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694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4]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之》习题及答案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练习题
1、为下列加点字注音。
长沮( ) 桀溺( ) 耦而耕( ) 怃然( ) 耰( ) 辍( )荷蓧( )食之( )
2、掌握下列通假字。
从辟人之士 ( )通( ) 仪封人请见( )通( ) 桀溺( )通( )
而谁以易之( )通( ) 植其杖而芸 ( )通( ) 使子路反见之( )通( )
3、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使子路问津焉(渡口) B. 趋而辟之(快步走) C.杀鸡为黍而食之(吃) D.见其二子焉(介绍,引见)
4、下列各项中,“之”的意义、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A.天下之无道也久矣 B.是鲁孔丘之徒与 C.趋而辟之 D.孔子过之
5、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 例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
A.他人之贤者,丘陵也 B. 子路宿于石门 C.夫执舆者为谁 D.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6、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以吾一日长乎尔 ②摄乎大国之间 ③为国以礼 ④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A.①②同,③④同 B.①②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同
(课内阅读)阅读“长沮、桀溺耦而耕”一章,完成7~11题。
7、下列句中各句的“而”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长沮、桀溺耦而耕 B. 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 C. 耰而不辍 D. 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
8、对文句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社会纷乱,天下都是这样,你跟谁去变革它呢?
B.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况且你与其跟随孔子那样躲避正常人群的人,哪比得上跟随我们这些避世隐居的人呢?
C.鸟兽不可与同群。 ——我不能避世隐居,与鸟兽相伴。
D.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若是太平了,我也就不跟人们在一起从事改革了。
9、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文涉及的人物是孔子、子路、长沮、桀溺、仲由等五人。
B.本文中长沮、桀溺为一介农夫,自然胸无大志。
C.子路先与长沮对话,又与桀溺对话,最后是与孔子对话。
D.孔子与先长沮、后与子路对话;子路与桀溺对话
10、上文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政治态度? (不要超过15字)。
11、从上文中可以看出,对社会环境与改革的关系,孔子所持的观点(态度)是 (不要超过15字)。而长沮、桀溺的观点(态度)却认为: (不要超过15个字)。
(拓展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3题。
(一)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①,召忽②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二)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③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④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⑤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注]①公子纠:齐桓公的哥哥。齐桓公与他争位,杀掉了他。 ②管仲和召忽都是公子纠的家臣。公子纠被杀后,召忽自杀,管仲归服于齐桓公,并当上了齐国的宰相。 ③匡:纠正。 ④衽:衽,衣襟。 ⑤谅:遵守信用,这里指拘泥小的信义、小的节操。 (《论语•宪问》)
浏览完整试题
12、将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
译文:
(2)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
译文:
13、从上面两段文字看,孔子称赞管仲“如其仁!如其仁!”这是为什么?(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
阅读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回答问题:
进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请学樊须稼。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
14、此词专集经书语句,就字面义而言,上阕写 ;
下阕以孔子毕生游说诸侯而一事无成来申说 。
15“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两句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16、用“儒学”作开头,重组下面的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之间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这是与深受儒学“和为贵”思想的影响,形成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分不开的。
。
17、根据上下语境,在横线上写上一句符合语意的话。
《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弟子子贡曾在朝廷辅佐鲁君。有一次,鲁国大夫叔孙武叔在朝廷上对大夫说:“子贡比孔子强些。”在场的子贡就打了个比喻说:“人的学问好比宫墙,我的这道墙不过肩头,人们一眼就可以看见墙内的一切,而我老师_____ ______。”叔孙武叔听了这番话,顿时为自己的浅薄感到无地自容。
3——9 C B A C B D C
10、这一章反映了孔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积极的人生思想。
11、天下不太平,越要改革; 天下不太平,就无法改革。
12、(1)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
(2)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
13、因为管仲不逞匹夫之志,而以国家民族大义为重,受惠于人民。
14、 过着归耕隐居的生活 自己抑郁不得志的失意之情
15、 对比:长沮桀溺自食其力,优游快乐,孔子栖栖惶惶,四处奔波。
自况:表面上写的是孔子,实际上是借孔子写诗人自己。
16、儒学“和为贵”的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人民,是形成我们一贯爱好和平的民族传统的重要原因;也因此,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
17、 答:而我老师那道有数仞之高,看到墙内宗庙的宏伟和房屋的多姿多彩。 相关成语:万仞高墙
【参考翻译】
(一)子路说:“齐桓公杀了公子纠,召忽自杀以殉节,但管仲却没有自杀。”[子路又]说:“[这样,管仲]算是没有仁德吧?”孔子说:“齐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主持盟会,没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算他的仁德!这就算他的仁德!”
