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054  
标签:沪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4]
嘉定区2011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嘉定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案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乾隆能上房吗?
冯骥才
⑴前些年,一部电视连续剧《戏说乾隆》红极一时,大清乾隆皇帝摇身一变,成了英俊的武生,背刀仗剑,抬腿上房,飞檐走壁,横扫群恶,一边还和各样美女胡搂乱吻,纠缠不休。一时,对这部大大离谱、纯属虚构的电视剧褒贬皆有。褒者说,通俗作品不必认真,不就为了找个乐吗?贬者说,编造总要有“度”,要对历史负责,对知识负责,这样会使年轻人误以为乾隆原是个浪荡公子。争论从来不会有结果。再说,人家剧名上明明写着“戏说”嘛。就这么一部“戏说”,还会闹出乱子?
⑵没料到,如今已是“戏说”的天下了。
⑶耍刀舞棒的远非乾隆一个。历代君主,东西洋人,老僧老道,村女渔姑,骚人墨客等等——连唐伯虎和纪晓岚也身怀绝技,动辄一掀桌子,杀得你死我活,天昏地暗,飞沙走石。正史全成野史,正剧全成闹剧,真人全成戏人儿。
⑷同时,这戏说一蹿红,跑出了电视剧,甚至跑出荧屏。从商家广告到名家讲坛,谁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从民俗事物到国学经典,谁想怎么搞笑谁就怎么干。张口就来,到处现挂,如果搞笑还“抓”不住人,还嫌不过瘾,干脆就恶搞。戏说对象本身的真实已经没人去关心,戏说者所关心的只是他的过程是否有吸引力。吸引力是戏说的目的,这正是商业文化的特征。
⑸看看如今的古装武侠题材的影视吧!不论长篇连续剧,还是大片巨片,绝大部分没有确定的历史朝代,没有确定的地域,自然也就没有特定的地域文化。只有一个抽象的粗鄙化的“历史”空间,然后就信手胡来了。一群男男女女,本领大得没边,身穿的古装像时装,发型像朋克或披头士,说话全是现代人的口气。在刻意捏造的极其蹩脚的戏剧冲突中(仇杀,争权或三角恋爱等),打打杀杀,从头到尾。有趣的是,当这些影视片被一些年青人恶作剧地恶搞一番之后,影视制作人还真的动起火来。这可真怪了,你把庄重的历史都“恶搞”了,还在乎人家来恶搞你?
⑹进而说,为什么戏说可以随意颠倒历史,糟蹋文化经典,既没人反对,也无力反对?回答应该很清楚:市场霸权。
⑺如今所有文化都在努力市场化。市场是钱说了算,市场需要戏说,谁能说不?
⑻为什么市场需要戏说呢?这很简单,为了新奇,为了搞笑,为了卖点——有了卖点还可以继而制造流行。这就是商业文化。商业文化是娱乐性的、消遣性的、快餐性的。快餐才销得快,娱乐才好消费。有人谴责商业文化太浅薄。这种指责没道理。商业文化是不追求深刻的,更不能“发人深思”,“发人深思”会造成消费障碍。还有人谴责商业文化不能持久,留不下来。这话很对呀!人家商业文化从来就不追求传世,只求红极一时, 红的时候可以大把捞钱。传世是让后人赚钱,红了可以自己捞钱。
⑼一次几位女学生对我直言:“我们就是想做超女。”
⑽我问她们:“你们知道超女是一种流行性的文化商品吗?知道商品的市场规律吗?”
