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081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1]
吉林地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
吉林地区高三语文一摸试题
第Ⅰ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中外美术差异浅谈
容永泰
世界美术经过漫长时间的发展,现在基本形成了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美术和以欧洲各国为代表的西方美术。
中国的水墨画以宣纸、毛笔、墨汁和水性的国画颜料为绘画材料。运用这些材料,中国的画家们利用宣纸和笔墨的特性,在宣纸上可以恣意挥洒出各种粗细、长短、浓淡千变万化的线条;也可以画出各种各样的色块,利用宣纸的晕化特性,产生变化无穷的艺术效果。很多人都说:从中国画上,可以看出画家当时作画的心情来,甚至可以看出画家的性格和修养,见画如见人。西方的油画以画布、硬而扁的油画笔、画刀和油性的颜料来作画。运用这些绘画材料,西方的油画家主要以各种的色块来作画,利用各种色块的巧妙组合,来表现复杂的景物。
中国画家作画时强调“写意”,即以画家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和感受作画,因此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不遵从严格的透视关系,不讲究光线的体现,甚至不讲究色彩的真实性;在绘画构图上,不主张画满整个画面,常常以空白代表天空,代表流水,代表云彩等等,又常常以意到笔不到,笔断意连的手法来绘画。西方的油画家作画时为了强调画面的“真实性”,因而讲究绘画的科学原理。比如用几何知识表现画面的透视关系,用光学知识来表现事物的立体感,用解剖学知识来描画人物等等。在色彩运用上,虽然常常为了画面的和谐统一而强调一种主色调,但其色彩基本是忠实于物体的本来颜色的。油画总是画满整个画面,重视用背景来突出和衬托主体。这些,给画家作画带来了较多的局限,也使得画家必须重视写生和模特的使用。
受中国古代儒道思想的影响,中国绘画艺术所依存的美学基础就有了儒道思想极深的烙印。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奠定了中国画甚至整个中国艺术的重表现而略再现的美学观念和基础。这不但体现在绘画上,甚至作诗为文也将天人之间的灵犀相通视为创作的最高境界。中国画家的心中讲究的就是要容纳天地万物,才能做到吞吐自如、来去无阻。所以一个人修养的高低就直接决定了他艺术成就的高低。因此“因再现的艺术而追求表现,因表现的艺术而追求再现”,便形成了中国画的一大特征。唐宋以后,中国的文人士大夫纷纷拿起画笔,把绘画当作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把儒家和道家的思想融入到绘画之中。他们将梅兰竹菊称为四君子,以表示他们的清高和脱俗不凡。
西方艺术则是另一番景象,他们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这样的话西方的画家就不会有中国画家的精神境界。希腊哲学家希庇阿斯就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听觉产生的快感”。因此他们在古希腊文化和基督教的影响下,形成一种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美学思想。而根据基督教义的理解,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是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是对上帝的一种贡献。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摹仿自然;中国传统绘画讲求意境美,西方传统绘画则重视人体美;中国传统绘画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上面简单讲述了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差异点。由此可知中国画趣味高远,西洋画趣味平易。作为艺术研究,西洋画不及中国画的精深。作为民众欣赏,中国画不及西洋画的普通。
浏览完整试题
1.下列关于“中外美术的差异”的表述,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中国的水墨画以宣纸、毛笔、墨汁和水性的国画颜料为绘画材料。西方的油画以画布、硬而扁的油画笔、画刀和油性的颜料来作画。
B.中国的画家们利用千变万化的线条及宣纸的晕化特性来表现作画时的心情;西方的油画家主要利用各种色块的巧妙组合,来表现复杂的景物。
C.在绘画的表现形式上,中国画家从不遵从透视关系,也不讲究光线的体现,甚至不讲究色彩的真实性;西方的油画家则讲究运用几何、光学、解剖学等科学原理来绘画。
D.中国传统绘画重言志抒情,讲求意境美,呈现出哲学化的审美倾向;西方传统绘画则重摹仿自然,重视人体美,呈现出科学化的审美倾向。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画家在绘画构图上,不主张画满整个画面,常常以意到笔不到,笔断意连的手法来绘画,比如以空白代表天空,代表流水,代表云彩等等。
B.油画重视用背景来突出和衬托主体,因此,在色彩运用上,常常为了画面的和谐统一而强调一种主色调。
C.中国画家作画时强调“写意”, 是受到道家的那种重“心”略“物”的思想的影响。
D.西方的油画家作画时强调画面的“真实性”,是受基督教的影响,认为神圣的价值在人和世界之外存在,需要去看,去听。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一个国画家如果能在心中容纳天地万物,并且拥有高尚的人格修养,那么他的艺术成就也将达到很高的境界。
B.中国文人士大夫把绘画当作抒发自己情感的工具,他们将梅兰竹菊入画,是想要借以表示他们的清高和脱俗不凡。
C.西方美学思想的形成是以希腊与基督教精神为依据的,它表现在艺术家对外在美的准确、完美的体现上。
D.中国画有画家的精神境界,趣味高远;而西洋画只想完成对上帝的靠拢,趣味平易。因此,西洋画不及中国画好。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吓,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之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词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可悲也已!
