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日常阶段测试
阅读:995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日常阶段测试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浙江省嘉兴市2011届下学期高三教学测试
浙江省嘉兴市2011届下学期高三教学测试(二)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煊赫(xuān) 泥古(nì) 白云出岫(xiù) 谑而不虐(xuè)
B.埋单(mái) 腌臜(zā) 门衰祚薄(zuò) 神情沮丧(sānɡ)
C.鬈曲(quán) 祓除(bá) 飞扬跋扈(hù) 贪赃枉法(zānɡ)
D.笑靥(yè) 趿拉(tā) 垂涎三尺(yán) 奉为圭臬(ɡuī)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华为管理层透露,华为将史无前例地向客户开放计算机源代码,并在进行合同竞争时允许外部公司检查其网络设备产品。
B.广式早茶样品之丰富、口味之繁复,令人惊讶。既有南方的肠粉、叉烧,又有北方的油条、饺子;在一壶香茶统领之下,百味具陈。
C.卫生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规范献血前的各项顺序,健全高危行为献血者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对这些人的甄别与屏敝能力。
D.令2010年亚残运会开幕式总设计师黄刚遗憾的是,由于燃放场地和安保需要,大约有八成的创意都被淹没在开幕式前。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真诚地在日子里游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潺潺的乐曲在呢喃絮语,无处不在的温暖绚丽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缝隙。
B.上市公司的老总,如果不虚心学习,与时俱进,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能担当好现代企业领导重任的。
C.面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冬天”,我们不能杞人忧天,更不能坐以待毙,而应该积极调整经济政策,拉动国内消费。
D.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了一些耸人听闻的消息,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广大农村消费者一方面热切期待“家电下乡”政策能够带来真正的实惠,另一方面各大家电厂商也积极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保证“下乡”的产品“质优价廉”。
B.27日,印尼中爪哇省的默拉皮火山继续喷发,自26日该火山开始喷发以来,高达600摄氏度的火山灰导致附近村中的很多人活活烧死。
C.近日开幕的“2010北京社会科学普及周”,以世界城市和人文北京为活动主题,轰轰烈烈地开展社会科学知识普及系列活动。
D.据网络消息,“高额吸费电话”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行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收益分成的结果。
5.仔细阅读下面的图表,为某报“回眸2009年,喜看新成就”专栏消息拟写50字以内的新闻导语。(3分)
6.大学毕业生小王到某公司应聘,下面是公司老总面试小王时的问话,请你用简明得体的语言替小王应答。(100字左右)(4分)
公司老总:我们公司需要名牌大学的毕业生,而你不是,你为什么还要来应聘呢?
小王:
7. 阅读下面这则材料,然后根据要求答题。(5分)
近日,网上一则题为《我无颜面对的事情:怎么大学生不如农民工呢?》的帖子引发众多网友的激烈讨论。发帖者称,自己是国家重点院校的一名大四学生,从大三暑假开始就不停地找工作,而她找到的最好一份工作月薪不到2000元。可是她过年回老家时发现。很多在外地当农民工的亲戚都能拿到3000元以上的月薪,而且包吃包住……于是她感慨:“没想到我竟是混得最差的一个。”
你是怎样看待 “大学生月薪不如农民工” 这一现象的?请就此事发表个人的见解,要求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有理有据。(5分)
