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783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83]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试卷
一、基础知识 (共24分)
(一)选择(每小题1分 )(共8分)
1.选择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叱咄(duō) 缥碧(piǎo) 两栖 (qī) B.譬如(bì)  泠泠(léng) 轩邈(miǎo)
C.黝黑 (yǒu) 箪瓢(dān)   辄尽(zhé) D.发髻(jì)   解剖(pōu)   汲汲(jí)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藏污纳垢 粗制烂造 崎岖不平 B、郁郁寡欢 鹤立鸡群 引人注目
C、器宇轩昂 神密莫测 无所事事 D、黯然失色 麻木不人 意趣盎然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千里迢迢(远) 微不足道(脚) B、无可置疑(怀疑) 无所事事(做)
C、诚惶诚恐(的确,实在) 广袤无垠(古代以南北长度为“袤”)
D、正襟危坐(端正) 文坛泰斗(北斗星)
4. 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
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
C、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
D、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
5.填入下面句子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我 觉得客店兼办囚人的饭食和我不相干, 好意难却, 只得别寻相宜的住处了。
A.尽管 但 所以 B.虽然 然而 也 C.虽然 但是所以 D.即使 然而 也
6.与下面的这段文字连接得最为顺畅的一个句子是 ( )
对中学生加强文化科学知识的教育是完全必要的,但是是否可以放松思 想品德的教育呢?还要不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尊师重纪、热爱 劳动的教育呢? 。
A.从全面发展的观点看,我们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
B.为了让学生成为“四有”新人,我们的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C.如果我们不能正确认识德育与智育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做出错误的
D.只要认真地考虑一下培养目标,我们的回答应该是否定的
7.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去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
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现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索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
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着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
D.李明的同桌张海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
8.下面的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既生动又恰当的一项是( )
A.几棵野菊,柔弱的茎上顶着小小的黄花,雄赳赳地立在路旁。
B.小战士斜挎着冲锋枪,在崎岖的小路上行进,脚步像踩在棉花上般轻快。
C.面对着这幽林秀水,佳木野芳,我仿佛喝了香醇的美酒,心都醉了。
D.如果说人民群众是汪洋大海的话,那么个人只不过是一棵不起眼的小草。
(二)填空(除特殊说明外每空1分)
1、 ,中间小谢又清发。
2、浊酒一杯家万里, 。
3、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闪电中间, ;这是胜利的预言家在叫喊:—— !


浏览完整试题4、我们身处江南,多小桥流水,请你就“桥”展开联想,并说说你联想的理由。(2分)


5、故虽有名马,        ,           ,不以千里称也。
6、同舍生皆被绮绣,戴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    ,烨然若神人。
7、怀旧空吟闻笛赋,        。          ,病树前头万木春。
8、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9、——————————;天涯若比邻。
10、唐僧师徒四人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修成正果,唐僧被封为 。孙悟空被封为 ,沙僧被封为 ,猪八戒被封为
11、《海底两万里》中所讲述的许多科学幻想都变成了现实,你能举出两种吗?( ) ( )
12、下面是某同学写的一个作文片断,仔细阅读后,用所给的修改符号(不必全使用)。(不得超过6处)(4分)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调位号:
李华同学是个乐于助人、关心集体的好干部。她是班里的劳动委员,每天扫完地,她都要检查清洁,关好门窗才离开。平时看见地上有纸消,她就悄悄地捡起来。她还帮助宣传委员出黑板报,协助文娱委员设计班里的联欢会,她的歌唱得可好了,曾经被评为“校园十佳歌手”呢!小凤肚子痛,她陪小凤上医院看病。李健忘了代水彩笔,她把自己的借给李健用;她从不挑食,食堂里买的饭菜,她总是吃得干干净净的。认识她的人,没有一个谁不夸她的。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画“√”,错误的画“×”。(共5分)
(1).藤野先生是鲁迅留学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老师,他给予鲁迅真诚的关心和无私的帮助,表现了他毫无民族偏见的可贵品质。( )
(2).胡适先生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他觉得母亲教给他怎样做人,而父亲带他出外读书。他深深地感谢父亲和母亲。( )
(3).《再塑生命》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她是美国女作家,自幼因病成为盲聋哑人,但她自强不息,克服巨大的困难读完大学。本文主要刻画了莎莉文老师,是她引领海伦走向光明。( )
(4).《雷电颂》是一篇慷慨、激昂的抒情独自。其中雷、电都象征着邪恶势力。( )
(5)《海燕》一文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开头部分,原题为“海燕之歌”。( )
三、阅读理解。(共35分)
(一) 五柳先生传(9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揭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手?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嗜: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造: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       
3.用原文回答。(3分)
“赞语”中“ , ”这两句体现了五柳先生的品德;“传文”中的“ , ”体现了五柳先生的思想性性格,“    ,    ”体现了五柳先生居室的简陋。
4.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个 的形象,赞美了他 的精神。(1分)
5.“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1分)