⑾这几位可爱又天真的学生不明白我要说什么。我告诉她们:“一般流行商品的规律都是先热销。热销的原因是市场炒作得好,炒作得成功。最成功的炒作可以使商品红遍天下,无人不知。但流行的东西不会总流行。当它被另一种炒作起来的商品取而代之时,便会冷落下来,渐渐陷入低谷,成为滞销。滞销的结果是被市场甩掉,那就该被‘清仓’了。”我还说,“你们可以选择这种商品文化,但必须知道它是怎么回事,对‘滞销’和‘清仓’要先有心理准备。”


浏览完整试题⑿流行文化是一次性的。因此它们一定是好接受的、好消化的、肤浅的,又是新奇的、刺激的、眼花缭乱的。我们不该责怪这种文化,商品经济的时代一定要产生商品文化。但一个社会不能全是这种文化,就像生活不能天天是嘉年华。不能全是胡编乱造的历史和错乱的时空,全是搞笑与戏说,全是揭秘与猜秘,不能一切全是儿戏。数千年升华出来的文明经典、民族英雄、精神偶像,不能任我们随意亵渎糟蹋,而只为了一时的取乐。
⒀有人对我说,我们有五千年文化,历史长,人物多,总不会都被戏说了。
⒁我摇摇头告诉他,前些天—位南方的业余作者对我说,他们县里已经花钱把能写东西的人请去,叫他们根据县里的各个旅游景点——有古代的也有新造的,编一些离奇好玩的“民间故事”,供县里吸引游客,发展旅游,好把“旅游经济推上一个新台阶”。
⒂连我们大地上的文化记忆也被戏说了,而且早被旅游市场戏说和胡说了。这不可怕吗?想一想,我们的文化在上个世纪曾经被扫荡、被腰斩,今天再被戏说、被伪造,还能“博大精深”吗?我说的“博大精深”不是在博物馆里,而是在公众自我的文化感觉中。
1.标题“乾隆能上房吗?”的含义是
(2分)
2.第(4)段中画线句运用拟人的表达效果是
(2分)
3.联系上下文,填入第⑻段空格处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虽然 B.因为 C.何况 D.可见
4.综观全文,商业文化具有哪些特征?请分条概括。(3分)


5.对本文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电视剧《戏说乾隆》成为了戏说历史、胡编乱造的始作俑者。
B.商业文化充斥搞笑与戏说,是对历史和文化经典的亵渎糟蹋。
C.戏说与伪造是造成历史文化断层、公众文化感觉弱化的主因。
D.从列举现象、分析原因到指出危害,全文扣紧话题层层递进。
6.结合文中信息,对第⑴段画线句的两种意见,选一种加以简评(不超过80字)(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照夜白
刘墉
15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有一天,她果然抱着一个匣子来找我,一边打开盖子,一边说:“不得已,得卖了,您看看值多少?”她小心翼翼地拿出个手卷,题签上写着:韩斡照夜白。我一怔,沉吟道:“韩斡照夜白?韩斡是唐代画马的名家。”
“是啊!所以我丈夫说是国宝级的。”
我没吭气,慢慢打开手卷,没看两尺,已经确定:假的!且不说画笔不精,连伪刻的印章都拙陋。只是我不知该怎么说。
偏偏她还喜孜孜地指着画:“乾隆皇帝也收藏过呢!”
我犹豫再三,还是心一横说:“抱歉!我得告诉您实话,这是假的!”
