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2864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64]
初二下学期期末试题及答案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初二语文试题
命题人:于伟云
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六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须用蓝色圆珠笔、签字笔书写。
4.交卷时只交答题卷,即第四页至第六页。
第一部分(1-10题 24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 粗劣 (liè) 禁锢(jīn) 色厉内荏(rěn) 前倨后恭(jù)
B 摇曳 (yì) 参与(yǔ) 恪守不渝(kè) 恃才傲物(shì)
C 锃亮(zèng) 咫尺(zhǐ) 量体裁衣(liàng) 言简意赅(gāi)
D 装载(zǎi) 侮辱(wǔ) 广袤无垠(mào) 戮力同心(lù)
2、下列词语字形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籍贯 装璜 莫衷一是 食不裹腹 B 愚钝 滞留 正襟危坐 精兵减政
C 脸颊 敦实 乔妆打扮 磬竹难书 D 牟取 哂笑 众志成城 郁郁寡欢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B 那是一张两人的合影,左边是一位英俊的解放军战士,右边是一位文弱的莘莘学子。
C 西方人看中国人用筷子感到不可理喻。
D 虽然周瑜知计过人,但是诸葛亮相比就相形见绌了。
4、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播音员的播音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就是把该读去声的字读成上声。
B.成败与自己的想像有着直接的关联。悲观的把自己想像成失败者,这足以使你不能取胜;乐观的把自己想像成胜利者,将给你带来无法估量的成功。
C.宋朝的林和靖的咏梅名句不少,最脍炙人口的当然是“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D.诗画无不注重绘声绘色,讲究笔力,风韵,意境等……因此,古人曰: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
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西安是一块宝地。在这里,中国古代文化仿佛阳光空气一般,弥漫城中。唐代著名诗人的那些名篇名句,很多都与西安有关联。谁走过丈八沟、乐游原这样的地方不会立即联想到杜甫、李商隐的名篇呢?谁看到灞桥、渭水等等的名字不会立刻神往盛唐呢?_________
A、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B、这里是一个梦和诗的世界,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
C、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
D、这里是一个诗和梦的世界,这里到处是诗,美妙的诗;这里到处是梦,神奇的梦。
6、找出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 )
A、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乍出于匣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C、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D、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二、积累与运用(12分)
7、下面这段话中加横线的两句话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2分)
感谢各位参加我13岁的生日晚会。(1)看见桌上放着的许多大家送来的生日礼物,(2)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往事。我尤其想起了我的同桌张晓波,他是一个多么好的同学啊!他为了帮助我学习数学,竟然放弃了参加奥赛的赛前训练。在他的帮助下,我的数学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浏览完整试题
(1)
(2)
8、《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小说主要讲述了 号潜艇的故事。作者凡尔纳被公认为是“ ”。(2分)
9、古诗文填空(每题1分,共8分)
(1)永结无情游, 。(李白《月下独酌》)
(2) ,料知短兵不敢接, 。(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3)杜甫的《登楼》中用典故,抒发感慨,暗含对代宗讥讽的句子是
, 。
(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诗中诗人表明自己的心迹,蕴含着诗人遭贬的怨愤之情的句子 , 。
(5)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小石潭记》)
(6) ,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醉翁亭记》)
(7) ,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与朱元思书》)
(8)《满井游记》中以物比人的比喻是 。
第二部分(11-29题 46分)
三、文言文阅读(16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从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0、本文作者是 , (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2分)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 扶苏以数谏故 策之不以其道
B. 陈胜、吴广乃谋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辍耕之垄上
D. 为天下唱 吴广以为然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发闾左谪戍渔阳 闾左: (2)会天大雨 会:
(3)为天下唱 唱: (4)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间令:
13、翻译句子(4分)
(1)失期,法皆斩。
(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4、陈胜、吴广的起义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根据本段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
