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958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8]
2011年春(古城十八中十一中关王庙)四校第一次联考
2011年春(古城 十八中 十一中 关王庙)四校第一次联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命题人:李超
(总分 120分 时间 120分钟)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总 分
分 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禁锢(gù) 诘(jí)责 文绉绉(zhōu) 眼翳(yì)
B. 胡髭(zì) 黝(yŏu)黑 一缕缕 (lǚ) 颔(hàn)首
C. 解剖(pōu) 畸(qī)形 滞(zhì)留 摹(mó)画
D. 锃(zèng)亮 粲(càn)然 庶(shù)祖母 酒肆(sì)
2.下列词语中有4个错别字,请你把它找出来并在下面的方格内加以改正。
诚慌诚恐 鹤立鸡群 正襟危坐 粗制烂造 广袤无垠
油光可鉴 暝思遐想 抑扬顿挫 胜气凌人 黯然伤神
错别字
改 正



3.请按照要求修改下面一段话。
乘车时希望能有个座位,这无可厚非,坐着毕竟比站着要舒服。但是,也应该
看到,那些年纪大的老人,(a)只能站在车厢内随着车辆的颠簸而摇摇晃晃,(b)由于体质弱“竞争”不过年轻人,(c)他们会不会因体力不支而跌倒?车厢内有人想过这个问题没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尊老,古人都推崇备至,我们怎能连古人都不如呢?面对老弱病残,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1)文中有一个句子由于用词不当造成表达重复,应该删的是 。
(2)文中划线句(a)(b)(c)顺序不当,应调整为 。
(3)文中划曲线的句子表意有缺陷,应改为 。
4.根据课文填空
(1)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2)中秋明月映照,人们思念远方的亲人,会不禁吟诵起苏轼《水调歌头》中祝福亲人的名句: , 。
(3)《赤壁》中以二乔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的诗句是: ,

(4)《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

(5)《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吟咏朋友之间友谊的千古名句是: ,

(6)陶潜借黔娄之妻的话: , ,表达了自己不 忧贫、不慕富的志趣。
名著阅读
“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西游记》中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你能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点吗?

口语交际(根据下面情景,按要求答题)
班里的“小书法家”小丽正在写一幅参赛的书法作品,大功即将告成,毛手毛脚的小映突然凑上去碰了她的手,一幅艺术作品立刻惨不忍睹。小丽气恼地瞪了小映一眼,小映赶忙道歉,见小丽还在气头上,又莞尔一笑,说:“微笑是人类最好看的表情。”
(1)小映这句话的意思是 。
(2)假如你是小丽,你将会对小映说 。
综合性学习
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下面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些母亲的爱吧!


浏览完整试题 (1)将你收集到的描写母爱的诗歌、小说、散文等作品编辑成册,并为这本小册子拟一个相应的名字。(“献给母亲的歌”“母亲的赞歌”除外 )

(2)在扉页上写一句俗语、格言或诗句作为这本小册子的主题语。

(3)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父爱和母爱是世间不可缺少的两种亲情。请你仿照例子写出你对母爱的认识。
假如父亲是座大山,父爱就是山上伫立的风景,博大而深厚;假如母亲是条小溪,母爱就是 , 。父亲是贴身的背心,时刻包围着你的心,母亲是 , 。父爱母爱是子女的双重衣衫,无时无刻不围绕在你的前后,不管你在千山万水之外,还是在天涯海角,父爱、母爱都在你身上柔柔缠绕。

二. 现代文阅读
(一) 藤野先生(节选)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中国留学生会馆的门房里有几本书买,有时还值得去一转;倘在上午,里面的几间洋房里倒也还可以坐坐的。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
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到第二学年的终结,我便去寻藤野先生,告诉他我将不学医学,并且离开这仙台。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
8.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前两段的主要内容。(分)
9.“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中的“无非”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之情。(分)
10.“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中的“当然”含有作者_________之情。11.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他们”分别指: ; 。12.“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我”为什么听得刺耳?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分)

“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这句话中,变化前的意见是:____________ ,变化后的意见是:__________,使意见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我的第一本书(节选)
张 洁
①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始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②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我写得很苦,前前后后修改了五遍。投稿
《人民文学》杂志,又被退了稿。我又将退稿投向《北京文学》。也是一位女编辑,
诗人张志民的妻子付雅雯。却得到意外的关注,一字未动的发了头条。引起了社会
的注意,并且在1978年获得了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
  ③在成为职业作家之前,我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写作。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
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
进行构思,就这样慢慢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④当我第一次把稿费交给母亲的时候,我对他说:“妈,我们终于有钱了,您可
以不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了。”母亲哭了。
  ⑤我要说明的是,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
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彩得多。
  ⑥我自己因为入不敷出,白天忙完办公室里的工作,晚上还要给工厂缝手套,给
工程师抄讲义,以补偿工资收入之不足,母亲正是因为年迈,才从小学教师的位子
上退休下来,但是为了帮我支撑这个家,不得不替奶厂卖牛奶,替冷饮厂卖冰棍。
她一生坎坷,自幼丧母,倍受后母的虐待。结婚不久,又被我父亲遗弃,一个人拉
扯着我,吃糠咽菜,千辛万苦才把我抚养大,又供我读了大学。我本应侍奉母亲安
度晚年,且不说享什么清福。但是我却没有这个能力,使她在将近七十岁的高龄,
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
  ⑦当我摩挲着我第一本装帧粗糙、纸张低劣的书的时候,我又悟到,我的痛苦,
其实就是我的财富。
  ⑧我永远不会忘记生活在我周围的普通人。当我写作的时候,我心里想着的不仅
仅是中国的老百姓,也想着整个人类,我爱人类,关心着他们的命运和前途,我将
尽终生的力量为人类而写作,因为我是从普通人当中走出来的。
14.比较阅读牛汉《我的第一本书》与张洁《我的第一本书》,我完成下列题目。
(1)牛汉的“我的第一本书”是指 ,张洁的“我的第一本书”是指 。
(2)牛汉的“第一本书”里镶嵌着 、 、 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张洁的“第一本书”中包含着 、 、 和对普通人乃至全人类的命运的关注与同情。
15.作者在第⑤段中说“我从不歧视卖冰棍、卖牛奶的工作”,而她又为什么让母亲“不 必再去卖冰棍、卖牛奶”呢?

