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208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8]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 2010-01-14 18:05:06 阅读343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试题精选及参考答案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1)征于色( ),发于声,而后喻(  )(2)入则无法以家拂士(  )
2.(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3)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4)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
3.(1)饿其体肤( ),空乏其身 ( )(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3)必先苦其心志 ( ) 劳其筋骨( )(4)舜发于畎亩之中(5)人恒过(6)曾益其所不能 (  )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人恒过,然后能改。2.饿其体肤。3.然后知生于怃患而死于安乐也。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5.曾益其所不能。6.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7.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三.简答题
1.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走向衰败灭亡的原因是“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2.短文先从正面论述_________________,在列举六位从卑微贫穷而成为圣君贤相的典型事例后,从理论上归纳了逆境对个人成才的重要性,接着又从反面论述______________,并由个人的成才规律推及到国家的兴亡,在基础上顾理成章地得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3.本文认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的磨炼,请你根据自己的认识,用个实例验证这个观点。
4.文章开头列举的六个人物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从他们的事例中你获得什么感悟?
5.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
6.孟子是 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 家经典著作。
7.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_________
8.〈〈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9.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10.给下面一组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用“/”表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1.文中“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两句分别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来论述_____的道理,进而提出了 的论断(用原文语句回答,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这样,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就人才的主观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而论证了 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本文第一段为什么要列举六位历史人物在艰苦的磨练中被举用并成就了非凡业绩的事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浏览完整试题14.请从现实生活中列举典型事例,谈谈你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中考试题集参考答案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1)证验,表现;了解(明白)(2)同“弼”,辅佐
2.(1)选拔 2责任(使命、任务);这 (3)通“横”,堵塞 (4)指在国外
3.(1)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 或 资财缺乏,即贫困(2)奋起,指有所作为 (3)使……困苦;使……劳累(4)田间、田地(5)犯过失(6)同“增”,增加(或:增加)
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2.使他经受饥饿之苦。
3. “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得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或“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委靡死亡。”
4.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5.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6.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7.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常常会灭亡
三.简答题
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要举出具体恰当的实例支撑作者的观点 示倒1: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矢志不移,终于打败了吴国; 示例2:屈原遭流放,始有《离骚》问世。
4.共同点:都出身贫贱,历经磨难,最终都有所作为感悟: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5.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战国 儒
7.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
8.是下联的意思。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9.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10.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1.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译:国内(或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谏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或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12.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生于忧患 ;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死于安乐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3. 从他们都经受了艰苦磨练从而成就了大业的事实归纳出“天将降大任于是如也”的结论,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14. 必须进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中心,观点与材料一致 (60.218.156.232)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生于忧患死”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0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