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046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江西省余江一中高三原创压轴试题
余江一中2011届高三预测压轴
语文试题
命题:陈有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共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卡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部分,共36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揶揄(yú) 罪愆(qiān) 贫窭(jù) 穿凿(záo)附会
B.捧场(cháng) 不恤(xù) 褊(biǎn)小 倾箱倒箧(què)
C.廊庑(wǔ) 凝噎(yè) 抄袭(xí) 琅(láng)琅上口
D.伛偻(lǚ) 蒿(hāo)艾 精髓(suǐ) 受益匪(fēi)浅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修葺 娇嗔 肯綮 摧人泪下
B.姣好 剧增 熹微 熙来攘往
C.匡骗 俜婷 蕴藏 逸兴遄飞
D.缱绻 攒射 磋跌 不经之谈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国著名相声演员李文华老师溘然长逝,这让他的老搭档姜昆深感失之交臂,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B.三年前,山崩地裂、房倒屋塌、生死离别……今天,见到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新城,见到小区里安详漫步的老人,见到学校中嬉戏打闹的孩子……温暖,油然而生。
C.老栓的精神,现在只在一个包上,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已置若罔闻。
D.《全宋诗》的编纂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经过北京大学古典文学研究所八年多的努力,这项工程终于于日前告罄。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
A.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眼镜产业,让眼镜产业成为一块金字招牌?是余江县乃至鹰潭市当政者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B.“人们都会同意,短短三年,奇迹在汶川诞生,”韦伯说,“在废墟中,汶川站起来了,站起来的还有一种精神,它属于一个国家和人民,那才是了不起的” 。
C.记忆中,清华园那大片大片的荷塘被朱自清先生写得婀娜多姿,诗意盎然:每当荷花盛开的季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
D.《静静的顿河》的作者肖洛霍夫的墓地——他是1984年在故乡克鲁齐林村去世的——在顿河岸边,标志是一块没有镌刻任何文字、未经雕琢的巨石,正对着“静静的顿河” 。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2010年7月,“李阳疯狂英语培训”夏令营扎营余江一中,其中培训的教员,除李阳老师外,还有来自其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教师、研究生也参加了辅导。
B.曾经,携家带口去粤浙闽租地种菜发大财,是不少江西老表的梦想。如今,菜农经过几个月的辛劳,梦想和蔬菜却一起碾碎在地里。
C.只要我们在外奔波而疲乏的身躯不能在公路旁的汽车旅馆和城里的旅馆找到住宿之所,我们就绝不会满足。只要黑人仍然遭受警察难以形容的野蛮迫害,我们就不会满足。
D.施南生女士,第6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评委,也是从80年代起就带着话语片到海外市场打拼的真正“行家”,更是在电影界里奋斗了几十年的资深电影人。


浏览完整试题6、下列对有关文学名著的解说或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主人公觉新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叛逆者的典型。他在五四思潮冲击下觉醒,体察到封建家庭的虚伪、黑暗和腐朽,感觉到那里是“埋葬青年理想和幸福的坟墓”,他下决心不再做老太爷们所期望的“绅士”,他要做“自己的主人”,“自己把幸福拿过来”。 《家》
B.弗罗洛站在圣母院的顶楼上,看到爱斯梅拉达被吊上绞架,发出了得意的狂笑。卡西莫多终于认清了弗罗洛的狰狞面目,猛扑过去,把他从顶楼上推下去摔死,自己则来到爱斯梅拉达的坟窟,静静地站在她的身边,再也没有出来。 《巴黎圣母院》
C.《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巧姐、袭人、秦可卿。 《红楼梦》
D.孔子在谈自己的生平时,曾经说过:“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欲,不逾矩。” 《论语》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9题。
重建文学批评的公信力
我们时代的文学现场和批评家的工作现场距离越来越远,现在该到了文学批评质疑自身存在意义、重建公信力的时候了。而质疑也好,重建也罢,文学批评必须思考一些基本常识问题。
