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902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2]
七年级上册《闯关》训练题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闯关》训练题
编:猪头
为你打开一扇门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诠释( ) 广袤( ) 跌宕( ) 真谛( )
2.画出有错别字的词语,并订正写错的字。(3分)
憧憬 徘徊 唯幕 遮掩 危言耸听 崇山俊岭 热泪沾巾 五光十色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5分)
(1)为你打开一扇门。 (门: )
(2)世界⑴上有无数关闭着的门,每个门里都有一个你不了解的世界⑵。
(世界⑴: 世界⑵: )
(3)你是遥远的过去,是刚刚走去的昨天,也是无穷无尽的未来。 (你: )
(4)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敲门砖: )
4.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2分)
A.“为你打开一扇门”这个题目新颖别致,生动形象,用“门”来比作某一领域的人口,给人以丰富的联想。
B.《为你打开一扇门》按亲近文学、领悟文学的思路展开,全文可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描绘文学的魅力,以理激人,第二部分重点阐述对文学的理解,以情感人。两部分相辅相成,相互映衬。
C.致文学部分运用了拟人和对话的方式,将抽象的概念人格化,给人以亲切感,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D.“你是一扇神奇的大门,所有愿意走进这扇大门的人,都不会空手而归。而对那些把你当做追名逐利的敲门砖的人,你会把门关得很紧。”这句话赞颂了文学的神奇和圣洁,说明它爱憎分明,不容亵渎。
5.你认为衔接最顺当的一项是哪一项( )(2分)
学好文科关键是要有很强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刘言和李莉两位同学各有所长: 。
A、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但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B、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但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C、刘言的记忆能力比李莉强,李莉的理解能力比刘言强。
D、李莉的记忆能力没有刘言好,刘言的理解能力没有李莉强。
第二部分:
(一)
①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②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③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④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⑤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⑥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⑦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⑧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⑨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像的。⑩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⑾这并不是危言耸听。⑿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⒀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憧憬: ②裨益:
③潜移默化:
④高智商的野蛮人:
7、本段文字共13句话,简要地阐述了文学的特征、内涵、功能以及文学与现代人的发展的关系,按四点内容用“||”划分层次。(3分)
浏览完整试题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
8、联系作者的写作目的,写出全文的中心句。(3分)
9、作者说:“一个时代的优秀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感情的结晶。”请从你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举出一两个实例。(4分)
(二)
村校
老教师拿出他的“下水”作文给我看,告诉我,这是叶圣陶先生倡导的。他佩服叶圣陶。
深夜投宿,结识一位山村教师,是种缘分。我累了,他很兴奋,说个没完,仿佛早巳储存了很多话,单等我来。
山里老是停电。他没油漆的白板桌上,竖着两盏油灯,灯罩上遮着一张烤黄了的白纸。我来了精神,逐字逐句读他的文章,不时为文中的真诚所感动,不时停下来望望他。他屈身桌旁,很羞怯,我刚看他,他就双手交又,慌忙退身,好像吃了一惊。
这样的文章,是永远也不会发表的吧。这是一位山村教师的自传,专写自己心灵的秘密。
我知道了,他18岁就拴在这个山腰,一直是复式教学,有近40年的教龄了。山那边是家,按山里人的说法,“才”40里。就不要求调动吗?文章里没有这方面情绪的流露。教师,不仅是一种职业,也是一种信仰,简直近乎宗教,这常常使我们这些世俗观念很重的人惭愧。
有史以来,山里没出过一名大学生,但是,凡从他门下出去的学生,都学会了生活的本领。文章中,他作自我批评,说自己“水平低”,“争取在退休之前培养出个把能上重点中学、大学的”。我说,教会孩子们生活的本领,也是教育的成功。
“不行啊!”他瞪着善良的眼睛说,“人家现在强调升学率,你教了一辈子,没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被人看不起。”
“出不了大学生,”我说,“你一个人能负责吗?再说,真是你水平低,真是山里的娃娃智力低吗?”
