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88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8]
陆集中学九年级语文期中复习试题
陆 集 中 学 九 年 级 语 文 期 中 复 习 试 题
命题人:仇 伟
一、积累运用
1.将下列生字词书写有误的改正过来。
一弘水潭 迵然相异 分道扬镳 浮想联翩 如愿以尝
消声匿迹 郑重其是 誓不两立 言简意陔 融汇贯通
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看着只有三、四百米高的小山,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勇气登上去?
B、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是我平时最喜爱看一个节目,它的主持人张宏民、罗京、李瑞英……等也是我最崇拜的。
C、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D、《故乡》这篇小说选自鲁迅小说集《呐喊》。(《鲁迅全集》第一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有些同学在写作文时,文不加点,这是很不好的现象。
B、在扬州见面后,小张要北上北京,小李要南下广州,于是就在扬州分道扬镳了。
C、接着我来谈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请大家洗耳恭听。
D、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四中全会一再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加大反腐倡廉的力度。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平时成绩都位居班级前列,不料这次考试却跻身班上的末流之列。
B、我们要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用美的心灵去感受世界,用美的眼光去观察世界。
C、考试能否取得优良成绩,取决于平时的努力学习。
D、我们要学会用正确的立场、方法和观点,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5.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春天是不知不觉来的,她走的时候,也是在不知不觉中离去。_____________,让你久久不能忘怀那份瑟缩,那份冷酷。
①“乍暖还寒时刻,最难将息” ②既不像秋天落下那么多的黄叶
③也不像冬天,一阵烂雪,一阵冻雨 ④“无边落木萧萧下”,造下满天声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①②③ D、②④③①
6. 默写。
① ________________,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鼎湖山听泉》)
②《关雎》首节写小伙子理想配偶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河豚欲上时。(《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⑤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经 蒹葭》)
⑥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⑦ 我喜欢读各种风格的散文,喜欢鲁迅的__________________、巴金的________________、茅盾的___________________、冰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惟有从学问中产生出来的智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透过云层,照射到青空的境地。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美国教育机构仅为高中学生求学期间列出的必读的经典书目就有20部之多。这个书目包括: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弥尔顿的《失乐园》,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惠特曼的《草叶集》等。这是美国高中在校生的必读书目,而且教育部门规定,这些书目数十年不变,且要参加相关内容的考试。
材料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也向中学生推荐了几十本经典“必读书目”,仅初中三年就有吴承恩的《西游记》,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等。以江苏扬州市的中考为例,近年来的中考都把名著题作为必考的题型。现实的情况是:我们常常看到现在许多中小学生的经典阅读只停留在对中国古典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同时,肆意改编经典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西游记》被“大话”,《三国》被“水煮”。
浏览完整试题
①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的共同结论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针对材料二中提到的《格列佛游记》回答问题。
格列佛到达的第四个国家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是该国中两种美德。他在利里浦特(小人国)是用什么方法扑灭了利里浦特王宫的大火?
二、阅读理解
(一)诗歌鉴赏
关 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窹寐求之。
求之不得,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8.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9.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百合花》
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我强忍着眼泪,给那些担架员说了些话,打发他们走了。我回转身看见新媳妇已轻轻移过一盏油灯,解开他的衣服,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拭着身子,这位高大而又年轻的小通讯员无声地躺在那里。……我猛然醒悟地跳起身,磕磕绊绊地跑去找医生,等我和医生拿了针药赶来,新媳妇正侧着身子坐在他旁边。
她低着头,正一针一针地在缝他衣肩上那个破洞。医生听了听通讯员的心脏,默默地站起身说:“不用打针了。”我过去一摸,果然手都冰冷了。
新媳妇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低声地说:
“不要缝了。”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低下头,还是一针一针地缝。我想拉开她,我想推开这沉重的氛围,我想看见他坐起来,看见他羞涩的笑。但我无意中碰到了身边一个什么东西,伸手一摸,是他给我开的饭,两个干硬的馒头。……
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动手揭掉他身上的被子,要把他放进棺材去。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自己动手把半条被子平展展地铺在棺材底,半条盖在他身上。卫生员为难地说:“被子……是借老百姓的。”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在月光下,我看见她眼里晶莹发亮,我也看见那条枣红底色上洒满白色百合花的被子,这象征纯洁与感情的花,盖上了这位平常的、拖毛竹的青年人的脸。
10.《百合花》中的百合花被子在小说中两次出现,第一次出现在哪里?当时新媳妇的态度怎样?
