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07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7]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八话题单元测试卷
《外国小说欣赏》第七八话题单元测试卷
一、语言基础(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角(jué)色  一叶扁(piān)舟 着(zháo)陆 称(chèn)心如意
B. 喘(chuǎn)息 安步当(dàng)车 处(chǔ)分  间不容发(jiàn)
C. 起哄(hòng)  少不更(gēng)事 诡谲(jué)  茅塞(sè)顿开
D. 中(zhòng)肯 怙(hù)恶不悛  桑梓(zǐ)  戛(gā)然而止
2.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
A.杳无音信 层峦叠嶂 直言不讳 明枪暗剑
B.大声急呼 走投无路 翻天覆地 舐犊情深
C.哄堂大笑 平心而论 常年累月 出类拔萃
D.沧海一粟 语无伦次 入不敷出 始作俑者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考生在考试时遇到一时拿不准的题目,不要紧张,要冷静思考,仔细_____,认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②那青青的嫩竹,或一两株临窗,或三五丛傍水,为生活平添许多情趣。郁郁葱葱的万竿碧竹,更透出一派清韵,让人难以______。
③如果生命中只有鲜花和奖杯,而没有挫折和痛苦,那么这种人生_____ 显得太单薄了。
A.琢磨 忘怀 未免 B.琢磨 释怀 不免
C.捉摸 释怀 不免 D.捉摸 忘怀 未免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在远处,天的尽头一片彩光。我怀疑自己看见海市蜃楼,但又觉得那还是一片彩虹而已。我的双眼模糊,有如隔岸观火,什么也看不清楚。
B.近来交通事故和矿难不断出现,矿难使很多人失去生命。交通事故和矿难此起彼伏,接连发生,引起了国务院的高度重视。
C.尽管没有周杰伦的酷,没有比尔•盖茨的富,但我们并不自惭形秽,因为我们拥有最宝贵的财富——青春。
D.遭受地震海啸的印尼苏门答腊岛的实武牙市,整个城市一度人去楼空。近日,居民们陆续返回家园,这座海棠城市开始故态复萌,恢复昔日的生活景象。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加快西部地区发展的步伐,除了要尽力争取国内外投资,建设好基础设施,努力发展高新科技产业之外,搞好节水农业,办好乡镇企业,也是能否发展西部经济的一条重要的路。
C.在公元九世纪到十一世纪的海洋上,可以在汹涌的波涛中自由驰骋的恐怕只有维京人了。
D.电子工业要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是十分重要的。
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他还透露,第一期讲座将讲一本名为《书法有法》的书。“古时候,手势和笔法合在一起称为‘书法’,就像一种行为艺术,”他说,“现在却失掉了一半了。”
B.村中古宅“声远堂”中梁雕鲤鱼的鱼身会随天气与季节变化而变幻颜色;俞氏宗祠中蜘蛛不结网;鸟鹊不过夜;村中古建筑按天体星象排列等都非常奇特。
C.《彩图科技百科全书》各卷条目的选取,不是从纯理论的抽象概念的角度出发,而是以人类探知的客观对象——自然对象或人类对象——为标准。
D.听到导游说了一句“大家稍快一点好不好?”之后,游客们赶快下车走到了游船上。放眼欣赏湖光山色,大家不禁赞叹道:“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浏览完整试题7、在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① 缕缕白色的炊烟 ②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③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④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⑤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A.①③⑤②④ B.⑤①④③② C.④⑤③①② D.④①③⑤②
8.下列对联与涉及人物相对应的的一联是 ( )
A.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半碎霸图空。——项羽
B.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宋玉
C.云边雁断胡天月; 陇上羊归塞草茵。——李广
D.盛唐诗酒无双士; 青莲文苑第一家。 ——杜甫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9)—(10)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注]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9.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平风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10.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 )
A、刘诗选择了月夜摇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超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二、阅读《山羊兹拉特》,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1.阿隆一家为什么要卖山羊兹拉特?为什么又不卖了?(3分)
答:
12.请结合课文相关情节简要说明阿隆一家对于卖掉兹拉特这一决定的情感反应?(2分)
