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969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2010年秋八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人教版doc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命题人:余 静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共6分)
1、春潮带雨晚来急, 。
2、气蒸云梦泽, 。
3、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 。
4、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
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这让我们联想到周敦颐
《爱莲说》中与之意义相近的名句:“ , ”。
6、古诗文中有许多表现“登高”内容的诗句,请写出连续的两句: ,
。
三、语言基础与语文实践活动(18分)
7、选出下列加字注音、书写全对的一项(2分) ( )
A、震悚(sǒng) 荒谬(miù)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àng)
B、额坊(fáng) 嶙峋(xún) 轩榭(xuān) 匀称(chèn)
C、幽咽(yàn) 差使(chāi) 阡陌(mài) 寒噤(jìn)
D、箱箧(qiè) 伧俗(cāng) 愧怍(zuò) 伛(yǔ)
8、对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①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
②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
③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
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④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A、①列数据 ②举例子 ③举例子 ④作诠释
B、①列数据 ②举例子 ③列数据 ④下定义
C、①列数据 ②引用 ③举例子 ④作诠释
D、①列数据 ②引用 ③列数据 ④下定义
9、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多读书是提高一个人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
B、这次回到故乡,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老师,那熟悉的可爱的乡音和那爽朗的笑声。
C、为了防止这类事故再次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奋与否。
10、下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的这两句诗运用比喻和夸张,将庐山
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描绘得极为生动。
B、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抚今追昔,想起的是春天的故事;
极目望远,看到的秋天的收获。
C、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既包括精神的充实,情感的完善与
人格的提升,也包括听说读写能力的养成。
D、天摇地动,怎能摧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怎能斩断心心相系的骨肉
深情?抗震救灾,是对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
11、名著阅读(3分)
时值隆冬,天气严寒,彤云密布。行无数里,忽然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山如玉簇,林似银妆。张飞曰:“天寒地冻,尚不用兵,岂宜远见无益之人乎!不如回新野以避风雪。”玄德曰:“吾正欲使孔明知我殷勤之意。如弟辈怕冷,可先回去。”飞曰:“死且不怕,岂怕冷乎!但恐哥哥空劳神思。”玄德曰:“勿多言,只相随同去。”
(1)这段文字选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作者是 。(1分)
(2)选段在写法上有什么显著特色?(2分)
浏览完整试题
12、根据对联知识,完成下面的习题。(7分)
(1)在下面括号里分别填入一个成语,要求与它前面的那个成语形成一种对偶。
A、愚公移山——( ) B、守株待兔——( )
C、雪中送炭——( ) D、瓜熟蒂落——( )
(2)下面是一副感叹时光流逝的上联,请对下联。(3分)
上联:才见几番风停雨住
下联:
三、阅读理解(43分)
(一)阅读新闻,完成13-14题。(2分)
中广网上海11月1日消息(记者李谦) 昨晚20时30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宣布: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
至此,历经百年的期盼、八年的准备和工作人员184天辛勤工作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盛会。
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国际展览局秘书长洛塞斯和来自世界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出席了闭幕式,共同庆祝上海世博会取得圆满成功。在闭幕致辞中,国际展览局主席蓝峰用三个“成功”充分肯定了上海世博会的组织工作。(有删节)
13、请为这则新闻补拟标题: 。(不超过12个字)
(二)阅读杜甫的《春望》,完成14-16题。(6分)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4、结合全诗看,诗中的“望”字包含了
的含义。(2分)
15、诗的前四句描绘了哪些景物?诗人是怎样用景物来衬托这种感情的?(2分)
16、赏析名句“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2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7-20题。(13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3分)
(1)谈笑有鸿儒 ( )
(2)无案牍之劳形 ( )
(3)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 )
18、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
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1分) ( )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9、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20、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
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漠视也是一种关怀
