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988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8]
厦门双十中学2011年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
厦门双十中学2011年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
(一)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苔痕上阶绿, 。
谈笑有鸿儒, 。(刘禹锡《陋室铭》)
(2)青泥何盘盘, 。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3) ,犹抱琵琶半遮面。
转轴拨弦三两声, 。(白居易《琵琶行》)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孙权,字仲谋。兄策既定诸郡,时权年十五,以为阳羡长。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建安五年,策薨,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孝廉,此宁哭时邪?且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①,非欲违父,时不得行也。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使出巡军。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陵,然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而服事焉。曹公表权为讨虏将军,领会稽太守,屯吴,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建安十三年)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且以观变。肃未到,而曹公已临其境,表子琮举众以降。刘备欲南济江,肃与相见,因传权旨,为陈成败。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周瑜、程普等行。是时曹公新得表众,形势甚盛。诸议者皆望风畏惧,多劝权迎之。惟瑜、肃执拒之议,意与权同。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进,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备、瑜等复追至南郡。
十六年,权徙治秣陵。明年,城石头,改秣陵为建业。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②。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
(《三国志•吴主传》)
【注】①周公立法而伯禽不师:周公制定的礼法制度,他的儿子、受封于鲁国的伯禽却没有遵守。按照古人的解释,伯禽在服丧期间。徐戎(周代居住在今徐州一代的少数民族)作乱,伯禽就停止服丧而率兵讨伐,平定了徐戎。 ②濡须坞:修建在濡须口的堡坞.夹濡须水而筑。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权哭未及息 息:停止 B.领会稽太守 领:兼任
C.公烧其余船引退 引:拉 D.此宁哭时邪 宁:难道
3.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孙权励精图治的一组是:(3分)
①策薨,以事授权 ②招延俊秀,聘求名士 ③乃改易权服,扶令上马
④公烧其余船引退 ⑤闻曹公将来侵,作濡须坞 ⑥权与相拒月余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②⑤⑥
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孙权继位之后,任用贤才,优礼士人,用对待师傅之礼事奉张昭、周瑜、鲁肃、诸葛瑾等人,一时间,孙权手下人才济济。
B.荆州牧刘表死后,其子刘琮投降曹操。此时的东吴内部分为主战、主和两派,孙权不顾主降派张昭等反对,联合刘备与曹操决战,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C.孙权到秣陵(建业)后,曹操来犯,孙权与曹操大战于濡须坞,双方均不能获胜。看到孙权阵容齐整,曹操只好撤兵。


浏览完整试题D.孙权作为一代英主,面对曹操的入侵,敢于抗击;经过赤壁之战,大败曹操,后又在濡须之战中取得胜利。
5.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荆州牧刘表死,鲁肃乞奉命吊表二子。(3分)
(2)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3分)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鹧 鸪 天 陆 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①行穿竹,卷罢《黄庭》②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③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①玉瀣:美酒。②《黄庭》:道家经典。③元:同“原”。
(1)这首词上阕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2)词的最后两句“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作用?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
