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136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66]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机读卡上。
2.答第I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机读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第I卷的机读卡和第Ⅱ卷的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殷红/咽喉 翌日/肄业 栉风沐雨/卷帙浩繁
B.街巷/沆瀣 颀长/脐带 未雨绸缪/踌躇满志
C.攻讦/捷报 乳臭/星宿 伺机而动/义不容辞
D.省亲/醒悟 露面/录像 韦编三绝/为富不仁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函授 副增长 志同道合 声名鹊起
B.刚性 吊胃口 众口铄金 既往不究
C.摄像 座上宾 流浑忘返 原形毕露
D.防害 发帖子 笑容可掬 激浊扬清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港货价廉物美,吸引大批内地“购物兵团”涌港狂扫,就连洗头水、洗衣粉,以致面食等日常生活物品也成为他们的目标物。
B.中国民航局有关负责人日前披露,2010—2011年冬春航季全国民航航班换季工作准备就绪,新的航班时刻表即将投入使用。
C.学习一天下来,我习惯拿本课外杂志翻翻,调剂一下紧张的大脑,妈妈总是唠叨:“不干正事,老爱敲边鼓。”
D.芭蕾史上最富有力量感的俄罗斯新古典主义传奇之作《斯巴达克斯》首度亮相成都,演员绘声绘色的精湛表演让所有观众为之倾倒。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有关专家认为,既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这个成分对人体不利,出台了新的法律法规,那么新的法律法规也应该对相关部门的责任予以追究。
B.对于群众或企业申请的审批事项,政务服务要做到按时办结率100%,服务事项现场办结率达90%,服务对象满意率达95%。
C.人口普查是一项广泛的社会动员活动,需要社会各界参与,希望广大市民给予理解和支持,如实申报有关信息,搞好人口普查工作。
D.第三届中国欧洲联盟电影展去年底在成都举行,上映的有来自12个国家的12部影片参展,其中英国、瑞典、法国都是新片。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1986年,中国商业部在新颁的小麦粉标准里,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卫生部同步将过氧化苯甲酰列入《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2010年9月中旬,卫生部办公厅对“关于再次建议尽快出台新的小麦粉国家标准”的答复中表示,遵循技术上确有必要且安全可靠的原则,全国食品添加剂标准委员会已审查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俗称 “面粉增白剂”)。
面粉增白剂是中国目前准许使用的1513种(其中包括食品香料1027种)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所谓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者天然物质。中国在普通面粉中使用增白剂,已有20多年。多年来,伴随面粉增白剂的使用产生了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并因此而引起了旷日持久的争论。
人们欣赏和喜爱雪白或较白的面粉,这成为增白剂加入面粉的直接原因。小麦新加工的面粉中含有微量的脂溶性β—胡萝卜素,呈浅黄色,使得面粉微黄,色泽不佳。但是,这样的面粉经过一段时期的贮存,可以依靠空气中的氧化作用,使脂溶性β—胡萝卜素的共轭双键被自然氧化而破坏,从而改善和提高面粉的色泽。但这需要较长时间。于是,能让面粉立竿见影增白的过氧化苯甲酰被人们选中。添加这种增白剂不仅工艺简单,综合效果也好。增白剂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面粉质量,如抑制面粉的霉变,减少面粉长期贮存而产生的霉变风险。因为增白剂放入面粉中会释放原子态氧和苯甲酸,后者是食品工业普遍使用的防腐剂。面粉经过增白剂处理后,可以氧化面粉中的类胡萝卜素,提高面粉的白度,使得面粉加工设备水平不再成为影响面粉色泽的唯一因素,因而可以使小麦在加工同一等级面粉时相对提高出粉率。这既能提高面粉加工企业的经济效益,也相对增加了粮食产量。同时,采用增白剂后,可以在几天之内完成熟化过程,让馒头等面食看起来质量更好,体积更大。


浏览完整试题专家和研究人员认为,少量的增白剂是安全的。然而,现在相当多的人,包括专业人员和公众都认为,面粉中不用增白剂的利要大于使用增白剂,因为使用增白剂会破坏营养,更会带来很多安全问题,甚至危及人们的健康和生命。