(1)他第一次出现便使众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阵阵戏谑的笑声。他双耳涨红,眼中打着泪花,青筋暴起,从教室的正门,一路走到最右面的角落,成了我的同桌。
(2)他的刻苦与奋进让我觉得有些惊异。对于上课连课本都不会翻开的我来说,他的聚精会神,常常让我觉得他是在睁着眼睛打瞌睡。因为,最后一排的学生,不是问题少年,就是终年无法突破倒数防线的人。这么一群被众人忽视的可怜儿,似乎常年都看不到阳光。我们从不想努力,那是一种类似于无用的挣扎。
(3)第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后排同学无不瞠目结舌。这个右腿残疾,走路一瘸一拐的小个子,原本以为他的刻苦一定可以帮我们这群可怜儿出气,冲上排名前十。谁知,他比我们更恶劣,竟然稳坐了倒数第一。他耷拉着脑袋,一语不发地坐在那儿,直到下课铃响了,他还是不曾离开。
(4)没过多久,他加入了我们的行列。上课传纸条,说话,睡觉,无精打采;下课打闹,拉帮结伙,生龙活虎。我们之间,没有一个人忘记他是瘸子。所有游戏里面,只要是沾有跑步的,我们一律不让他参加。我们知道,那样不但会让我们大失兴致,还会深深地伤害到他。于是,整整一年的中学时光,他都不曾与我们一同嬉戏打闹过。
(5)开学,新班主任强行实施一道极为民主的政策——班委竟选。我们原本以为这又是一段可以安睡的甜美时光,殊不知,他竟然厉声宣布,每个同学都必须上台参加竞选!顿时,后排男生一阵哀叹。
(6)想想,终日无所事事的我们,说闲话笑话还可以,要我们读演讲词,参加竞选,怎么可能?这不是明摆着让我们出丑吗?但事已至此,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去说两句。于是,原本死气沉沉的后排男生,忽然热血澎湃地准备起来,忙得不亦乐乎。
展开余下试题
(7)轮到我的时候,我在台上结巴了半天,硬是没说出一句话来。最后走下讲台的时候,班上同学忽然大声来一句:“你到底要竞选什么职务?”我想了半天,还是没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只好顺口说了一句:“劳动委员!”然后,狼狈地在一片哄笑声中下场。
(8)他还未上讲台,班上的同学已笑倒一大片。他手中拽个纸条,衣衫陈旧,像个受伤的战士,一瘸一拐地向前方阵地逼迫。他等了很久,直到笑声在一片肃穆的气氛中戛然而止,他才缓缓地念出自己的演讲词:“亲爱的同学们,我今天竞选的职务是体育委员。健全的你们无法体会到,我有多么渴望自由自在地奔跑……”
(9)没有一个有再笑他。他的眼里盈着泪水,以一种慷慨激昂的方式,重重地叩响了我们每一个的心门。我记得那天,他歪斜着肩膀,站在讲台上,博得了一片欢呼与喝彩。
(10)他想,自己是不可能当上体育委员的,毕竟,自己形如这般,如何带领大家积极锻炼?可让他想不到的,班主任不仅让他做了体育委员,还让他成为了自己的课代表。
(11)“老师,你不觉得我有问题吗?我可能胜任不了这两个职位。”他有些沮丧地说。
(12)“我没有看到你有什么问题啊!难道,你觉得自己有问题?”班主任一脸疑惑。
(13)他艰难地伸出了自己的一只脚:“老师,我是个残疾……”
(14)“哦,原来是这样。可你那天的演说太精彩了,致使我没注意到这个问题。但是,我觉得无关紧要。难道,你觉得它很重要?”
(15)他以为,自己的老师一定会先热语寒暄地安慰他,而后,再将先前的成命收回。岂知,老师竟然以这样一种漠然的态度,回绝他的辞请。
(16)后来,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学生干部。他的开朗、豁达、毅力,深深地感动着我们,包括所有的后排男生。但关于他和班主任的那段简要谈话,我们却是毕业后才知道的。
(17)那一次短暂而冷漠的谈话,终于让他重新正视自己,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继续这段本是不幸的人生。但谁能说,这故作漠视的冷淡中,就没有人性的光辉和对弱者的无上情怀?
21、根据下面的提示,补全故事情节。(3分)
①他进教室受到同学们嘲笑→② →③
→④ 。
2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沮丧
(2)漠然
23、请具体分析第⑦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答:
24、一次短暂的谈话改变了“他”的人生态度,班主任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结合全文分析,“他”
是怎样一个人?(3分)
答:
25、画线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看法?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3分)
答:
(五)阅读下文,完成26-29题(12分)
今天你“低碳”了吗
戎 戒
①盘点2009年的关键词,“低碳”无疑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汇之一。“低碳经济”、“碳交易”、“碳汇”等概念正日益进入公众的生活。
②所谓低碳,是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排放。低碳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实就是指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实现“低碳生活”最根本的因素是人。每个公民都应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改变固有的生活习惯,做一名“低碳生活”的践行者,并落实到吃、穿、用、住、行等各个消费领域。
③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一个人节约一度电、一杯水,意义可能并不显见,但是,人人都自觉践行,汇聚起来,其效益就不可低估。以塑料袋的使用为例,自限塑令执行一年多以来,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了2/3左右,相当于节约约石油240万-300万吨,减排了二氧化碳120万-150万吨。再以去年夏季提倡的调高空调温度为例,据测算,当空调从24℃提高到26℃,仅北京就可以节约4亿度以上的耗电量,减排二氧化碳35万吨。单纯的数字只能说明集腋成裘的效益,广泛的宣传发动则会激发公众环保意识的觉醒。回顾2009年“为地球熄灯一小时”的活动,我国民众表现出空前的关注与支持。在2009年3月28日晚20:30-21:30,诸多夜景工程绚烂的灯光瞬间熄灭,突然的漆黑与静谥却更让人感到美丽与震撼,也展示出广大民众对节能减排、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无声的支持。也许这一活动所节约的能源无法精确统计,但由此而产生的宣传示范效应却远远大于单纯的数字所体现出来的意义。
④低碳生活是一种观念引领,也是一种自觉行动。不论是政府主导,还是媒体参与,都应当努力营造“低碳”环境的舆论氛围,向每一个市民普及低碳生活的科技知识,倡导公民养成低碳生活方式。比如:鼓励“公交优先”,推广示范节能和新能源汽车;少开私家车,完善试点城区自行车租借服务体系;编制“低碳生活家庭行为手册”,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低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中国人自古就有勤奋节俭的优良品质,只要稍加引导就会形成一种文化自觉,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对地球家园的关心与爱护实际上是对人类自身的关心与爱护,这正是低碳生活的价值所在。