7.下列对文学名著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吴荪甫孤注一掷,把公馆押去投资公债。最后时刻又抛出巨量公债与赵伯韬决斗,可赵已经掌握吴的底细,再加上杜竹斋的倒戈,吴荪甫彻底失败了。他绝望地用枪口对准了自己的胸膛,但没勇气开枪。(《子夜》)
B.海棠诗社第二次诗会由湘云做东道。之后贾母、王夫人等要给史湘云还席,大家齐聚大观园,刘姥姥也参加了这些活动。在秋爽斋早饭时,凤姐和鸳鸯合伙捉弄刘姥姥取乐,刘姥姥装傻扮愚,见风使舵,插科打诨,博得贾府上下的欢心。(《红楼梦》)
C.在安茹地区,本地话听得最清楚,讲得也最利索的,莫过于这个狡猾的 葡萄园主。尽管他精明透顶,从前也上过一个犹太人的当。
老箍桶匠和 犹太人的那一次交手,是他平生惟一一笔吃亏的买卖。但他从中学会了 一套假装听不清、假装口吃的本领。(《欧也妮•葛朗台》)
D.“你路上要好生保重啊,”觉民说罢,便跟着张惠如、黄存仁两人上岸去了。他们立在岸上,他立在船头。他跟他们对望着,彼此不住地挥手。
觉慧无法忍受这个家的种种罪恶,鸣凤的死、瑞珏的死都让他忍无可忍。他要出走,他不愿屈服,不愿随着这个家庭一起灭亡。最后他告别全家人和报社的朋友们,乘船去上海,去追求新的生活。(《家》)
E.孙策临死时留给孙权的忠告是: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事实也验证了他的准确性,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袁绍;周瑜主内事时把孙权的妹妹嫁给了刘备。(《三国演义》)
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请简述聂赫留朵夫前后三次去监狱探访时玛丝洛娃的不同表现。
(2)《三国演义》中有诗云:“周瑜决策取荆州,诸葛先知第一筹。指望长江香饵稳,不知暗里钓鱼钩。”请简述周瑜决定采用什么计谋取得荆州,结果如何?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9.阅读下面的《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曰:“欲贵者,人之同心也。人人有贵于己者,弗思耳矣。人之所贵者,非良贵也。赵孟之所贵,赵孟能贱之。《诗》云:‘既醉以酒,既饱以德。’言饱乎仁义也,所以不愿人之膏粱之味也;令闻广誉施于身,所以不愿人之文绣也。”(告子上,第十七章)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尊贵的地位需要靠自身的修养和努力获得。
B.人人都有可贵的东西,只是不去想到它罢了。
C.别人尊贵的东西,不是正真的尊贵。
D.精神上的富足比华衣美食更加可贵。
(2)请根据上面的文字内容,联系下面选段,说说孟子的修养观。(3分)
孟子曰:“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即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 (告子上,第十六章)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
美国为什么要求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能为美国带来什么好处呢?目前国内流行的理解是,汇率之争的实质是贸易问题,美国希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
根据美国的统计数据,2002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2006年达2600亿美元,中国已取代日本成为美国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国,同时也成为继加拿大和墨西哥之后的美国第三大商品供应商。于是,美国政府和美国的制造业今年频繁指责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有意压低人民币汇价来促进出口,这对美国的制造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并且抢走了大量美国工人的饭碗。
此外,由于中国低成本的生产优势,吸引了许多美国的跨国公司将生 产基地转移到中国,美国也以此指责中国在“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度 升值,一方面可以极大地削弱中国产品在美国市场的价格优势,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另一方面,提高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投资成本和使中国的生产成本上升,以抑制美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目前国内流行的这种理解方式只是看到了美国的表面意图,还没有真正洞察到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战略考虑。
实际上,人民币升值既解决不了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问题,也解决不了美国制造业工人高失业率的问题,更解决不了美国传统制造业向低生产成本地区转移的问题。从中美贸易结构来看,中国出口到美国的大宗产品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这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要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
由此可见,美国人的指责是毫无道理的,聪明的美国人怎会不明白这些简单道理呢?
如果美国政府真想缩小美中贸易逆差,其实非常简单,只要放松对中国进口美国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的管制就能做到。美国政府对中国进口产品的种种限制是造成美中贸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中国目前正处于新型工业化发展时期,需要进口大量高新技术产品和相关技术,但美国至今以种种理由限制中国的进口,不准美国企业向中国出口这些产品。
