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31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0]
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四模
2010年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试题(四模)
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如丧考妣(bǐ) 遂心称意(suí) 数见不鲜(shuò) 呼天抢地(qiāng)
B.倔头倔脑(juè) 螳臂当车(dàng)亟待解决(jí) 丢卒保车(jū)
C.千乘之国(shèng) 噤若寒蝉(jìn) 忤逆不孝(wǔ) 暴虎冯河(píng)
D.忝列其中(tiǎn) 噬脐莫及(shì) 差可告慰(chāi) 如蚁附膻(shān)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在奥运会上,刘翔因伤退出了比赛,这个消息对于热爱刘翔的中国大众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当时在鸟巢的观众都不禁发出了遗憾的叹息声。
B.美国的救市目前处于进退维谷的状态,因为已发放的用于拯救美国金融业、刺激美国经济的3500亿额资金去向不明。
C.专家认为,改变出口驱动的进长模式涉及到中国经济的转型问题,金融危机是一个契机,但也绝不会一挥而就。
D.北大教授季羡林深受大众尊敬,媒体也不断给他扣帽子,冠以“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等称号。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牛年春节长假已经落下帷幕,节后的旅游市场进入淡季,现在出行,旅行价格不但比旺
季时便宜30%至50%,而且旅行中的各项花费也比旺季时便宜许多。
B.中秋节,国家大剧院正式拉开了首演序幕,观看首场演出的2000多名观众不是领导,
不是专家,而是大剧院的建设者、曾在这里居住的居民以及几十个媒体记者。
C.问题奶粉、伪劣药品、重大矿难……接连发生的恶性事件,是近一段时间百姓的心头之
痛,也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D.《新华文摘》在促进思想解放、繁荣学术研究、弘扬民族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厚爱,受到思想界、学术界和知识界的关注和信赖。
4.填入下面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在这美好的春江花月之夜,不知有几人能邀乘明月,归回了自己的家乡。而我那无着落的离情,伴着落月之光,和着江树摇曳,不胜温情缱绻。
①离人南北天各一方 ②隐遮了落月 ③感到道路异常遥远 ④沉沉的海雾
A.①③④② B.④②③① C.④②①③ D.③①④②
二、(9分,每小题3分)
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节选)
格 非
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依赛亚•伯林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伯林显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他自己硬要当刺猬。
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因此,伯林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莫斯科的简单的日常生活,写那种少男少女和他们的爱情故事,非常美好。可是,老托尔斯泰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他要概括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因此,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


浏览完整试题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的小说,我认为古代小说就是一群狐狸,文类各异,趣味不一,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但是到了现代,小说却突然要去做刺猬了,承担起救国救民的责任,小说的写作的动机与过去突然不一样了。例如,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
我曾经还和蔡翔先生讨论,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是从1918年鲁迅的《狂人日记》开始的么?我觉得这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在我看来,至少吴趼人的短篇小说已经非常现代了。他的小说不管是白话文的熟练程度,还是叙事技巧,一点也不亚于鲁迅。不过我所关心的问题不在这儿。我觉得大家普遍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严格地讲,中国过去根本就没有什么短篇小说,有的只是残丛小语、道听途说,或者是传奇、志怪、小品、话本、拟话本、变文、鼓词、箴规和遗闻趣事。其实,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可惜,文学界对于这样的大问题却没有好好去梳理。 www.ks5u.com
我要问的是: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强调小说的社会性的?什么时候小说又突然成了救国救民的载体?1902年,梁启超的《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一文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我们今天觉得这样的题目会很可笑,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有什么关系?还有一个例子可以证明小说的重要,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例如,胡适就是做小说考证出身。胡适的文学观念、见解无甚高明之处。这个人好像不太适合搞创作,谨严有余而性情不足,文学上的想象力和理解力好像确实有问题。他说中国最好的小说是《九命奇冤》,当然是不着调的说法。但是胡适这个人非常可爱。他有一整套的理路,他在启蒙运动中贡献巨大,是一个很理性的知识分子。他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这篇文章涉及到文学的社会性问题。文学要写什么,什么东西可以进入文学描写的范围,他都代作家做了规定。文学在启蒙过程中加入进来,变成科学和民主的忠实的鼓吹者,变成建立民族国家的马前卒。就连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重塑民族灵魂”! (《文学教育》2009年第二期)
