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2350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50]
《离骚》导学案(含练习与答案)
《离骚》导学案(含练习与答案)
一、资料链接
1、作者及其作品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流放江南,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屈原悲愤难捱,遂自沉汨罗江,以身殉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屈原的作品有《离骚》、《天问》、《九歌》(11篇)、《九章》(9篇)、《招魂》,凡23篇。其中,《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屈原的作品是他坚持“美政”理想,与腐朽的楚国贵族集团进行斗争的实录。他的“美政”理想表现在作品中,就是“举贤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离骚》)。与此相关,屈原的作品还深刻揭露了楚国政治的黑暗、楚国贵族集团的腐朽和楚王的昏庸,表现了他坚持“美政”理想、坚持节操,“虽九死而犹未悔”的斗争精神;同时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矢志献身于祖国的决心。
屈原的作品充满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精神。其主要表现是他将对理想的热烈追求融入了艺术的想象和神奇的意境之中。屈原的作品还以一系列比兴手法来表情达意。如他以鲜花、香草来比喻品行高洁的君子;以臭物、萧艾比喻奸佞或变节的小人;以佩带香草来象征诗人的品德修养 。这种“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使现实中的忠奸、美丑、善恶形成鲜明对照,产生了言简意赅、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屈原的作品形式上参差错落、灵活多变;语言上采用了大量楚地方言,极富于乡土气息;其方言土语大都经过提炼,辞藻华美,传神状貌,极富于表现力。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志士,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的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尤其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难之际,这种精神的感召作用就更加明显。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在中国历史上,屈原是一位最受人民景仰和热爱的诗人。1953年,屈原还被列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受到世界和平理事会和全世界人民的隆重纪念。
(2)、文体特点
骚体诗:亦称“楚辞体”,古代诗歌体裁之一。起于战国时楚国,因为这种形式的诗歌以屈原所作的《离骚》为代表,到了南朝刘勰的《文心雕龙》与萧统的《文选》等作品中,就用“骚’来指称具有楚辞特点的诗歌,后人便称之为骚体诗。
浏览完整试题
特点:骚体诗在形式上打破了《诗经》那种以四言为主的体制,在民歌的基础上又继承了散文的笔法,句式长短参差,形式比较自由,多用“兮”字以助语势,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骚体诗的形成,是诗歌形式的一大革新,对后世文学影响深远。标志着我国文学史的诗歌的新发展,是《诗经》以后的一次诗体大解放。
(“楚辞”是战国时期兴起于楚国的一种诗歌样式,是以屈原以及宋玉的作品为主体的诗歌总集。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离骚》, 因此后人又把“楚辞”的体裁称为“骚体”。《离骚》与《诗经》在文学史上并称“风骚”,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两大源头,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3)、《离骚》的内容与艺术成就: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全诗共三百七十三句,两千四百多字。本文节选自《离骚》的第一部分。《离骚》的前一部分追忆往事,偏重于叙写现实;后两部分探求未来,偏重于驰骋想象,最后回到现实,结束全篇。诗中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崇高形象,反映了诗人实施“美政”、振兴楚国的政治理想和爱国感情,表现了诗人修身洁行的高尚节操和嫉恶如仇的斗争精神,并对楚国的腐败政治和黑暗势力作了无情的揭露和斥责。