铭曰: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归有光《沈贞甫墓志铭》)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以予之穷于世 穷:贫穷
B.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全然
C.而贞甫不予易也 易:轻易
D.予甚畏其志 畏:畏惧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
B.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亦何面目复上父母之丘墓乎
C.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D.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6.下列对本文的分析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归有光,明代后期散文家,他继承了西汉和唐宋散文的优良传统,反对当时浮饰雕琢的文风。本文和《项脊轩志》都显得文笔质朴简洁,情感真挚动人。
B.作者以自己同沈贞甫的交谊为线索,简要记叙两人从初识到交厚的过程,重点介绍贞甫的身世以及他的为人和为学。最后简介其卒年,并以铭文作结。
C.文章在平实质朴的记叙中,揭示了贞甫为人耿直,交友诚笃,鄙弃趋炎附势,抵制浮躁学风的性格特点。这正是平凡读书人的不平凡之处。
D.本文记叙和抒情紧密结合:自己狼狈不堪却受敬重,失知音,不能不恸;畏其志,忧其力,而竟以病死,不能不悲;昔同啜茗论文,今独处寂寞,不能不叹;最后赞其勤学不倦,至死方休的精神。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一字之疑,必过予考订,而卒以予之言为然。(5分)
译文:
(2)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沁园春 丁酉岁感事
陈人杰①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②?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西风斜日,东帝江山。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平戎策就,虎豹当关。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注:① 陈人杰,南宋诗人。
② 陆沉:西晋时,王衍任宰相,正值匈奴南侵,他清谈误国,丧失了很多土地。桓温愤慨地说:“遂使神州陆沉,百年丘墟,王夷甫(王衍的字)诸人不得不任其责!”
青毡:王献之夜睡斋中,有小偷进到他房里,偷了他所有的东西。献之慢吞吞地说:”偷儿,青毡我家旧物,可特置之。“将小偷都吓跑了。
8.词重起笔。本词开篇如何起笔振题?结合词句赏析。(5分)
展开余下试题
答:
9. 词的下片画线句子刻画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结合词句分析词人的复杂情感。
(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任选3道小题,如果全答,按顺序评分)
(1)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 。
(曹操《短歌行》)
(2) ,雄飞雌从绕林间。 ,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李白《蜀道难》)
(3)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 ,歌窈窕之章。少焉, ,徘徊于斗牛之间。 (苏轼《赤壁赋》)
(4) ,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陶渊明《归园田居》)
(5)是日也,天朗气清, 。仰观宇宙之大, ,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王羲之《兰亭集序》)
乙 选考题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荣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一式古老的平屋,格局多年未变,尽管人们房内的现代化摆设是愈来愈多了。
这八九户人家中,有两户是一人独居——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蛾。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只要有人幸运地看到他和她在院子里相遇,听到的总是这么几句。这种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真使邻居们泄气。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吧。苗条得有点单薄,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虽时髦又很素雅。她在西街那家花店工作。邻居们很不理解,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只知道她有权利得到爱情却确确实实没有结过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的美工,据说是一个缺乏天才的工作负责而又拘谨的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蓬蓬的,背有点驼。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有那双眼睛大大的,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回家的时候,他常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经常久久地呆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雪娥的卧室隔开了。