5.文章中提到的“刺猬”和“狐狸”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托尔斯泰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因此,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B.依照伯林的观点来分析,作者认为中国古代的小说不是刺猬,没有人拿它们当回事。
C.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因此,鲁迅写小说就是要去做刺猬了。
D.伯林说老托尔斯泰是狐狸做了刺猬的事情是指非要去写什么宏大的史诗。
6.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举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例子是想证明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
B.作者认为大家将中国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看成一回事,这是很大的误解。
C.文学界认为中国的短篇小说是和民族国家的建立,特别是启蒙运动一起出现的。
D.沈从文在写《边城》这样的唯美小说时,居然也要想做刺猬。
7.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那个年代,我国的大学者,几乎无一例外都做过小说研究,说明在他们看来小说是重要的。
B.鲁迅说过,他写小说就是为了救国,这说明他写小说的动机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了。
C.胡适在1917年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对文学发展的影响巨大,原因之一是他把文学
描写的范围,都代作家做了规定。
D.梁启超认为,中国落后的最根本原因是小说不发达;而作者认为国家发不发达跟小说没
有什么关系。
三、(9分,每小题3分)
留 侯 论
苏轼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夫子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亦已危矣。
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幸于不死,此固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倔傲鲜腆而深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可教也。”
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子房才有余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
观夫高祖之所以胜,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
太史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是妇人女子,不称其志气。而愚以为,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8.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 )
A.匹夫见辱,拔剑而起 慈父见背
B.无故加之而不怒 顷襄王怒而迁之
C.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此子房教之也 风之积也不厚
9.下列能直接表现例子中人物有“过人之节”的一项是( )
(1)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2)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击之间;
(3)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4)郑伯肉袒牵羊以逆;


展开余下试题(5)勾践之困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
A.(1)(4)(5) B.(3)(4)(5) C.(2)(3)(4) D.(1)(3)(4)
10.下列解释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主要就张良得书于圯上老人一事进行评论,文章开篇总括全文大意,指出大勇之人,在于有过人之节。
B.文章以张良教高祖能忍,佐其成就大事来回应论点。文章结构严谨,文笔奔放,收束稳妥自然。
C.苏轼怀疑张良身材魁梧奇伟,后来发现他的容貌竟然像妇人女子一样,所以又认为张良就应该是这样。
D.作者认为圯上老人使张良成就大事的不是书,而是通过这件事情磨砺了他能忍的性格。
第Ⅱ卷(共120分)
四、(23分)
1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5分)
(2)庄王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5分)
1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江天暮雪
[元] 陈孚
长空卷玉花,汀洲白浩浩。雁影不复见,千崖暮如晓。
渔翁寒欲归,不记巴陵道。坐睡船自流,云深一蓑小。
(1)“千崖暮如晓”在诗中起什么作用? ( 4 分)
(2)本诗描写的是潇湘八景之一“江天暮雪”,为何要写渔翁的活动? ( 4 分)
13.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5分)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
(2)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 。(曹操《短歌行》)
(3)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4) ,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5)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辛弃疾《永乐遇•京口北固亭怀古》)
五、现代文阅读(22分)
错 误
——中国故事常见的开端
张晓风
在中国,错误不见得是一件坏事,诗人愁予有首诗,题目就叫《错误》,末段那句“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四十年来像一枝名笛,不知被多少嘴唇鸣然吹响。
《三国志》里记载周瑜雅擅音律,即使酒后也仍然轻易可以辨出乐工的错误。当时民间有首歌谣唱道:“曲有误,周郎顾。”后世诗人多事,故意翻写了两句:“欲使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真是无限机趣,描述弹琴的女孩贪看周郎的眉目,故事多弹错几个音,害他频频回首,风流俊赏的周郎那里料到自己竟中了弹琴素手甜蜜的机关。
在中国,故事里的错误也仿佛是那弹琴女子在略施巧计,是善意而美丽的——想想如果不错它几个音,又焉能赚得你的回眸呢?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如果你看到《花田错》《风筝误》《误入桃源》这样的戏目不要觉得古怪,如果不错它一错,哪来的故事呢!
