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高考模拟卷
阅读:1107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7]
浙江省杭州市2011届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二模)
杭 州 市
2011届高考科目教学质量检测(二)
语 文 试 题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 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恫吓 (dòng) 绯闻 (fěi) 炒鱿鱼 (yóu) 张牙舞爪(zhǎo)
B. 谄媚 (xiàn) 箴言 (zhēn) 卡脖子 (qiǎ) 强颜欢笑(qiǎnɡ)
C. 悭吝 (qiān) 戕害 (qiānɡ) 阑尾炎 (lán) 掎角之势(jǐ)
D. 蹊跷 (qī ) 颔首 (hàn) 酋长国 (qiú) 奴颜婢膝(bèi)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碧波万顷,群山叠翠,峡谷幽深,溪涧清秀,还有种类众多的生物资源、文物古迹和丰富的土特产品,千岛湖因此成了响誉中外的旅游胜地。
B. “限购”、“地王”、“蜗居”、“史上最强调控”……在这些火爆一时的词条背后,是政策的轮翻调整,是市场的变幻莫测,是中国房地产久治不愈的痼疾。
C. 香港一家旅行社在《明报》头版刊登整版感谢信,盛赞埃及局势骤紧时中央政府包机撤侨是史无前列的完美安排,称这是香港人的福祉。
D. 2010年伴随着微博一起流行起来的“杯具”“洗具”这两个词语,在网络上迅速蹿红,逐渐被赋予了深邃的寓意,频繁用于一些社会和文化事件中。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论文抄袭的事件在学术圈外的领域也频频发生,这就不能不引发我们去反思:不管哪行哪业,动辄将论文作为职称晋升、业绩考核标准,是否完全合适?
B.对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组织部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让他们到基层单位挑起重担,在实践的风风雨雨中摸爬滚打,锻炼成长。
C.写诗能够不为稻粱谋,只听从心灵的召唤,这样的诗人才称得上是纯粹的诗人;他们写出来的诗,才可能涤除那种习见的铜臭味和酸腐气。
D.年轻人用一些比较奇特的举动来表达自我、引起他人的注意无可厚非,只要不影响社会的正常秩序,大家都会宽容对待,毕竟现在是多元化社会。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些人大代表建议有关部门加强公共场所禁烟的管理力度,他们认为公共场所禁烟并非实现不了,酒后禁驾不也在严厉的执法面前得以禁止了吗?
B. 如果将平均主义推广到分配领域,否认人的差异而要求平均分享一切,最终只会扼杀人的积极性,阻碍社会的发展,不利于社会公平的真正实现。
C.按照签署的协议,双方将尽快开始两岸有关航运公司、航空公司、旅游公司互设机构的进程,为进行旅游、商务等活动的两岸同胞提供方便、快捷、有效的服务。
D. 患有赌博瘾的赌徒经常对平淡的生活失去兴趣,对家庭、亲人漠不关心,而且容易使人的性格发生改变,产生好逸恶劳、尔虞我诈的不良心理。
浏览完整试题
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上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贯通,语句通畅。
21岁瘫痪,30岁患肾病,1998年开始做透析,史铁生在59年的人生历程中,有近40年与病魔抗争,一生与轮椅和医院相随相伴。① 。他紧握“生命”之笔,饱蘸“心血”之墨,书写了一篇篇坚强的“生命之歌”。直到离去的最后一刻,他也没有忘记捐献自己还有用的器官,为人类和社会做贡献。在这物化与浮躁的当今,② 。
6.阅读下面的材料,分析相关信息,得出两条结论性意见。要求分析正确,语言简明、准确。(4分)
在2011年“两会”来临之际,新商报社会调查中心进行“两会”民意调查。在“如何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调查中,有86%的市民认为应该改善大学生就业环境,完善毕业未就业学生的见习制度;有89%的市民认为应该加强引导,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78%的市民认为应为大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并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大学生就业;83%的人认为大学生应该多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提升就业能力。
7.在某校春季运动会开幕式上,各代表队依次走过主席台,主持人都作热情洋溢的解说。请你以学生主持人的身份,为教师代表队的入场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语言简明流畅,生动得体。(100字左右)(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8-10题。(9分)
宇宙无穷极的能量,因为有了秩序,我们才能看到银河的运转、星汉的灿烂。那失序的星辰,燃烧着、挟持着陨石和尘沙,在大穹拖着光亮的尾巴,消逝到永夜的黑暗中去。宇宙,即时空,不只是一个物质的概念,它同样是人类理性之源,甚至它便是理性本身。人类的悟性,那不待逻辑、实证的睿智,正是冥冥中理性的启示。当它体现了宇宙的秩序时,这睿智便具有了不朽的生命,瓜瓞绵绵、不绝如缕地从远古延伸到今天。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庄子•知北游》)。天地之大美,四时之更嬗,万物之荣枯,皆由“惛然若亡而存,油然不形而神”(《庄子•知北游》)的自在之物——理性之源所使然。人
上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测试题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
关于“浙江省杭州”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1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