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85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8]
焦作市2010-2011学年(上)高三部分学校调研测试试卷
河南省焦作市部分学校201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语文试卷
注意:本试卷共12页,150分,时间为150分钟。第1-8页为试题卷,9-12页为答题卷。答案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卷的规定区域内,在规定区域外作答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邸报是中国最早的报纸,因为这种报纸是由邸负责发布的,所以叫邸报。什么是邸呢?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邸,属国舍也。”即分封国设在京都的馆舍,是供地方官员觐见皇帝或办公事的临时寓所,就像我们今天常说的驻京办事处。它平常担负传递消息的任务,将皇帝的命令文告,臣下给皇帝的奏折,封建政府官员的升黜、任免、赏罚、褒奖、贬斥等消息通过邸以奏报的形式发出去,地方官吏由此来了解朝廷的情况,窥测朝廷内部政治风云的变幻。
从文献记载来看,我国古代的邸报最晚在唐玄宗开元年间(713-742年)就出现了。唐代学者孙樵在其著作《经纬集》中收录了一篇《读开元杂报》。文章记载,孙樵看过一种没有标题和结语、内容都是按日罗列朝廷动态的“数十幅书”。当时他不知是什么东西,后经考证,乃是开元年间发布的邸报,孙樵把它命名为“开元杂报”。除文献记载外,1982年英国伦敦博物馆还发现了一份唐僖宗光启三年(887年)的邸报,距今已有1100多年了。原件是一张长97厘米、宽285厘米的白色宣纸,文字自右向左竖写。这是当时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邸吏张夷则,从唐僖宗所在地凤翔(今陕西凤翔)发往沙州(今甘肃敦煌)的一份邸报,记叙了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专使向皇帝赐求旌节的事情。这份晚唐邸报原保存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本世纪初被英国人斯坦因连同七千敦煌卷文一起窃走。这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报纸,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它比欧州最早的手抄报纸要早八个世纪左右。
到了宋代,随着中央集权的加强,朝廷强化了统一发报制度,进奏院成为中央级的统一发报机构。进奏院发出的报纸称“进奏院状报”,这是由朝廷向全国发布的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报纸。大约每日、每五日、每十日或一月发布一次,各州进奏吏再据此传抄。宋朝规定了严格的报纸审稿和发布制度,一般官员看到的邸报,是经过几道程序筛选出来的定本。宋朝的邸报发行很广,许多官吏和士大夫通过阅读邸报得知朝廷大事。元明时,撤销了进奏院,改以通政院或通政司为发布官报的机关。明朝时邸报所载内容,突破了只登诏旨奏章一类官文书的框框,出现了少量社会新闻。如1626年6月出版的一期邸报,生动地报道了北京宣武门的王恭厂火药库突然发生爆炸的情况。报道说,这次爆炸毁坏了内城西南角的房屋几万所,居民伤亡一万多人。爆炸的时候,东西长安街上不断有人头和血淋淋的肢体从空中飞坠,德胜门外坠落人手人脚更多,石驸马大街有一对五千斤重的石狮子也被震飞到宣武门外。明朝邸报的内容常常由皇帝审定,如果违旨,就会大祸临头。明末,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慎将明清议和的消息在邸报上泄露,被崇祯皇帝处死。清朝以军机处为传报的总机关,皇帝谕旨、官员的奏折和机要公文,都在此汇集,由军机处决定把应公布的内容下达到内阁,再由内阁通知各省驻京提塘和衙门抄发。这种报纸仍称“邸报”,也称“邸钞”、“阁钞”或“塘报”。光绪三十年(1904年),邸报改为铅字印刷,并有了报名,从而结束了邸报的手写传抄,向近代报纸迈进了一大步。 (摘自《我国最早的报纸——邸报》)


浏览完整试题1.下列关于“邸报”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相关的文献记载显示,我国古代的邸报是在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的,要比欧洲早八百年左右。
B.邸报的发行,使许多官吏和士大夫能够及时了解朝廷大事,窥测朝廷内部政治风云的变幻。
C.宋朝规定了严格的报纸审稿和发布制度,一般官员看到的邸报,是经过几道程序筛选出来的定本。
D.唐宋时邸报所载内容,主要是诏旨奏章一类官文书,而不涉及其他社会新闻。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邸是分封国设在京都的馆舍,是供地方官员觐见皇帝或办公事的临时寓所,其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B.1626年6月出版的一期邸报,生动地报道了北京宣武门的王恭厂火药库突然发生爆炸的情况,表明邸报的内容已经由诏旨奏章转变为社会万象。
C.清朝以军机处为传报的总机关,军机处决定应公布的内容,再由内阁通知各省驻京提塘和衙门抄发。高考资源网