我们先来讲《红楼梦》吧,女娲炼石补天,偏偏炼了三万六千五百零一块。本来三万六千五百是个完整的数目,非常精准正确,可以刚刚补好残天。女娲既是神明,她心里其实是雪亮的,但她存心要让一向正确的自己错它一次,要把一向精明的手段错它一点。“正确”,只应是对工作的要求,“错误”,才是她乐于留给自己的一道难题,她要看看那块多馀的石头,究竟会怎么样往返人世,出入虚实,并且历经情劫。
就是这一点点的谬错,于是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便有了一块顽石,而由于有了这块顽石,又牵出了日后的通灵宝玉。
整一部《红楼梦》原来恰恰只是数学上三万六千五百分之一的差误而滑移出来的轨迹,并且逐步演化出一串荒唐幽渺的情节。世上的错误往往不美丽,而美丽每每不错误,惟独运气好碰上“美丽的错误”才可以生发出歌哭交感的故事。
《西游记》时的那条老龙王为了跟人打赌,故意把下雨的时间延后两小时,把雨量减少三寸零八点,其结果竟是惨遭斩头。不过,龙王是男性,追究起责任来动用的是刑法,未免无情。说起来女性仙子的命运好多了,中国仙界的女权向来相当高涨,除了王母娘娘是仙界的铁娘子以外,众女仙也各司要职。像“百花仙子”,担任的便是最美丽的任务。后来因为访友下棋未归,下达命令的系统弄乱了,众花在雪夜奉人间女皇帝之命提前齐开。这一番“美丽的错误”引致一种中国仙界颇为流行惩罚方式——贬入凡尘。这种做了人的仙即所谓“谪仙”(李白就曾被人怀疑是这种身份)。好在她们的刑罚与龙王大不相同,否则如果也杀砍百花之头,一片红紫狼藉,岂不伤心!
这一段美丽的错误和美丽的罚法都好得令人艳羡称奇!
从比较文学的观点看来,有人以为中国故事里往往缺少叛逆英雄。像宙斯,那样弑父自立的神明,像雅典娜,必须拿斧头开父亲脑袋自己才跳得出来的女神,在中国是不作兴有的。还算捣蛋精的哪吒太子,一旦与父亲冲突,也万不敢“叛逆”,他只能“剔骨剜肉”以还父母罢了。
中国的故事总是从一件小小的错误开端,诸如多炼了一块石头,失手打了一件琉璃盏,太早揭开坛子上有法力的封口。不是叛逆,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故事只有“错”,而“错”这个既是“错误”之错,也是“交错”之错,交错不是什么严重的事,只是两人或两事交互的作用——在人与人的盘根错节间就算是错也不怎么样。像百花之仙,待历经尘劫回来,依旧是仙,仍旧冰清玉洁馥馥郁郁,仍然像掌理军机令一样准确的依时开花。就算在受刑期间,那也是一场美丽的受罚,她们是人间女儿,兰心惠质,生当大唐盛世,个个“纵其才而横其艳”,直令千古以下,回首乍望的我忍不住意飞神驰。
年轻,有许多好处,其中最足以傲视人者莫过于“有本钱去错”,年轻人犯错,你总得担持他三分——有一次,我给学生订了作业,要他们每人念几十首诗,录在录音带上缴来。有的学生念得极好,有时又念又唱,极为精彩。有的却有口无心,苏东坡的“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不知怎么回事,有好几个学生念成“一年好景须君记”,我听了,一面摇头莞尔,一面觉得也罢,苏东坡大约也不会太生气。本来的句子是“请你要记得这些好景致”,现在变成了“好景致得要你这种人来记”,这种错法反而更见朋友之间相知相重之情了。
在中国,那些小小的差误,那些无心的过失,都有如偏离大道以后的岔路。岔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曲径”似乎反而理直气壮的可以“通幽”。错有错着,生命和人世在其严厉的大制约和惨烈的大叛逆之外也何妨采中国式的小差错小谬误或小小的不精确。让叉路可以是另一条在路的起点,容错误是中国故事里急转直下的美丽情节。(有删节)
14.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6分)
(1)文章中的“错误”含义是什么?(3分)
(2)文章说“‘叛逆’太强烈,那不是中国方式”,“中国方式”指的是什么?(3分)
15.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错误,对中国故事而言有时几乎成为必须了。(3分)
(2)岔路亦自有其可观的风景。 (3分)
16.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删去好不好? 为什么?(4分)
17.从文章主旨的角度,赏析文章的行文思路。(6分)
六、语言题(15分)