四、说明文阅读(8分)
迷雾探踪
(1)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当接近地面的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状态时,大量的微小水滴或冰晶微粒悬浮在空中,形成雾茫茫的天气,使视野模糊不清,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雾有轻重之分。当水平能见度在1——10千米时称为轻雾,水平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称为大雾,水平能见度在500米以下的称为浓雾、平流雾、蒸汽雾、上坡雾、锋面雾等几种。
(2)雾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让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一个现象:在做饭时,大家总能看到锅的上方有雾气产生,雾的形成和它形成的原理相同,只是形成的范围大,维持的时间长而已。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白昼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但是到了夜晚,地面热量的散失,使地面温度下降,同时影响接近地面的空气层,使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凌晨时分空气温度低,所以大雾经常出现在早晨。太阳升起后,由于温度的升高,小水滴或小冰晶又变成水汽或降落到地面,雾又渐渐消散了
(3)大雾天气不仅对交通影响很大,而且还危害农业。如果连续几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作物生长,诱使病害发生。如小麦抽穗时遇上3天以上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4)专家提醒说,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有很大的隐蔽性。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锻炼或散步,随着活动量的增加呼吸会加深、加快,这样就会更多地吸收到雾中的有害物质,极易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所以,在有雾的天气里,人们应当停止一些户外活动,尤其是一些剧烈的运动。
(5)既然大雾能给人们带来危害,那么人们能不能消除迷雾呢?回答是肯定的,可以进行人工消雾。所谓人工消雾,就是指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区域内的雾以提高能见度的行为。雾可分为雾区温度高于0℃的暖雾和低于0℃的过冷雾。目前一般有三种消暖雾的方法:一、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采取一定的措施,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物质作为催化剂,产生大量凝结核,水汽附着在凝结核上成为大水滴。三、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飞机在雾区顶部缓慢飞行,把雾顶以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与雾中空气混合,促使雾滴蒸发消失。
15、文章分四个层次介绍了“迷雾”,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一、四层的内容。(2分)
16、第(1)(3)段中主要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至少举出三种)(3分)
17、第(2)段在说明雾的形成与消散过程中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1分)
展开余下试题
18、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语言准确性的?(2分)
据测定,雾滴中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
五、议论文阅读(8分)
① 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炸,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须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② 孟于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俄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就是说,如要锻炼一个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这是我们从人生经验中得到的实情。诊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百炼变成钢”;“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都说明以上道理。
③ 我们最循循善诱的老师是孔子。《 论语》里孔子的话,都因人而发,他从来不用教条。但是他有一条很重要的教训。最理解他的弟子曾参,怕老师的教训久而失传,在《大学》章里记下老师二百零五字的教训。其中最根本的一句是“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不就是锻炼身吗?
④ 修身不是为了自己一身,是为了齐家、治国、平天下。平天下不是称王称霸,而是求全世界的和谐和平,有的国家崇尚勇敢,有的国家高唱自由、平等、博爱。中华古国向来崇尚和气,“致中和”,从和谐中求“止于至善”。
⑤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根本的要求。天生万物的目的,该是为了堪称万物之灵的人。但是天生的人,善恶杂糅,还需锻炼出纯正品色来,才有价值。这个苦恼的人世,恰好是锻炼人的处所,好比炼钢的工厂,或教练运动员的操场,或教育学生的教室。这也说明,人生实苦确是有缘故的。
(选自杨绛《走到人生边上》,有删改)
19、文章开篇讲“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 2 分)
答:
20、第①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并说明其效果。(2 分)
答:
21、第②段末尾的“以上道理”是指
(2分)
22、指出本文在写作方法上的突出特点,并谈谈对你写作文有何启发。(2 分)
答:
六、记叙文阅读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①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②我问:“怎么草也开花?”