D.清朝晚期,邸报改为铅字印刷,并有了报名,从而结束了手写传抄,但它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报纸。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经考证,唐代学者孙樵在其著作《经纬集》中收录的《读开元杂报》一文中提到的“数十幅书”,是唐朝的邸报。
B.归义军节度使张淮深派专使向皇帝赐求旌节的邸报,现存于英国伦敦博物馆,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报纸。
C.宋朝强化了统一发报制度,进奏院成为中央级的统一发报机构,进奏院的“进奏院状报”,是由朝廷向全国发布的具有中央政府公报性质的报纸。
D.邸报是非常机密的报纸,兵部尚书陈新甲不慎将邸报上明清议和的消息泄露,结果被崇祯皇帝处死。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高考资源网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徐光启,字子先,上海人。万历二十五年举乡试第一,又七年成进士。由庶吉士历赞善。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遂遍习兵机、屯田、盐策、水利诸书。杨镐四路丧师,京师大震。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超擢少詹事兼河南道御史。练兵通州,列上十议。时辽事方急,不能如所请。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未几,熹宗即位。光启志不得展,请裁去,不听。既而以疾归。辽阳破,召起之。还朝,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帝善其言。方议用,而光启与兵部尚书崔景荣议不合,御史邱兆麟劾之,复移疾归。天启三年起故官,旋擢礼部右侍郎。五年,魏忠贤党智铤劾之,落职闲住。崇祯元年召还,复申练兵之说。未几,以左侍郎理部事。帝忧国用不足,敕廷臣献屯盐善策。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帝褒纳之,擢本部尚书。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光启言:“台官测候本郭守敬法。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帝从其言,诏西洋人龙华民、邓玉函、罗雅谷等推算历法,光启为监督。四年春正月,光启进《测天约说》二卷、《大测》二卷、《黄道升度》七卷、《黄赤距度表》一卷。是冬十月辛丑朔日食,复上测候四说。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五年五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寻加太子太保,进文渊阁。光启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值周延儒、温体仁专政,不能有所建白。明年十月卒,赠少保。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帝纳之,乃谥光启文定。久之,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子骥入谢,进《农政全书》六十卷。诏令有司刊布。加赠太保,其孙为中书舍人。 (节选自《明史•卷二百五十一》)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累疏请练兵自效,神宗壮之 壮:认为……有壮志。
B. 力请多铸西洋大炮,以资城守 资:物资。
C. 复申练兵之说 申:陈述。
D. 时帝以日食失验,欲罪台官 罪:惩处、归罪。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徐光启富有科学精神的一组是
①从西洋人利玛窦学天文、历算、火器,尽其术
②光启疏争,乃稍给以民兵戎械
③臣闻历久必差,宜及时修正
④光启言屯政在乎垦荒,盐政在严禁私贩
⑤其辩时差里差之法,最为详密
⑥帝念光启博学强识,索其家遗书
A. ①②④B. ③④⑥C.①③⑤D.②⑤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徐光启是一位爱国的科学家,在明末危急的时代,曾多次提出练兵抵御外患,但他的建议并没有被朝廷完全采纳。
B.徐光启历仕三朝,颇有经国济世的才干,而且立志用于当世,但政治上始终未能有大的建树。
C.熹宗刚即位时,徐光启因为意见不被采纳,志向得不到施展,请求辞职,皇帝没有答应,而是对他委以重任。
D.徐光启生前留下一部《农政全书》,在他死后,皇帝索要他遗留的著作,他的儿子把这部著作进献给皇帝。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元时尝当食不食,守敬且尔,无怪台官之失占。
(2)御史言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赀,请优恤以愧贪墨者。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杂诗二首(其二)
曹丕
西北有浮云,亭亭①如车盖。
惜哉时不遇,适与飘风②会。
吹我东南行,行行至吴会③。
吴会非我乡,安得久留滞?