答:
1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作者描写这一场突然而来的暴风雪对于小说产生的价值?(3分)
答:
14.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本文作者可能想借助时代背景的模糊,来描摹出人与动物间有可能恒久存在的亲情状态,成为一个物质匮乏世界里人与动物之间永远温情的慰藉。
B.小说的笔法清淡自然,作者以情感在人与动物之间的双向流动,明晰地传达着一种超越人畜之界的美丽情感,集中表达着情感与贫困的较量。
C.小说中,作者在阿隆三天三夜后走出草堆时描写了一段阿隆眼中的夜空景色,表达了阿隆的幸福之感。
D.小说中,作者在描绘山羊兹拉特这一形象时,运用了拟人手法,如“疑问的眼光”“好象又想通了”等,生动地传达了兹拉特的情感。
E.一场患难之后,勒文全家和山羊兹拉特之间的情感加深了,但人们还只是把它当成动物看待,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三、阅读小说《沙之书》,完成下列题目(12分)。
15.“沙之书”有哪些奇妙的特性?(2分)
答:
16.你认为“沙之书”可能象征什么?简要阐述理由。(2分)
答:
17.小说主人公“我”对待“沙之书”的态度变化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这一变化过程说明了什么?(4分)
答:

18.“隐藏一片树叶的最好的地点是树林”一句的内在的哲理是什么?你能仿造一句吗?(4分)
答:

四、文学常识填空(10分)
19.辛格 19O4-1991) 国作家,他从小接受正统犹太教教育,代表作品中最著名的是 。1978年,由于“他的充满 的叙事艺术,这种艺术既扎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又反映了人类的普遍处境”,辛格获诺贝尔文学奖。
20.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一)哥伦比亚作家,记者。拉丁美洲 文学的代表人物。作品的主要特色是 的巧妙结合, 是马尔克斯花了18年时间创作的代表作,也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21.博尔赫斯(1899~1986) 诗人、小说家兼翻译家。生于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律师家庭。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三大创作成果,而且各有千秋,相互辉映。
22.弗兰茨•卡夫卡,奥地利小说家主要作品为三部长篇小说 、 、 和《变形记》《判决》《地洞》《饥饿的艺术家》等短篇小说,被尊为西方现代小说的开创者。
五、语言运用题(6分)
23.下面是一份有关我国轿车供求状况的资料,请根据这份资料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我国轿车供求状况表
年 份2001 2002200320042005(预计) 轿车需求量(万辆)72 105138266346 轿车产量(万辆)70 106192349471 (1)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 。
(2)从上表中可以看出,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相比 。
(3)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
六、作文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开车从莺歌到树林,经过一个名叫“柑园”的地方,看到几个农夫正在插秧。由于太久没有看到农夫插秧了,再加上春日景明,大地辽阔,使我为那无声的画面感动,忍不住下车。


展开余下试题农夫弯腰的姿势正如饱满的稻穗,一步一步将秧苗插进水田,并细致敬谨地往后退去。每次看到农人在田里专心工作,心里就为那劳动的美所感动。特别是插秧的姿势最美,这世间大部分的工作都是向前的,唯有插秧是向后的,也只有向后插秧,才能插出笔直的稻田;那弯腰向后的样子,总使我想起从前随父亲在田间工作的情景,生起感恩和恭敬的心。
记得从前进佛寺礼拜,寺院的执事总会教导,离开大殿时必须弯腰后退,以表示对佛的恭敬。
此刻看着农夫弯腰后退的姿势,想到与佛寺离去时的姿势多么想像,仿佛从那细致的后退中,看见了每一株秧苗都有佛的存在,
“青青秧苗,皆是法身”,农人几千年来就以美丽谦卑的姿势那样地实践着,那美丽的姿势化成金黄色的稻穗,那弯腰的谦卑则化为累累垂首的稻子。在土地中生长,从无到有,无中生有,不正是法身显化的奇迹吗?
读了这则文字,你有何感受?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以议论为主的文章。
参考答案
1、C(A项“着”应读zhuó;B项“间”,应读jiān;D项“戛”应读jiá)
2、D(A项明枪暗剑——明枪暗箭;B项大声急呼——大声疾呼;C项常年累月——长年累月)
3、A (“琢磨”是指反思、思索、考虑。“捉摸”是指猜测、预料。 “忘怀”是指忘记;“释怀”是指人内心某种情绪或感情的消解;“未免”表示委婉的否定,含有不赞成、不以为然之意。“不免”表示客观上免不了,难以避免)
4、C (A项:“隔岸观火”,比喻见人有危难不援助而采取看热闹的态度。望文生义。B项:“此起彼伏”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常用来形容声响、浪潮、斗争、势力等。用错对象,也不合实情。D项:“故态复萌”,旧日的习气或老毛病重新出现。含贬义。感情色彩不当。)
5、C解析: A “事件”可与“处理”搭配,但不能与“批评教育”搭配;B去掉“能否”;D句式杂糅“关键在于……造就……人才”或“加速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应删去“是十分重要的”)
6、C(A“书法有法”应该是双引号 B“不结网”后的分号应改为逗号 D“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应为““真是太美了,西湖的春色!”)