(二)子贡问:“管仲不是仁人吧?桓公杀了公子纠,[管仲]没自杀,却又辅佐桓公。”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使齐国]在诸侯中称霸,匡正了天下,人民到如今还受到他给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难道要[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内容理解】
齐桓公和公子纠是异母兄弟,两人都是齐襄公的儿子.齐襄公无道,桓公由其师傅鲍叔牙陪同逃往母家莒国,公子纠由其师傅管仲,召忽陪同逃往母家鲁国.齐襄公死后,桓公抢先回到齐国,被立为国君.桓公为保住君位兴兵伐鲁,迫使鲁国杀死公子纠.召忽因此自杀为公子殉身.管仲没有为主子自杀,后来由鲍叔牙推荐,做了齐桓公的国相.
孔子提出事君以忠.公子纠被杀了,管仲不但没有为之殉身,还归服了其主的政敌,担任了宰相,这样的行为应当属于对其主的不忠.但孔子这里却认为管仲帮助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而不依靠武力,是依靠仁德的力量,值得称赞.(这里的合指的是诸侯间的盟会.以是用的意思,不以兵车,即不用武力.如,王引之《经传释词》说:如犹乃也.\如\乃古音相近.)他肯定了管仲有仁德.根本原因就在于管仲尊王攘夷,反对使用暴力,而且阻止了齐鲁之地被夷化的可能.
孔子对管仲并不是全盘肯定的.他在别的章节中曾经说管仲不俭,不知礼,但管仲辅佐齐桓公匡正天下,人民长期受到他好处,(齐桓公在位43年,有一个长期的,较为安定的局面),在孔子看来这是大有益于大众的事情,就给予热情赞扬,并且说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意思是,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已经沦为披头散发,衣襟左开的落后民族了.(微:无,没有,一般用于和既成事实相反的假设句前面.被发左衽:当时边疆地区的夷狄少数民族的风俗.被,同披.衽,衣襟.)我们这个民族重视血统出身,崇尚文化的高贵精神.哥们儿义气不足为训,不能以私人恩怨代替国家民族的大义,君子应当以国家民族的大义为重,不逞匹夫的一时之志.在孔子看来,谁能够使天下安定,保护大多数人的生命,就可以许他为仁.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自经:上吊自杀.经,通刭.渎:小沟渠.)这句话的意思是,难道要管仲像一般的平庸男女那样,为了守小节,在小山沟里上吊自杀,而不被人所知道吗 孔子认为,像管仲这样有仁德的人,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是灵活变通的,在这里侧重着眼于大是大非.
