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1334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4]
《论语》第7-9章检测
《论语》第7-9章(《述而》《泰伯》《子罕》)检测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0分,每空2分)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饭:
2、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 党:
3、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孙: 固: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弘:
5、好勇疾贫,乱也。 疾:
6、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则: 名:
7、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意: 固:
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弥: 钻:
9、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识:
10、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友: 惮:
二、根据评析内容填空:(30分,每空2分)
1、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评析:这一则说的是为国尽忠,为长辈尽孝。 与 是孔子特别强调的两个道德规范。孔子本人就是这两方面的身体力行者。
2、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评析:孔子在这里用_____ 这一比喻,说明_____ 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这对于立志有所作为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塑造。
3、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评析:这一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孔子 的思想,以及 的态度。对于想学习的人,不分等级贵贱,也不因人犯过错误而拒绝他。
4、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评析:孔子对自己不了解的事有一个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只要抓住问题的两个 ,就能求得问题的解决。这种方法体现了儒家的 思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评析:孔子培养学生,是以 、 为纲领,以 为基本技能,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
6、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评析:颜渊在本章里谈到孔子对学生的教育方法,“ ”则成为日后为人师者所遵循的原则之一。
7、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评析:“恭”、“慎”、“勇”、“直”等德目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须以“礼”作指导,只有在“礼”的指导下,这些德目的实施才能符合 的准则,否则就会出现“劳”、“葸”、“乱”、“绞”,就不可能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
8、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评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涉及到儒家所谓的“ ”问题。
9、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评析:本章表明了孔子诲人不倦的精神,也反映了他“ ”的教育思想。
三、论语选段阅读:(40分)
浏览完整试题
1.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用就去做、不用就隐退只有颜渊能做到。这表明了孔子对颜渊的赞赏,也体现了孔子的谦逊。
B.子路假设孔子统帅三军,问孔子将和谁一起,其实是在向孔子暗示自己的才干与本领。
C. “暴虎冯河”是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徒步过河,这样缺少“谋”的“勇”不是孔子所欣赏的。
D.“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在这里,孔子用“与”和“不与”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2)孔子还说过“勇而无礼则乱”,结合上面选段和这句话,请简要说明你对孔子“勇”的理解。(5分)
答:
2、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⑷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论语•子罕》)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可以说是乐在其中。
B、孔子提出,不符合于道的荣华富贵,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C、子贡感叹的是美玉藏在椟中无人赏识,孔子回答的是希望有人赏识自己,说明孔子善于联想、举一反三。
D、孔子自称是“待沽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
(2)孔子的“安贫乐道”和“待价而沽”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5分)
答:
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子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述而》)
(1)下列各项中,对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子贡受到老师的启发,认为就象《诗经》所说的,完善人格要象玉石器物的磨制一样,精雕细刻,精益求精。
B.孔子认为“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和“贫而乐,富而好礼”二者是有层次和境界上的区别。前者只是物质追求;而后者则是更高境界的精神追求。
C.孔子认为做人不仅要做到在贫穷的时候能够不去讨好人,富裕的时候不骄傲自大;还应该在精神上追求乐和礼,做到居贫乐道,处富好礼。
D.孔子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够循循善诱,通过启发引导,使学生有所体会,达到认知。
(2) “举一反三”是孔子的重要教学方法,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孔子这一教学方法的理解。(5分)
答:
4、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太宰问于子贡曰:“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子贡曰:“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子闻之,曰:“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论语•子罕》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太宰认为孔子是一位圣人,不然是不会这样多才多艺的。
B、作为孔子的学生,子贡认为自己的老师是天才,是上天赋予他多才多艺的。
C、孔子听后感叹说太宰真是太了解自己啊,他承认自己是“圣人”,是“天才”。
D、这一章说明了孔子“我非生而知之”的思想。孔子说自己少年低贱,要谋生,就要多掌握一些技艺。
(2)阅读下面语段,结合上面选段,孔子说自己为什么能“多能”?从孔子的“多能”,你悟出一个什么道理?(5分)
牢曰:“子云,‘吾不试⑴,故艺’。” 【注释】⑴试:用,被任用。
答:
5、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8分)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1)下列各项中,对上面《论语》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能从广泛地施与别人好处,又能赈济大众这写事去行仁政,是圣人的事功。
B、孔子认为,“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连尧舜都担心自己做不到,所以还是不要从这些方面去行仁政。
C、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推己及人的仁道。
D、孔子所施的教育,总是从平易、寻常的地方入手,而不求好高骛远,这是孔子思想最可贵的地方,从本章就可以得到印证。
(2)孔子还说过:“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结合上面的选段,你认为应该怎样行仁道呢? (5分)
答:
《论语》第7-9章《述而》《泰伯》《子罕》检测 答案
一、1、饭:吃 2、党:偏袒、包庇 3、孙:同“逊”,恭顺 固:简陋、鄙陋 4、弘:广大 5、疾:憎恨 6、则:效法、为准 名:形容、称说、称赞
7、意:同“臆”,猜想、猜疑 固:固执己见 8、弥:更加,越发。 钻:钻研 9、识:记住 10、友:与……交友 惮:害怕
二、1、忠 孝 2、堆土成山 功亏一篑 3、“有教无类” “诲人不倦” 4、极端 中庸 5、仁 德 六艺 6、“循循善诱”
7、中庸 8、 “名分” 9、“有教无类”
三、1、 (1) A(孔子认为,只有他和颜渊才能做到。) (2) 孔子主张的“勇”,要智勇兼备,而且要符合礼,缺少智、悖于礼的“勇”是蛮干、乱干。 (“勇”是孔子道德范畴中的一个德目,但勇不是蛮干,而是“临事而惧,好谋而成”的人,这种人智勇兼有,符合“勇”的规定。)
2、(1)C(子贡是孔门中口才很好的一位,他以美玉作比,来试探孔子是否愿意出仕,孔子听出来了,所以孔子回答“沽之哉,沽之哉”。) (2)儒家的哲学,基本上是以服务社会为目的的,所谓忠恕之道就是修己安人之道,修己的目的在于安人,孔子是愿意出仕为民服务的,但他的学说却总是不被采纳,所以退而安贫乐道,淡泊和乐。
展开余下试题
3、(答案:1.B “前者只是物质追求”有误,应是“前者只限于对贫富本身的态度”。2.孔子以为学习、学问的妙处在于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他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能够循循善诱地加以启发引导。上一选段中,孔子先肯定了子贡的看法,进而指出自己的认识。子贡颇受启发,认为《诗经》上所说的大概就是老师的意思。孔子告诉子贡一件事,他能加以发挥,推知另一件事,这就是举一反三。现代教学方法推陈出新,但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学方法和精神却并没有因此而过时,依然值得我们谨记。)
4、(1) C(孔子感叹说太宰怎么会了解自己,他不认为自己是“圣人”,也不承认自己是“天才”。) (2)孔子说他的多才多艺是由于年轻时没有去做官,生活比较清贫,所以掌握了这许多的谋生技艺。这说明,从来就没有天生“多能”的圣者,“多能”其实来自勤奋刻苦的学习实践,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不断从学习和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
5、(1) B(孔子并没有“不要从这些方面去行仁政”之意,只是说求仁之道可以从浅易的做起。) (2)其实,仁德并不遥远,就存在于我们的心中,可以在平易、寻常的地方流露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拿爱己之心来对待周围的人,做事能从别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通情达理。 (218.5.6.180)
上一篇:
《三国演义》小测(第十六回至三十五回)
下一篇:
《滕王阁序》《逍遥游》练习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论语》第7-”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