弃置勿复陈,客子常畏人。
  [注]①亭亭:远而无所依靠的样子。②飘风:暴起的风。③吴会:指吴郡和会稽郡。吴本是秦会稽郡,后汉时分为吴和会稽两郡。
8.这首诗描写了何种景物?它具有什么特点?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6分)
9.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莫笑农家腊酒浑, 。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闻道有先后,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乙 选考题
请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作另一大题内的小题。考生作答时,在答题卷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后的括号内打“√”。


展开余下试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朵花儿的绽放
刘黎莹
她长得很漂亮,是一位眼科女医生。
漂亮的女医生非常受人爱戴。
她所工作的医院在本地是一家名气很大的医院。
她在医院里是最优秀的眼科主治医生。
她为那么多的病人动过手术,从没出过一次差错。
那天,眼科里要为一个病人做手术,但主刀的不是这位漂亮的女医生。于是,漂亮的女医生找到了医院领导,她说这次手术本应由她来做的,为什么换成了别的医生呢?
医院领导对她说:“临时换医生,主要是考虑到你母亲的缘故。”
女医生就有些激动,说:“正是为了我的母亲,才更不该换人。”
医院领导说:“可是……”
医院领导本来是想告诉漂亮的女医生,其实换医生的原因很复杂,那位正在等待手术的患者也不希望让这位漂亮的女医生来主刀。但医院领导想了想,还是没把这件事情说出来。因为医院领导发现漂亮女医生的情绪很激动,她好像特别在意这次手术。在她一再恳求下,领导就答应了她的要求。
女医生做过无数次的眼科手术,但是她从没像今天这样如此谨慎。她早早地来到手术室。一遍又一遍地检查手术前的各项工作是否到位。她的几个助手也被她的情绪感染,和她一样小心翼翼,连走路都是轻手轻脚。
一切迹象表明这次手术的确不同寻常。
女医生好像把这些年来积累的临床经验都用在了今天的手术上。因为她看到了患者进手术室时的复杂表情。她对患者微微一笑,患者刚想和她说话,她却垂头忙碌手头的工作去了。
手术做完后,女医生对身边的助手说:“我刚才缝角膜第一针时,仿佛看到了母亲的眼睛正在望着我。心情没法平静。”
助手为她轻轻擦拭去脸上的汗水,助手的手也在轻轻地抖动。
助手看到了漂亮的女医生开始流眼泪。
助手没有去劝她。
助手也禁不住掩面而泣。
患者被推回病房,他醒来后一直担心自己的眼睛能不能尽快复明。
患者一直对临时换上女医生来为他做手术不太满意。
女医生来看过患者的康复情况。女医生每次来的时候,患者都想问一下他的眼睛会不会再出别的事情,但是女医生总是默默无言,这更让患者害怕了。
后来,患者的眼睛终于能看清楚周围的一切了。这让患者非常振奋。患者想表示一下对女医生的感激之情,但是女医生总是不肯给患者这样一个感谢的机会。每次女医生来病房时,患者都想着和她说上几句话,女医生只问他眼睛上的事,别的,根本不回答患者的问话。
那一天,患者要出院了。
患者向眼科的领导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要求,他想单独和那位漂亮的女医生说说话。
漂亮的女医生来了。
她对患者说:“我知道你想问我什么。你在当年抛弃了我,我是恨过你。但我现在早就把这事给淡忘了。”
患者说:“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让你来说几句话,让你知道,我非常感谢你。”
女医生说:“这是我的职责。”
患者问女医生:“那你给我说一句实话,你现在真的不再恨我了吗?”
女医生说:“我用了这么多年的时间来想这件事情,早已想通了。其实,恨是一种很容易传染的情绪,因此我们活着的人尽可能地不要心怀怨恨。人类是因为爱而不是有恨才繁衍至今的。”
患者被女医生的话深深打动。他问女医生:“我问过很多人,还是不知道为我捐献眼角膜的人是谁,听医院的领导说是死者的家属不让说出来的。可我真的很想知道是谁。你能告诉我吗?求你告诉我好吗?”
