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末试卷

阅读:994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庄浪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卷)
庄浪一中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题(卷)
高一语文
亲爱的同学们,要坚信:真情的体验、深入的思考和独特的创新永远是最有价值的!只要充满自信,认真思考,沉着做答,你就会收获成功的微笑。开始吧!你是最棒的!请你规范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与鉴赏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72分,第Ⅱ卷78分,全卷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注意事项:
1. 考生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学号和座位号。
选择题答题卡,考生信息需先填后涂。考生只需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
2. 所有选择题,用2B铅笔将专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填涂其他答案。
3. 非选择题,一律用黑色中性笔答在答题卷上。要求字迹工整、笔迹清晰。超出答题区域
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与鉴赏题(共72分)
一、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秋的中国含义
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只有传统文化才是一个民族真正的“底色”。除夕吃饺子、放鞭炮,端午节赛龙舟,重阳登高,中秋赏月……所有这些文化标志加起来,才是文化意义上完整的中国人
中秋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已成为当今的一个舆论热点。
回顾近年来,除了每年一度的央视春节晚会,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大节日,中秋、端午、清明、重阳等,一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例如中秋,在忙忙碌碌中,除了一夜之间发现商铺里摆出花样繁多的各色月饼之外,传统中那“夕月”、“团圆”的色彩,已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了。淡淡月光下那种中国式的亲情与祝愿,是否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呢?
其实,就在中国人自己愈行愈远、逐渐过起了“洋节”的同时,世界各地却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中国文化热。起源于中国的传统节日却在国外庆祝得有声有色,并且被别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背后反映出来的,也许正是时下我们这个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
所以,在我看来,中秋“申遗”是重要的,但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即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
弘扬和传承传统节日,首先得明确这些节日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本质。中秋文化在我看来,就是“和文化”。不管是民间传说称中秋源于嫦娥奔月,还是民俗专家考证认为周朝先民对月亮的崇拜,演绎的都是一个“和”字。
无论怎样的心境,“和”都是中秋永恒不变的滋味。中秋的月饼化不开浓浓的乡愁。中秋,为奔忙于事业的人编织了一个借口:再怎么忙,也该回家团聚,家和才能万事兴;中秋,也让游子乡里愁绪飘飞得莫名心痛,“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故乡亲人的日子可否和善如昔?如今的中秋,是海峡两岸无数个家庭的不眠之夜,隔着一湾浅浅的海水,诉说祖国和平统一的梦想;中秋,也是游走异国的海外赤子们遥望祖国的时刻……要将传统中秋佳节“升格”,就要改变当前节日商业文化中的落后与庸俗,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当然,中秋佳节并不排斥现代生产方式与商业运作。它们完全可以增添传统节日的时尚元素,让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更多一些时代色彩。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一个民族和国家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以及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成就的标志。截至目前,中国只有昆曲和古琴两项被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中国家喻户晓的皮影戏,却被印度尼西亚申请为该国的文化遗产。