⑤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习惯,也是一种环保理念。当下不妨先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对个人采取“低碳生活方式”提出的7项小建议做起——使用传统的发条式闹钟替代电子钟。每天可减少大约48克的碳排放量;使用传统牙刷替代电动牙刷,每天可减少48克碳排放量;把在电动跑步机上45分钟的锻炼改为到附近公园慢跑,可减少将近1000克的碳排放量;去8公里以外的地方,乘坐轨道交通比乘汽车减少1700克的碳排放量;不用洗衣机甩干衣服,可减少2300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午餐休息时和下班后关闭电脑及显示器,除省电外还可将电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三分之一;改用节水型淋浴喷头,不仅可以节水,还可把三分钟热水淋浴所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一半。低碳生活不仅能够精确计算出人们生活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而且能够以自己的生活细节的改变来证明:气候变化不只是政府官员、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更与每个人息息相关。 (摘自《科学与文化》2010年第3期)
26、本文是事理说明文,其说明的中心内容是什么?(2分)
27、第③段中连举三个例子,是为了说明
(2分)
28、文中画线句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指出其中两种并说明其作用。(4分)
说明方法( )作用:
说明方法( )作用:
29、[材料链接]中国环境保护部新闻发言人陶德田4月20日向媒体通报,2010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
(1)结合原文,用简洁的语言材料链接中政府提倡的“低碳减排”的含义。(2分)
(2)请你为“六•五”世界环境日写一条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标语。(2分)
展开余下试题
四、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任务(50分)
30、(1)题目:其实,我真的很棒
要求:写真情实感,篇幅不少于600字。
(2)生活中,有些事情我们始料未及,有些事情往往不会顺着我们的意愿发展,结果常常出人意料。但可以肯定地说,偶然的事件往往有必然的结果,当我们循着事情发展的轨迹追溯其根源时,立马便豁然开朗——虽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这样的事情往往蕴涵着深刻的人生道理,促使我们思考。
请以“没想到, 是如此 ”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在记叙中兼有适当的议论或抒情。
2010年秋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答案
1、野渡无人舟自横 2、波撼岳阳城
3、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4、休将白发唱黄鸡
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6、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7、D 8、C 9、B 10、B
11、答案示例:(1)罗贯中(2)对话描写生动传神,很能表现人物性格;于对比中再现了刘备的礼贤下士;景物描写既富有诗情画意,又突出了天气严寒,烘托了人物形象。
12、(1)A精卫填海;B缘木求鱼;C锦上添花;D水到渠成 (2)又是一年春去冬来
13、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闭幕
14、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碎,春天凄凉的景象
15、前四句描绘了山河、草木、花、鸟。以景衬情,既以京城的荒凉景象作正衬,又以春天的美好影像作反衬,处处照应,意在言外。
16、这句诗用对偶手法,以质朴的语言道出了战火纷飞的年代,道路阻塞、音讯隔断时诗人的内心感受,容易使人产生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17、(1)博学的人 (2)使身体劳累 (3)所以,因此
18、D
19、(1)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在屋里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2)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20、(1)诸葛庐(南阳诸葛庐) 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要清楚流畅。
21、②他刻苦奋进没有收获,受到打击放弃努力 ③他参加班干部竞选意外当选 ④他成了班上最得民心的学生干部
22、(1)灰心丧气,写出“他”因为自己的残疾而对身兼双职的不自信。
(2)冷漠、漫不经心,表现了老师用忽视缺憾的方式来鼓励“他”的良苦用心。
23、第⑦段写“我”竞选时没有准备,狼狈下场,与下文形成鲜明对比,更能体现他对这次竞选的认真、重视程度。
24、班主任语言简洁,一方面表明自己看重学生能力,增强“他”的自信心;另一方面两次反问,加强语气,让“他”克服心理障碍,重新正视自己。 “他”敏感、自卑,但对生活仍充满希望,能反省自己,有悟性,豁达开朗。
25、作者认为漠视也是一种关怀,忽略他人的缺憾,用平等的方式相处,同样能表现人性善良。 第二问(示例)赞成。有时过多关注会增加心理压力,漠视其实是换一种方式相处,忽略他人的缺憾,可以让他们重新正视自己,用积极的态度对待人生。 不赞成。有缺憾的人是弱势群体,他们需要社会的关心与帮助,漠视他们的感受,会对他们造成更大的伤害。•
26、倡导人们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27、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28、作比较 突出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举例子 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列数字 通过列数字准确有力地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任选两种即可)
29、(1)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示例:①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②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③低碳走进千万家,节能环保我参加。 (119.36.179.18)
上一篇:
2010-2011深圳中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10-2011深圳中学九
下一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3单元文学常识练习
标签:
人教版
八年级
上册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10年秋八”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69]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