《离骚》既植根于现实,又富于幻想色彩。诗中大量运用古代神话和传说,通过极其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并采取铺陈描叙的写法,把现实人物、历史人物、神话人物交织在一起,把地上和天国、人间和幻境、过去和现在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瑰丽奇特、绚烂多彩的幻想世界,从而产生了强烈的艺术魅力。诗中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把抽象的意识品性、复杂的现实关系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离骚》是我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歌杰作,为后来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二、古汉语知识积累
(一)字音(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苗裔( ) ②孟陬( ) ③ 庚寅( )④降( ) ⑤揆( ) ⑥肇锡( ) ⑦重( )之 ⑧ 朕( ) ⑨扈江离( ) ⑩辟芷( ) ⑾纫秋兰( ) ⑿ 汨余若( ) ⒀ 朝搴阰( )⒁弃秽( )⒂ 宿莽( ) ⒃乘骐骥( ) ⒄ 驰骋( ) ⒅ 来吾道夫( )
(二)实词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⑴离骚:
⑵肇锡余以嘉名:
⑶扈江离与辟芷兮:
⑷来吾道夫先路道:
2、重要词(解释加点字)
⑴摄提贞于孟陬兮:
⑵皇览揆余初度兮:
⑶何不改乎此度:
⑷肇锡余以嘉名:
⑸字余曰灵均:
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⑺又重之以修能:
⑻扈江离与辟芷兮:
⑼纫秋兰以为佩:
⑽恐年岁之不吾与:
⑾汩余若将不及兮:
⑿朝搴阰之木兰兮:
⒀夕揽洲之宿莽:采
⒁日月忽其不淹兮:
⒂春与秋其代序:
⒃不抚壮而弃秽兮:
⒄惟草木之零落兮:
3、古今词(解释)
⑴朕: 古义—
今义—
⑵考: 古义—
今义—
⑶以为:古义—
今义—
⑷代序:古义—
今义—
4、活用词(找出活用词并指出活用情况和解释)
⑴名余曰正则兮
⑵字余曰灵均
⑶纫秋兰以为佩
⑷朝搴阰之木兰兮
⑸夕揽洲之宿莽
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⑺不抚壮而弃秽兮
(三)、虚词(指出意义和用法)
之 ① 帝高阳之苗裔兮
②又重之以修能
③恐年岁之不吾与
④朝搴阰之木兰兮
⑤夕揽洲之宿莽
⑥惟草木之零落兮
⑦恐美人之迟暮
以 ①惟庚寅吾以降
②肇锡余以嘉名
③又重之以修能
④纫秋兰以为佩
⑤乘骐骥以驰骋兮
其 ① 日月忽其不淹兮
②春与秋其代序
惟 ① 惟庚寅吾以降
②惟草木之零落兮
(四)、句式(指出特殊句式)
①恐年岁之不吾与余
②肇锡余以嘉名
③纫秋兰以为佩
(五)、翻译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④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
⑤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⑥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三、文本研习
(一)、课文内容分析:
1、1—8句,诗人为什么要表白自己的出身高贵呢?为什么要写降生时刻的不平凡和介绍自己美好的名字?为什么要写这些?
2、9-12句写了什么?从介绍出身的高贵到宣扬自己的“内美”和“修能”体现了什么?
3、13-20句诗人写了哪些焦虑?“惟草木之零落,恐美人之迟暮”在行文上有何作用?
4、最后4句写了什么?诗人写这些表明了什么?
(二)、艺术手法赏析
1、在《离骚》中,诗人是如何表现其品质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请找出相关的诗句,说说诗人是怎样运用这些比喻来表达政治理想的。
(三 )、问题探究
1、你是如何看待屈原的爱国情感的?有人说他这是一种“宗国”思想,你同意吗?
2、你赞成屈原的沉江的举动吗?