浏览完整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按照中国文化的理解,道作为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的真理,无法与人相分。《老子》已提出“域中有四大”之说,所谓“四大”则指道、天、地、人四项,其中既包括广义的“物”(天地),亦涉及人,而涵盖二者的最高原理则是道。值得注意的是,在这里,作为最高原理的“道”与人并非彼此相分,二者作为域中四大中的两项而呈现内在关联。
在儒家那里,也可以看到类似观念。儒家反复强调道非超然于人:“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也。”道并不是与人隔绝的存在,离开了人的为道过程,道只是抽象思辨的对象,难以呈现其真切实在性。而所谓为道(追寻道),则具体展开于日常生活过程之中。
强调“道”和“人”之间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重要涵义之一,是肯定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和行、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过程,才能呈现出来。正如深山中的花自开自落,并无美或不美的问题,只有在人的审美活动中,它的审美意义才得到呈现。作为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的“道”,其意义更是直接地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而形成。上述意义上的道,都具有“不远人”的品格。从哲学的视域看,以上观念的重要之点,在于把人对世界的理解过程和意义的生成过程联系起来。
道和人之间相互关联的另一重涵义,是“日用即道”。所谓“日用即道”,亦即强调道并不是离开人的日用常行而存在,它就体现并内在于人的日常生活之中。这一观点的重要之点在于没有把道视为一种彼岸世界的存在或超越的对象,而是把它引入到现实之中,使之与人的日用常行息息相关。道不远人,同时也规定了道和人的实践活动无法相分。在实践过程中道的品格具体地表现为“中”。儒家一再谈到“中道”或“中庸之道”,孟子便主张“中道而立”,荀子也肯定:“道之所善,中则可从。”道作为实践的原理,其意义首先便体现在“中”上。这种“中”并不仅仅是量的概念。从量的概念去理解,“中”往往表现为与两端等距离的那一点,然而,中国文化家们所说的“中”,更多体现为实践过程中处理、协调各种关系的一种原则。在天道的层面,道首先表现为多样的统一。从多样的统一这一视域看,“中”就在于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千差万别的事物同处于一个系统,如何恰当地定位它们,使之各得其所,这就是“中”所涉及的重要方面。道同时体现于变化过程,表现为发展的原理。从过程的角度来看,“中”则关乎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
(选自《文汇报》2010.5.8)
8.下列对中国文化中的“道”的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
A.道即宇宙人生的终极原理和统一真理。
B.道即多样统一的天地之道。
C.道即儒家强调的中庸之道。
D.道即社会理想和规范系统。
9.对文中画线句的作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A.强调自然物作为独立于人之外的自在之物,本身并没有什么审美意义。
B.强调人的审美活动对于自然物是否具有美的意义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C.强调人们只有在对道的研究过程中才能获得道本身固有的各种意义。
D.强调唯有通过人自身的知行活动,道所具有的各种意义才能呈现出来。
10.据文意,试概括中国的文化家所说的“中”的作用。(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那一年那一天的幸福
袁 浩
①那一年的那一天,我记忆犹新。
②那一年的那一天是春末夏初,那一年的那一天的阳光说不出的灿烂。那一年的那一天的麦子在乡村母性的田野里一个劲地疯长。我,还有和我年岁相当的几个乡野少年聚守一起。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们几个青春少年说得最多的是跟小虎队和港台流行歌曲有关的话题。《青苹果乐园》、《逍遥游》和《蝴蝶飞啊》让我们一帮青春的心灵渴望飞翔。青春真是一个美好的词汇,无论何时提起那段成长旺盛期的话题我们都记忆如初。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那股子当初我们并没有感觉的青春气息和整个乡村葳蕤生长的气息交融在一起。