7、D(简析:题目横线前的句子,只点明了总的情景和时间,显然还缺地点,答案中的第④句就点明“山脚下”,这样,答案就只能是C或D。先看C,第④句的最后一词是“烟幕”,而第⑤句却又转写“香味”,不合适;第③句又写这“香味”“缭绕到烟囱上”,不合情境;接着写①句的“炊烟”弥漫在“四周”,又不合情境。可见,C的思路是很混乱的。D项中,“缕缕炊烟”“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香味”“缭绕在烟囱上”,合符情境,然后写“香味”“弥漫在四周”,也合符情境。故答案选D
8、A.(B屈原C苏武D李白)
9、B。刘诗始句创造了湖光月色交相辉映和谐的意境。接着“潭面无风”句写了明月披照,湖上风平浪静,水汽缥缈、朦胧的景象。月色中的千里洞庭湖宛如一面未加磨拭的巨大的铜镜,写出了月下洞庭湖朦胧、静谧的美。雍诗只写了洞庭湖中山的倒影。起句“烟波不动影沉沉”写洞庭湖风平浪静,看见君山在水中的厚重深沉的倒影,下句写因凝视倒影,所以只见翠山不见碧水。颜色浓浓相宜。这些景象只能在白天才能见到。况且雍陶的这首诗并无一词半语提出月夜。所以“烟波不动”句没写月光下的景象。
10、D。刘禹锡的《望洞庭》与其他写洞庭湖的诗文相比不同,它选择了月夜远望的角度,别开生面、超俗。这首诗高瞻远瞩,视野高旷,千里洞庭尽收眼底,写了湖光山色美景。雍陶的《题君山》超世人写洞庭之处,是他别出心裁的以纤细精妙之笔写了湖中君山倒影的精美之图。但这首诗描写点只侧重于君山水中的倒影,还不能说“高旷”。刘、雍的这两首诗,确属工笔之作,描写细腻,引人入胜。但从它的意境和气势的角度与《岳阳楼记》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如果说这两首诗的感染力,能与《岳阳楼记》有同样“宠辱偕忘”的效果,有些勉强。
11、第一问①因为兹拉特“老了,挤的奶也很少”;②家里亟需钱过节(蜡烛、土豆、食油、孩子们的衣物及其他必要开支)。家庭的贫困和山羊的衰老是要卖掉的原因。
第二问类似“患难与共”、“患难见真情”、“有感于动物的恩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动物不义”、“不只是动物,而是有感情的朋友”等答案都应予以肯定。
12、勒文“经过很长时间的犹豫”才决定卖掉兹拉特,阿隆的母亲“不禁泪流满面”,安娜、米丽昂“也哭了起来”,阿隆“只得听从父亲的命令”带兹拉特上路,全家人都出来向兹拉特告别--皆为不舍。
13、一自然环境的突变,影响了故事情节发展的走向。二凸显了兹拉特的重要性,成了勒文家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从而改变了它的命运。三因为天气的变冷,使家庭的贫困有了转机。使小说有了其乐融融、皆大欢喜结局。
14、(B E ) B、“明晰”不当,应是“不留痕迹” E他们的情感已经超越了人与动物这一有着内在等级的阶段,获得了与人平等的地位。
15、像沙一样,变幻不定,无始无终,无穷无尽,不断“生长”。
16、无止境的欲望,无穷大的世界,琐碎繁杂的生活、强大的异己力量、神秘的未知世界、不知其数的金钱、无法挽留的时间、变化无常的命运、浩瀚无穷的知识、让人身心俱疲的爱情等等。[答案不唯一,只要扣住“沙之书”的特性即可]
17、起初好奇,然后设法得到,接着是钻研,但发现对它了解越多,不了解的部分也更多,于是意识到自己的渺小无奈,紧接着迷失于无法自拔的敬畏,随之而来的是恐惧,最终选择逃避、放弃,让沙之书淹没在图书馆的书海之中。
这一变化过程既形象地说明沙之书的奇妙而神秘的特性,又表现了“我”乃至人类在无限强大的异己之物前不胜渺小、恐惧的心理。
18、内在的哲理是:无限之物是由无数个有限之物组成,每一个有限的个体因为无限的同类数量而得以永存,也因为无限的同类而容易被忽略。
仿造示例:①隐藏一粒沙子最好的地点是沙漠;②保留一颗水珠最好的办法是放入大海;③隐藏一个人最好的地点是人群。
19、美 《卢布林的魔术师》 激情
20、魔幻现实主义 幻想与现实 《百年孤独》
21、阿根廷诗歌、散文和短篇小说 《世界性丑事》 《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激情》
22、《城堡》、《审判》、《美国》
23、(1)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都在不断上升;(2)目前已供过于求,预计这种情形将更加突出;(3)适当控制汽车产量,使我国轿车需求量与产量同步增长。
24.参考2007年浙江会考作文评分标准。 (222.87.199.83)
标签:人教版 高二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外国小说欣”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