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63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2011届十三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卷的规定位置上填写姓名等相关信息。
3.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4.考试时间l 50分钟。试卷满分l 50分。
一 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6分)
①万众瞩目的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突出的亮点就是一个“宝”字——而称之为“海宝”,除了设计者表达浓缩的主题和意蕴外,自然让人联想到“海内外世界级国宝汇聚上海的海量展示”。尤其法国奥赛博物馆所藏、为安全起见分别用七架飞机运抵的罗丹雕塑《青铜时代》、米勒油画《晚钟》等七件珍宝,以及首次走出国门的丹麦哥本哈根“小美人鱼”铜像、人类第一次光顾另一天体的俄罗斯月球车、世界级珍稀动物亚达伯拉象龟等爆出的热门,把探宝炒成本届世博的最大看点。
②对国宝的认识和认知,中国人有独到的鉴别力,所谓慧眼却也每受片面视角的困惑。言其独到,经典例证是楚人卞和能从一块凡常不过的璞石中看出至宝,终使“和氏壁”传世。今年早些时候,亦有人大代表从藏于江浙的元人黄公望半幅《富春山居图》中,“读”出一条含金量极高的提案:冀与藏诸彼岸台北博物馆的另外半幅合成完璧。夙愿若成,当使一幅少为人知的传统国画升格为顶尖级“国宝’。
③而言其片面,是因国人更习惯于赏读那种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或以精美绝伦的物质形态为载体而看得见摸得着的精神文化瑰宝。诚若清高宗有幸莅临本届世博,见到塞尚的《咖啡壶边的妇女》,必以积习加盖一方“乾隆御览之宝”为幸事;而对无形之宝,尤其诸多虽有形而似“无价”之宝,却无从着眼,或看“走眼”:
④譬如形似“冰壶”的芬兰馆之“鱼鳞外墙”,是回收利用的废旧标签和塑料边角;西班牙馆的外立面以不作任何染色的天然藤条编席为之;瑞士馆的红色幕帷,也主要由大豆纤维制作。以寻常眼光去看,岂不等同无价无用的弃物?乃至加拿大馆竟禁止摆放大型展品,这与国人心目中的“国宝观”——乃至藏宝之包装也需镶金嵌玉、富丽堂皇才见隆重——以致史上留下达“买椟还珠”的极端案例而大相径庭。
⑤当然,国人中一些未必有鉴宝眼光和藏宝嗜好,却更具“识宝”与“知宝”脑力的智者,也曾以很逆向、很闪光的思维给我们启示和指引。譬如春秋人宋大夫子罕“你以玉为宝,我以不受玉为宝”的逻辑形式,就很能打通、理顺我们赏读本届世博所展示之诸多“存疑国宝”的立宝路径。
⑥譬如,不以堆金积玉、满目琳琅为宝,禁摆大型展品的加拿大馆是以“空气流通、视野开阔,无障碍和无烟环境”为宝;一反取尽用竭、“无所不用其极”为宝,瑞士馆之大豆幕惟,自身发电增光,用半天然降解,乃以“科技、环保、低碳”为宝。而芬兰之“冰壶”顶部有个碗状开口,自然通风,又对雨水回收利用,铺设的太阳能电池板更为内部设备提供电力,实以“可持续发展”为宝之“百宝箱”。
⑦这些,也无不是一百五十九年来世博会始终以“创意”为宝的时代表达。
⑧至于那座因“空空如也”而见疑的英国馆,其创意正为“改变用一个建筑装上展品的惯例”,把全部精华凝聚到我们急欲走进一看究竟而忽略掉的外观,由六万根蕴涵植物种籽象征生命力最可“宝贵”的透明亚克力杆组成的“蒲公英”种籽圣殿上了。


浏览完整试题 ⑨而聪明、节俭如美国馆,其国宝核心是那些短片输出的“美国精神”:想象力与团队合作——看上去内容并不新鲜,变成我们的日常熟语随处可闻,如“标新立异”、“吃第一只螃蟹”、“人心齐,泰山移”,只是我们没有像美国人那样视为受用不尽的“国宝”而已。
(摘自2010年7月2日《大公报》)
1.从语法角度看,第①段划线句陈述的对象是( )(2分)
A.珍宝 B.热门 C.探宝 D.世博
2.第②段加点词“完璧”出白课文《_______》,它在本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3分)
3.文章第④段和第⑥段两次写到加拿大馆,前者意在______________,后者则在证明_______________(2分)
4.第⑤段划线句“你以玉为宝,我以不受玉为宝”一句本意在于表现子罕_______的品格,本文引用此句的目的是反映__________________(2分)
5.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概括,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认为,世博会应该关注诸多无形之宝,而不是那些外表精关绝伦的物质形态的宝物。
B.“乾隆御览之宝”等行为表现国人对宝物的偏爱,也折射出他们在宝物认知上的狭隘观念。
C.在科技发达的当代,唯有变废为宝,更视环保设计的创意才是符合时代需求的真正宝物。
D.文章先破后立,以国人宝物鉴别中的片面视角为标靶加以批驳,进而阐述止确的鉴宝观。
