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95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5]
2010年秋语文素质测试卷
2010年秋语文素质测试卷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下面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一首诗,请你读一读,完成(1—4)题。
仿佛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在我游戏中间/有时仿佛有一段歌调在我的玩具上 (A.回旋 B.旋转),/是她在晃动我的摇篮时所哼的那些歌调。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但是当初秋的早晨 / 合欢花香在空气中 (A.游动 B.浮动) /庙里晨祷的xīn香向我吹来像母亲一样的气息。
我不记得我的母亲,/只当我从卧室的窗里外望yōu远的蓝天,/我仿佛觉得我母亲凝视在脸上的眼光。/ (A.填满 B.布满)了整个天空。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歌调( ) 晃( ) xīn( )香 yōu( )远
2、加“△”的“凝”字,查字典应查 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1分)
3、根据诗意,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依次填在横线上。(只填字母)(2’)
① ② ③
4、在诗歌创作上,我国现代作家冰心受泰戈尔的影响,形成了诗歌风格。下面的诗选自她的《繁星•春水》,请从内容和形式上谈谈这首诗的特点。(2分)
言论的花儿 / 开得愈大, / 行为的果子 / 结得愈小。
内容: 形式:
5、请以下列成语为上联或下联,要求也用成语写出下联或上联。(4分)
(1)守株待兔,         (2)塞翁失马,         
(3) ,藕断丝连 (4)雪中送炭,         
6、下面是一段介绍王羲之书法的文字,请用比较工整的语句(如排比)概括王羲之在书法史上的主要贡献。要求:①符合原意。②不超过30字。(3分)
在书法史上,王羲之是一位富有革新精神的大书法家。他早年从卫夫人学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楷书学钟繇,在书法上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中晚年时,他不满当时用笔滞重、结体稚拙的局面,锐意改革,书风大变。他对楷书的结构、点画等加以变革,使楷书趋于匀称俊俏,挺拔多姿;他开创了今草,其草书用笔多变,流畅而富有韵致,比起前人有了质的飞跃;他的行书婉转灵动,俊逸妍美,从此行书取得了与篆隶楷草并列的地位。
7、填入下列横线处的几句话(4分)
陈奂生想罢,心里暖烘烘,眼泪热辣辣,在被口上拭了拭,便睁开眼来细细打量这住的地方,却又吃了一惊。原来这房里的一切,都新堂堂,亮澄澄,陈奂生不由自主地立刻在被窝里缩成一团。
①地板暗红闪光,照出人影来。
②更有两张出奇的矮凳,比太师椅还大,里外包着皮,也叫不出它的名字来。
③四周的墙,用青漆漆了一人高,再往上新刷白。
④平顶(天花顶)白得耀眼。
⑤床上,垫的是花床单,盖是的新被子。
⑥紫檀色五斗橱,嫩黄色写字台。

8、认真观察右边这幅漫画,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说说这幅漫画给我们的启示。(3分)
(2)请你为这幅漫画拟个标题。(2分)
9、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通过这次演练,全市卫生系统各级医疗卫生人员进一步熟悉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预案,提高了应急反应、指挥决策和医疗救治能力。
C、在他面前,你绝不会因为他是名人而自卑,而会真正从心里感到你与他是平等的。