增白剂危害健康的主要表现是它有致癌作用。同时,过氧化苯甲酰是略带刺激性气味的白色粉末,在加热或受到摩擦时易产生爆炸,在一定剂量条件下,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有确切的刺激性和致敏性。过氧化苯甲酰危害健康还表现在对一些肝脏病人的损害。这种损害恰恰是添加增白剂的理由之一,即增白剂可以释放出防止面粉霉变的产物苯甲酸。若长期食用含过量添加剂的面粉及其制成品,就会造成苯慢性中毒,给人体健康带来危害,尤其是对肝脏的损害较大。
1997年,欧盟所有成员国已全部禁用面粉增白剂。在这些国家里,过氧化苯甲酰和三聚氰胺一样,不允许用于食品生产。可以说,现在我国同意注销过氧化苯甲酰正是为我们的食品安全加了一道保险。 (有删改)
5.从原文看,有关部门允许在面粉里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根本原因是
A.加入过氧化苯甲酰的面粉和面制品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欣赏和需要。
B.面粉中加入过氧化苯甲酰可以满足面粉和面食生产经营者的需要。
C.在规定范围内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是有利并且安全的。
D.使用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面粉增白剂见效快,工艺简单,综合效果好。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面粉增白剂在改善和提高面粉色泽的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面粉的霉变,从而提升面粉的质量。
B.添加了面粉增白剂之后,提高了面粉加工水平,这样就提高了小麦的出粉率,促进了小麦产量的增加。
C.增白剂危害健康的主要表现是,它有致癌作用,且对人的皮肤、上呼吸道及肝脏都可能产生一定的损害。
D.虽然有不同的看法,但现在人们基本达成了使用增白剂会引发包括危及生命在内的食品安全问题的共识。
7.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消费者不再以“白”作为面粉、面制品的质量评判标准,那么有关生产经营者就不会再需要添加增白剂了。
B.从不同的角度讲,允许和禁止过氧化苯甲酰等化学合成物作为食品添加剂是各有道理的。
C.食品安全问题数量的多少,事实上是与被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数量多少成正比的。
D.从二十多年后过氧化苯甲酰最终被国家同意注销的实例来看,将来弊大于利的食品添加剂不会被人们再使用。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童心说
李贽
童子者,人之初也;童心者,心之初也。夫心之初,曷可失也!然童心胡然而遽失也?盖方其始也,有闻见从耳目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长也,有道理从闻见而入,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其久也,道理闻见日以益多,则所知所觉日以益广,于是焉又知美名之可好也,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而务欲以掩之而童心失。夫道理闻见,皆自多读书识义理而来也。古之圣人,曷尝不读书哉!然纵不读书,童心固自在也,纵多读书,亦以护此童心而使之勿失焉耳,非若学者反以多读书识义理而反障之也。童心既障,于是发而为言语,则言语不由衷;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
夫既以闻见道理为心矣,则所言者皆闻见道理之言,非童心自出之言也。岂非以假人言假言,而事假事、文假文乎?盖其人既假,则无所不假矣。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何也?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童心常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文者。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降而为六朝,变而为近体,又变而为传奇,变而为院本,为杂剧,为《西厢曲》,为《水浒传》,为今之举子业【注】,皆古今至文,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更说甚么六经,更说甚么《语》《孟》乎?
夫六经、《语》《孟》,非其史官过为褒崇之词,则其臣子极为赞美之语。又不然,则其迂阔门徒,懵懂弟子,记忆师说,有头无尾,得后遗前,随其所见,笔之于书。后学不察,便谓出自圣人之口也,决定目之为经矣,孰知其大半非圣人之言乎?纵出自圣人,要亦有为而发,不过因病发药,随时处方,以救此一等懵懂弟子,迂阔门徒云耳。药医假病,方难定执,是岂可遽以为万世之至论乎?然则六经、《语》《孟》,乃道学之口实,假人之渊薮也,断断乎其不可以语于童心之言明矣。呜呼!吾又安得真正大圣人童心未曾失者而与之一言文哉!