6.“忘己之为大,无私之为公。”这是有着百年历史的《大公报》的办报宗旨,你觉得本文能否体现其办报宗旨?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0分)
初升之月的魅力
(美)彼得•斯坦哈特
①我家附近有一座小山,我常常在夜间爬上去,城市的噪音变成了远远的低语。在黑暗的寂静中,我分享着蟋蟀的欢乐和鸱鸺的自信。但我来观看的是月出的活剧,因为,这使我心中重新获得被城市过于慷慨地消耗掉的宁静与明澈。
②从这座小山上,我已观看过多次的月出,每一次月出都有其独特的情调。有又大又圆、充满信心的丰收的秋月,有羞涩、朦胧的春月,有升起在浓墨般的天空那完全的宁静中的孤独、发白的冬月,有挂在干旱的田野上、被烟雾熏染的桔色的夏月。每一次月出,就像美妙的音乐一样,激动我的心弦,然后又抚慰我的心灵。
③凝望月亮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对于史前时代的猎人们来说,头顶上的月亮就像心跳一样准确无误。他们知道,每隔29天,月亮就会变得丰满圆润,光华四射,然后生病消瘦而死去,接着又再次诞生。他们知道,逐渐丰盈的月亮在一天接一天的日落之后会显得更大,在头上的位置更高。他们知道,逐渐亏缺的月亮一夜比一夜升起得晚,直到消失在日出之中。能凭经验懂得月亮的变化模式一定是一件很深奥的事。
④但我们住在户内的人,却与月亮失去了联系。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象面纱一样遮住了夜空。虽然,人类已经在月球上漫步,但月亮却变得不是那么熟悉了,我们之中很少有人能说出当晚的月亮将在什么时间升起。然而,它仍然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如果我们毫无预料地突然看到一轮满月,巨大金黄,挂在地平线上,我们会茫然不知所措,只能凝眸回望它那端庄的仪容。而对那些凝望者,月亮是会有所赐予的。
⑤我懂得月亮的赐予是在一个七月的晚上,在山上。我的汽车的发动机神秘地熄了火。我给困在那里,孤身一人。太阳已经落山了,我注视着东面,在一道山脊的那一边有一团明亮的桔黄色的光亮,看上去像林中的篝火。突然间,那道山脊本身似乎猛地燃烧了起来。接着,那初升的月亮又大又红,由于夏日大气中的灰尘和水汽而变得形状怪诞,从树林中赫然升起。就这样。由于被大地灼热的气息所歪曲,月亮看起来性格乖戾,残缺不全。附近农舍的狗都神经质地吠叫起来,似乎这种怪异的光唤醒了树林中邪恶的精灵。但是,当月亮脱离了山脊而升起时,它聚集了越来越多的坚定性和权威感。它的面色变化着,从红色变成桔色,变成金色,再变成冷黄色。它似乎是从暗淡下来的大地中吸取着光明,因为,随着月亮的上升,下面的山峦和山谷变得越来越暗淡无光。当月亮脱离了地平线,胸脯丰满浑圆,带着象牙色的清辉独自挂在那里时,山谷已成了这幅景色中的一些深深的阴影。那些狗,意识到这依然是熟悉的月亮,停止了吠叫。突然间,我感到一种自信和一种几乎想放声大笑的欢乐。
⑥这一幕延续了一个小时。月出是缓慢的,充满了种种微妙之处。要观赏它,我们必须渐渐置身于更古老、更耐心的时间观念之中。观赏月亮执著地逐渐升高就是在我们自己心中找到一种不寻常的宁静。我们的想象力渐渐意识到宇宙的广漠,大地的无垠,感到我们自身的存在是多么不可思议。我们感到渺小,但享有特殊的荣幸。
⑦月光从不向我们显示生活的任何一道较坚硬的边缘。月光下,山坡看起来如丝织银铸,海洋则显得静谧、深蓝。在月光中,我们变得不再那样斤斤计较,而更被我们的感情所吸引。
⑧在这样的时刻,会发生一些奇迹。在那个七月之夜,我观赏了一两个小时的月亮,然后回到汽车中,转动点火器的钥匙,接着便听见发动机开动了起来,正象几小时前熄火时一样神秘。我驱车下山,肩上浴着月光,心中充满宁静。
⑨我常常回到初升之月的身边,特别是当各种事务把悠闲和梦幻清晰地挤到我生活的一个小小的角落中去时,我更受到强烈的吸引。这种情况在秋天经常发生。于是我就到我的小山上去,等待那猎人的月亮,巨大、金黄的月亮升起在地平线上,使夜充满梦幻。
⑩一只鸱鸺从山岭之巅猝然扑下,无声无息,但明亮如焰。一只蟋蟀在草丛中尖声吟唱。我想起诗人和音乐家,想起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想起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创作的罗兰佐说道:“月光睡眠在这岸上何等美妙!让我们在这里坐下,让音乐之声轻轻注入我们耳中。”我思索着,他们的诗句与音乐是否象蟋蟀的乐曲一样,在某种意义上正是月亮的噪音。带着这样的思绪,我那由城市生活引起的茫然迷乱融化在夜的安谧之中。
⑾恋人们和诗人们在夜里找到更深刻的含义。我们也都会情不自禁地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关于我们的起源、我们的命运。我们沉溺在谜之中,而不是那统治着白昼世界的没有人情味的几何,我们变成了哲学家和神秘主义者。
⑿在月亮升起时,当我们按照天空的速度减缓我们大脑的节奏时,魔力就悄悄地笼罩了我们。我们打开感情的阀门,使我们大脑中那些在白昼里被理智锁住的部分驱动起来。越过遥远的时空,我们倾听古代猎人们的喃喃低语,看见久远以前诗人们和恋人们的幻梦重现。