浏览完整试题D、目前正在举行的“十佳歌手评选大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透过表面的轰动效应,人们对这场比赛的实质产生了质疑。
10、阅读下面的文字,任选一题完成名句填空(5’)
(1)驾舟漂流百里峡,奇山异水,欣然联想郦道元《三峡》“春冬之时,则 ① ,
”;月夜漫游宝石湖,清风鳞浪,油然忆及范仲淹《岳阳楼记》“长烟一空,皓月千里, ② ,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结伴信步五峰山,茂林修竹,怡然沉醉陶渊明《桃花源记》“土地平旷, ③ , ”,好一幅太平洋和的田园山水风光。更有登临八台观日出,自然顿生杜甫《望岳》“ ④ ,
”的壮志豪情。其实,美丽家乡的四季风光,何尝不是六一居士《醉翁亭记》“ ⑤ , ,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的真实写照。
(2)“愁怨”原本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在诗人笔下借助多种意象却使之变得有形可感,有味可嗅,有色可观。如欧阳修《踏莎行》中的“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还有李煜的“问君能有几愁? ① 。”句;李白的“ ②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句。李清照《武陵春》中   ③   ,
         和《醉花阴》中的“莫道不消魂, ④ , ”两联绘形绘色地写出了愁绪的千姿百态。柳永《蝶恋花》中的“衣带渐宽终不悔, ⑤ ”两句写愁的句子更是千古绝唱。
二、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总想为你唱支歌
走一趟大西北,就像走在一块失去平衡的地块上。
这是一个怎样倾斜了的世界啊!
夕阳里的左公柳默默地伫立着。大漠的风沙在它们身上刻下了斑斑驳驳的伤痕。我曾见过一幕震慑人心的景象。那是一株在狂虐风暴中被击倒的左公柳。这老柳并没有就此而死亡。在它倒伏的身躯下,庞杂的根系一半裸露在地上,一半残留在地下。于是,残留在地下的根系便顽强地负起了生命的全部使命。茂密的枝叶在倒下的躯体上依然生长得非常美丽,每一片叶子在阳光映照下好像一串串晶莹发光的绿宝石。
去民勤县拜访苏武山,公路有一半被流沙所拥没。民勤被喻为沙海中的孤岛,四周为浩瀚沙漠所包围。苏武牧羊的故事听说就发生在民勤已经干枯的北海边。有话流传:“民勤无天下人,天下有民勤人。”一曰民勤之艰苦,外乡人都望而生畏,不肯前来安营扎寨;二曰民勤人肯吃苦,敢于外出闯荡。在民勤,常常能见到这样的画面:一个农人,一匹骆驼,一辆小板车,在泥沙的路上踽踽走着。落日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那农人裸露的脸和手是黑的而且皱着,那农人转动的眼珠是迟缓的却是渴望的。他们就在这一派灰黄的鸿蒙中往返着。由于降生在这样一个巨大的空间里,他们已无所谓大。由于生存在这样一块没有生迹的土地上,他们亦无所谓无。他们知道属于自己的只有一个:要想活下去,只有向命运抗争。
在戈壁上赶路,还能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一片片疤痕累累、粗壮结实的胡杨林,因缺水而死亡了。仿佛是一个刚刚经历了恶战的古战场,死亡的胡杨林挺立着身子不肯倒下,一条条高高举起的痉曲干枯的胳膊直指蓝天,密密麻麻的胳膊汇成了一片呐喊的海洋,为活着的伙伴和为死去的自己。荒漠戈壁上随处可见被榨干了最后一滴水的枯枝败草的尸体,惟有枯死的胡杨林的方阵总使我热泪盈眶。
在戈壁大漠中赶路,满目皆是巨大的悲壮。走一趟大西北,人会坚强几分;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在大西北我曾拣回一枚戈壁石。谁也无法读出它的年龄,谁也无法估出它的身价。它体不盈握,状若鹅卵,但通体的赤红中沁着几缕淡淡的乳白,红白相间的石纹如涌动的江潮。记得那天就是这石纹吸引了我,从此我们再没分离。月光溶溶地罩着它,珠圆玉润般生辉,沉鱼落雁般美丽。多少夜我与它默默对视,静谧中总听见一个声音在呼喊我。那声音苍凉而低沉,那声音遥远而神秘,那声音从不可知的地方飘来,又消散在不可知的地方。每每从沉思中醒来,心湖里便又涨潮似的涌动一层情思。
也许有那么一天,大家会猛然醒悟: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那里挤满了人,矗满了楼,停满了车。人们会发现,大西北正在呼唤我们。尽管那里的风是干燥的,水是咸涩的,但那里有可以让鸟儿展翅翱翔的天空,那里有可以让生命茁壮生长的绿洲。是的,会有那么一天,大西北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美丽,到那时,倾斜了的世界会重新平衡。
大西北并不苍白并不无奈的黄土地呵,总想为你唱支歌。
11、文中刻画的“左公柳”和“民勤人”两个形象具有哪些相同的特点?作者描写这两个形象的用意是什么?(4分)
1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4分)
(1)走一趟大西北,长不大的孩子会长大。
(2)南方的天地太玲珑剔透了,太经不起摔打了。
13、文章第五段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写枯死的胡杨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4分)
14、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5分)
三、古诗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5、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4分)
16、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1题。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子墨子言曰:“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柰何哉?子墨子言:“ 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是故诸侯相爱则不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


展开余下试题然而今天下之士君子曰:“然,乃若兼则善矣,虽然,天下之难物于故也。”
子墨子言曰:“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故文公之臣皆牂羊之裘,韦以带剑,练帛之冠,入以见于君,出以践于朝。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为之也。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昔越王勾践好士之勇,教训其臣,和合之焚舟失火,试其士曰:‘越国之宝尽在此’。越王亲自鼓其士而进之。士闻鼓音,破碎乱行,蹈火而死者左右百人有余。越王击金而退之”。
是故子墨子言曰:“乃若夫少食恶衣,杀身而为名,此天下百姓之所皆难也,若苟君说之,则众能为之。况兼相爱,交相利,与此异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此何难之有焉,特士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今天下之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墨子•兼爱中》,有删节)
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家之与家之相篡 篡:劫夺B. 人之与人之相贼 贼:偷窃
C. 何以易之    易:改变D. 胁息然后带 胁:收敛
18、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B.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C. 昔者晋文公好士之恶衣
镜之新开 冷光之乍出于
D 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19、下面各项中每句话都能体现本文主旨的一项是( )(2分)
①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②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③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利,辩其害故也。④夫爱人者,人亦从而爱之。⑤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⑥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
A. ①②⑥ B. ①④⑤   C. ②③⑤ D. ③④⑥
20、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文中的“仁人”主要是指那些对他人怀有仁爱之心、实施仁政的人。
B、本文借第三自然段士君子的质疑展开论说,阐述了“兼爱”的可行性,说理严密具有说服力。
C、“兼爱”的好处远大于迎合君主所得到的好处。士君子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这是识小利而不识大利。
D、本文第四自然段列举事例进行论证,夹叙夹议,说理深入浅出。
21、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是其故何也?君说之,故臣能之也。
(2)利人者,人亦从而利之;恶人者,人亦从而恶之。
(3)此何难之有焉,特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为行故也。
四、作文(50分)
22、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2010年秋语文素质测试卷
答 题 卡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1、(2分) 歌调( ) 晃( ) xīn( )香 yōu( )远
2、(1分)             
3、(2分) ① ② ③
4、(2分)内容:
    形式:
5、(4分)(1) (2)
(3) (4)
6、(3分)                                    
                                        