她的脸一下子苍白了,扶着桌子,往下坐,没坐上椅子,滑到了地上。我赶紧过去扶,她却把手一挥,蒙着脸。看不见她的表情,看到的是一片花白的头发。
“您确定?”她低着头问。
“确定!这是仿的,原件藏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她没再说,站起身,以很快的速度收好那卷画,临走,用硬硬的声音说:“求求您!可别让我儿子知道,他要是问,就说是真的。”
后来有一次遇上她母子,谈到留学,那大男生又自信满满地说:“我们不怕!我们有爸爸留下的无价之宝。”
我立刻心一揪。
今年二月,我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才走进明轩,就看见一位男士正贴着橱窗看那幅著名的手卷。画中是骠壮硕骏、鬃毛直立、昂首扬蹄、想要挣脱缰索的白马。旁边有南唐李后主书“韩斡照夜白”。
男士见我靠近,微微让位,抬头。挺面熟,不是……
“我妈去年过世了,也是心脏病,走得突然。”已经在大学教书的男士有点腼腆,“我特别从芝加哥过来,看这幅画。”
“你们家……”
“我爸也留给我们一幅,假的,因为高中美术课本上印了这张画,我早就知道真迹在这儿。所幸我妈不知道,她一直认为是真的。”他笑笑,“也多亏那张假画,我怕我妈拿去卖,知道是假的,一下子崩溃,所以拼命用功,一路拿奖学金。”
“那张画……”
“我带来美国了,常看,觉得它比这幅真的还真,真是一匹仰首长嘶的照夜白。”
走出博物馆,我站在门口好几分钟,心想是不是该回去,告诉他,其实他妈妈早知道画是假的,只是又想起答应过他母亲……
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
【注】照夜白:唐玄宗坐骑,曾随其南征北战,立功无数。韩斡:唐代画家,尤工画马,《照夜白》为其代表画作。
7.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并解释其意义。(2分)
遽逝 注音: 解释:
8.本文与栗良平的小说《 》的立意有异曲同工之处。(1分)
9.从人物描写角度分析文中画线段的表达效果。(3分)


10.对本文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丈夫辞世朋友操心母子却无畏,为下文表现母子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作铺垫。
B.丈夫留下的“名画”虽是假的,但至少能表现他对收藏、对生活与生命的热爱。
C.男士与“我”的偶遇过于巧合,违背了生活真实,令人生疑,是本文的致命伤。


展开余下试题D.儿子之所以觉得自家的假画比真画还真,因为其间凝聚着他对父亲的追思怀念。
E.本文构思精巧,悬念丛生,在相互的体谅与关怀中表现出令人感动的母子深情。
11.综观全文,文章以“照夜白”为标题起什么作用?(3分)


12.文中说“眼前突然飘起密密的雪花……”,依据文意,请续写一段80字左右的文字。(5分)





(三)默写。(6分)【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八章)
(2)可堪孤馆闭春寒, 。(秦观《踏莎行•郴州旅途舍》)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5)望西都, ,伤心秦汉经行处。(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
(7)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8)操千曲而晓声,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
(四)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14—16题。(8分)
宿 府①
杜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②。
【注】①府:幕府,古代将军的府署。杜甫当时在严武幕府中任参谋一职。
②一枝安:出自《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鼹鼠饮河,不过满腹”句。
14.首联“ ”二字,是一诗之眼。(1分)
15.对这首唐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秋幕府井梧寒”,环境的“清”、“寒”,烘托了心境的悲凉。
B.颔联听觉(“声”)与视觉(“色”)相结合,写清秋的寂寞萧条。
C.风尘漫漫、关塞荒凉,自己却行路困难,只好“已忍伶俜十年事”。
D.前四句虽偏于叙景,而景中有情;后四句虽重在言情,而情触景生。
16.尾句化用了《庄子》“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①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举剑欲击之,胜请降。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律曰:“苏君,律前负汉归匈奴,幸蒙大恩,赐号称王,拥众数万,马畜弥山,富贵如此!苏君今日降,明日复然。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武不应。律曰:“君因我降,与君为兄弟,今不听吾计,后虽欲复见我,尚可得乎?”武骂律曰:“女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且单于信女,使决人死生,不平心持正,反欲斗两主,观祸败。南越杀汉使者,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者,头县北阙;朝鲜杀汉使者,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耳!若知我不降明,欲令两国相攻,匈奴之祸从我始矣。”
②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③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④昭帝即位数年,匈奴与汉和亲。汉求武等,匈奴诡言武死。后汉使复至匈奴,常惠请其守者与俱,得夜见汉使,具自陈道,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⑤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⑥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武留匈奴凡十九岁,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
(《苏武传》节选)
1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畔主背亲 (2)杖汉节牧羊
(3)具自陈道 (4)谢汉使曰
1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欲因此时降武 君因我降
B.空以身膏草野 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
C.与君为兄弟 匈奴以为神
D.乃幽武,置大窖中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女)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2)单于召会武官属,前以降及物故,凡随武还者九人。

20.结尾“须发尽白”四字写出了苏武的 、 。(2分)
21.以第①节为例,简析作者是怎样用衬托的手法塑造主人公苏武形象的?(3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净因院画记
苏 轼
①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知之;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不谨也。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
②与可①之于竹石枯木,真可谓得其理者矣。如是而生,如是而死,如是而挛拳瘠蹙,如是而条迭遂茂:根茎节叶,牙角脉缕,千变万化,未始相袭,而各当其处,合于天造,厌②于人意,盖达士之所寓也欤!