展开余下试题 7.对第④段主要内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住在户内的我们失去了与月亮的联系。
B.月亮对人类而言已经变得不是那么熟悉。
C.日惭陌生的月亮仍在吸引着我们的思绪。
D.乍见满月的我们,只能茫然得凝眸回望。
8.第④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9.根据第⑤至第⑧段的内容,分条概述“月亮的赐予”包括哪些方面。(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从修辞角度分析第(11)段划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本文的赏析,恰当的两项是( )( )(6分)
A.文章两次描写蟋蟀鸱鸺的啼鸣,以声衬静,表现月夜的寂静。
B.古代猎人眼中的月亮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跃动着生命的活力。
C.“路灯的闪烁和污染的灰尘”是造成都市人漠视月亮的主因。
D.第⑤段细致描写初升之月从残缺不全到丰满浑圆的变化过积。
E.本文以月亮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选材丰富,脉络清晰。
F.全文多用整句短句,以营造多变的语言节奏,讴歌初升之月。
l 2.文章最后三段列举诗人、音乐家和恋人等,其意图是_____________(4分)
(三)默写。(6分)
[任选6空,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
13.(1)白云回望合,______________。 (干维《终南山》)
(2)此去经年,________________。 (柳永《雨寐论》)
(3)_________,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苟况《苟十》)
(4)_________,断桥头卖鱼人散。 (马致远《[双调]寿阳曲•远浦帆归》)
(5)_________,语不惊人死不休。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6)千淘万漉虽辛苦,_________。 (刘禹锡《浪淘沙》)
(7)_________,不可知其源。 (柳宗元《小石潭记》)
(8)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分)
早雁①
杜牧
金河②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
仙掌③月明孤影过,长门④灯暗数声来。
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
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注]①公元842年(唐武宗会昌二年)旧历八月,北方回鹘族乌介可汗率兵南侵唐朝边界,边民纷纷逃亡。杜牧时任黄州刺史,闻此而忧之,遂提笔为此诗。②金河: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③仙掌:指长安建章宫内铜铸仙人举掌托起承露盘。④长门:汉代宫殿名。
14.从本诗可见,律诗的颔联和______两联须为对仗句。(1分)
l 5.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交代时间地点,概写敌虏南侵、雁群惊散的凄惨场景。
B.“孤影”、“数声”屿“四散”呼应,烘托孤独清寂的气氛。
C.“春风一一回”暗示胡骑终将会退去,春暖花开指日可待。
D.全诗语言形神兼备,于细致描摹中表达对孤鸿的抚慰关切。
16.本诗托物言志,试简要赏忻其表达效果。(4分)
答: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7分)
郑穆公使视客馆,则来载、厉兵、秣马矣。使皇武子辞焉,曰:“吾子淹久于敝邑,唯是脯资饩牵竭矣。为吾子之将行也,郑之有原圃,犹秦之有具囿也,吾子取其麋鹿,以间敝邑,若何?”杞子奔齐,逢孙、杨孙奔宋。
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灭滑而还。……
晋原轸曰:“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民,天奉我也。奉不可失,敌不可纵。纵敌,患生;违天,不祥。必伐秦师!”栾枝曰:“未报秦施而伐其师,其为死君乎?”先轸曰:“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吾闻之:‘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也’。谋及子孙,可谓死君乎!”遂发命,遽兴姜戎。子墨衰绖,梁弘御戎,菜驹为右。
夏四月辛巳,败秦师于崤,获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以归。遂墨以葬文公,晋于是始墨。
文赢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若何?”公许之。