③那一年那一天的正午,母亲站在我现在应该叫故乡的小村家门口大声地喊着我的乳名。那喊声与我们正在谈论的所有事物无关。母亲的喊声将小村中的狗都给惊吠了,于是我扬了扬手,将一段白色的确良衬衫的袖子捋了捋,终于,我的手腕上显现出了那块上海牌手表,我瞟了一眼说,时间不早了,我得回家吃饭了。其实,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什么时候回家吃晌饭跟那块手表没有一丝一毫的关联。
④那一年那一天的中午,我回到家。父亲正在收听我家那台“樱花”牌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里那个叫刘兰芳的著名评书艺人绘声绘色地播讲着传统评书《杨家将》。我一到家,母亲便开饭了。我,弟弟,妹妹,还有父亲,母亲,我们围坐在一起。母亲将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桌。面条是母亲忙活了大半天亲手擀制的豆麦面,菜也是母亲冬日里腌制的咸菜。于是我们一家人就着咸菜,听着刘兰芳播讲的评书《杨家将》,我们每一个的嘴里都发出“吱吱”不停地吸食面条的唏嘘的声音。那一天的中午,我们一家人吃面条的声音不绝于耳,酣畅淋漓。咸菜和豆麦面条吃得我这个乡村少年鼻尖直冒汗。那声音嘈杂而馨香,那场景也已成为一幅我永世不忘的温馨画面。
⑤那一年那一天的下午,我在家实在没事,爹就让我下地给花生薅草。春末夏初,花生正在开花。花生花是黄褐色的,花生苗是绿油油的,很是喜人。我跟在爹娘的身后,挥锄落汗。乡村里的天空最是明净,不远处还有几只斑鸠鸟在叫唤。花生地旁边的麦子即将接近熟稔的味道漫溢了过来,还有小村路口旁的老槐树上飘散着的槐花的清香。所有这些都给人一种期待之感,期待着一个崭新的季节临近,还有喧嚣生命的释放。
⑥日暮的时候,我荷锄而归,村道上鱼贯着我的乡邻和不同辈分的族人。田间地头农家放工的路上,其实是乡村讯息最传统最原始的交流与发布的场所。今晚的小村又要放露天电影了,这是我这样的少年走在放工之后的村道上,获取的最感兴趣的信息。这足以使我顷刻间化解半天的辛劳和疲惫。 那一年那一天的晚饭我吃得略显仓促,因为那一晚上传出的电影里的热闹声响最是撩拨一颗颗拥有好奇之心的乡野少年。那一年那一天晚上的电影格外好看!一部叫做《少林寺》的彩色宽银幕武打片看得我们一个个热血沸腾,唏嘘不已。那一天那一晚的如水月色何时散尽我们不得而知,李连杰还有那来自远古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更是我们的最爱。一时间我们在电影散去后竟久久不愿离散,我们一个个仿佛还沉浸在一段抗暴助义历史故事和杂糅进去的少林功夫的美轮美奂、博大精深里。那一天那一晚的电影是现今我在城里的家中打开那个叫做CCTV-6的电影专题频道所永远找寻不到的一种绝妙视听盛宴。
展开余下试题
⑦二十多年就这么过去了。
⑧现在的我再也没有那一年那一天青春少年的清心寡欲的心态了。故乡,记忆中美好故事的背景也已成为了梦境。时光就是这么残酷地将一个人拉入尘世的风尘,逼你不得不就范。不由得又想起了海子的那首诗来了: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⑨就这样,那一年那一天的幸福被我写进了记忆,记忆也便甘之如饴。
(《散文百家》 2010年第9期)
11.品味第③段中画线词语,指出它们在文中所起的作用。(3分)
12.解释画线句子在文中的含意。(4分)
(1)那一年的那一天我们每个人身上的那股子当初我们并没有感觉的青春气息和整个乡村葳蕤生长的气息交融在一起。
(2)所有这些都给人一种期待之感,期待着—个崭新的季节临近,还有喧嚣生命的释放。
13.第④段描写了一家人吃面条酣畅淋漓的场面。请赏析这个场面描写。(4分)
14.文章第⑧段引用了海子的诗,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15.本文回忆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往事,题目也可取为“八十年代的幸福”,与本文题目相比,你更欣赏哪个?(5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8分)
周敷传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也。为郡豪族。敷形貌眇小,如不胜衣,而胆力劲果,超出时辈。性豪侠,轻财重士,乡党少年任气者咸归之。