③昔岁尝画两丛竹于净因之方丈③,其后出守陵阳而西也,余与之偕别长老道臻师,又画两竹梢,一枯木于其东斋。臻师方治四壁于法堂,而请于与可,与可既许之矣。故余并为记之。必有明于理而深观之者,然后知余言之不妄。
【注】①与可:文同,字与可,时著名画家,作者表兄。②厌:满足。③方丈:佛寺长老或住持居室。
22.苏轼,字 ,高中阶段我们学过他的作品 。(2分)
23.第一段“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一句中,“工人”的意思是 。(2分)
24.以下选项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与可的画作不合常形却合常理。
B.与可为净因院前后共计作了两幅画。
C.作者认为与可的画既符合事物的本来面貌特征又体现内在神韵。
D.本文是作者应道臻师的邀请而写作的。
25.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画线句。(3分)




展开余下试题26.简述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二 写作(70分)
27.作文
以“水到渠自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嘉定区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抽查试卷•参考答案
(一)(16分)
1.(2分)历史(或:传统文化)能戏说吗?(或历史岂容戏说。答“‘戏说’怎能让人相信”得1分)
2.(2分)形象生动地(1分)表现商品社会中,戏说之风泛滥成灾(1分)。(意对即可)
3.(2分)B(虽然,连词,表示让步,承认甲事为事实,但乙事并不因此而成立;因为,连词,表示原因,可以放在后一分句前;何况,连词,表示进一步申述理由或追加理由;可见,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可以作出判断结论。根据文意可知,应填“因为”)
4.(3分)(1)让商品具有更大的吸引力;(2)商业文化是娱乐性的、消遣性的、快餐性的;(3)商业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是商品经济时代的产物。(每小点1分)
5.(3分)D(《戏说乾隆》只是引发了观众对“戏说”历史的热议,至于其是否为“始作俑者”,文章提供的信息不足以支撑这种看法,故A项不当。搞笑与戏说是商品经济催生的产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文化就只有搞笑与戏说,正如苹果是水果,但不是所有的水果都是苹果;而且有些商业文化未必涉及“历史与文化经典”,也就谈不上对其的亵渎,故B项不当。戏说与伪造是造成历史文化断层的原因之一,但是否为主因,本文并无如此说法;相反,造成文化断层的更重要因素恐怕是“文革”,故C项不当)
6.(4分)通俗作品不可认真:通俗作品乃商业文化,商业文化追求卖点,需要新奇、搞笑,这是商品经济时代的需要;我们有五千年文化,总不会都被戏说了;戏说也是一种解读,古已有之,是对传统的解构与颠覆,其中未必没有值得肯定的严肃的东西在;任何时代的文化都会有高雅与通俗之分,不能因为通俗作品大行其道就认为没有了高雅文化的位置,这是两码事,观众自会作出自己的判断的。编造总要有“度”:戏说过度会导致对象本身的真实没有人关心了;搞笑乃至恶搞成风,数千年升华出来的文明经典、精神偶像都会遭到亵渎糟蹋;导致民族文化资源的流逝与稀薄;最后造成民族的肤浅、粗鄙与急功近利。(以上正反简评均可。理由1分,文中信息2分,语言1分。)(意对即可)
(二)(20分)
7.(2分) jù 匆忙,突然。
8.(1分)一碗阳春面