                                        
7、(3分)                     
8、(1)启示(2分):                                 
                                        
(2)标题(1分)                  
9、(3分)    
10、(5分)(1)①                         
   ②                         
      ③                         
      ④                         
      ⑤                         
(2)①                         
②                         
③                         
④                         
⑤                         
二、现代文阅读(42分)
11、(4’)

12、(4分)
   
13、(4分)
  
14、(5分)
  

三、古诗文阅读
15、(4分)
16、(4分)
17、(2分)
18、(2分)
19、(2分)
20、(2分)
21、(6分) (1)
(2)
(3)
四、作文(50分)
22、担当,在词典里的意思是“接受并负起责任”。担当是一种态度,也是一种行动担当,可以为自己、他人,也可以为国家、民族……
你对“担当”有着怎样的体验或感悟,请以“担当”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全文不少于800字。






















展开余下试题










600字

























2009年秋语文素质测试卷8
1、diào huàng 馨 悠 2、冫 聚集、集中 3、A B B
4、内容:富有哲理,告诉大家脚踏实地多做少说。
形式:对比鲜明,比喻生动,语言精练。
5、(1)打草惊蛇 (临渊羡鱼等)  (2)叶公好龙 (杞人忧天) (3)瓜熟蒂落 (4)锦上添花
6、示例:王羲之变革了楷书,发展了草书,确立了行书的地位。
7、这段话排序,应抓住语境提供的参照物“被口”以及“睁开眼”在“被窝里”等词语。一个躺在床上的人的目光,应该是按照屋顶----地板,地下----床上的顺序来观察这个房间。也就是说,我们在给它排序时,既要考虑符合事理逻辑,又要考虑空间关系。因此,它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①⑥②⑤。
8、①为了升学而避开一切课外书是不可取的,如此走捷径,是在成长路上走了弯路。(说出符合漫画寓的启示,观点正确即可)
②答案示例:是“捷径”,还是弯路?或:如此升学! (只要符合漫画寓意,即可)
9、D
10、(1)①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②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③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⑤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①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抽水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③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⑤为伊消得人憔悴
二、
11、特点:顽强不屈,有着极强的生命力。
用意:①表现大西北的精神风貌;②表达作者对大西北的赞美和崇敬之情。
解析 关于“左公柳”的描写,主要在第三段,突出了一株老柳形象。第四段突出了“民勤人”向命运抗争的精神,关于作者的用意要考虑本文的写作目的。
12、(1)大西北环境的艰苦恶劣、生命的顽强抗争,会强烈震撼来自其他地方的孩子,使他们学会坚强,早日成熟。
(2)南方过于精致纤巧,过于脆弱,远没有大西北的粗犷坚韧。
解析 (1)句中要考虑“长不大的孩子”与“会长大”两者的含义。(2)句中要抓住“玲珑剔透”“摔打”等词考虑。
13、手法: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和想像的表现手法。
好处: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胡杨林死而不屈的精神。
解析 手法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常见的衬托对比,象征与托物言志,联想与想像等,要结合第五段具体分析。
14、①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②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③以戈壁石的呼喊,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
解析 文章第七段写戈壁石,写了我对戈壁石的喜爱,写出了它的美丽、昂贵,但一定要考虑到本文最终是为大西北唱的赞歌,这就需要考虑戈壁石与大西北的关系。
15、“拳”和“退”
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16、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
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解析】本题第(1)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查考生对诗眼的把握,第(2)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时,除把握全诗内容外,还要结合作者及注释内容理解。诗句中的动词往往是最富表现力的。诗歌从怀古开始,如今随苏轼同游古代英雄争霸的赤壁,不禁浮想联翩。再回到现实,眼前实景,着实可爱。而今只羡慕垂钓者(隐者)。
三、古诗文阅读
17.B 18.A 19.B 20.C
21. (1)等到一年,朝廷的臣子饿得面有黑黄色。这是什么缘故呢?君主喜欢这样,所以臣子能这样做。
(2)有利于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做有利于他的事;憎恶别人的人,别人也跟着憎恶他。
(3)这样有什么困难呢?只不过是君王不用这样的方法施政而士人不用这样的方法行事的缘故。 (120.84.19.83)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关于“2010年秋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