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那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之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旁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从家具的布局和蒙受灰尘的程度可以看得出,这屋里缺少女人,缺少只有女人才能制造得出的那种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拭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冽冽,瓶上的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同院的邻居们,曾经那么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够有一天在他的隔壁——潘雪娥的房里出现。当然,这个奇迹就从来没有出现过。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微雨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单位的工作室作画时,心脏脉搏异常,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这个普通的院子里,一下子少了一个普通的生活力没有爱情的单身汉,真是莫大的缺憾。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唐突。
人们在整理画师遗物的时候,不得不表示惊讶了。他的屋子里尽管到处灰蒙蒙的,但那只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擦拭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花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乌有,变成了一种不能言状的甚至不能言明的愤懑。
不过,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和形式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 作品的标题“永恒的门”:“门”,既指画在墙上的那扇门,也能够理解为许多人的心灵之门。“永恒”,既表现了作品的悲剧性——两位主人公永远地被隔断开来,也可理解为作品更深刻的含义——人与人之间永远存在着一种可以打开,也可以封闭的隔阂。
B. 本文是以小院人对于郑、潘二人的感情变化为线索贯串全文的:起头,热烈恳切盼愿郑、潘二人能发生感情;接着,对于二人的缺乏温情暗示缺憾与同情;最后,许多人看见隔墙上的门,为郑潘二人黑暗“私下勾结”而倍感愤激。
C. 小说结尾以“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戛然而止。从写法上可见其简约含蓄之妙,从主题上也可以看出作者对于人与人之间虚伪感情的强烈讽刺。
D. 有文艺评论家说:“在一部诗剧中,要是咱们看见一幕的墙上挂着一支枪,就肯定是会在后面的戏剧的情节入耳到这支枪响”。《永恒的门》中,画师屋内那只老式的花竹书架即是如许一支“枪”。
E. 小说最后写许多人为画师整顿遗物时,发现那插瓶被人擦拭过,瓶中的菊花傲然怒放。我们根据作品内容可以作出这样的推断:这是潘雪娥迟来的表白。作品结局安排这样潜在的圆满,寄寓了作者对于有情人的祝愿。
(2)联系全文,简要说明小说开篇的环境描写的作用。(6分)
答:
(3)小说中的两个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请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进行归纳。(6分)
答:
(4)小说以“永恒的门”为标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刘文英:追本溯源的哲思
卢兴
刘文英先生离开我们已有整整四个春秋,但先生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心头浮现。每当翻开案头先生的著作,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他出入百家、贯通古今的思想气魄。
展开余下试题
刘文英先生1939年2月出生于陕西乾县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196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2年至1992年在兰州大学工作。1993年初调入南开大学哲学系。刘先生先后兼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国际中国哲学会华北地区学术顾问、天津市哲学学会副会长、南开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南开大学中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是长期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著名专家。
刘文英先生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精神观念和思维特征有相当精深的研究,特别是对梦和原始思维的研究在国内外学界享有盛誉。刘先生先后出版专著16部,其中《中国古代的时空观念》(1980年初版,2000年修订)、《中国古代意识观念的产生和发展》(1985)以问题为中心,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时空观念和意识观念的产生及演变进行了历史的考察;《梦的迷信与梦的探索》(1989)、《精神系统与新梦说》(1998)、《梦与中国文化》(2003)三部著作系统整理了中国古代有关梦的文献资料,在深入研究、解析、批判西方梦学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完整的“新梦说”体系;《漫长的历史源头》(1996)综合多学科的视角,对人类的原始思维和原始文化予以全面的研究,以一个中国人的独特眼光对人类思维发生演化、操作机制等重大理论问题予以回答;《儒家文明》(1999)在世界文明多元互动的视野中,对儒家文明的本质特征、理想追求、价值观念予以总体观照,进一步揭示了儒家文明传统对于创构现代中华文明体系的意义。此外,他还撰有《王符评传》、《星占与梦占》等著作,主编《哲学百科小辞典》、《中国哲学史》、《中国哲学史史料学》等工具书和教材,推动了中国哲学学科的研究和教学。