因此,要真正理解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深层次意图,就必须从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定位上来分析。众所周知,目前美国已把中国看作潜在的战略竞争对手。美国要保持世界霸主的地位,就必须遏制任何潜在竞争对手的发展,并且要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把人民币升值问题放在这一战略背景上来分析,我们就会发现,美国积极要求人民币升值是其对华战略的一个重要策略,美国当初就是通过逼迫日元升值最后实现其阻击日本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美国想在中国故伎重演。 (选自《国际金融报》)


展开余下试题10.对第3段中“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强调中国的生产优势对美国工业的影响之大。
B.讽刺美国政府夸大其词,借此耸人听闻。
C.说明美国 许多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D.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对美国的发展构成威胁。
11.对“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根本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过人民币升值来解决美国对中国的高额贸易逆差问题。
B.抑制美国公司将生 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C.减少中国产品出口对美国制造业造成的损害。
D.阻止中国经济的发展,永远保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
12.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外资的引进及中国产品的出口都将受到影响,从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B.平衡贸易往来,根本之策不在于人民币的升值,最关键的问题还是贸易结构和贸易政策。
C.希望进一步发展本国的传统制造业是美国要求人民币升值,阻止中国产品大量涌入美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D.美国曾逼迫日元升值导致日本经济发展受阻,历史的相似提醒中国要谨慎对待和高度关注人民币升值问题。
(二)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选考)
本题为待考题,请从甲乙两类文本中选定一类作答,不得再做另一类文本的题目。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玩 笑 莫泊桑
世界上有什么比开玩笑 更有趣、更好玩?有什么事情比戏弄别人更有意思?啊!我的一生里,我开过玩笑。人们呢,也开过我的玩笑,很有趣的玩笑!对啦,我可开过令人受不了的玩笑。今天我想讲一个我经历过的玩笑。
秋天的时候,我到朋友家里去打猎。当然喽,我的朋友是一些爱开玩笑的人。我不愿结交其他人。我到达的时候,他们像迎接王子那样接待我。这引起了我的怀疑。他们朝天打枪,他们拥抱我,好像等着从我身上得到极大的乐趣。我对自己说:“小心,他们在策划着什么。”
吃晚饭的时候,欢乐是高度的,过头了。我想:“瞧,这些人没有明显的理由却那么高兴,他们脑子里一定想好了开一个什么玩笑。肯定这个玩笑是针对我的,小心。”
整个晚上人们在笑,但笑得夸张。我嗅到空气里有一个玩笑,正像豹子嗅到猎物一样。我既不放过一个字,也不放过一个语调、一个手势。在我看来一切都值得怀疑。时钟响了,是睡觉的时候了,他们把我送到卧室。他们大声冲我喊晚安。我进去,关上门,并且一直站着,一步也没有迈,手里拿着蜡烛。我听见走廊里有笑声和窃窃私语声。毫无疑问,他们在窥伺我。我用目光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地板。我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地方。我听见门外有人走动,一定是有人来从钥匙孔 朝里看。我忽然想起:“也许我的蜡烛会 突然熄灭,使我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
于是,我把壁炉上所有的蜡烛都点着了。然后我再一次打量周围,但还是没有发现什么。我迈着大步绕房间走了一圈--没有什么。我走近窗户,百叶窗还开着,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关上,然后放下窗帘,并在窗前放了一把椅子,这就不用害怕有任何东西来自外面了。于是我小心翼翼地坐下。扶手椅是结实的,然而时间在向前走,我终于承认自己是可笑的。我决定睡觉,但这张床在我看来特别可疑。于是我采取了自认为是绝妙的预防措施 。我轻轻地抓住床垫的边缘,然后慢慢地朝我的面前拉。床垫过来了,后面跟着床单和被子。我把所有的这些东西拽到房间的正中央,对着房门。在房间正中央,我重新铺了床,尽可能地把它铺好,远离这张可疑的床。然后,我把所有的烛火都吹灭,摸着黑回来,钻进被窝里。有一个小时我保持着清醒,一听到哪怕最小的声音也打哆嗦。
一切似乎是平静的。我睡着了。我睡了很久,而且睡得很熟,但突然之间我惊醒了,因为一个沉甸甸的躯体落到了我的身上。与此同时,我的脸上、脖子上、胸前被浇上一种滚烫的液体,痛得我怪叫起来。落在我身上的那一大团东西一动也不动,把我压得喘不过气来。我伸出双手,想辨明物体的性质。我摸到一张脸,一个鼻子。于是,我用尽全身力气,朝这张脸上打了一拳。但我立即挨了一记耳光,使我从湿漉漉的被窝里一跃而起,穿着睡衣跳到走廊里,因为我看见通向走廊的门开着。啊,真令人惊讶!天已经大亮了。人们闻声赶来,发现男仆人躺在我的床上,神情激动。原来,他在给我端早茶来的时候,碰到了我临时搭的床铺,摔倒在我的肚子上,把我的早点浇在我的脸上。