旅途中的觉睡得很惬意。一觉醒来,周身舒畅。老教师已生起火,正挽着袖子一只手在和面,一只手在瓷盆里翻搅。
一个男生挑水进来,顿时带入一股寒气。这是水桶里清澈得发蓝的泉水冒出来的。全体学生都来了,望着我,抿嘴笑。老教师正要介绍我,见一位学生拉抽屉,取出一块旗子样的红绸,便匆匆搓掉手上的面块,跟着他出去。我莫名其妙也出了屋。
他们在升旗!
一个后脑勺很凸的学生,缓缓地拉着绳索;已晒得发白的国旗,摩擦着山风,顺着一株无枝无杈的白杨,徐徐上升。六个学生,连同他们的老师,目光追随着旗子。等旗定在上端,学生们行了少先队队礼;老教师双手贴着裤缝,努力挺直自己再也直不起来的腰。
国旗飘起来了,浸在朝晖里。“旗杆”上的绿叶瑟瑟抖动。前山是白蒙蒙、金闪闪的一片。后山尖顶抹着铜色的亮光,山势阴阳分明。
太阳还在山那边。
我奇怪树能当旗杆,问了老教师。他告诉我:“本来是当旗杆伐的,但埋到土里后……哈哈,我们这里,插根铁棍儿也能成活。”
“你们每天升旗?”
“每天。”
10、本文采用的是第 人称的写法。(2分)
11.本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其语言标志是 、 、 等。(3分)
12.第5段中加点的“拴”字的含义是( )(2分)
A、老教师被村校拉住不放
B.山里的农民不让老教师离开
C.老教师没办法离开山区
D.老教师把自己系在山区教育事业上
13.对文中画横线的语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山区土地肥沃。
B.表现老教师热爱山区的思想感情。
C.表现老教师的乐观开朗。
D.写出老教师的风趣幽默。
14.文章中画波浪线的两处表现了老教师怎样的思想品质?( )(2分)
A、培养人才壮心不已。
B.为人谦虚严于责己。
C.紧跟形势追求升学率。
D.为人谦虚但不片面追求升学率。
15.第5段中“才”如何解释?(2分)
16.根据以上描写能概括出老教师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分)
A、质朴,善良,虚心,无私奉献。
B.质朴,勤劳,自卑,有些迂腐。
C.质朴,认真,虔诚,不怕辛苦。
D.质朴,谦虚,认真,献身教育事业。
17.文章第一句话表现了老教师 的工作态度。(2分)
(三)
改变人生的批注
①达尔科夫孩提时代是个生性极为胆怯、害羞的男孩。他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对什么串都缺乏自信心。那是1965年10月的一天,他的中学女教师露丝•布劳奇在班上布置作业。学生们阅读了《杀死一只模仿鸟》一文。现在,老师要求他们接着那篇小说的最后一章写续文。
②达尔科夫写完了续篇,交了上去。今天他无法回忆起他写的那续篇有什么独到之处,或者究竟老师布劳奇给的评分是多少。但他至今仍清楚记得,而且永生不忘的是布劳奇老师在他的作文的页边空白处写了四个字:“写得不错。”
③四个字,它们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④“在读到这些字之前,我不知道我是谁,也不知道将来干什么。”他说,“读了她的批注后,我回到家,就写了一篇短篇小说,这是我梦寐以求但从来不相信自己能做的事。”
⑤在中学那年剩余的日子里,他写了许多短篇小说,经常将它们带给布劳奇老师评阅。她不断给子鼓励,批改一丝不苟,态度和蔼可亲。“她就是我所需要的。”达尔科夫说。
⑥不久,他被指写担任中学报纸的编辑,负责校刊的编辑工作,深受师生的尊敬。他的信心增加了,他的视野也扩大了。后来,他竟从事起专业创作,写出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受到读者的好评,从此开始了一种更加充实、有收获的生活。达尔科夫相信如果当时没有那位女教师在他的作文页边上写下那令人鼓舞的四个字,也许后来的一切就不会发生。
⑦在中学建校30周年的聚会上,达尔科夫回母校看望了已经退休的布劳奇太太。他告诉她当时她写的四个字对他产生了多么巨大的影响。他对她说由于她曾给了他成为一名作家的信心,他才得以能够将那种信念传递给后来成为他夫人的女人,她后来也成为了一名作家。他告诉布劳奇太太,他办公室里有一位年轻女子,勤奋好学,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攻读大学课程,她经常请求他的指点和帮助。他有求必应,在她遇到困难和挫折,有时心灰意冷的时候,他及时地向她伸出援助之手,给她以帮助、鼓励。于是,他把布劳奇太太对他的影响又渗透到那个年轻女子身上。
⑧布劳奇太太听了他帮助这位年轻女子的故事后非常感动。“在那一时刻,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子。”他说。
展开余下试题
⑨“写得不错。”
⑩虽只寥寥数语,但它们不也改变了达尔科夫的一生吗?