16. 品析下列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展开余下试题相反,我认为凭自己的劳动挣饭吃,比不劳而获的寄生生活或剥削生活光彩得多。

我的痛苦,其实就是我的财富。

17.认真品读第⑧段,你从中可以看出作者具有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18.请你对下面提供的信息作一番探究,然后将探究结果写出来。
信息一 在文学这一块前有古人,后有来者的土地上,我开始了为时过晚的耕耘。
信息二 我只有一间房子,晚上为了不影响母亲、女儿的休息,我在厨房的切菜板上写。在洗衣服时,或是上班的路上进行构思,就这样慢慢地集成了我的第一本书。
信息三 张洁,1937年生于北京,原籍辽宁,当代女作家。1978年发表第一篇小说《从森林里来的孩子》,获同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著有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获“全国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中篇小说《方舟》、短篇小说《爱,是不能忘记的》等。

三.文言文阅读
(一)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9.解释下列句子中的文言实词。
(1)每假借于藏书之家。假: (2)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硕:
(3)俟其欣悦。俟: (4)四支僵劲不能动。支:
20.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中“走”可否换成“行”?“稍”可否删去?

22.作者写自己学习时极为艰苦的条件,目的是什么?

23.通过本文的阅读,你如何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之间的关系?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24—25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蕴涵着怎样的深刻哲理?

写作部分
红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必须停止前进;绿灯亮时,表示车辆行人可以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红灯停绿灯行规则”除了指交通规则外,还可以指道德上的规范与准则,是非标准什么不该做,人们心中总要有盏“红绿灯”。以“心中有盏红绿灯”为题目作文。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走整个地球。”请你以“给我一个 的机会”补充完整后为题目作文。
要求:①两个题目任选其一。
②立意、体裁(除诗歌外)自定,书写规范。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或其他暗示自己身份的信息。
④字数不少于550字。



2011年(古城 十一中 十八中 关王庙)四校第一次联考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D 2.错别字:慌、烂、暝、胜 改正:惶、滥、冥、盛 3.(1)删去“年纪大的”或“老”(2)(b)(a)(c)(3)示例:面对老弱病残,起身让个座,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4.(1)鸢飞戾天者,经纶世务者。(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6)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示例:白鼠精曾受恩于托塔天王父子,所以在无底洞中供奉他们的牌位,等托塔天王父子一来,她就受降服罪,显示出了重义报恩的一面。 6.(1)围绕“请不要生气”的意思作答即可(2)从顺意化解方面作答即可。 7.(1)示例:母爱深是海(2)示例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②可怜天下父母心。(3)略 8、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 9只不过 失望 10、 愤懑 11. 日本同学 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 12.作者的民族自尊心受到极大的挫伤。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感。 13、 医学救国 弃医从文 鲁迅认识到医学救不了中国,要救中国, 在当时第一重要的是唤醒人们的觉悟,改变人们的精神,这就首推文艺。 14.(1)我读的第一本书 我写的第一本书 (2)父亲的深情 同学的友情 童年的乐趣 工作的艰辛 生活的艰难 写书的艰苦 15.因为作者的母亲将近70岁的高龄,她不想让母亲还要在风吹、日晒、雨打之下辛苦地劳作,想让母亲安度晚年,这也正体现了作者的孝心。16.(1)只要是靠自己劳动所得的,就是有价值的,远比靠“寄生”或“剥削”所得有意义。 (2)作者当时生活在社会的低层,遭受不公正的待遇,为贫苦所困,但就是这不幸的生活促使作者去奋斗、拼搏,终于有所成就,这就是作者的人生财富。 17.作者关心整个人类的前途和命运,为整个人类而写作,是胸怀世界、胸怀人类的,可以看出作者对人生最高境界的崇尚和追求。 18.只要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一切困难,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19.(1)借 (2)大 (3)等待 (4)通“肢”肢体 20.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21.不可。“行”古义为“走”,“走”古义为“跑”,用“走”表示急迫心情。“稍”,是稍微的意思,在这里起强调作用。 22.作者以自己的刻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来现身说法,勉励马生勤奋学习,刻苦自勉。揭示了有了主观的勤奋,一切艰难困苦都可以克服的道理,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和教育作用。 23.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有影响,但不是绝对的。学习成功的关键在于主观努力。 24.既暗示了自己贬谪时间之久,又表现了世事的变迁以及回归之后疏远而怅惘的心情。(前一句表现诗人对亲友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后一句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诗人对人事变迁的怅惘) 25.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蕴含有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哲理。
作文:按中招考试作文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115.58.34.242)
标签:人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2011年春(”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5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