女医生没说话。
患者可怜巴巴地望着女医生。
女医生就有些心软。
女医生说:“捐献者就是我刚刚病故不久的母亲。”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写女医生“长得很漂亮”以及“非常受人爱戴”,这为后文赞美她的高尚品格做了铺垫。
B.医院领导不让女医生为患者做手术,是考虑到女医生是角膜捐献者的女儿,担心她在手术中会有情绪上的波动。
C.女医生做手术时非常谨慎,她是把自己母亲的角膜移植到患者的眼中,她觉得母亲的眼睛仿佛在看着她。
D.患者多次向女医生询问自己的眼睛会不会出事,除了她对二人关系的担心外,还说明他对女医生的医术有一定怀疑。
E.女医生说“这是我的职责”,说明在她的眼中,医生的职责比个人的恩怨更重要,患者的身份对她做手术没有任何影响。
(2)小说中是怎样刻画女医生这个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的标题为“一朵花儿的绽放”,但是文中却没有提到花儿。请谈谈你的理解。(6分)

(4)文中说:“其实,恨是一种很容易传染的情绪,因此我们活着的人尽可能地不要心怀怨恨。人类是因为爱而不是有恨才繁衍至今的。”请结合小说的内容以及你在阅读其他文学作品时的体验,谈谈你对这个句子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画有风骨人有风趣
——漫记“漫画大师”华君武
余玮
华君武,江苏无锡人,著名漫画家,有“漫画大师”与“漫画中的齐白石”之称。在当代中国漫画界,华君武是最具艺术魅力、吸引读者最多、影响最大的漫画家。
华君武的漫画是含蓄隽永的,又是“火辣辣”的。“难得幽默”,这是华君武的一方图章。他善于在无情的嘲笑中揭露某些人和事之可鄙、可恶与可笑,又善于在善意的幽默中,在诙谐、戏谑、嘲讽、滑稽中展示深刻的思想,阐释人生的哲理,让人莞尔,令人展颐,留下无尽的回味。
幽默是一种美感,是机智、聪慧的化身。没有幽默,就没有漫画。只有熟悉生活,在生活中不断体验、分析,才能捕捉社会现实中的那些乖张可笑、荒诞不经和不合情理的现象。开会时,他揣摩与会者不同的神态;在火车上,他从旅客的服装谈吐中去猜度他的职业、性格;上医院,牙科医生脸上的口罩、耳鼻喉科医生头上的反光镜,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随身总带着一个记事本,不论走到哪里,想到什么,哪怕一句话,他马上抓住,把它记录下来。这个记事本,是他漫画素材的小仓库,一有空他就把它们细细揣摩,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蝇头小楷,有的仅两个字,有的只一句话,有的则是一段有趣的对话,还有一些未成型的草图。等到有朝一日用得着的时候,他就移花接木,把幽默和讽刺结合起来,画出一幅幅很有意思、令人回味的漫画。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华君武的创作开拓了取之不尽的源泉,他说:“我这个人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容易忘事,所以只能靠用小本本来记的‘笨方法’。”
人们对于华君武都有一种亲切感,感到他离我们很近,近到可以走进自己的心里。华君武的漫画真可谓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下所无。看他的漫画常常有一种自己的心思被他幽默地道破的欣喜感觉。有一次,他在上海开会,在旅馆里听到一个人在打长途电话,在电话里讲了一些具体的日常琐事,大多是无足轻重的话语,还讲了许多废话。华君武当即画了一幅《公费出钱的长途电话》:一个穿着背心、裤衩的人,一边悠然自得地在沙发上抠着脚丫子,一边打着长途电话,真是惟妙惟肖,入木三分,妙趣横生。华君武说:“这件事的本身就十分典型,因此,我只是稍微作了些艺术的夸张。”华君武不仅以自己独特的艺术创造丰富了幽默美学,发展了幽默文化,而且以幽默艺术家应有的历史使命感,赋予幽默艺术以社会人生的深度,提高了幽默艺术的品位。


展开余下试题讽刺与幽默是漫画的灵魂。为了寻找漫画的灵魂,华君武煞费苦心。为创作漫画《自动楼梯》,他曾几易其稿。起先,他画了一把扶梯,一个人正在拼命向上爬。可他对此不满意,觉得这样讽刺干部向上爬的现象,岂不只是个思想品德的问题吗?不行,得改。于是,他又画了一群人在争先恐后地抢攀一把梯子,这样的改动比原来有说服力,但又不符合他想讽刺的干部队伍中的主要精神状态。难啊!画不下去,他就只得搁下画笔。一次,他在北京车站看到了只能上不能下的自动电梯,心里豁然开了窍:“这样画,立意不就更含蓄、更深刻了吗?”于是,一幅深刻揭露干部安排中的只能上、不能下的现象的作品很快勾勒出来。终于找到了漫画的灵魂,他乐不可支。
其实,华君武在艺术上有着一种特有的幽默,在生活上他同样有一种天生的幽默感,那种幽默感弥漫在他生活的每个角落。到了耄耋之年,他仍不失风趣,不减对事物的敏锐感觉,甚至在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也可由此得到缓和、化解,有时也给自己开几句玩笑。有一次,他在院中散步,不小心跌进没盖盖子的沙井,伤了腿。友人电话慰问时说:“听说你掉井里了?”华君武马上回了一句:“你不落井下石就好。”
2010年6月13日上午9时,华君武在北京友谊医院病逝,享年95岁。华君武生前留有交代,丧事一切从简,不举行追悼会、告别式。
漫画大师走了,我们以什么样的方式纪念他呢?其实,华君武不只是个漫画家,透过他的作品,我们可看到他更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