(三)(10分)
但这九年的生活,除了读书看书之外,究竟给了我一点做人的训练。在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慈母。
……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她是慈母兼任严父。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历眼光,就吓住了。犯的事小,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犯的事大,她等到晚上人静时,关了房门,先责备我,然后行罚,或罚跪,或拧我的肉,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条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经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地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眼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慈母,我的严师。
1. 选文第一自然段就全文来说,在内容与结构上分别有什么作用?(2分)

2.选文第二自然段说母亲重罚“我”后,“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是什么原因?(2分)

3.选文第三自然段中有一处语序有问题,请用横线画出来,然后写出正确的语序,并说说这样改的理由是什么?(2分)
正确的语序是:
理由:
4.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母爱,也是世界上最崇高的爱你认为选文中母爱的表现形式有哪些?请分别加以归纳。并请你收集几句歌颂母爱的诗歌或名句(两句),写在下面。(4分)


展开余下试题

(三) 三 袋 米 (16) 王恒绩
大约十五六年前,湖北省某县一中有这样一个真实故事。
这是个特困家庭。儿刚上小学时,父亲在一个凄风苦雨的夜晚溘然长逝,留下两间残破不堪的瓦房给娘俩。当苍白冷清的夕阳滚下山崖,刺骨的北风推着枯黄发白的草浪起伏摇曳时,娘俩相互搀扶着,用一堆黄土轻轻送走了父亲。
母亲没改嫁,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儿子,过着“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的孤寂生活。
那时村里没通电,儿子每晚在油灯下书声朗朗,写写画画,母亲拿着针线,轻轻、细细地将母爱密密缝进儿子的衣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一张张奖状覆盖了两面斑驳陆离的土墙时,儿子也像春天的翠竹,噌噌地往上长。望着高出自己半头的儿子,母亲眼角的皱纹涨满了笑意。
当满山的树木在黛绿中泛出秋意时,儿子考上了县重点一中。母亲却患上了严重的风湿病,干不了农活,有时裹腹之粮都没有。那时的一中,学生每月都得带三十斤米交给食堂。儿知道,母亲拿不出,便说:“娘,我要退学,帮你干农活。”母亲摸着儿的头,疼爱地说:“你有这份心,娘打心眼里高兴,但书是非读不可。放心,娘生你,就有法子养你。你先到学校报名,我随后就送米去。”儿固执地说不,母亲说快去,儿还是说不,母亲挥起粗糙的巴掌,结实地甩在儿脸上,这是十六岁的儿第一次挨打……
儿终于上学去了,望着他远去的背影,母亲在默默沉思。
