的规定,可看出他的“失信”。在“取信于民”的问题上,两人形成鲜明对比。
答案:
1、(1)即使(2)于是(3)开玩笑(4)过了
2、(1)您要停止吗?(2)让人停止击鼓
3、饮酒乐,天又雨 与虞人期猎;饮酒醉,过而击之 为鼓以与百姓为戍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甲)
宋陈谏议①家有劣马,性暴,不可驭,蹄啮伤人多矣。一日,谏议入厩,不见是马,因诘仆:“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之贾人矣。尧咨者,陈谏议之子也。谏议遽召子,曰:“汝为贵臣②,家中左右尚不能制,贾人安能蓄之?是移祸于人也!”急命人追贾人取马,而偿其直。戒仆养之终老。时人称陈谏议有古仁之风。
(乙)
范式字巨卿,少游学于太学,与汝南③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④归乡里。式谓元伯曰:“后二年当还,将过尊亲。”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zhuàn)以候之。曰:“二年之别,千里结言,尔何信之诚也?”对曰:“巨卿信士,必不违约。”母曰:“若然,当为尔酿酒。”至其日,巨卿果到,升堂⑤拜饮,尽欢而别。
【注释】
①陈谏议:姓陈,谏义是官名。
②贵臣:朝延中的重臣。
③汝南:古地名。
④告:指告假。
⑤升堂:登上大厅。
1、根据上下文语境, 为加点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1)而偿其直[ ] A. 不弯 B. 故意 C. 通“ 值 ” D. 竟然
(2)将过尊亲[ ] A. 经过 B. 交往 C. 过于 D. 拜访
2、翻译句子:
(1)“彼马何以不见?”仆言为陈尧咨售贾人矣。
(2) 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 请设馔以候之。
3、甲乙两段文字从不同侧面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甲文侧重表现了 ;
乙文侧重表现了 。
4、甲乙两段文字告诉我们的道理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谈谈自己的看法。
答案:
鲍君
昔有人设罝以捕獐,得而未觉。有行人窃取之,犹念不仁,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本主来,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不敢持归。于是置屋立庙,号为鲍君。后多奉之者,病或有偶愈者,谓有神。积七八年,鲍鱼主过庙下,问其故,人具为说。乃曰:“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于是乃息。
7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⑴乃以鲍鱼置罝中而去
⑵问其故
8 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此是我鲍鱼,何神之有________
9 本主“不敢持归”的原因是____(3分)
1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____(3分)
7.(4分) (1)离开 (2)原因 8.(2分) 这是我的鲍龟,哪里有什么神啊, 9.(3分) 于罝中得鲍鱼,怪之以为神。 10.(3分) 要主动探究事理;要敢于质疑等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选自《四知》)
【乙】公仪休①相鲁②而嗜鱼,一国争买鱼而献之。公仪子不受。其弟子曰:“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③之色④。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免于相,则虽嗜鱼,此必不能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不受鱼,我能常自给鱼。”此明⑤夫恃人⑥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选自《初潭集》)
【注释】①公仪休:人名,复姓公仪,名休。 ②相鲁:做鲁国宰相 ③下人:迁就别人
④色:神色 ⑤ 明:明白 ⑥恃人:依赖别人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举茂才( ) (2)故人知君( )
(3)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 (4)虽不受鱼( )
11.下面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闻其贤而辟之
一国争买鱼而献之
君不知故人
夫唯嗜鱼,故不受也
当之郡
必有下人之色
明于人之为己者
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2)夫子嗜鱼而不受,何也?
13.联系甲段的内容,说说杨震为什么被称为“四知”先生?你还知道与杨震具有相同品质的人吗?请列举一个。
14.读完这两则故事,请谈谈你的感悟。
10. ( l )推举,选拔 ( 2 )了解 (3 )全 (4 )即使
11. A
12. ( l )到了夜间,(王密)怀里揣着十斤银字来送给杨震。


展开余下试题( 2 )您喜欢吃鱼却不接受别人送的鱼,这是为什么?