③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④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⑤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当残疾,认为他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
⑥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黝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在里头。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他回我:“爸知道我很努力的。”我轻轻叹一口气,心里有些感动,又有些感伤。可我并不认为他可以为自己改变什么。
⑦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来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⑧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那个耳聋的孩子。或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了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⑨刹那间,台下一片寂静。
⑩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细小而执著。
23、给下列加点字加拼音(2分)遐想( ) 嗫嚅( )
24、文题“一棵草都会开花”母亲的话“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各是什么意思?( 2 分)
答: 25、文章前四节运用大量笔墨细致描写各种草开的花,其作用是什么?( 2 分)
答:
26、从第⑥节画线的句子,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通读全文,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引用原文回答)( 2 分)
答:
27、结合全文分析“我”的形象,并说明“我”在文中的作用。(3 分)
答:
28、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60 字左右)。(3分)
答:
第三部分(第30题 50分)
29、作文
生活在集体之中,你一定有过与人合作的经历,如相互切磋学习经验,一起参与科技制作,分工创办班级小报,共同夺取球赛胜利等等。在交流中学会学习,品尝快乐;在协作中学会做事,分享成功。请你选取你生活中的一段经历,以“合作”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
展开余下试题
要求:①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②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初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答案
一、1、C A禁锢(jìn)B摇曳(yè)参与(yù)D装载(zài)
2、D A装潢 食不果腹B精兵简政C乔装打扮 罄竹难书
3、D A感情色彩不对B莘莘学子不能是一个学生
C“不可理喻”应为“不可思议”
4、B解析:此题A项中的冒号应改为逗号,因为标注冒号时,不仅要有提示下文或总结上文的需要,而且要有比较大的停顿,而这个句子标注冒号的地方没有较大的停顿,因此不宜用冒号;B项中第二分句是分开的两句话,其内容是并列关系,故使用分号;C项中所引用的两句咏梅诗只是作为作者语言的一部分,句末句号要放在引号外。D项省略号与“等”不能同时使用。答案:B
5、C(解析:先承上分述,再总括,“诗和梦”前后呼应。)
6、D
二、
7、病句修改(1)看见桌上放着的大家送来的许多生日礼物(2)我不禁回忆起了从前的事或我不禁回忆起了往事。每句一分
8、诺第留斯、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9、每题一分,有一个错别字这一空就没分。
(1)相期邈云汉(2)虏骑闻之应胆慑,车师西门伫献捷。
(3)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4)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6)伛偻提携,山肴野蔌(7)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8)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略也。
三、10、司马迁 西汉(每空一分) 11、C (2分)
12、闾左:代指贫苦人民。会:适逢,恰巧遇到。唱:通“倡”,首发。 间令:暗使。(每个词1分)
13、(1)误了期限,按秦王朝的军法/法律,就要杀头/被杀头。(2分)
(2)第二天,大家/士兵们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的,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2分)
14、偶然性:“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将900名贫苦人民逼上绝路。(2分)
必然性:“天下苦秦久矣”,秦朝的残暴统治使人们忍无可忍。(2分)
四、说明文答案
答案:1、什么是雾(雾的定义) 雾的消除(人工消雾)(每空一分)
2、下定义 分类别 举例子 列数字(答出其中三种即可)(一点一分)
3、时间顺序(1分)
4、“据测定”说明后边的结论是确定的事实,从结论的来源上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1点1分)
五、议论文答案:
1、( 2 分)强调人修身的必要性
2、( 2 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阐明人修身的必要性
3、( 2 分)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
4、( 2 分) 示例:使用大量理论论据,启发我们要善于把读背内容运用到写作当中。首尾照应,启发我们写文章时要注意首尾呼应。
六、记叙文阅读
23、xiá niè
24、(2 分)文题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每问1 分,共2 分)
25、( 2 分)作者运用大量笔墨细致地描写各种草开的花,为下文写耳聋学生不被重视却取得成功打下铺垫;结构上与结尾构成首尾呼应;借花喻人,表现文章的主题(答出一点得1 分,答出其中两点得2 分)
26、( 2 分)( l )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 2 )他同答我: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3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4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以上四点,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2 分)
27、(3分)形象:我是一个关怀学生、尊重学生、具有爱心、勇于反思的教师。(1 分)作用:我是文章的线索,起到了贯穿全文脉络,把人物和事有机结合,使文章条理清楚的作用,同时使文章主题更加突出。(2 分,意对即可。)
28.( 3分)比喻贴切合理,得l 分;评价与比喻存在内容关联,体现关怀意识,语言流畅,得2分。 (120.15.9.236)
上一篇:
初一语文上学期期中测试题
下一篇:
人教版初二下学期期中试题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初二下学期”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8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