我担心会发生一场笑话,而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那一天,人们笑够了!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以“玩笑”为题,记叙了一系列发生在“我”生活中的玩笑事件:“我”开人家的,朋友开“我”的,“我”假想中的。
B.“我”的朋友都是些爱开玩笑的人,所以他们那么热情的迎接“我”,策划着在晚上好好开“我”一个玩笑。
C.“我”在卧室里非常小心谨慎,检查了墙壁、家具、天花板和地板,是想搞明白朋友们会怎样开自己的玩笑。
D.“我”也觉得自己的高度紧张是“可笑的”,觉得一切都是平静的,所以最后放松了警惕,睡着了,而且睡得很熟。
E.“我”并没有逃开被人“笑够了”的命运,这个结局既让人觉得滑稽可笑,又充满悲剧色彩,引发人们笑后的严肃思考。
14.小说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请分别举例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4分)
15.小说结尾,“我”认为“造成这场笑话的,恰恰正是关上百叶窗和到房间中央睡觉这些预防措施”。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谈谈你的看法。(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国学大师钱穆
国学大师钱穆学识广博,著作等身按传统学科分类,他兼及经史子集四部,为传统国学中的“通儒之学”按现代学科来看,其治学范围涉及史学与史学史、哲学及思想史、文化学及文化史等,可谓百科全书式的学者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如《国史大纲》、《国学概论》、《中国思想史》等,总共1400万字
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1930年,他在燕京大学教国文时,看见“M”楼、“S”楼、“贝公楼”时,极为不快,质问学校当局:“此何文?所谓中国文化者又何在?”事后,学校采纳了钱穆的建议,将“M”楼改为“穆”楼,将“S”楼改为“适”楼,“贝公楼”改为“办公楼”,其他建筑也一律冠以中国名称
钱穆大半生在中华民族危亡和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衰落的年代中度过,他时时刻刻都在思索,如何才能使中国既达到富强而又不失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他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一书中指出,西学东渐后,中国人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如何赶快学到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好把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地位支撑住;第二,如何学到了欧美西方文化的富强力量,而不把“自己传统文化精神丧失掉”若第一问题不解决,中国的国家民族根本不存在;若第二问题不解决,则中国的国家民族虽存在,而中国传统文化则失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它必须要体认和凭借中国文化自身的机制只能从以往的旧有中孕育生成,决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展开余下试题钱穆不仅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史学家,也是一位成功的教育家1933年秋,钱穆在北大一人独任“中国通史”课经过一年的讲授,形成了具有钱氏风格的“中国通史”课钱穆的“中国通史”课,事实性强,不尚空谈,有考有识,简要精到上课时满腔热情,激荡全室又能深入浅出、就近取譬,如他比较中西文化,说秦汉文化犹如此室的四周遍悬万盏明灯,打碎一盏,其余犹亮;罗马文化像一盏巨灯,熄灭了就一片黑暗当时钱穆讲课的教室设在北大梯形礼堂,是普通教室的三倍每一堂课听者近三百人,坐立皆满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教授之一,据说只有胡适一人可与之媲美
钱穆学识广博,在长期的教学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利用各种机会把自己积累的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1942年9月8日,钱穆带学生徒步到新都赏桂,途中告诉严耕望等人:“一个人无论读书做事,一开始规模就要宏大高远,否则绝无大的成就……中国学术界实在差劲,学者无大野心,也无大成就,总是几年便换一批,学问老是过时!这难道是必然的吗?是自己功夫不深,写的东西价值不高!求学不可太急,太急,不求利则求名,宜当缓缓为之;但太缓又易懈怠,所以意志坚强最为重要”至于读书方法,钱穆谈道:“读书或采直阅式,不必管校勘、训诂等枝节问题;或采跳跃式,不懂无趣的地方,尽可跳过,不要因为不懂而废读;或采闲逛式,如逛街游山,随兴之所之,久了自然可尽奥旨”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这些治学和读书的经验是他多年积累而得,对后来的治学者多有启迪钱穆自1912年登上讲台,先后在中国内地、香港、台湾等地的小学、中学、大学任教75年,培养出众多著名的文史专家1990年钱穆在台湾辞世有人称他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
(节选自《钱穆:中国文化的守护者》)
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钱穆一生勤勉,著述不倦,毕生著作70余种,总共l400万字,正因如此,他成为被人仰慕的国学大师。
B.钱穆认为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也不能凭空翻新据旧开新、老干萌新便是钱穆为中国文化发展指出的道路。