13.示例:因为杨震为官清廉,不接受别人的贿赂。如包拯等。
14.示例:从他们的拒不受贿的言行,感受到他们廉洁自律的思想品德。这种思想即使在今天也是值得称道。(或不要只贪图眼前利益而迷失方向等。)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邴原泣学
《初潭集》
【原文】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译文】
邴原幼时丧父,几岁时,从书塾经过,(听见书声琅琅)忍不住哭了,书塾的老师问他说:“小孩子为啥哭泣?”邴原答道:“孤儿容易悲哀,穷人容易感伤。那些读书的,凡是能够学习的人,必然都是些有父母的孩子。我一来羡慕他们不孤单,二来羡慕他们能够上学。内心感伤,因此而哭泣。老师怜悯屿地说:“你想读书就来吧!”邴原进了学堂,学习异常努力。一个冬天,就读熟了《孝经》和《论语》。
【阅读】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得:①凡得学者 ( )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 )
(2)徒:①吾徒相教 ( )
②徒以有先生也 ( )
2、翻译句子。
①孤者易伤,贫者易感。
②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
③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书塾中的老师值得我们敬佩的是 。
4、我们应该向邴原学什么?
5、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邴原少孤   孤:失去父亲
B. 一则羡其不孤 羡:羡慕
C.二则羡其得学  其:代词,自己
D.师恻然曰  恻然:悲伤或同情的样子。
答案:
1、(1)①能够 ②得到 (2)①白白地 ②只是
2、略
3、为下一代无私奉献的精神。
4、学习他贫不丧志,立志求学的精神和他在学习上刻苦勤奋的精神。
5、C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不死之药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yè)者操之以入。中射之士(警卫官)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大王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1、解释加点字:
谒者操之以入 ( )
谒者操之以入 ( )
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 ( )
不如释臣 ( )
2、下列句子中的“而”表转折的是( )
A.因夺而食之
B.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
C.臣食之,而王杀臣
D.面山而居
3、“楚王不杀中射之士”的原因是什么?
4、中射之士“使人说王”的主要理由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1) 。
(2) 。
答案:
1、(1)拜见 (2)拿着 (3)劝说 (4)放
2、B
3、中射之士揭露了谒者的骗局,同时将“吃”的罪名推给了谒者。
4、(1)罪在谒者 (2)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蔡勉旃坚还亡友财
徐珂
蔡璘,字勉旃,吾县人。重诺责,敦风义。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亡何,其友亡。蔡召其子至,归之,愕然不受,曰:“嘻!无此事也,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且父未尝语我也。” 蔡笑曰:“劵在心,不在纸。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卒辇而至之。
1、对加点的词注音、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1)亡何,其友亡。 (2)且父未尝语我也。
A.(1)wáng 逃亡 (2)yì 语言
B.(1)wú 不 (2)yù 告诉
C.(1)wú 不 (2)yù 词语
D.(1)wáng 死亡 (2)yù 语句
2、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有友某以千金寄之,不立劵。(他)
B.安有寄千金而无劵者?(却)
C.且父未尝语我也。(将)
D.而翁知我,故不语郎君。(所以)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重诺责,敦风义。
(2)卒辇而至之。
4、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你认为是否还需要“重诺责,敦风义”?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1、B
2、C
3、(1)守信用,重情谊。(2)最终用车子运着送还给他。
4、例一:需要。在经济建设和经济往来中最重要的是讲信誉,只有“重诺责,敦风义”,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经济活动才能得以顺利进行。
例二:不需要。追求最高利益是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而“重诺责,敦风义”是次要的。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
■整 理:单培虎
课外文言文阅读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指“门户”税),仍邀(强要)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
1、解释文中加点词:
(1)才与绢数尺 ( )
(2)农夫涕泣 ( )
(3)不取直而归 ( )
(4)遂殴宦官 (
标签:苏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苏教版九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