18.从表达连贯、得体的角度看,下面的语段有两处存在问题。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①我社出版的《生命流程》(陈峰著,散文随笔集),②是一本与知己倾谈的书。
③一册在手,④灵魂的香味便扑面而来。⑤装帧精美,⑥大方的设计,⑦新颖的编排,
⑧显示了制作者的用心。⑨有缘者务必购书阅览。
(1)( )处(只写序号)的( )改为 ( )
(2)( )处(只写序号)的( )改为 ( )
19 仿照示例扩写,要求意蕴丰厚,有文采。(6分)


展开余下试题
倚栏。
倚栏远眺。
倚栏远眺,烟波江上使人愁。
月。
20.根据以下事例,写一个借条.(5分)
张三于2008年7月1日向李锡借钱5万,并说清在年底还请.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沙漠里,父子同种胡杨树。树苗成活后,儿子时常浇水,父亲却很少照看。几年后的一场沙尘暴,使儿子种的胡杨很多被连根拔起,而父亲种的树只掉了
一些枝叶。儿子很诧异,父亲解释道:“你经常给树浇水施肥,它的根就不往泥土深处扎。如把树栽活以后就不去理睬它,逼得它们不得不把自己的根一直扎到地底下的泉源中去。有这么深的根,这些树怎能轻易被风刮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构思作文。行文中必须引用材料,但不得全文照抄。文体自主,标题自定,不少于800字,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河北正定中学高三年级第四次考试•语文答案
1.c(A.遂suì B.当dāng D.差chā)
2.B(平地一声雷:比喻突然发生了令人振奋的大事。用于此处不合语境。改“晴天霹雳”。进退维谷:谷,比喻困境;进退都处于困难境地,比喻进退两难。符合语境。一挥而就:形容写字、作文、绘画等非常熟练或才思敏捷。本句中用于“经济转型”,使用对象不当,宜用“一蹴而就”。扣帽子:比喻把不好的名目强加于人。用于此处感情色彩不当,属望文生义。)
3.C(A关联词位置不当,“不但∥应该放到“旅行价格”的前面。B项表意不明“几十个媒体的记者”既可以理解为“几十个媒体”也可理解为“几十个记者”。D项并列不当,“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和“知识界”是从属关系,不能并列,可改为“思想界、学术界、文艺界以及整个知识界”)
4.C(首先因为“沉沉的海雾”才“隐遮了落月”,同时因为“天各一方”才觉得“异常遥远”。先有④②的景致,才使人觉得遥远。)
5.A.(因果关系错误)
6.D.(A举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例子是想证明他思想的复杂,B是中国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与古代小说,C 是作者认为。)
7.B.(太绝对了)
8 C.(A、分别表示被动和“我”,B、分别表示转折和因果关系 C、都是迎接的意思,D 分别是句尾语气词和句中舒缓语气)
9 B.((1)是总说,(2)是逞匹夫之力)
10 C.(不是苏轼怀疑)
11(1) 这是(因为)他怀有大志,而且他志向(目标)高远(的缘故)啊。
(此其,1分;挟持,1分;而1分;志,1分;句意1分)
(2) 国君能够谦虚地对待别人,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放弃对郑国的进攻。(下人,2分;信,1分;用,1分,遂舍,1分)
12 (8分)(1)它不仅补明了题面中的“暮”字,(2分)而且写出了暮时雪景所特有的那种朦朦眬眬、半幽半明的色调与风韵。(2分)
(2)①加入人的活动,使画面具有动感,纵深感。(2分)②写渔翁的活动,突出江天暮雪的影响。(2分)
13.(1)则知明而行过矣(2)鼓瑟吹笙(3)不求闻达于诸侯(4)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5)舞榭歌台
14(6分)
(1)(3分)具体指中国故事开端中(2分)常见的善意而美丽的小小的差误、无心的过失(1分)。
(2)指的是可以理解的小过小犯(1分),是失手,是大意,是一时兴起或一时失察的错误(2分)。
15(6分)(1)善意而美丽错误(1分)是中国故事里普遍的现象(1分),这样就能演绎出美丽的故事(1分)。