浏览完整试题长期以来,作为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节日源头的中国并没有给予许多民间节日以应有的重视,而在东南亚一些国家,这些节日都被列为法定假日。
其实在这些差距面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恢复几项传统活动,更重要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清明扫墓祭祖,中秋阖家团圆,端午悼念爱国先人,重阳登高敬老……为这些节日申遗,其实就是在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关注的就是“人类文化”,是站在人类和世界的角度上的。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化是世界共享的。日本、韩国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类似民间文化保护法,个中原因正在于此。所以,往大里说,世界遗产就是一个民族的身份证,属于中国的世界遗产,就是中国区别于其他文化国度所特有的不凡的价值所在,是中华民族立足世界的身份证。
中秋的内涵丰厚,留存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到今天,我们对历史文化遗存,当然应该怀着一份敬畏,一份呵护。 (有删节)
(相关链接:国务院2007年12月16日公布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修改的决定, 决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把清明、端午、中秋三大传统假日增设为法定节日,各自放假一天。)
1.下列对“中秋的中国含义”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把中秋节与西方的“洋节”区分开来,使之更能体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色。
B.剔除中秋文化中的商业文化,还中秋月以清丽、皎洁、寄情的本色。
C.通过中秋“申遗”活动,在全社会重塑对中秋节等传统节日的敬畏与呵护之心。
D.在经济日渐全球化的今天,对中秋文化的本质与功能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2、对于如何“提升和改造已经被‘异化’,甚至失去‘节操’的中国传统节日的格调”,理解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 要在弘扬和传承时了解这些节日所蕴含的“和文化”传统文化本质。
B. 在传统农耕文化孕育出来的节日中增添一些时尚元素,让传统节日更多体现一些时代色彩。
C. 重视这些民间节日,国家和民族要增加对自身特性的认同和自豪感。
D. 挖掘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丰富内涵,肯定民族传统,弘扬民族精神。
3、对于国务院出台的增加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这一做法的意义,结合文章理解不当的一项是(3分)( )
A. 是从保护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民意作出的积极回应,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更是对祖先文化的高度重视
B. 中国政府在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方面工作虽然起步较晚,与日、韩等国有一定差距,但如今这一状况正在改变。
C. 中国人由早先的愈行愈远,对自己民族的节日根本不重视,转变为怀着一份敬畏与呵护之心去留存民族这些独特的文化记忆。
D. 有利于去除社会在喧嚣中的一丝轻浮,在重视物质财富的同时,也要重视精神文化的建构。
二、古诗文阅读(共4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清风,与山间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4. 对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消长:消减和增长
B. 盖将自其变者观之 盖:发语词,无实义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藏:宝藏
D.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狼籍:凌乱
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不拘于时
B. 相与枕藉乎舟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 挟飞仙以遨游 引以为流觞曲水
D. 不知东方之既白 目遇之而成色
6. 下列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而又何羡乎
A. 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B. 相与枕藉乎舟中
C.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 而今安在哉
7、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 B. 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
C. 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 D. 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译文: 。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译文: 。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士兵,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棨戟,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渡,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剪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再迁为沛郡都尉,转汝南都尉,所在称治。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诗雅好推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初,禁网尚简,但以玺书发兵,未有虎符之信,诗上疏曰:“臣闻兵者国之凶器,圣人所慎。旧制发兵,皆以虎符,其余征调,竹使而已。符第合会,取为大信,所以明著国令,敛持威重也。间者发兵,但用玺书,或以诏令;如有奸人诈伪,无由知觉。愚以为军旅尚兴,贼虏未殄,征兵郡国,宜有慎重,可立虎符,以绝奸端。昔魏之公子,威倾邻国,犹假兵符以解赵围,若无如姬之仇,则其功不显。事有烦而不可省,费而不得已,盖此谓也。”书奏,从之。 诗虽身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视事七年,政化大行。十四年,坐遣客为弟报仇被征,会病卒。司隶校尉鲍永上书言诗贫困无田宅,丧无所归。诏使治丧郡邸,赙绢千匹。


展开余下试题9、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暴横民间 横暴:干横行霸道的事
B. 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清平:清正平和
C. 郡内比室殷足 比室:家家户户
D. 求欲降避功臣 降避:放下身价躲开
10.下面四组句子中,全部能表现杜诗才能的一组是(3分)( )
①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 ②善于计略,省爱民役
③又修治陂池,广拓土地,郡内比室殷足 ④不安久居大郡
⑤数进知名士清河刘统及鲁阳长董崇等 ⑥视事七年,政化大行
A.②③④ B.①⑤⑥ C.①③⑤ D.②③⑥
11.下面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杜诗虽不是行伍出身,但却有勇有谋,杀纵兵扰民的将军萧广时,事先为把握时机,勇冒不请示朝廷之险;讨伐叛贼杨异时,先烧其船,断敌退路。
B. 杜诗担任地方长官把精力用在兴修水利、改进农具、开垦农田上,爱民帮民,让百姓富裕,所以百姓将他比做父母。
C. 杜诗身在地方,心系朝廷,顾全大局,为了封赏功臣,自己主动让出了大郡职位,而且主动向皇帝献言献策,表现了他对朝廷的赤诚之心。
D. 杜诗长期为官却生性节俭,他能为百姓的安定富足而不懈努力,自己却一贫如洗,以至死后无葬身之地。
12.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3分)

(2)诗虽身在外,尽心朝廷,谠言善策,随事献纳。 (3分)


(三)古诗鉴赏(8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村 行
王禹偁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13.“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写出了景物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4分)