刘文英先生学术思想的根本特征可以概括为“追本溯源”。他的突出成就之一在于主要针对弗洛伊德释梦理论而提出了一个“中国人的新梦说”。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梦说”曾被认为与哥白尼的“日心说”、达尔文的“进化论”并列为西方思想史上三次根本性转折。而刘先生则在整理和提炼中国古代“梦说”的基础上,通过对于人类精神系统的整体把握重新考察了梦的本质和机制,立足于中国哲学的智慧精神,揭示了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相互交融的关系,从而提出了一个“负阴抱阳”、阴阳互补的“精神太极图”的模型,并且进一步将精神系统的运作概括为阴阳之间“连续恒动”、“有序转换”、“互渗互补”和“矛盾平衡”四种机制。这一“精神太极图”模型全面修正了弗洛伊德将潜意识归之于本能的原则性失误,肯定了潜意识的社会属性,改变了意识与潜意识判然二分的格局,同时用“自我潜意识”更为准确地说明潜意识的主体性特征,用“群体意识”更为清晰地说明“超我”的现实主体。刘先生将“梦”置于人类精神系统的整体框架中予以考察,对梦的思维与人类原始思维之间的关系多有注重,其所提出的“意象库”、“内视机制”、“梦的认知功能”等概念多为前人所未发。刘文英先生在对中西梦学进行双向诠释和深层整合的基础上,涵容了西方梦学的优秀成果,同时又能够克服其视野的局限和偏见,形成了具有中国思想文化特质的新梦学体系,是中西梦学在学理上的深度会通,在一定程度上堪称代表了世界梦学的新进展。
刘文英先生的另一突出成就是对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的研究。早在高中时代,他就对屈原的《天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使得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在一开始就与原始思维、原始文化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面对这一让人望而却步的研究课题,他以“综合集成”方法论为指导,综合运用考古学、人类学、民族学、语言学、宗教学、心理学以及脑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等多学科的资料与方法,把石器工具作为原始人思维活动外化的客观成果,以其制作方式和工艺特征为依据和线索,成功地还原了原始思维过程,从而以一条独创性的研究道路,填补了人类思维发生过程研究中的空白。在此基础上,他仔细清理和辨析了西方原始思维研究中几乎所有重要学派的主要观点,同西方学者展开了全面的对话,在一个极为艰深、前沿而又重大的领域作出了真正超迈前人的、独创性的重要理论贡献。
由于刘文英卓著的学术成就,他的有关著作被译为英、日、韩等多种外文,在国外广为传布,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赢得了包括西方学者在内的国内外学界同仁的赞佩和敬重,为中国学界争得了荣誉,为推进中国哲学的现代化和世界化、为繁荣和发展我国哲学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尽管刘先生已经走远,但他追本溯源的哲学思考永远引领和激励着后学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2009年9月《中国社会科学报》
(1)下列各项对本文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文章第二段对刘文英先生自然情况的简介尤其是对他所担任职务的介绍显得有些多余,作者完全可以选择较为重要的来写,作者不厌其烦地介绍可以看作是本文的一处败笔。
B.刘文英先生提出的“中国人的新梦说”和对原始思维与原始文化的研究是他学术思想“追本溯源”这一根本特征的重要表现。
C.弗洛伊德认为潜意识是人的本能,肯定了潜意识的社会属性,并提出了意识与潜意识不是判然二分的观点,而刘文英先生对他的这些观点进行了修正。
D.屈原的《天问》对高中时代的刘文英先生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因此,他对中国哲学的研究从一开始就把原始思维、原始文化问题作为对象和目标。
E.本文语言平实,学术气息较为浓厚。虽然个别地方略显艰涩,但这并没有影响读者对刘文英先生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字里行间,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对刘先生的一片赞美与崇敬之情。
(2)文章开头说“每当翻开案头先生的著作,愈发强烈地感受到他出入百家、贯通古今的思想气魄”,本文哪些地方体现了刘文英先生“出入百家、贯通古今”的气魄 ?(6分)
答:
(3)文章第三段,作者列举了刘文英先生的很多著作,分析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6分)
答:
(4)文章结尾处写道:“他追本溯源的哲学思考永远引领和激励着后学在学术研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刘先生的这种在学术研究上的“追本溯源”精神对你有什么启示?(8分)
答:
上一篇:
2009-2010学年度七年级下期语文第二次月考试题
下一篇:
2011年上学期高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标签:
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吉林地区高”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81]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