(《焚书》卷三,有删节)
【注】举子业:指科举考试的文章,也就是八股文。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以为主于其内而童心失 主:主张
B.而务欲以扬之而童心失 扬:发扬
C.而事假事、文假文乎? 文:写(文章)
D.后学不察 察:考察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
A.道理闻见日以增多 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
B.知不美之名之可丑也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C.故吾因是而有感于童心者之自文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D.得后遗前,随其所见 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童心本是心灵的起源,但随着感知的范围不断扩大,很多理性的道理进入心灵,人的内心也不断发生变化,从而渐渐失去童心。
B.作者将圣人和一般的读书人对比,以此说明童心的存在与读书多少并无必然联系,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守护。


展开余下试题C.作者认为文章只要出于童心,即使是科举八股文,也可以被人们认可,世人不必一味地推崇六经、《语》、《孟》。
D.作者认为,六经、《语》、《孟》都是门徒后学胡乱记载、断章取义而成,因此并非圣人之言,不能表达发自童心的真理。
第Ⅱ卷(120分)
注意事项:
1.请用蓝黑钢笔或圆珠笔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不能答在此试卷上。
2.试卷中横线及框内注有“▲”的地方,是需要你在第Ⅱ卷答题卡上作答的内容或问题。
四、(23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O分)
(1)见而为政事,则政事无根柢;著而为文辞,则文辞不能达。(5分)
译文: ▲
(2)然则虽有天下之至文,其湮灭于假人而不尽见于后世者,又岂少哉!(5分)
译文: ▲
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水调歌头①
杨炎正
寒眼乱空阔,客意不胜秋。强呼斗酒,发兴特上最高楼。舒卷江山图画,应答龙鱼悲啸②,不暇顾诗愁。风露巧欺客,分冷入衣裘。
忽醒然,成感慨,望神州。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都把平生意气,只做如今憔悴,岁晚若为谋。此意仗江月,分付与沙鸥。
【注】①淳熙五年,作者与辛弃疾同登镇江北固山甘露寺中的多景楼,写下这首《水调歌头》。②“应答龙鱼悲啸”语出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意即波涛汹涌之声是江水之下鱼龙相互应答的悲啸之音。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答: ▲
(2)请简要分析“寒眼乱空阔”一句中“寒”字的妙处。(4分)
答: ▲
13.按要求写出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 ▲ ,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杜甫《旅夜书怀》中的“ ▲ , ▲ ”用比喻手法写出漂泊他乡的孤独感。
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 ▲ ”两句强烈地抒发了对秦统治者横征暴敛及挥霍无度的愤慨和无奈。
(2)朝搴阝比之木兰兮, ▲ 。(屈原《离骚》)
李白《蜀道难》中用“ ▲ , ▲ ”两句写出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生命的代价才开凿出一条崎岖险峻的山路的艰辛。
朱自清《荷塘月色》中的“ ▲ , ▲ ”用通感手法写出了塘中月色的和谐。
五、(2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另一种纪念碑
李 锐
大凡专门到湘西凤凰县一游的人,都是为了沈从文先生而来的。沈先生的故居和墓地都在凤凰县城。“一个士兵要不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沈先生没有战死在沙场。其实,沈先生也没有回到故乡。他遥远地死在一个叫做北京的喧嚣的大都市里。回到故乡的不过是先生的骨灰。
一段迂回的山路,一片逼仄的台地,一块自然坠落的石头,石头略微凿磨的平面上是沈先生的笔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 照我思索,可认识“人”。这些话和石头面对着已经有些污浊了的沱江,一座旧石桥,和一些已经破旧不堪的吊脚楼。背后的山坡上环绕着零乱却又茂密的草木。凤凰的朋友们说,大部分骨灰撒进沱江了,只有几块骨头是由沈先生的孙子亲手埋在这石头下面的。
其实,一个游子,一个精神的游子是永无故乡可回的。就像一条从雪山之巅走下来的河,从它出走之日,就再没有回家的路了。沈先生在凤凰城里长到十五岁,而后从军,又在沅江、辰水之间浪迹五年。此后,湘西的山水就再也关不住一个年轻人的心了。可这二十年的人生成了沈先生文学创作的源泉,他那些所有最深沉最美好的文章,都是从湘西的江河里涌流出来的。这个有一位苗族祖母又有一位土家族母亲的乡下人,这个没有上过大学,没有留过洋,没有任何文凭学位的湘西赤子,有了他的《从文自传》,有了他的《湘行散记》,有了他的《边城》和《长河》,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
大概是因为沈先生盎然不绝的诗意吧,他竟然在许多时候,在许多人那里被误解成是一位,而且仅仅是一位传统的“田园诗人”。许多人把“美化落后”“诗化麻木”的批评放在他的名字上。也确实有人依样画葫芦的,把中国所有偏远落后的乡村变成了“民歌集成”的歌舞场,并因此而得到了大大小小的文名。我一直不解的是,怎么会有这么深的误解和误读。难道我们这些中国人真的再也听不懂中国诗人的歌哭和咏叹了吗?难道历史的风尘真的把我们埋葬得这么深这么重了吗?以致我们竟然听不懂一个肝肠寸断的柔情诗人的悲鸣?以致我们竟然看不见,在夕阳落照下的那样一种悲天悯地的大悲哀?