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合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
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使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又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曰:“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不替孟明,曰:“孤之过也,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l 7.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以间敝邑 间:_________
(2)末报秦施而伐其师 施:_________
(3)不以累臣衅鼓 累:_________
(4)秦伯素服郊次 次:_________
l 8.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吾其还也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B.郑之有原圃 攻之不克
C.秦不哀吾丧而伐吾同姓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
D.孤违蹇叔,以辱二三子 少以父任
19.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6分)
(1)秦违蹇叔,而以贪勤比,天奉我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2)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
20.本文表现了原轸(先轸)口口、口口和口口的品质。(3分)
21.秦穆公率众出城郊迎败将,并且痛哭流涕,这有违常理。试分析推断他这样做的原因。(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种树喻
刘基
①韩非子①“为政于韩且十年,韩贵人死于法者无完家,于是韩多旷官。
②王谓公叔曰:“寡人欲用人,而韩之群臣举无足官者,若之何哉?”
③公叔对曰:“王知夫种树乎?臣家国东郊,世业种树,树之材者,松楠栝柏可以为栋梁,种之必三五十年而后成。其下者为柽柳朴樕,种之则生,不过为薪。故以日计之,则栋梁之利缓而薪之利速;以岁计之,则薪之利一而栋梁之利百。臣俱种之,世享其利,是以富甲于韩国。臣邻之窭②叟,急慕而思效之,植松栝不能三年,不待其成而辄伐之,以为常,仅足其朝夕食,无余也。今君之用人也,不待其老成,至于不克负荷而辄以法戕之,栋梁之材竭矣。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选自《郁离子》)
[注]①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贵族,喜爱刑名法术之学,和李斯同为荀卿弟子。著有《韩非子》55篇。后至秦国,被李斯陷害而死。②窭(j ù):贫穷,贫寒。
22.第①段在本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2分)
22.题为《种树喻》,文中的“松楠栝柏”和“柽柳朴楋”分别喻指_____和_____。(2分)
24.从语言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划线句。(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25.对“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句意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我担心一捆柴草无力支撑即将倒塌的房屋。
B.我恐怕柴草数量太少,无法支付生活所需。
C.我忧虑的是柴草不能用来支付生活的费用。
D.我担心捆扎的柴草不够用来支撑破旧的房屋。
26.同写种树,试比较本文与《种树郭橐驼传》在思想内容上的异同。(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
二 写作(70分)
27.根据下面的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山发,
一个盼望到达。 (218.1.21.30)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2011届十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6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