________
________
11.“新媳妇又短促地‘啊’了一声。”句中的“啊”字有何意蕴?
________
________
12.“虔诚”读音____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新媳妇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情。
13. 新媳妇这时脸发白,劈手夺过被子,狠狠地瞪了他们一眼。
“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试分析句子中新媳妇“劈手”“狠狠”“气汹汹”的原因。
________
________
14.课文中多次写到“通讯员”衣服上的口子,这口子是怎么回事?新媳妇在他死后不顾劝说继续缝补说明了什么?
________
________
15.课文结尾再次写到“百合花”有何用意?
________
________
(三)课内阅读《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
17.解释加点的字:
○1环而攻之而不胜 ○2然而不胜者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委而去之
○5故君子有不战 ○6亲戚畔之
18.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 ”,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 ” 。
19.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
20.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2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这三个句子的顺序能否改变? 为什么?
展开余下试题
22.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四)课内阅读《论美》。
仔细考究起来,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是难于直观的。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象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有画家本人喜欢。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拉丁谚语说过:“晚秋的景色是最美好的。”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23.“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中“颜色”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________
24.如何理解“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这句话。
________
25.为什么作者说“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 从全文看,作者认为“最高的美”又应当是一种怎样的美?请你举例说明。
________
26.“美是不能制订规范的,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其中加点字“机遇”和“公式”有什么含义?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
________
27.“美犹如盛夏的水果”,这里的“美”是指的什么?请你以“美”为本体写一个比喻句。
________
三、作文
28. 作为处在成长期的青年学生,你一定有过痛苦,有过忧伤,有过自卑,有过迷惘、有过困惑……请你先补全下面的文题,然后再写一篇文章。可写你的感情历程,可写你的思想飞跃,可写你的青春感悟等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题目:走出__________________
100
200
300
400
500
400
参考答案
1. 泓 迥 偿 销 事 势 赅 会
2. C
3. D
4. D
5. D
6. 略
7. ①两个国家的教育机构都强化了对经典的认同,肯定了文学经典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因此都十分重视在中学阶段普及推广文学经典。(只要答到两个国家的教育机构都认识到文学经典对中学生成长的意义即可以。如果答到第二则材料中的现实问题要扣分1分)。②慧骃国(智马国);友爱与仁慈 ,他在王宫上撒了一泡尿
8. A
9. 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比兴手法。
10. 略
11. 略
12. 懊悔与哀悼
13. 新媳妇为小通讯员的壮烈牺牲而感情不能自控。流着泪把自己的新被子铺在棺材里,表达她深切的哀悼和崇敬之情。
14. 通讯员衣服上撕破的口子是在新媳妇家抱被子时剐破的;新媳妇缝那个破洞,表现新媳妇对通讯员的关心与痛惜。
15. 略
16. 略
17. 略
18. 略
19. 举例论证 对比论证
20. 略
从“域民”到“固国”到“威天下”是治国的顺序,必须做好前一阶段的事,才能有可能实现后一个目标,它们之间是递进的关系。
21. 二人同心 其利断金
22. 面容之美
23. 三者之美的不同层次的比较,充分说明内在美重于外在美
24. 最高的美是内在美,是品德之美,它难于直观,也不可能做作。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美在于他舍生取义的生死观)
25. 事物之美有其“自然天成”的一面,有时并不是人力所可以企及的,不可以借助于公式之类的人为手段所能创造出的。这正如达芬奇与他的《蒙娜丽莎》一样,那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妙手偶得。
26. 美的形貌 略
略 (222.188.101.4)
上一篇: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舒城三中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九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陆集中学九”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