(选自《文史春秋》2010年9月,有删节)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华君武的漫画在诙谐、戏谑、嘲讽、滑稽中展示深刻的思想,阐释人生的哲理,让人们在笑中思索、回味。
B.第四段中说“人们对于华君武都有一种亲切感,感到他离我们很近,近到可以走进自己的心里”,这表现了他平易近人的品格以及对于民众的深深的爱。
C.华君武对于漫画的创作有非常严谨认真的态度,为了寻找漫画的灵魂,他费尽心思,甚至数易其稿。
D.华君武摔伤了腿,一个平时有过节的朋友打电话时,华君武说“你不要落井下石”,表现了他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E.华君武年龄大了,只好用记事本来记录生活中的感想,这也表明他的记性差了,很多事情都会忘记,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创作的灵感。
(2)华君武漫画上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请概括说明。(6分)

(3)从文中看,华君武的幽默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分析。(6分)

(4)文中说华君武在创作漫画《自动楼梯》时三易其稿,请比较这三幅漫画稿,谈谈对“漫画的灵魂”的理解。(8分)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对待那些恶意的中伤诽谤,我们当然不能有丝毫忍辱退让,在坚持原则、坚持针锋相对斗争的同时,也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不能〖ZZ4〗怒不可遏进行辱骂。
B.刚到部队时,何祥美只有初中文化水平,但他〖ZZ4〗见缝插针看书学习,所有的节假日都有效利用起来,经过3年艰苦努力,他通过全军法律专业自学考试的全部15门课程,拿到了大专文凭。
C.部分高校的四、六级考试成绩已与毕业证、学位证脱钩,相比往年,今年的四、六级考生表现更为淡定,大部分考生视考试为〖ZZ4〗过眼烟云。
D.《让子弹飞》是一部不错的商业电影,但是对于姜文这个〖ZZ4〗才气过人的导演来说,绝不是他作品序列中最好的一部,还有不少细节可以商榷。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如果要做更大的事,光靠聪明是不够的,还要决心、毅力、格局、气度、勇气,而其中有许多特质都是很多人所不足的。
B.俄方高度关注半岛事态发展,已分别向有关国家表示严重关切,要求各方保持最大程度的冷静克制。
C.如此来看,作为第一阶段计票后领跑西部的先发中锋,姚明恐怕将因为这次受伤的缘故而再次错过2011年的全明星赛。
D.连日来,欧洲多国持续遭遇强降雪和低温天气困扰,18日,英国航空公司取消了所有从希斯罗机场起飞的飞机,英超比赛被迫推迟。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次去青海湖,湖面如无边无际的大海一样。 , , , ,
。青藏高原上的纳木错湖,海拔高达4500米,堪称举在天上的湖。 ,好像大地佩戴的一块翡翠坠子。青藏高原上的湖泊美在何处?我觉得:美在清澈,美在水色。 ①像晴朗的夜空 ②走近岸边 ③远望湖水湛蓝湛蓝
④湖水是绿色的 ⑤湖水如蒸馏水一样清澈 ⑥卵石历历可数
A.②④⑥⑤①③ B.③①②⑤⑥④ C.④⑥⑤①③② D.⑤③①④②⑥
16.下面是关于“校长实名推荐制”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画线处的内容。要求紧扣主题,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经历了去年的风风雨雨之后,“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近期再次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反对的多,赞成的少;①;忧虑的多,乐观的少。不能不承认:作为一项高校招生改革措施,“实名推荐”难以被人理解,②。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人们普遍担心教育腐败时,“实名推荐”不仅有助于③,也对今后将广泛推行的高考多元评价有着重要的示范意义;尽管高考改革从未停步,但就整体而言,目前实行的仍是一种“④”的招生体制,能否建立灵活、多元的招生制度,不仅关系到人才选拔,而且对基础教育改革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高考改革势在必行,不能抱残守缺,也不能折腾,关键要有⑤的社会环境。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只有栉风沐雨的树苗,才能俯瞰大地的翠绿;
只有勇敢搏击的雄鹰,才能丈量蓝天的辽阔;
只有奋斗打拼的人生,才能领略世间的美丽。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焦作市201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8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