9.(3分)综合运用多种人物描写手法,描写富有层次:“苍白”的脸色是肖像描写,“扶”、“滑”等动作表现人物乍听假画之后的心理剧震;挥手蒙脸的动作则反映人物此刻内心的失落与伤痛;“苍白的头发”则显示与人物年龄不相称的苍老,可以想见这位母亲所经历的艰难与辛酸。(2分,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这样写,能形象而细腻地展现这位母亲复杂的心理和沉痛的心情。(1分)
10.(6分)A E (B项文中的信息不足以佐证这样的分析,属脱离文章的随意猜测;C项主要就小说的巧合作分析,应该说,巧合是构成小说情节起伏转换的重要因素,不能因为有巧合而否定小说的意义和价值,阅读时更应关注巧合背后的必然性:母子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关爱;D项概括片面,觉得画更真的主要原因不是父亲而在母亲,或者说是对父母的追思更恰当)
11.(3分)(1)线索:这幅画是贯穿文章的线索,使文章结构更为紧凑集中。(1分)
(2)象征:“仰首长嘶”的骏马让人联想到这对母子在逆境中的奋争;“照夜白”三字又能让人感受到逆境中的希望、温暖与关爱。(2分)
12.(5分)内容(借景抒情或概括,表现母子两人纯洁无瑕的心灵,或是“我”的内心的感动等,3分),语气与原文衔接(1分),语言通顺(1分)。
(三)(6分)
13.(1)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2)杜鹃声里斜阳暮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5)意踟躇 (6)侵晓窥檐语 (7)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
(8)观千剑而后识器
(四)(8分)
14.(1分)独宿
15.(3分)C(是因战乱而导致“路难行”,而非自己行路困难)
16.(4分)《庄子》原意是说人原本并不需要太多物质的东西。(1分)杜甫借用来说明为生活所迫而任职,求暂时安居。(1分)“强移”二字,表明并不情愿。(1分)而一夜徘徊、辗转,心中并不安宁,用一个“安“字,不过是诗人自我解嘲。(1分)
(五)(17分)
17.(4分)(1)通“叛” (2)拄着,拿着 (3)全部 (4)道歉
18.(2分)D
19.(6分)
(1)(你)在异族那里做投降的奴隶,(我)为什么要见你!(介宾短语后置/“何以……为”)
(2)单于召集苏武的部下,(除了)以前已经投降和死亡的,总共跟随苏武回来的有九人。(官属/以/凡/还者)
20.(2分)忠贞坚韧等(答对l点给1分,意对即可)
21.(3分)卫律劝降张胜与苏武时,采用了同样的威胁手段:举剑欲击。面对生死存亡的考验,张胜请降,而“武不动”(1分);面对荣华富贵的诱惑,卫律自以为得计了,而“武不应”(1分)。他们的易节更鲜明地衬托出苏武持志如一、坚贞不移的高贵品质(1分)。
(六)(13分)
22.(2分)子瞻《前赤壁赋》(《石钟山记》《水调歌头》)
23.(2分)(一般的)画工(画师、画匠)
24.(2分)C
25.(3分)这句话整散结合:先用整句是多角度描绘文与可画作生动逼真、姿态万千的特点(1分);再用散句表明苏轼对其画作境界“合于天造,厌于人意”的高度赞美(1分)。句式参差,富于变化(1分)。
26.(4分)赞扬文与可绘画不但能得到竹石枯木的形似,更重要的是能够画出其精神,做到神似(1分);借此来表明自己的绘画理论(1分):绘画者用艺术表现事物之形时必得寓其理于中,(1分)既将客观事物精确再现,又将画家的主观意趣得到了完满的表达,使人们的欣赏要求得到满足(1分)。
(七)(70分)
27.评分标准
标签:沪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嘉定区2011”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5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