14. 村行过程中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4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每句1分,共10分)
15.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空填写,超过10空,按前10空评分)
⑴ 如今 , ,何辞为?(司马迁《鸿门宴》)
⑵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
。(朱自清《荷塘月色》)
⑶ 淇则有岸, 。《诗经•• 氓》)
⑷ 昔我往矣, 。今我来思, 。(《诗经••采薇)
⑸ ,固前圣之所厚。(屈原《离骚》)
⑹ ,悠悠我心。(曹操《短歌行》)
⑺ ,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⑻ 仰观宇宙之大, 。(王羲之《兰亭集序》)
⑼ 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
⑽ 而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18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文后16—19题
拜谒屈原祠
杜鸿
以一种敬畏的方式,走近了屈原,走进了这座精神圣殿。我的心灵沐浴着一种光辉,沐浴着一种皈依的意味。
屈原故里的牌坊立在一片林荫深处。透过树叶,可以看到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大字。牌坊旁还有一条小溪,绿树绿叶为它遮去了炎炎烈日,剔尽了芜杂的尘世喧嚣。
走到山脚下,便开始仰望那位老人的铮铮傲骨。每向他迈进一步,心都要起伏一次。在那群雄争霸、诸侯割据的年代,依我之心,本可以做一位山野的隐士,何苦站在那汩罗河边,问天索地,忧国忧民,最后以头颅和身躯,撞上了历史的磬钟。他却这样做了,而且做得非常彻底,不可逆转。他还用他的《离骚》、他的《九歌》、他的《天问》来吟唱心中的爱国之情。他赴身汩罗是在以魂问天。汨罗无辜,江山不幸。通天的爱国之树,竟然没有立足的地方;楚天之大,放不下一具忠魂之躯。倒是这条小小的汨罗河,成了伟人的归宿。
屈原别无选择。作为正直的屈原、大爱的屈原,这是唯一的结果。屈原的一生是入世的、积极的。而入世的、妥协的宋玉,只是屈原的另一种结果。屈原思想只可能有着一如自身,再就是一如宋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这是屈原价值观的必然,没有任何其他的出路。可是,屈原的伟大,就在于他选择了一种入世的绝对。这就决定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生命观来阐释屈原的爱国行为。他是在用生命呼唤楚国的觉醒,呼唤整个历史走向秩序和真理,好让他身后的人不再有如他这样的境遇,同时,他也是在用生命呼唤他的祖国,能有一个放置爱国忠魂的地方。
他之身殁,竟如明镜,一下子就鉴出了历史的身影。百姓也是明镜。屈原的忠魂并没让那如铁的宫墙阻挡在荒郊野外,而是被那些握锄的手、摇橹的手、打鱼的手从不同的时空中伸过来,以端午、粽子、龙舟以及有关龙舟的一切习俗的方式,给予了他无限的抚慰。那些安魂的手,一直抚慰了几千年。他们的这种抚慰,何止是抚慰了一个忠魂,更抚慰了一个民族的爱心。
已经来到屈原面前。他的目光正对着我,让我感到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他着广袖长袍翘头履,那褶皱竟如破冰冷流,使他显得有几分苍凉和孤独,而合了祠牌上那“孤忠”的意境。他是青铜的。但是我分明看到了他的面部肌肉在颤动,嘴在沉吟。好在,他和他的祠静卧在那些橘树丛中。祠顶用的是琉璃瓦,廊柱是深红色,整个祠依山傍水。祠里依次立着他的文献碑刻。那字是铁笔银钩,那诗是千年不朽,那石是本色质朴,那气象是绯红云雾,是万古流芳。咀嚼着他用生命熔铸的诗章,我如获大释。此时,这祠已经成为每个爱国之士的朝圣之地。屈原文学,无疑也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巨大财富。当屈原的爱国之志打不通楚国宫廷的厚墙时,他竟在思想的墙壁上,凿通了一个洞,然后把毕生的意志射到文学的屋子里,成就了一座辉煌的文学殿堂。ks5*u
16.统观全文,说说第一段中的“精神圣殿”的具体含义。(4分)


17.作者说“他之身殁,竟如明镜”,又说“百姓也是明镜”,这两个“明镜”含义一样吗?为什么?(6分)