对此,沈先生自己说过一句肺腑之言:“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所谓“大音稀声”, 所谓“有大美而不言”。事实上,这正是沈从文先生不为潮流所动,独到而深沉的追求。一个能和时代风格相抗衡而独立于世的作家必定是大家。在当时那一派峻急、坚硬、浮躁的白话“国语”的主流中,沈从文的从容沉静和优美大度尤其显得卓尔不群。在沈从文诗意神话的长廊中,《边城》无疑是最精美的篇章。那是关于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和一只狗的童话。这个诗意神话的破灭虽无西方式的剧烈的戏剧性,但却有最地道的中国式的地久天长的悲凉。
如果说沈先生的文字流露出了某种“世外”意味,那也是因为湘西这块土地一直是苗族和土家族世代杂居之地。这是一块不曾被正统的儒家文化彻底同化的土地。这块土地曾经以它无数次的对中原文化的以死相拼,才保持了自己的“率真淳朴”“人神同在”和“悠然自得”。也正是这一脉边缘的“异质文化”,成就了沈从文的独特。也正因为这个产生于中国本土的独特性,又和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从文先生才有可能“自然而然”地完成对于中国诗歌的承接和转化。
站在沈先生这块天然未凿的石碑面前,沈先生微含笑意的脸从斑斓的石纹中显现出来,有谁能读懂因顿在那些苍老的皱纹里的创痛和沧桑?其实,沈从文先生又何需一块石,何需一座山,何需一条河来为自己的不朽做纪念呢?只要打开他的书,你就能走进他那一片无比深沉又无比美丽的森林。让我们向这片森林深深地鞠躬吧!
(有删改)
14.从文中看,沈从文先生的作品具有哪些“独特”之处?请概括作答。(6分)
答: ▲
15.结合文意,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题目“另一种纪念碑”的含义是什么?(2分)
答: ▲
(2)说说文中“中国人枯叶一般飘零的诗情,终于又有了一片水意深沉的沃土”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
16.文中第4段写到了对沈从文先生的“误解和误读”,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简要分析作答。(4分)
答: ▲
17.结合你所读过的沈从文先生的作品,简要谈谈你对“写它时,心中充满了不易表达的深刻悲痛”这句话的理解。(6分)
答: ▲
六、(15分)
18.阅读下面两则银行职员的招聘广告,按要求答题。(5分)
某外国银行:
(1)高中毕业。有实践经验者优先。(2)细心,注意细节;耐心,友好。(3)能够意识到销售机会,主动向客户介绍企业产品。(4)有很强的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
某国内银行:
(1)本科学历。英语4级以上,电脑2级以上。(2)身高1.60米以上,五官端正。(3)有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长于沟通。(4)附5寸生活照片。
请就两则广告的招聘条件加以评述: ▲
19.以 “低碳生活”为主题,拟写一条宣传语。要求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语言简洁而有感染力。(5分)
答: ▲
20.在“立交桥”“路”“阳光”“空气”中任选两个意象写一段文字,要求语言生动,有一定的哲理。不少于60字。(5分)
答: ▲
七、作文(60分)
21.阅读下面的诗歌,按照要求作文。
走路(节选)
贾宝泉
散步的时候/我走直路/
儿子却故意/把直路走弯/
我说/把弯路走直/就是捷径了/


展开余下试题儿子说/把直路走弯/路就延长了
请就以上材料,任选一个角度展开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1)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2)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题卡略)

成都市2011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诊断性检测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共3O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A(A项依次为 yān yì zhì;B项依次为xiàng/hàng qí chóu; C项依次为jié xiù
sì/cí;D项依次为xǐng lòu/lù wéi)
2.C(A项“副”应为“负”;B项“究”应为“咎”;D项“防”应为“妨”)
3.B(A项“以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C项 “敲边鼓”比喻在旁边帮腔助势;D项 “绘声绘任;形容叙述描写非常生动逼真)
4.A(B项 “达”与“做到”重复累赘;C项 “搞好”的主语暗换;D项 “上映的……参展”句式杂糅)
二、(9分,每题3分 )
5.C(A、B、D项是过氧化苯甲酰作为食品添加剂的好处和优点,不是有关部门允许其成为食品添加剂的根本原因)
6.B(出粉率的提高意味着小麦产量的相对增加,而小麦产量本身并没有增加)
7.B(A项推理不严密,消费者的评判标准并不是添加增白剂的唯一原因;C项 “成正比”之说不合逻辑;D项 “不会被人们再使用”推理绝对化)
三、(9分,每小题3分 )
8.A(“主”的意思是掌控)
9.C (介词,对/介词,从;A.连词,表修饰,可译为“地” B.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D.代词,自己))
lO.D (“都是”“并非”不符合文意)