18.给这篇短文划分层次。(3分)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
19.布劳奇太太主要给了达尔科夫什么影响?(用文中原句回答)(3分)
20.文中有一句话,在结构安排上作用很大,这句话是: 。(3分)
21.画直线的句子照应了文中的哪句话?(3分)
22.第⑥段中加点词“增加”和“扩大”的位置能否互换?为什么?(4分)
23.第⑧段中“我想我们俩都意识到布劳奇太太曾投下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久的影响”的作用是 。(2分)
24.最后一句话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表达作用是 。(4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30分)
25、课文题目是“为你打开一扇门”,你是否打开过文学殿堂的大门?文学是否为你打开过智慧的大门?请从你所了解的文学形象中选取一位,简述其事迹,然后说说你所受到的影响。
繁星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摇摇欲坠( ) 半明半昧( )梦幻 堕落( ) 晶莹( )
2.下列各句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方法的一项是( )(4分)
A.下面是一片菜园,上面是星群密布的蓝天。
B.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珠的星。
C.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D.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纳凉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
3、对课文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这句话总写“我”对星天的热爱。“但”用在这里起强调作用,突出“我”更爱星天。
B.“望着星天,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这句话是写“我”小时候在自家庭院里纳凉时看星天的舒适的感受,非常恰当,符合小孩子的特点。
C.“那时候我正在读一些关于天文学的书,也认得一些星星,好像它们就是我的朋友,它们常常在和我谈话一样。”——这句话写正在南京求学的“我”对于星星的感受。由于知识不断增多,理性不断增强,“我”与星星成了朋友,常向星星交流生活体验。
D.“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句话写“我”在自己家里仰望星空,感受如同小时候仰望星空一样美好。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4分)
在生命的旅途中,能拥有那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提醒,该是多么令人欢欣鼓舞啊。提醒,可以是婉转的和风细雨,也可以是 ;可以是寥寥的片言只语,也可以是 ;可以直对相知的友人,也可以朝向 ;可以是面对面的激烈争辩,也可以只是 。
A、素不相识的陌生人 B、走了火的雷霆霹雳
C、悄无声息的一个暗示的眼神 D、不停的絮絮叨叨
第二部分:
(一)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沈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
有一夜,那个在哥伦波上船的英国人指给我看天上的巨人。他用手指着:那四颗明亮的星是头,下面的几颗是身子,这几颗是手,那几颗是腿和脚,还有三颗星算是腰带。经他这一番指点,我果然看清了那个天上的巨人。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
5、解释下列词语:(4分)
⑴半明半昧:
⑵霎眼:
6、用一句话概括节选文字的内容。(4分)
7、选出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 )(4分)
A.节选部分采用点面结合方法写繁星,第一段是从点上写海上看星空,第二段是从面上写海上看星座。
B.第一段文字按照“仰望——欲睡——沉睡”的思路渐次展开,抒发作者在美的环境中观看繁星所产生的种种美的感受。
C.“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对我小声说话。”作者运用了拟人手法,既把繁星写得活泼可爱,又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让人产生无穷的遐想。
D.“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这句话中的“觉得”一词用得十分恰当,因为作者此时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只是感觉上仿佛回到了童年。
8、如果把“看,那个巨人还在跑呢!”改成“那个巨人在跑。”好不好?(5分)
9、揣摩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根据你的观察和感受,仿照例句造一个句子。(5分)
例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造句:秋天的雨是