18.作者说“他苦站了这么多年,就是在等待我的到来”,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3分)



展开余下试题
19.文章最后一段对屈原祠里的文献碑刻的描写有何特点?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5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78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8分)
20. 加线词语字形、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 否(pǐ)泰 瞥( piē)见 桑葚(shèn) 氓(méng)之蚩蚩
B. 羁(jī)鸟 骚(sāo)体 长歌当(dāng)哭 纤( xiān)维
C. 愆(qiān)期 租赁(lìn) 袅娜(nuó) 爪(zhuǎ)牙
D. 泥淖(zhuó) 氛(fēn)围 偃(yà)苗助长 蕈(xùn)菌
2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谷歌事件,实际上就是美国利用其在互联网技术、资金、市场的巨大优势,在冠冕堂皇的“普世价值”理由下向别国进行政治、文化、商业推销,来谋取美国的利益。
B.我俩考虑问题时,他总习惯从大的方面着眼,我总是 从具体方法入手,虽然南辕北辙,却总能殊途同归。
C.春节前后股市暴涨暴跌,一张一弛,不像去年那样走势平稳,他随时准备一有机会就把手中被套住的股票抛出去。
D. 他们母子俩相依为命二十多年,感情很深。今年,他娶媳妇了,正准备要好好孝顺母亲的时候,母亲却倒下了。母亲去世那天,他长歌当哭,涕泗交流,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2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千金易得,一将难求”,我们既要重视对引进人才的使用,也要切实提高原有教师骨干的待遇,充分调动他们钻研业务的积极性。
B.四方台光滑突兀,陡峭高矗活像一口大棺材。听老人们说,四方台从来没有人能上去,上去的人也从来没有能活着回来。
C. 继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后,本市的高中课程改革也将提上日程,改革的大趋势是:压缩必修课,增设选修课,实行模块教学。
D.“和谐世界”,一个充满中国智慧的名词,它所描绘的国际关系的理想状态,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赞同和理解。
23.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手法常用赋、比、兴。
B、“楚辞”是战国时期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人创作的诗歌,《离骚》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C、“乐府双璧”指南朝民歌《孔雀东南飞》和北朝民歌《木兰诗》。
D、《孔雀东南飞》“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是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7时至19时),“寂寂人定初”中的“人定”是亥时(相当于现在的19时至21时)。
24.给所给语段的各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
②艾米莉的私奔是经不起金钱的诱惑
③如默德斯东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
④维克菲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
⑤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的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鄙下场。
⑥《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A.①②⑤③④⑥ B. ①③②④⑤⑥ C. ⑥①③②④⑤ D. ⑥①③②⑤④
25.下面的文字是对沪宁城际铁路动车组列车的说明,请概括该动车先进性的四个特点。(不超过20字)(4分)
7月1日,沪宁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营运,该线路运行的是目前国产最先进的动车。列车外观较普通列车更具流线性,富于美感。车厢明亮、简洁;座椅可360度旋转,乘客始终可面向列车运行方向;前后座可收缩,靠背可自动调节。车速瞬间高达350公里每小时,从南京到上海,单趟直达只耗时69分钟。车体外形流线型的设计降低了动车组的空气阻力,因而运行时车厢内没有较大的噪音。
答:

26.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短语。汉语成语承载着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信息。成语运用得准确恰当,能增强语言的表达效果。但同时,我们也处于大变革的网络时代,有不少的“成语新解”亦能给人以“启发”,如:
(1)度日如年:日子非常好过,每天像过年一样。
(2)杯水车薪:每天办公室喝喝茶,月底可以拿到一车工资。
诸如此类“新解”确实有可能造成一定的理解混乱,但适度控制,亦可以开拓我们的思维。亲爱的同学们,你能否也举出两例,并作出恰当的“新解”呢?(4分)
答:

五、作文(60分)
27. 陶渊明误入尘网,有了“池鱼思故渊”的感慨,于是选择了逃避隐居,过上了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而曹操生逢乱世,却吟出了“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名句,走上了他一统天下的道路。
曹操和陶渊明都有自己的收获,请以“收获”为话题,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18.182.155.231)
标签:人教版 高一 必修二 期末试卷
相关:关于“庄浪一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