没多久,县一中的大食堂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母亲,她一瘸一拐地挪进门,气喘吁吁地从肩上卸下一袋米。负责掌秤登记的熊师傅打开袋口,抓起一把米看了看,眉间就锁紧了,说:“你们这些做家长的,总喜欢占点小便宜。你看看,这里有早稻、中稻、晚稻,还有细米,简直把我们食堂当杂米桶了。”这位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熊师傅见状,没再说什么,收了。母亲又掏出一个小布包,说:“大师傅,这是五元钱,我儿子这个月的生活费,麻烦您转给他。”熊师傅接过去,摇了摇,里面的镍币叮叮当当。他开玩笑说:“怎么,你在街上卖茶叶蛋?”母亲的脸又红了,支吾着答个谢,一瘸一拐地走了。又一个月初,这位母亲背着一袋米走进食堂。熊师傅照例开袋看米,眉头又锁紧,还是杂色米。他想,是不是上次没给这位母亲交待清楚,便一字一顿地对她说:“不管什么米,我们都收。但品种要分开,千万不能混在一起,否则没法煮,煮出的饭也是夹生的。下次还这样,我就不收了。”母亲有些惶恐地请求道:
“大师傅,我家的米都是这样的,怎么办?”熊师傅哭笑不得,反问道:“你家一亩田能种出百样米?真好笑。”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熊师傅也不再理她。
第三个月初,母亲又来了,肩上驮着一袋米,她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熊师傅一看米,勃然大怒,用几乎失去理智的语气,毛辣辣地呵斥:“哎,我说你这个做妈的,怎么顽固不化呀?咋还是杂色米呢?你呀,今天是怎样背来的,还怎样背回去!”
母亲似乎早有预料,双膝一弯,跪在熊师傅面前,两行热泪顺着凹陷无神的眼眶涌出:“大师傅,我跟您实说了吧,这米是我讨、讨饭得来的啊!”熊师傅大吃一惊,眼睛瞪得溜圆,半晌说不出话。
母亲坐在地上,挽起裤脚,露出一双僵硬变形的脚,肿大成梭形……母亲抹了一把泪,说:“我得了晚期风湿病,连走路都困难,更甭说种田了。儿子懂事,要退学帮我,被我一巴掌打到了学校……”
她向熊师傅解释,她一直瞒着乡亲,更怕儿子知道伤了他的自尊心。每天蒙蒙亮,她就揣着空米袋,拄着棍子悄悄到十多里外的村子去讨饭,然后捱着天黑掌灯后才偷偷摸进村。她将讨来的米聚在一起,月初送到学校……母亲絮絮叨叨地说着,熊师傅早已潸然泪下。他扶起母亲,说:“好妈妈啊,我马上去告诉校长,要学校给你家捐款。”母亲慌不迭地摇着手,说:“别、别,如果儿子知道娘讨饭供他上学,就毁了他的自尊心。影响他读书可不好。大师傅的好意我领了,求你为我保密,切记切记!”
母亲走了,一瘸一拐。
校长最终知道了这件事,不动声色,以特困生的名义减免了儿子三年的学费与生活费。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欢送毕业生那天,县一中锣鼓喧天,校长特意将母亲的儿子请上主席台,此生纳闷:考了高分的同学有好几个,为什么单单请我上台呢?更令人奇怪的是,台上还堆着三只鼓鼓囊囊的蛇皮袋。’此时,熊师傅上台讲了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的故事,台下鸦雀无声。校长指着三只蛇皮袋,情绪激昂地说:“这就是故事中的母亲讨得的三袋米,这是世上用金钱买不到的粮食。下面有请这位伟大母亲上台。”
儿子疑疑惑惑地往台下看,只见熊师傅扶着母亲正一步一步往台上挪。我们不知儿子那一刻在想什么,相信给他的那份震动绝不亚于惊涛骇浪。于是,人间最温暖的一幕亲情上演了,母子俩对视着,母亲的目光暖暖的、柔柔的,一绺有些花白的头发散乱地搭在额前,儿子猛扑上前,搂住她,嚎啕大哭:“娘啊,我的娘啊……”
儿子现在在中国外交部工作,母亲前些年作古了,不过,她是在北京逝世的。
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
1.本文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内容(20字以内)(2分)

2.将文中“三年后,儿子化蛹成蝶,以627分的成绩翩翩飞进了清华大学。”改成“三年后,儿子考取了清华大学。”好不好?为什么? (2分)