C.钱穆是当时北大最叫座的一位教授,不仅因为他学力、才气兼备,讲课深入浅出,还因他富于民族感情,认为中国文化优于西方文化。
D.钱穆认为只要不急于求名求利、意志坚强,就会学问不过时、学术成果有价值,最终读书做事有大成就。
E.钱穆是自学成材的名家,在多年治学和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他摸索出的“直阅式”“跳跃式”“闲逛式”等读书方法都有借鉴价值。
14.“钱穆是一位民族意识强烈、文化情结深厚的史学家”,为什么这样评说钱穆?请简要分析。(4分)
15.有人称钱穆的离去“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此后国学大师四字成为绝响”,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大师”的认识。(6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16.下面这首诗题为《途中》,语序已打乱,调整后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双燕引雏花下教 ②风卷云开陡顿晴 ③烟江远认帆樯影 ④雨中奔走十来程
⑤一鸠唤妇树梢鸣 ⑥翠条浓处两三莺 ⑦山舍微闻机杼声 ⑧最爱水边数株柳
A.④②①⑤③⑦⑧⑥ B.②④⑧⑤①⑥③⑦④② C.②④③⑦①⑤⑧⑥ D.④②③⑦①⑤⑧⑥②④
17.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据俄新社报道,塔吉克斯坦3月10日推出了一个措施:所有中小学师生今后在学校禁用手机,目的在于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材料二 一位中学教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我在上课时总是把手机调到静音状态,不接电话也不打电话,没课时还真离不开手机;家长为学生配手机,是为了方便联系。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2)你对上述材料有何看法?请简要阐述。(150字左右)(7分)
五、写作(70分)
18.读下面这则材料,可以产生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根据你的捕杀中感悟写一篇文章。(70分)
有个人买了一件珍贵的瓷器,店员用破布将瓷器缠了起来,把它装在一个大纸箱里,并在大纸箱的空隙里塞满了废纸屑。这个人觉得这些废纸破布没有用,而且是累赘,就将它们拿出来扔掉了。结果,在路上箱子掉在地上,瓷器摔碎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厦门双十中学2011年高考最后一卷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一)1.(1)草色入帘青 往来无白丁 (2)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
(3)千呼万唤始出来 未成曲调先有情
(二)2.C(引:退) 3.D(①是权力交接,③是张昭所为,④是说曹操)
4.A(文中只说对张昭以师傅之礼)
5.(1)荆州牧刘表去世,鲁肃请求奉孙权的命令向刘表的两个儿子吊唁。
(2)(4分)(您)竟然还要哀伤兄长,顾全礼法制度,这好比是开门迎接强盗,不可以认为是仁义。
(三)6. (1)描写了诗人饮酒、竹林漫步、读书、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诗人的一种不问世事、超然物外的隐逸的生活态度。
(2)深意:这两句诗表面是说原来就已知道造物者心肠与常人不同(无情),他白白让英雄衰老死去却等闲视之,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作用:在语意上与上文相反,收到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在感情上饱含讥讽和悲愤,动人心魄。
二、(一)7.DE(D觉慧是瞒着高家其他人,告别了觉新、觉民和报社的朋友们。E张昭主外事时主张投降的是曹操不是袁绍)
8.(1)第一次探监时,马斯洛娃认为了涅赫柳多夫,并盘算怎样利用他,同时跟他要了十卢布;第二次涅赫柳多夫把要与她结婚的决定告诉了她,遭到回绝;第三次马斯洛娃同意了调去医院做护士的建议,并已经戒酒。
(2)周瑜决定采用“假途灭虢”,叫鲁肃去说刘备若不忍取西川,东吴愿意起兵,然后在东吴兵经过荆州时候索要钱粮,乘刘备出城劳军时候杀之,夺下荆州。这个计谋被孔明识破,派赵云留守,等周瑜到荆州时,又有关羽等四路人马杀来,周瑜气得箭疮复裂,不久就死了。
(二)9. (1)C(应为“别人给予的尊贵,不是真正的尊贵”,因为“赵孟给予了一个人尊贵,赵孟也能使他低贱”。) (2)孟子认为要坚持自身修养,才能得到真正的尊贵,如果为了名利地位而放弃培养自身的美好品德,那么名利地位最终也会丧失。
三、(一)10.B(“挖空美国的工业基础”是美国的借口,不可能就此讽刺美国政府)
11.D(阻击中国经济对美国构成的战略挑战是根本原因,了原文最后一段。ABC都不是根本原因)
12.C(“希望进一步发展本国的传统制造业”不当,见原文⑤段“这些传统制造业产品美国现在根本就不生产,即使不从中国进口,美国也要从其他国家或地区进口。”)
(二)(甲)13.C、E(A项“一系列”不合实际,并且小说也没写“我”怎样开别人的玩笑。B项是小说中的“我”的假想。D“放松了警惕”与后文“远离床”、“保持清醒”等情节相矛盾。)
14.①心理描写,小说以第一人称为叙事角度,通过内心独白等方式表现了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准确生动地刻画出人物敏感多疑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厦门双十中”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8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