(二)
香港之夜
巴金
我们搭小火轮去广州。晚上10点钟船离开了香港。
开船的时候,朋友洪在舱外唤我。我走出舱去,便听见洪说:“香港的夜很美,你不可不看。”
我站在舱外,身子靠着栏杆,望着渐渐退去的香港。
海是黑的,天也是黑的。天上有些星星,但大半都不明亮。只有对面的香港成了万颗星点的聚合。
山上有灯,街上有灯,建筑物上有灯。每一盏就像。一颗星,在我的肉眼里它比星星更高。它们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像是一座星.的山,放射着万丈光芒的星的山。
夜是静寂的,柔和的。从对面我听不见一点声音。香港似乎闭上了它的大口。但是当我注意到那座光芒万丈的星的山的时候,我仿佛又听见了那无数的灯光的私语。船在移动,灯光也跟着在移动起来。而且电车汽车上的灯也在飞跑。我看见它们时明时暗,就像人在眨眼,或者像它们在追逐,在说话。我的视觉和听觉混合起来。我仿佛在用眼睛听了。那一座星的山并不是沉默的,在那里正奏着出色的交响乐。
我差不多到了忘我的境界……
船似乎在转弯。星的山愈来愈窄小了。但是我的眼里还留着一片金光,还响着动人的乐曲。
10、《香港之夜》的作者是巴金,他是我国现代著名的 、 。(4分)
11、文中有一句话能总结全文,请摘出这句话。(4分)
12、选出对文章思路分析正确的一项( )(4分)
A、观察点不变,描写景物由远及近。
B.观察点不变,描写景物由视觉到听觉。
C.景物不变,观察点由远及近。
D.景物不变,观察点逐渐远离。
13、从“灯光”的角度看,文中总写夜中香港特点的一个句子是: 。(4分)
14、《香港之夜》与《繁星》有很多相同点,也有不少不同点,请各说出一点。(6分)
相同点:
不同点: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40分)
15、在课文中,作者写了“从前”“三年前”“如今”看繁星的感受。你一定也观察过天上的繁星,你有哪些感受?请你一段文字描写你所看到的繁星以及你的感受。
冰心诗四首
第一部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分)
惊羡( ) 浸透( ) 嫩绿( ) 叠着( ) 巢( )
2.冰心原名 ,福建长乐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诗人、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有 等。(2分)
3.下面对《纸船》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展开余下试题
A、开篇入题,诗人从自己充满天真童心的行为——折纸船写起,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铺垫。
B、第二节四句,诗人直接点明了纸船应去的方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诚挚的心愿。
C、结尾“卒章显志”,点明了她祈求想象中进入母亲的梦中的纸船能载着她对母亲的爱和因远离母亲而产生了的悲哀情怀到母亲的身边。
D、这首诗构思新颖,诗人运用托手寓情的方法,使得感情的抒发既生动、具体,又含蓄、深沉。
4.说说你对下列诗句的理解。(4分)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5.划分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6分)
⑴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⑵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⑶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6.结合诗的意思,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现代诗人刘大白《旧梦之群》一诗中这样赞美人生,他说:(艺术;工程;历史)
少年是( )的/一件一件地创作
壮年是( )的/一座座地建筑
老年是( )的/一叶一叶地翻阅……
三个不同的比喻,描绘出人生三部曲的各自旋律,乃是对人生深刻的总结与概括。
第二部分:
(一)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7、诗人为什么要“留着”“纸”?(4分)
8、“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诗人要“纸船”到什么地方去?(4分)
9、“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诗人为什么“含着泪”?(4分)
10、诗人借“纸船”寄托了什么样的感情?(4分)
11、对“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这句诗理解正确的是( )(3分)
A、这是想象,造成一种悬念
B、这是对母亲的安慰,担心破坏了母亲的好梦
C、这是诗人奇特的想象,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之情
D、显示了诗人奇特的设想,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祖国形象化
12、该诗抒发感情的方式是( )(3分)
A、象征法 B、托物寓情法
C、比喻法 D、拟人法