附:练习答案
一、读准字音(下列加点的字):
⑴苗裔(yì) ⑵孟陬(zōu)⑶ 庚寅(gēng yín)⑷降(jiàng )⑸ 揆(kuí)⑹ 肇锡(zhào cì) ⑺ 重(chóng)之 ⑻ 朕 zhèn⑼ 扈江离(hù) ⑽辟芷(pì zhǐ ) ⑾ 纫秋兰(rèn) ⑿ 汨余若(yù) ⒀ 朝搴阰(zhāo qiān pí)⒁弃秽(huì)⒂ 宿莽sù mǎng ⒃乘骐骥(qíjì) ⒄ 驰骋(chi chěng) ⒅ 来吾道夫(dǎo fú)
二、实词(此处及以下结合翻译)
1、通假字(找出并解释)
⑴离骚: “离” 通“罹”,遭遇,遭受 (骚—忧愁)
⑵肇锡余以嘉名: “ 锡” 通“赐”, 赐给
⑶扈江离与辟芷兮: “辟” 通“僻”,幽僻
⑷来吾道夫先路道: “道”通“导”,引导
2、重要词(解释加点字)
⑴摄提贞于孟陬兮:正当
⑵皇览揆余初度兮:观察。思量。时节
⑶何不改乎此度: 法度
⑷肇锡余以嘉名:开始
⑸字余曰灵均:好,善。平
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众,很多,指美盛的样子
展开余下试题
⑺又重之以修能:再,加上。美好的
⑻扈江离与辟芷兮:披
⑼纫秋兰以为佩:联缀
⑽恐年岁之不吾与:待
⑾汩余若将不及兮:水流迅急的样子。这里形容时光过得快
⑿朝搴阰之木兰兮:拔取
⒀夕揽洲之宿莽:采
⒁日月忽其不淹兮:迅速的样子。久留。
⒂春与秋其代序:次序
⒃不抚壮而弃秽兮:循,握持。壮盛之年。指秽恶之行
⒄惟草木之零落兮:思
3、古今词(解释)
⑴朕: 古义—第一人称代词“我的”
今义—用于特指古代皇帝的自称
⑵考: 古义—(死去的)父亲,成语有“如丧考妣bǐ”
今义—考试。检查。推究,研究
⑶以为:古义—“以之为”的省略
今义—认为
⑷代序:古义—递相更替,依次替代
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
4、活用词(找出活用词并指出活用情况和解释)
⑴名余曰正则兮 名→动:取名
⑵字余曰灵均 名→动:取字
⑶纫秋兰以为佩 动→名:佩饰
⑷朝搴阰之木兰兮 名→状语:在早晨
⑸夕揽洲之宿莽 名→状语:在黄昏
⑹纷吾既有此内美兮 形→名:美质
⑺不抚壮而弃秽兮 形→名:壮盛之年
三、虚词(指出意义和用法)
之 ① 帝高阳之苗裔兮 的 ,结构助词
②又重之以修能 代词,代自己
③恐年岁之不吾与 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④朝搴阰之木兰兮 的 ,结构助词
⑤夕揽洲之宿莽 的 ,结构助词
⑥惟草木之零落兮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⑦恐美人之迟暮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结构助词
以 ①惟庚寅吾以降 同“而”,无义
②肇锡余以嘉名 用、把,介词
③又重之以修能 用、把,介词
④纫秋兰以为佩 把,介词
⑤乘骐骥以驰骋兮 同“而”,表承接
其 ① 日月忽其不淹兮 助词,相当于“然”,用在形容词后
②春与秋其代序 助词,不译
惟 ① 惟庚寅吾以降 发语词,无义,助词
②惟草木之零落兮 思,动词
四、句式(指出特殊句式)
①恐年岁之不吾与 宾语前置。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应为“不与吾”。
②肇锡余以嘉名 介词结构后置
③纫秋兰以为佩 省略句,以(之)为佩
五、翻译
①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我是古帝高阳氏的子孙,我伟大的先父叫伯庸。
②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
我的父亲观察思量我初生的时节,一开始就赐给我美好的名字。给我取名叫正则,给我取字叫灵均。
③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
我已经拥有许多的内在美质,又加上美好的才能。我把江离芷草披在身上,把秋兰联缀成饰物挂在身边。
④汨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我自念光阴如流水逝去好像要追赶不上,心忧岁月不等待我。
⑤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时光飞逝不停留,春天和秋天递相更替。想到草木都在凋零,怕的是理想的君主也要衰老。
⑥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为什么不把握年岁壮盛的时机,丢弃秽恶的行径,为什么不改变这(不善的)法度?我驾着骏马自由驰骋,随我来吧,我当为君在前面带路! (61.177.202.102)
上一篇:
七年级下语文第二单元试题
下一篇:
2011年青岛市第二次高三质量检测试题
标签:
苏教版
高一
必修三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
关于“离骚》导学”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350]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