第Ⅱ卷(共12O分)
四、(23分 )
11.(10分)
(l)(5分)表现在管理政治上,政治就没有根基;表观在写作文章上,文辞就不能通达。(大意正确给3分,落实“见”“达”各给1分,共5分)
(2)(5分)既然这样,那么即使有天下最好的文章,它们被虚假的人所埋没而不能全部被后世之人看见(的情况),难道还少吗!(大意正确给3分,落实“至”“湮”各给1分,共5分)
12.(8分)
(l)(4分)①对国家局势风雨飘摇的担忧;②年华逝去,报国无门的悲叹;③寄情山水的无奈。(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意思相近即可)
(2)(1分)“寒”字一语双关(或 “虚实相生”)(l分),既表现出眼前所见的秋景萧条冷落的特点(1分),又表观出作者目睹山河破碎,无法为国建功立业的内心的凄寒(1分),为全词垫下悲凉的感情某调(l分)。(意思相近即可)
13.(5分)
(l)沧海月明珠有泪 飘飘何所似 天地一沙鸥 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2)夕揽洲之宿莽 地崩山摧壮士死 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答出一空给l分;有错字、别字、漏字、加字该空不给分;共5分。)
五、(22分)
14,(6分)①取材湘西,富有诗意;②暗含悲痛,悲天悯地;③从容镇静,优美大度;④超然世外。率真自然。(答出一点给2分,共6分;意思相近即可)
15.(6分 )
(l)(2分)沈从文先生创作的独特的作品是对沈先生的不朽的纪念(意思相近即可)
(2)(4分)中国人独有的带着悲悯的诗意(2分) 在沈从文表现湘西文化的作品里得到了完美的体现(2分)(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 意思相近即可)
16.(4分)对比突出沈从文在深沉美丽的文字中蕴含的悲悯惜怀,表现沈从文的伟大(2分);表现作者对沈从文被误解的痛心,引起人们的深刻反思(2分)(答出一点给2分,共4分; 意思相近即可)
17.(6分)能准确理解句意,给2分;能结合沈从文的作品合理分析,给4分;言之成理即可。参考示例
这句话是说:沈从文先生用一种诗意的文笔讲述着他对生活独到而深沉的思考,而这种深刻悲痛的情怀却往往隐藏在文字中而不易被人们所理解。以《边城》为例,作者用抒情的优美笔触,描绘湘西幽雅的山光水色,淳厚朴实的人情世态,健美古朴的风俗习惯,是一幅优美别致的风土人情画卷。然而作品中慈祥的祖父去世了,健壮的天保淹死了,美丽的白塔坍塌了,傩送 “也许永远不回来了”, 翠翠不得不直面现实的惨淡。作者通过诗意的神话的破灭,表现出内心难以诉说的悲痛。
六、(15分)
18.(5分)都要求银行职员具有较强的沟诵能力(l分),但外国银行更注重职员的内在素质和实际能力(2分),国内银行更看重文凭、学历、相貌等外在条件(2分)。(意思相近即可)
19.(5分)示例略。切合主题,给2分;修辞手法得当,给2分;语言简洁有感染力,给1分。
20.(5分)示例略。能选用两个意象,给1分;语言生动,给2分;有一定哲理,给2分。
七、21.(6O分)(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2O—16分) 二等(15—11分) 三等(10—6分)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

20
分 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有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20
分 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体较工整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清楚 不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

20
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个别语句有点深刻
个别细节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略显个性
说明:
(1)基础等级评分,“内容”以“题意”、“中心”为重点 ,“表达”以“语言”、“文体”为重点;基础等级中的内容项判为四等的作文,表达项、发展等级可在三等及其以下酌情给分。
(2)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下列“特征”4项16个评分点,选择其中的突出点,按等级给分,甚至满分。发展等级分以“有文采”“有创意”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有创意: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3)确认为抄袭的作文,“基础等级”在四等之内评分,“发展等级”不给分;如确认为“套作”,可适当扣分。
(4)缺标题扣2分;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满3分为止。
(5)标点符号酌情扣分,一逗到底扣2分,扣满2分为止。
(6)文章不足8OO字,每少5O字扣1分。 (222.210.111.210)
标签:人教版 高三 上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成都市2011”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6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