3.儿子理解母亲,决意停学帮助母亲维持生计,母亲却为什么第一次狠狠地打了他一巴掌? (2分)
4.根据下面对母亲的描写,分别用一句话摹写母亲的心声。(3分)
①母亲臊红了脸,连说对不起。
母亲心想:“ 。”
②遭此抢白,母亲不敢吭声。
母亲心想:“ 。”
③母亲望着熊师傅,脸上堆着比哭还难看的笑。
母亲心想:“ 。”
5.本文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亲的形象,本学期我们学习了胡适的《我的母亲》试比较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3分)
相同点是:

不同点是:

6.文章的结尾为何要交代母亲是在北京逝世的?作者说“多年过去了,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这说明了什么? (2分)


7.毕业典礼上,儿子得知了母亲讨饭供自己读书的事情。作者说:“我们不知儿子那一
刻在想什么。”你觉得儿子在想什么?想象一下,将儿子的心理话动写出来。(80字左右) (2分)


四、作文(40分)
古语说得好:“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今人又说,“天天拥有感恩之心是多么幸福、清净的境界”,“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在你身边,小至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家一户;大至团体、社会、国家,都有引发你发现美,欣赏美的瞬间,请以“感恩”为话题,自拟题目,立意文体自定,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展开余下试题友情提示:可以叙故事,发议论,抒感情,文体不限,但不能出现真实姓名,不得抄袭。
字,力求写得规范、清晰、美观。
参考答案:
一.(一).选择.1B.2B、3A、4B、5C、6B. 7.D 8.C 2.(1)蓬莱文章建安骨(2)燕然未勒归无计(5)高傲地飞翔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3.参考:《教参》63页。(二)填空.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2.无鲜肥滋味之享.朱缨宝饰之帽.右备容臭.
3.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恻畔千帆过.
4.折戟沉沙铁未销. 铜雀春深锁二乔.
5.海内存知己.
6. (1) 旃檀功德佛 、斗战胜佛 、金身罗汉 、净坛使者 (2)海底潜艇 、人类登月、 太空飞行等
4.参考:“乐于助人”与“关心集体”语序调换;“消”改“屑”;“联欢会”后的逗号改句号;“她的歌唱得可好了,曾经被评为“校园十佳歌手”呢!”删除;“代”改“带”;“她从不挑食,食堂里买的饭菜,她总是吃得干干净净的。”删除;用后的分号改句号;“没有一个谁不夸她的。”删“一个”或“谁”。
二.判断 1.√ 2.× 3.√ 4.× 5.×
三. 阅读(一)1.(1)喜欢.(2)往.到. 2.不为贫贱而忧虑,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4.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或隐士) 安贫乐道 5.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二)1..总起上文,引出下文。2.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3.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理由:“严师”与上文中的教训“我”相呼应,“慈母”与 “她用舌头舔我的病眼”相呼应。 4.略
(三).1.一位身体有病的母亲讨米供儿子上学 2.不好,“化蛹成蝶”的比喻能突出儿子学习刻苦,“翩翩飞进”既与“化蛹成蝶”的比喻相照应,又暗含了母子理想实现的喜悦,显得富有深情。 3.母亲知道对儿子最深的爱莫过于帮助儿子实现理想,成为栋梁。而儿子因为家庭贫困而欲辍学,是母亲不愿接受的。因此,她打了儿子,是为了激励儿子勇敢地奋斗。 4.①没有收集到好米,真难为情。 ②多么为难啊,这里不能收这样的米。 ③大师傅能通容通容就好了。(仅供参考)。 5.相同点是:都赞颂了母爱的伟大,表达了对母亲的热爱;不同点是:胡适主要回顾了母亲对自己做人及学习的教导和影响 ,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而本文主要记叙了母亲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把孩子培养成材,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和赞美之情。另外两文的描写角度也不相同。6.表现了儿子不但事业有成,而且非常孝顺。“母亲的故事还在传说”说明了母爱在人们心头引起了共鸣,母亲的举动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7.可以从震惊、感动、悲伤等方面入手。
四.作文。略. (219.141.125.129)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八年级下册”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