13、全诗的抒情线索是 。(3分)
14、揭示全诗主题的诗句是 。(3分)
(二)
还是您吗老师
韩笑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留长发的漂亮阿姨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戴眼镜的慈祥妈妈
还是您吗老师
那个银发苍苍的老祖母
您默默地不说话
噢正是您啊老师
您默默地不说话
此刻我看见
满树的桃李
都挂满了晶莹泪花
此刻
您还是默默地不说话
(引自《当代中学生诗歌散文选•绿太阳》)
1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老师 的感情。(3分)
16.诗歌的前三节分别用凝炼的语言概括了老师哪三个阶段的生活经历?(4分)
17.诗歌中三次写到“默默地不说话”,从修辞的角度看,它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从内容上推敲,其深层含义是 。(4分)
18.“满树的桃李”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在这里,它指的是 。(4分)
19.为什么此时“满树的桃李/都挂满了晶莹的泪花”?(4分)
第三部分:片断写作练习(30分)
20、试着写一首小诗,内容自定,行数不限。
“诺曼底”号遇难记
第一部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湍急( ) 猝然( ) 肇祸( ) 酣睡( )
2、看清笔画,将下列词语抄写在方格内。(2分)
须臾 弥漫 漆黑 窟窿 蓦地 屹立
3.填空。(4分)
(1)雨果是 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 》、《 》、《九三年》等。
(2)《“诺曼底”号遇难记》体裁是 ,它按照“雾海夜航 → →盛赞船长”这一海难发生过程安排情节,主人公是 。
4.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3分)
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5、下面句子末尾的横线上应选填哪一项才能与上文衔接?(2分)
这是一个美丽的环,当它一半没在地平线下,另一半横过天空的时候,人们就说,这是一条天河, 。
A、多情的织女和牛朗被它隔开了。 B、它把多情的织女和牛朗隔开了。
C、它怎能把多情的织女和牛朗隔开呢? D、它不能不把多情的织女和牛朗隔开。
第二部分:
(一)
船上没有封舱用的防漏隔墙,救生圈也不够。
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喝:“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六十人救出去。”
实际上一共有六十一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这股你推我搡的势头,险些儿把小艇都弄翻了。奥克勒福大副和三名工头拼命想维持秩序,但整个人群因为猝然而至的变故简直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几秒钟前大家还在酣睡,蓦地,立时立刻,就要丧命,这怎么能不叫人失魂落魄!
就在这时,船长威严的声音压倒了一切呼号和嘈杂,黑暗中人们听到这一段简短有力的对话:
“洛克机械师在哪儿?”
“船长叫我吗?”
“炉子怎么样了?”
“海水淹了。”
“火呢?”。
“灭了。”
“机器怎样?”
“停了。”
船长喊了一声:
“奥克勒福大副!”
大副回答:
“到。”
船长问道:
“还有多少分钟?”
“二十分钟。”
“够了,”船长说,“让每个人都下到小艇上去。奥克勒福大副,你的手枪在吗?”•
“在,船长。”
“哪个男人胆敢抢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一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
“玛丽”号也放下救生艇,赶来搭救由于它肇祸而遇险的人员。
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殴斗。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卑的利已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已救人。
哈尔威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指挥着,主宰着,领导着大家。他把每件事和每个人都考虑到了,面对惊慌失措的众人,他镇定自芳,仿佛他不是给人
上一篇:
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2011届高三“一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下一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
标签:
苏教版
七年级
上册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七年级上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02]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