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1103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3]
高二下学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
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君子生非异也, 。(荀子《劝学》)
问君西游何时还? 。(李白《蜀道难》)
(2)同是天涯沦落人, 。(白居易《琵琶行》)
舞幽壑之潜蛟, 。(苏轼《赤壁赋》)
(3)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奈何取之尽锱铢, 。(杜牧《阿房宫赋》)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后出师表
诸葛亮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得偏全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而议者谓为啡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术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鸟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来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邻、邓铜等,及曲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于,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今。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选自《古文规止》)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众难塞胸 难:非议 B.中间期年耳 期年:一周年
浏览完整试题
C.殆死潼关 殆:危险 D. 当何以图敌 图:对付
3.以下句子中,全都表现出诸葛亮对蜀汉忠诚的一组是(3分)
①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②深入不毛,并日而食 ③涉险被创,危然后安 ④论安言计,动引圣人 ⑤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二项是(3分)( )
A.诸葛亮在这篇写给后主刘禅的《后出师表》中,分析了当时敌我形势,指出讨贼的必要性。
B. 本文旨在说明,处于敌强我弱的局势下,虽说不是为了奉行先主的遗志,但为了维护蜀国的安全,应该抓住战机出师北伐。
C. 诸葛亮针对当时朝廷内部反对北伐的意见,用六个“未解”驳倒众议,独申已见。
D.诸葛亮最后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表示讨贼的决心。文章情真辞切,极能激励人心。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驽下,何能必胜?(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杂诗
(唐)沈佺期
闻道黄龙戍, 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 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 良人咋夜情。谁能将旗鼓, 一为取龙城。
诗句“频年不解兵”和“一为取龙城”看似矛盾,实为匠心之作,请赏析这两句诗的思想意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关于长篇小说相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
A.聂赫留朵夫离开莫斯科前往彼得堡之前去探望玛丝洛娃,并给玛丝洛娃送去一张照片,这时的玛丝洛娃显得很拘谨、羞涩。聂赫留朵夫知道,玛丝洛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使他十分兴奋,深受感动。(《复活》)
B.张倩如率先剪了发,引起了一场轩然大
上一篇:
广东省深圳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卷(word版,有答案)
下一篇:
四川省达州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高二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