辛弃疾《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赏析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冬十一月辛弃疾自江西安抚使改官浙西提点刑狱公事,旋为谏官攻罢,其后隐居上饶带湖达十年之久。因此,这首词很可能作于他赋闲之初。约淳熙九年(1182)辛弃疾为带湖的新居取名“稼轩”,并以之作为自己的别号,又写此词说明了他的用意。词中借用儒家经典中的词句,抒发个人备遭打击的怨愤。
展开余下试题
此词上片开篇“进退存亡”,语出《易•乾文言》:“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人乎!”是说只有圣人才能懂得并做到该进则进,该退则退,该存则存,该亡则亡,无论是进是退、是存是亡,都合于正道。“行藏用舍”,则是对《论语•述而》载孔子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云云的概括。即是说,倘若受到统治者的信用,就出仕;倘若为统治者所舍弃,就隐居。“小人请学樊须稼”,语出《论语•子路》,据记载,孔子的弟子樊迟(名须),请教孔子怎样种庄稼,孔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种菜),孔子曰:“吾不如老圃(菜农)。”樊须出,孔子曰:“小人哉,樊须也!”辛弃疾集这三句话的意思是说:一个人应当知道,该进就进,该退就退,该留就留,该去就去。用我,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退隐。只有圣人才能做到。我要象樊须那样,学种庄稼,退隐归田。三句实际表达的是一个意思,即自己现在既不为朝廷所用,那么不妨遵循圣人之道,退居田园,权且做他一回“小人”,效法樊须,学稼学圃。表示决不与朝庭中的乞和派同流合污。
接下去“衡门”二句,着重写自己归耕生活的乐趣。上句出《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衡门”,谓横木为门,极其简陋,喻贫者所居。“栖迟”,犹言栖息、安身。此系隐居者安贫乐道之辞,词人不仅用其语,且袭其意。下句则出《诗经•王风•君子于役》:“日之夕矣,羊牛下来。”谓太阳落山,牛羊归圈。诗的原文是思妇之辞,以日暮羊牛之归反衬征夫之未归,词人却借此来表现田园生活情调。作者用这两句现成诗句,进一步描绘自己怡然自得的村居生活:居住在用衡(横)木做门的简陋的房屋里,傍晚看牛羊成群地归来。
要而言之,上片主要讲自己归隐躬耕不仅合乎圣贤之道,而且恬静可喜。
下片“去卫灵公,遭桓司马。东西南北之人也。”三句分别来自《论语》、《孟子》、《礼记》。《论语•卫灵公》说,卫灵公问孔子如何打仗,孔子回答说:“军旅之事,我没学过。”第二天便匆匆离开卫国。《孟子•万章上》说:孔子离开卫国后,“遭宋桓司马”。孔子在宋国的大树下,同弟子们演习周礼,司马桓魋闻讯赶来,砍倒大树,要杀孔子,他慌忙逃走。《礼记•檀弓上》记载,孔子说:“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作者用三个典故,比喻自己的遭遇。
“长沮桀溺耦而耕,丘何为是栖栖者。”二句均典出《论语》。《论语•微子》,“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长沮、桀溺讽刺子路跟着孔子到处奔走,迷不知返,并嘲笑孔子徒劳无益。《论语•宪问》:微生亩问孔子:“丘何为是栖栖者与?无乃为佞乎?”(你为什么到处奔走,岂不就是个好谄媚的人吗?)对他进行指责。在这里,作者用自我解嘲的口吻,结束了他的词篇。我用不着象孔子那样,终日惶惶不安地为大事操劳,学长沮、桀溺在这里好好种田吧。从而进一步突出词人自己陶陶然、欣欣然的归耕之乐。
从表面上看,这首词充满了对大圣人孔子的讽刺和挖苦,是对孔圣人的“大不敬”。但细加品味,那执着于自己的政治信念、一生为之奔走呼号而其道不行的孔子,实是词人归耕前之自我形象的写照。讪笑孔子,正所以自嘲也。其中不知有多少对于世路艰难的叹慨,对于自己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惆怅与愤恨!所以词中讽刺孔子,正突出了孔子的伟大形象。
稼轩作词,巧于用典,有明用、有暗用。这首词,共十句,句句用典,而且全部都明用,用得十分熨贴。全篇运笔从容不迫,挥洒自如。是引典入词的一个范例! (119.53.100.246)
上一篇:
江西省樟树中学2011届高三年级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2009年最新中考语文试卷汇编--记叙文篇
标签:
人教版
高二
选修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天下有道,”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9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