侯景之乱,乡人周续合徒众以讨贼为名,梁内史始兴王毅以郡让续,续所部内有欲侵掠于毅,敷拥护之,亲率其党捍卫,送至豫章。……俄而续部下将帅争权,复反,杀续以降周迪。迪素无簿阀,恐失众心,倚敷族望,深求交结。敷未能自固,事迪甚恭,迪大凭仗之,渐有兵众。迪据临川之工塘,敷镇临川故郡。侯景平,梁元帝授敷使持节、通直散骑常侍、信武将军、宁州刺史,封西豊县侯,邑一千户。
高祖受禅,王琳据有上流,余孝顷与琳党李孝钦等共图周迪,敷大致人马以助于迪。迪擒孝顷等,敷功居多。熊昙朗之杀周文育,据豫章,将兵万馀人袭敷,径至城下,敷与战,大败之,追奔五十馀里,昙朗单马获免,尽收其军实。……王琳平,授散骑常侍、平西将军、豫章太守。是时南江酋帅并顾恋巢窟,私署令长,不受召,朝廷未遑致讨,但羁縻之,唯敷独先入朝。天嘉二年,诣阙,进号安西将军,给鼓吹一部,赐以女乐一部,令还镇豫章。
周迪以敷素出己下,超致显贵,深不平,乃举兵反,遣弟方兴以兵袭敷。敷与战,大破方兴。……五年,迪又收合馀众,还袭东兴。世祖遣都督章昭达征迪,敷又从军。至定川县,与迪相对。迪绐敷曰:“吾昔与弟戮力同心,宗从①匪他,岂规相害。今愿伏罪还朝,因弟披露心腑,先乞挺身共立盟誓。”敷许之,方登坛,为迪所害,时年三十五。
诏曰:“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南豫州缘江诸军事、镇南将军、南豫州刺史西豊县开国侯敷,受任遐征,淹时违律,虚衿奸诡,遂贻丧仆。但夙著勤诚亟劳戎旅犹深恻怆愍悼于怀可存其茅赋量所赙恤还葬京邑。”谥曰脱。子智安嗣。
(选自《陈书》)
【注】①从:宗族中次于至亲的亲属。
16.下列对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人周续合徒众以讨贼为名 合:带领。
B.敷未能自固 固:稳定。
C.朝廷未遑致讨 讨:征讨。
D.迪绐敷曰 绐:欺骗。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而胆力劲果 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B.续所部内有欲侵掠于毅 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
C.乃举兵反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D.因弟披露心腑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敷出身于名门望族之家,虽然身材短小,但是胆量、勇气以及坚强果毅的气质却超过当时的同辈人,因此在乡里威望很高。
B.周敷与周迪合力大败熊昙朗,平定了王琳的叛乱,在众部落首领都不拜见朝廷的时候,周敷最先朝见,也因此被升官镇守豫章。
C.周迪因周敷显赫尊贵胜过自己,派弟周方兴攻打周敷,兵败。后又卷土重来,与周敷在定川县相遇,欺骗周敷与他盟誓,趁机杀了周敷。
D.周敷死后,皇帝下诏批评他违反军纪,缺乏警惕以致丧命,但同时也表彰了他的功劳,而且予以厚葬,并让他的儿子继承了他的爵位。
19.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但 夙 著 勤 诚 亟 劳 戎 旅 犹 深 恻 怆 愍 悼 于 怀 可 存 其 茅 赋 量 所 赙 恤 还 葬 京 邑。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性豪侠,轻财重士,乡党少年任气者咸归之。
⑵吾昔与弟戮力同心,宗从匪他,岂规相害。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①
清•纳兰性德
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②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③。
【注】①本词是纳兰性德为怀念他早逝的妻子卢氏而作。②被酒:醉酒。③用李清照、赵明诚的典故,形容伉俪情深,志趣相投。
21.词的上阙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请作简要分析。(4分)
22.有人评价,“当时只道是寻常”一句深意无限,请作简要赏析。(3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字,完成23—24题。(6分)
甲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论语•颜渊》)
23.(1)上述文字着重体现了孔子怎样的“交往”原则?(1分)
(2)结合上述话语,具体阐述孔子“交往观”的要求。(3分)
