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单元练习
阅读:2764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4]
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七年级第七单元语 文 试 卷
一、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A、 而以奴骖乘( ) B、即以头击楹( ) C、杀而鬻( )之
D 、恶吏苛刻( ) E、死不得葬大茔中( ) F、家无jī( )侍 G、主上宵gàn( ) H、必cù( )额曰 J、hàn( )山易 K、衣zī( )衣而返
二、默写(12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 ,脉脉不得语。 (2)白头搔更短, 。
(3)散入珠帘湿罗幕, (4) ,清风半夜鸣蝉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 , 。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 , 。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
, 。
(3)《春望》的颔联是 , 。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关于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 (3分)
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
五、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六、学校文学社正在进行“我所知道的名著人物”调查,按要求填写下来。(8分)
人物 故事(各写两个) 性格特点(每个人物答两点即可)
孙悟空 ⑴
⑵
武松 ⑴
⑵
七、泉州市某中学初一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4分)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
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
超女“粉丝”成千上万 东北“玉米”不减当年
1.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2分)
答:
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浏览完整试题
答:
八、文言文语段阅读
(一)阅读《强项令》《包拯》全文,回答文后问题(34分)
A、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B、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1、 A文节选自《 •酷吏传》,作者 , 史学家。B文中的包拯, (朝代)庐州合肥人,字希仁。(4分)
2、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8分)
A、乃驻车叩马( ) B、大言数主之失( )
C、使宣叩头谢主( ) D、臧亡匿死( )
E、第归,杀而鬻之( ) F、闻者皆惮之( )
G、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 ) H、非吾子若孙也( )
3、请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4分)
A、因格杀之( ) B、强使顿之( )
C、大言数主之失( ) D、飞何功之有( )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A、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
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译:
C、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译:
D、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
5、“由是搏击豪强……鼓不鸣董少平。”这是属于 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 (3分)
6、如何理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3分)
答:
7、包拯、董宣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清官,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选取一个,说说他们的事迹。(2分)
8、比较这两篇文章,作为人物传记,请你说说在刻画人物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2分)
(二)《列子》二则(23分)
1.《列子》相传是战国 所著。(1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分)
杞人( ) 吠( )
3、读课文,分别写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2分)
杞人忧天: 。
杨布打狗: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废寝食: )
⑵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
⑶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积块: )
⑷衣素衣而出(衣(前一个): )
⑸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扑: )
⑹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使: )
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译: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译:
(3)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译:
(4)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
6、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如何评价?(2分)
展开余下试题
7、“杞人忧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寓言故事,请再写一个出自《列子》寓言成语故事,说说其寓意。(2分)
参考答案:
一、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10分)
B、 而以奴骖乘(shèng) B、即以头击楹(yíng) C、杀而鬻(yù)之
D 、恶吏苛刻(wù) E、死不得葬大茔中(yíng) F、家无jī(姬)侍 G、主上宵gàn(旰) H、必cù(蹙)额曰 J、hàn(撼)山易 K、衣zī(缁)衣而返
二、默写(12分)
1、根据课文写出上下句:
(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3)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4)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2、理解性填空
(1)《渡荆门送别》写平野的辽阔和大江的雄姿,突出起雄伟壮丽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被誉为“妙手回春”的句子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写边塞冰天雪地、阴云重重的句子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春望》的颔联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三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C ) (3分)
A、关于传说的话,我们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推敲着光和影,摄成称心如意的照片。
C、初中三年,光阴荏苒,许多往事都如片片枫叶,珍藏在你我青春的诗集里。
D、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救死扶伤,她柔肠百转。她是中原大地的女英雄——任长霞。
四、遇到下列情况,你认为说话比较得体的一项是( A ) (3分)
A、甲乙两班同学为争得一面“精神文明奖”流动红旗发生争执,你想劝劝他们,于是说:“通过争吵来获得精神文明奖本身就不文明。”
B、你的同桌向你请教时,你说:“好吧,让我给你指点指点迷津。”
C、你参加普通话演讲比赛获得一等奖,同学都向你祝贺,你说:“谢谢大家的肯定,希望大家的普通话说得像我的一样好。”
D、夜已深,你的邻居还在喧嚷,你过去劝阻说:“请不要大叫大嚷!”