(2)比喻的修辞(1分),人生中无心的过失(1分),也可以出现美丽的情节(1分)。
16.(4分)不可以删去(1分),从故事中的错误写到生活中的错误(1分),说明故事中的精彩在生活中也有(1分),丰富了文章的内容(1分)。
17(6分) 文章认为在中国错误不见得就是一件坏事,是善意而美丽的(2分);为了说明这一点先从诗作《错误》写起,再用中国故事来阐释(2分),然后和外国文学进行比较,最后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解释(2分)。
六、 语言题
18.(4分)(1)⑤处“装帧精美”改为“精美的装帧”。(2分)
(2)⑨处“务必”改为“不妨”。(2分)
19 示例:望月。望月把酒。望月把酒,苍茫往事付东流。(每句2分)
20 格式正确2分,币种清楚1分,还钱时间清楚1分,钱数大写1分.(共5分)
六 作文(略)
附录文言文翻译:
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普通人受到侮辱,拔剑而起,挺身上前搏斗,这不值得算作勇敢。天下有一种真正勇敢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无缘无故的对他施加侮辱也不动怒。为什麼能够这样呢?这是(因为)他怀有大志,而且他志向(目标)高远(的缘故)啊。
张良被桥上老人授给兵书这件事,确实很古怪。但是,又怎麼知道那不是秦代的一位隐居君子出来考验张良呢?看那老人用以微微显露出自己用意的方式,都具有圣贤相互提醒告诫的意义。一般人不明白,把那老人当作神仙,也太荒谬了。再说,桥上老人的真正用意并不在於授给张良兵书(而在於使张良能有所忍,以就大事)。在韩国已灭亡时,秦朝正很强盛,秦王政用刀锯、油锅对付天下的志士,那种住在家裏平白无故被抓去杀头灭族的人,数也数不清。就是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没有再施展本领的机会了。凡是执法过分严厉的君王,他的刀锋是不好硬碰的,而他的末余之势可以驾驭(连上句意思是:在锋芒之势上,是没有可乘之机的)。张良压不住他对秦王愤怒的情感,以他个人的力量,在一次狙击中求得一时的痛快,在那时他没有被捕被杀,那间隙连一根头发也容纳不下,也太危险了!
富贵人家的子弟,是不肯死在盗贼手裏的。为什麼呢?因为他们的生命宝贵,死在盗贼手裏太不值得。张良有超过世上一切人的才能,不去作伊尹、姜尚那样深谋远虑之事,反只学荆轲、聂政行刺的下策,侥幸所以没有死掉,这必定是桥上老人为他深深感到惋惜的地方。所以那老人故意态度傲慢无理、言语粗恶的深深羞辱他,他如果能忍受得住,方才可以凭藉这点而成就大功业,所以到最后,老人说:「这个年幼的人可以教育了。」
楚庄王攻打郑国,郑襄公脱去上衣裸露身体、牵了羊来迎接。庄王说:「国君能够谦虚地对待别人,一定能得到自己老百姓的信任和效力。」就放弃对郑国的进攻。越王勾践在会稽陷於困境,他到吴国去做奴仆,好几年都不懈怠。再说,有向人
报仇的心愿,却不能做人下人的,是普通人的刚强而已。那老人,认为张良才智有余,而耽心他的度量不够,因此深深挫折他年轻人刚强锐利的脾气,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愤去成就远大的谋略。为什麼这样说呢?老人和张良并没有平生的老交情,突然在郊野之间相遇,却拿奴仆的低贱之事来让张良做,张良很自然而不觉得怪异,这自然,秦始皇不能使他惊恐,项羽不能使他发怒。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於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因此随随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汉高祖能忍耐,保养那完整的刀锋(把自己的精锐实力保养得很好,等待对方的衰弊),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下册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0年河北”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1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