乙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教育家,他善于因材施教,无论是谁,只要肯来求教,他就进行教育;无论谁做他的弟子,他都要亲自作调查研究,了解到每一个人的特点,然后进行教育。
24.上面这段文字对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的理解是否正确,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
(李白《蜀道难》)
(2) ,佳木葱茏而可悦; ,木遭之而叶脱。
(欧阳修《秋声赋》
(3)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王勃《滕王阁序》)
(4)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 ,于我如浮云。
(孔子《论语》)
(5) ,荒于嬉; ,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展开余下试题
学会预留空间,是艺术的规律,也应是人生的规律。我们要善于放飞自己,给自己一个艺术的空间、思考的空间、探索的空间、发现的空间、创新的空间……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更丰富多彩,更加浪漫而富有诗情画意。
读了上面这段话,你有什么感想?请以“我的 空间”为标题,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
【注意】①请在标题的横线上补写词语,使题目完整。②角度自选,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浙江省嘉兴市2011届下学期高三教学测试(二)
参考答案
1.A (B.沮丧应为sànɡ,C.祓除应为fú,D.垂涎应为xián)
2.A(B项“具”应为“俱”,C项“敝”应为“蔽”,D项“淹”应为“湮”)
3.C(A项绚丽:灿烂美丽,此处作动词,正确。B项“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意思是自己糊里糊涂却要使别人清楚明白。正确。C项杞人忧天:比喻不必要的忧虑。不符合语境,可改为“怨天尤人”。D项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正确。)
4.C(A项 语序不当,“广大农村消费者”要放在“一方面”后。B项应在“活活烧死”前加“被”。D项杂糅,“是因为……的结果”这个句子,由“因为……”和“是……的结果”两个句子杂糅而成,可删去“因为”或 “是……的结果”。)
5.(共3分)答案示例: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1分),2009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335353亿元(1分),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7%(1分)。
6.(共4分)答案示例:名牌大学毕业生固然比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强,但非名牌大学毕业生也能做出超越名牌大学毕业生的成绩,据说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就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我虽然不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但我觉得自己并不比名牌大学毕业生差。(回答有针对性的2分,语言简明得体的2分。)
7.(共5分)答案示例1。观点: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很正常,对这一现象不必大惊小怪。
理由:近年来各地持续出现的“民工荒”促使农民工的身价越来越高;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有的甚至没有生命保障,工资高一点,这是理所应当的;大学生刚开始工作,缺乏必要的劳动技能与经验,月薪少于农民工,也属正常。
答案示例2。观点:这种现象是暂时的,从长远发展看大学生月薪一定会超过农民工。或这一现象需辩证(理性、正确)看待。
理由:农民工的工作,劳动环境差,劳动强度大、时间长,挣的钱其实是靠无数次加班和辛勤的汗水换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收入其实并不高;大学生的工作环境、劳动时间、所享受到的福利待遇、社会保险等,多是农民工无法比拟的;他们有知识、有文化,经过实际工作锻炼后,发展空间和薪酬的提高肯定比农民工好和快。