五、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3分)
A. 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
B. 事实证明,经过艰苦磨炼的人更善于战胜各种困难和挫折。
C. 庆祝“国庆”演讲比赛将于今晚七时半在学校大礼堂开始举行。
D. 今年学校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解析:本题中A项的语病是缺“显示”的宾语中心词,C项的语病是“庆祝”与“国庆”、“开始”和“举行”语意上重复,D项的语病是主语中心词“原因”和宾语中心词“结果”
六、学校文学社正在进行“我所知道的名著人物”调查,按要求填写下来。(8分)
人物 故事(各写两个) 性格特点(每个人物答两点即可
孙悟空 ⑴新课标第一网xkb1.com
⑵
武松 ⑴
⑵
参考答案:孙悟空 ① 孙悟空大闹天宫 ②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③ 孙悟空三调芭蕉……藐视权贵 爱憎分明 机智勇敢 不畏强暴 调皮幽默 桀骜不驯 敢作敢当……
武松 ① 景阳风打虎② 斗杀西门庆③ 血溅鸳鸯楼…… 英勇无畏 崇尚忠义
性格刚烈 有勇有谋 嫉恶如仇……
七、泉州市某中学初一某班开展“漫游语文世界”综合实践活动,在总结会上,有三个小组分别进行了汇报。(4分)
第一小组发现这样一些字:
家俱(具) 另售(零) 烧并(饼)
第二小组发现广告中常有这样的“成语”出现:
步步为赢 咳不容缓 默默无蚊
第三小组在报纸中发现这样的标题:
超女“粉丝”成千上万 东北“玉米”不减当年
1.结合三个小组的汇报,说说你从中发现的语言现象。(答出两点即可)(2分)
答: 错别字,借(化、改、移)用成语,新语(新鲜用语)现象。或:汉字使用不规范,新鲜用语(新语)现象。
2.假如你是这个班级的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会给你怎样的启示?(2分)
答: 例: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在生活中要正确使用语言文字;要规范街头用字;除了在网络、报刊、图书馆还可以在街头巷尾收集学习资料;掌握新鲜用语;多开展这样的活动;传承祖国语言文化……
八、文言文语段阅读
(一)阅读《强项令》《包拯》全文,回答文后问题(34分)
A、董宣,字少平,陈留圉人也。……后特征为洛阳令。时湖阳公主苍头白日杀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骖乘。宣于夏门亭候之,乃驻车叩马,以刀画地,大言数主之失,叱奴下车,因格杀之。主即还宫诉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杀之。宣叩头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箠,请得自杀。”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黄门持之,使宣叩头谢主,宣不从,强使顿之,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主曰:“文叔为白衣时,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门。今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与白衣同。”因敕:“强项令出!”赐钱三十万。宣悉以班诸吏。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歌之曰:“枹鼓不鸣董少平。”
在县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诏遣使者临视,唯见布被覆尸,妻子对哭,有大麦数斛,敝车一乘。帝伤之,曰:“董宣廉洁,死乃知之!”以宣尝为二千石,赐艾绶,葬以大夫礼。
B、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使契丹,契丹令典客谓拯曰:“雄州新开便门,乃欲诱我叛人,以刺疆事耶?”拯曰:“涿州亦尝开门矣,刺疆事何必开便门哉?”其人遂无以对。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日“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
3、 A文节选自《后汉书•酷吏传》,作者范晔,南朝宋史学家。B文中的包拯,北宋(朝代)庐州合肥人,字希仁。(4分)
4、 解释下列加粗的字(8分)新课标第一网xkb1.com
A、乃驻车叩马(拉住、勒住) B、大言数主之失(列举、数落)
C、使宣叩头谢主(认错) D、臧亡匿死(通“藏” 隐藏)
E、第归,杀而鬻之(但、只管) F、闻者皆惮之(害怕)
G、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到、往) H、非吾子若孙也(和)
3、请说说下列句子中“之”的含义。(4分)
A、因格杀之(代词,指家奴) B、强使顿之(无实义,凑足音节)
展开余下试题
C、大言数主之失(结构助词,的) D、飞何功之有(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4、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A、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
译: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兴复国,却放纵家奴杀害百姓,将拿什么来治理天下呢?
B、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译:从此捕捉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之人,没有谁不害怕得发抖。京城称之为“卧虎”。
C、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译:此前的知府趁着进贡大都敛取是贡数几十倍的砚台,来赠送给当朝权贵。
D、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
译:平常没有私人信件,连朋友、亲戚也和他断绝来往。
5、“由是搏击豪强……鼓不鸣董少平。”这是属于侧面描写,在文中的作用是: 以百姓的口碑和歌谣来突出董宣执法公正、以及他治理的地方政治清平。 (3分)
6、如何理解“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非吾子若孙也”?(3分)
答:表明包拯对贪赃枉法深恶痛绝,表现了包拯克己奉公的品质,希望后世子孙做官者也要奉公守法。这句话对当今社会也有现实意义。
7、包拯、董宣都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清官,你还知道历史上哪些清官?请选取一个,说说他们的事迹。(2分)
略
8、比较这两篇文章,作为人物传记,请你说说在刻画人物的内容上有什么不同?(2分)
《强项令》是通过一件事来表现董宣的不畏权贵、廉洁奉公的。 文章不长,但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相对完整。《包拯》 则是通过几件事来表现他的机智、廉洁、善辩、刚正、克己奉公的。
(二)《列子》二则(23分)
1.《列子》相传是战国 列御寇 所著。(1分)
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2分)
杞人( qǐ ) 吠( fèi )
3、读课文,分别写出这两则寓言的寓意。(2分)
杞人忧天:嘲笑了庸人自扰,毫无根据地瞎担心。后世用它比喻没有根据或不必要的忧虑。
杨布打狗:批评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只看现象,不看本质,结果往往出错。告诉人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
4.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6分)
⑴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无所寄,废寝食者(废寝食:睡不着觉 )
⑵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奈何: 为什么 )
⑶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积块:聚积在一起的土块 )
⑷衣素衣而出(衣(前一个):穿 )
⑸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扑:打 )
⑹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使:假使 )
5、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
译:又有一个人,看到这个人这样担心,又为这个人担忧,于是去开导他。
(2)地,积块耳,充塞四虚,无处无块。
译:地是聚积在一起的土块,填充塞满四方,无处没有土块。
(3)子无扑矣,子亦犹是也。
译:你不要打了,你也像这样啊
(4)向者使汝狗白而往黑而来,岂能无怪哉?
译:刚才假如你的狗白皮毛出去黑皮毛进来,难道你不会奇怪吗?
6、晓之者开导杞国人的话是否合乎科学?你如何评价?(2分)
就现在的科学水平看,也不尽正确,但在当时他认为天地都是一种物质存在,也算是一种进步思想了。(意近即可,其他有见解的看法也行)
7、“杞人忧天”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寓言故事,请再写一个出自《列子》寓言成语故事,说说其寓意。(2分)
画蛇添足 亡羊补牢 塞翁失马 愚公移山等 ( 寓意略 ) (59.32.221.212)
上一篇:
2010山东中考真题现代文阅读
下一篇:
2011年湖北省高考仿真试题
标签:
语文版
七年级
下册
单元练习
相关:
关于“语文版七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276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