评分细则: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多种多样的,我们提供的答案示例只是给阅卷提供一种思路,阅卷时只要把握下列原则即可:答出观点1分,答出理由3分(理由只涉及大学生或农民工单方面,得1分;有两方面的比较,得3分),语言表述顺畅1分。
8.A(“道”涵盖了“宇宙人生”,B仅指天地,C仅指儒家,D仅指社会、人生,均属以偏概全。)
9. D(要明白画线句是为了类比说明道与人密不可分的内涵。AB限于对自然物的审美,没有抓住作用,C着眼于研究道而不着眼于人的知行实践,背离了文意。)
10.(共3分)“中”使统一体中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使之各得其所。“中”又关系到不同演化阶段之间如何协调的问题。(答出一个方面得1分,答出两个方面得3分)
11.(共3分)“捋了捋”,“瞟了一眼”这两处动作描写(1分)写出了20多年前拥有的确良衬衫和手表的乡村少年在伙伴面前的炫耀心理(1分),也暗示着时代背景,那时物质生活水平还比较低,正逐步提高(1分)。
12.(共4分)(1)①八十年代整个中国乡村洋溢着蓬勃发展的气息(1分)。②乡野少年萌发着青春活力,心灵渴望飞翔(1分)。
(2)春末夏初的乡村田野充满生机的景象给人带来生活的希望(1分),期待着如热烈的夏一般的美好生活,期待着生命的蓬勃绽放。(1分)
13.(共4分)抓住听觉(1分)来写一家人挤在一起吃母亲做的咸菜豆麦面(1分),生活贫寒单调但充满温情(1分),抒发了作者怀念往日亲情的情感(1分)。
14.(共4分)表达了“我”内心对单纯幸福的生活的向往(2分),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诗情画意。(2分)
15.(共5分)答案示例1:喜欢“那一年那一天的幸福”。理由:(1)不具体点出年代,含蓄朦胧中引领读者通过细节去品味出八十年代的味道。(2)抓住一天时间来自由剪材,用富有时代特征的事物来串联八十年代典型的一天情景。(3)“那一年的那一天”反复出现,时时刻刻把读者的思绪引到20年前,淡淡的忧伤氛围贯穿全文。
评分细则:写出三点理由得3分,一点1分。有比较得1分。表达通顺得1分。
答案示例2:喜欢“八十年代的幸福”。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最多得3分。
16.A(合:聚合,聚集)
17.C(A项而:但是或却,表转折。 B项于:对。 C项乃:第一个是“就”,第二个是“才”。D项因:通过。)
18.B(“在众部落首领都不拜见朝廷的时候,周敷最先朝见,也因此被升官镇守豫章”错,周敷在平定王琳后就担任了豫章太守,因为朝见只是得到了赏赐的东西,还是回去镇守豫章,没有升职。)
19.但 夙 著 勤 诚 /亟 劳 戎 旅 /犹 深 恻 怆 /愍 悼 于 怀 /可 存 其 茅 赋 /量 所 赙 恤/ 还 葬 京 邑。
评分细则:断对两处得1分,断对六处得3分,但断错一处需扣1分,该断未断则不扣分。断对三处,断错两处,得1分。
20.(1)生性豪放任侠,轻视资财钱物却敬重能人志士,乡里那些意气用事的青年人都归向他。(“轻”,轻视;“重”,敬重。翻译出各给1分。“乡党少年任气者”句式翻译出给1分。)
(2)我以前和贤弟你合力同心,又是同宗兄弟不是外人,怎么能图谋相害?(“戮力”1分,“规”翻译“图谋,计划”给1分,通顺1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周敷字仲远,临川人。是郡里的豪门大族。周敷身形短小,就像还撑不起成人衣服的小孩,但是胆量、勇力以及坚强果毅的气质,却超过当时的同辈人。他生性豪放任侠,不重资财钱物却敬重能人志士,乡里那些意气用事的青年人都归附他。
侯景作乱时,乡里人周续以讨贼的名义纠集了许多人,梁朝内史萧毅把郡守的职权退让给周续,周续的部下有人想侵犯抢掠萧毅,周敷保护他,亲自带领手下人抵御防卫,把他送到了豫章。……不久周续部下的将领争权夺利,再次造反,杀掉了周续向周迪投降。周迪因祖辈先代向来没有达官贵人而缺少名望,恐怕吸引不住人心,就想依仗周敷在本族中的声望,所以
上一篇:
八年级下册语文月考试卷
下一篇:
中考复习名著练习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日常阶段测试
相关:
关于“浙江省嘉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9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