一是文学批评必须“到场”和“到岗”。必须明确文学批评不完全是书斋里的学问。学院化、学理化不是文学批评脱“岗”和离“场”的遁词。文学批评“到场”和“到岗”不只是不断追踪新作家新作品的问题,还关系到熟悉新的批评生态、掌握新的批评媒介、运用新的批评范式的问题。网络、都市报、时尚杂志、广播电视等大众传媒呼唤新的媒体文学批评。对于新媒体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差异有待在实践中深入研究。严格地说,当下文学批评与中国飞速发展的新媒体很不相称。“到场”和“到岗”,有一个问题需要正视,中国文学生成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场域。因而,我们不仅有理由要求批评家懂文学,而且必须懂“中国”,懂“中国问题”。批评家不只是文学鉴赏家,更应该是一个有现实关怀的“杂家”。
二是文学批评必须“批评”。从中国文学批评的现实看,当下有理有据对中国文学挑刺找茬的文学批评家和文学批评都很稀缺。批评家和作家一团和气、抱团取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批评的锋芒越来越钝化。
三是文学批评必须“文学”。当下文学批评越来越“非文学化”值得警惕。拿近年以“小历史”视角叙述近现代中国史的长篇小说为例,如何对《兄弟》《受活》《生死疲劳》《赤脚医生万泉和》《致一九七五》《启蒙时代》《河岸》等进行文学考量?值得注意的是,批评界对这些小说关注的热点往往集中在和“大历史”叙述的意识形态视角上。问题是文学的任务仅仅是提供一种不同于正史的地方史吗?对于这些小说,如果我们还只是将其意义设定在历史的真伪之辨上,显然是一个背离文学常识的伪命题。
具体到每一个从事文学批评的批评家,首先要追问的是,“谁”在批评?也就是批评者站在什么位置发出自己的声音。观察当下的文学批评,是“谁”在批评,是“谁”发出的声音,越来越不清晰。千人一腔,我们感觉不到文学批评从业者独立的文学观,感觉不到他们的体温和心温。在这里,我们甚至不害怕批评者的偏见和异见。一定意义上,最可怕的不是偏见和异见蜂起,而可能是唯存共识。因此,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态是不同精神立场和文学观的并起和交锋。其次是,为什么要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仅仅是作为人文学科的“非常精确的智识劳动分工”(萨义德),作为谋生手段之一种而存在吗?即便从“智识劳动分工”角度所赋予文学批评的文学史、文学理论、媒体批评的职责来看,我们的文学批评也不能算称职。而且,除此之外,文学批评应该将自己的触角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会,介入到现实中间。再有就是怎样进行文学批评。文学批评从业者必须意识到的是在当下中国生活并且进行文学批评实践,因而,如何开展文学批评,运用怎样的批评资源和批评范式开展文学批评是无法回避“在中国”这个现实处境的。从这种意义上,每一个文学批评从业者都面临着不断重新做“会判断、能批评的人”的问题。无论怎么说,在当下,文学批评从业者仍然是文学教育、作品遴选和推介以及文学传统积累等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批评从业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批评活动才有可能重新确立自己在世界中的位置,建立起文学批评的公信力,同时重新塑造文学批评自己的形象。
(2011年3月1日《人民日报》有删节)
7.下列关于文学批评必须“到场”和“到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不是追踪新作家新作品的问题,而是要熟悉新的批评生态,掌握新的批评媒介,运用新的批评范式。
.在实践中要深入研究新媒体文学批评和传统文学批评的关系以及差异的问题。
.中国文学生成于世界格局下的中国场域,所以批评家不仅要懂文学,而且必须懂“中国”,懂“中国问题”。
.批评家不只是文学鉴赏家,更应该是一个有现实关怀的“杂家”。
8.对于当下文学批评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网络、都市报、时尚杂志、广播电视等新媒体发展迅速,而当下文学批评的发展不能与之相称。
.批评家和作家一团和气、抱团取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文学批评失去了其“批评”的本色。
.文学批评千人一腔,体现不出批评者独立的文学观,读者感觉不到他们的体温和心温。
.文学批评从业者仍然是文学教育、作品遴选和推介以及文学传统积累等文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9.下面的分析和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文学批评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学院化、学理化也不应成为文学批评脱“岗”和离“场”的遁词。
.批评界对于以“小历史”视角叙述近现代中国史的长篇小说,只是将其意义设定在历史的真伪之辨上。
.不同精神立场和文学观的并起和交锋,才是我们追求的理想的文学批评生态。
.文学批评从业者,只有通过广泛的批评活动,同时重新塑造文学批评自己的形象,才有可能重新确立自己的位置,建立起公信力。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
学 校
黄宗羲①源网w。w-w*k&s%5¥u


展开余下试题学校,所以养士也。然古之圣王,其意不仅此也,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非谓班朝,布令,养老,恤孤,讯馘②,大师旅则会将士,大狱讼则期吏民,大祭祀则享始祖,行之自辟雍③也。盖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是故养士为学校之一事,而学校不仅为养士而设也。
  三代以下,天下之是非一出于朝廷。天子荣之,则群趋以为是;天子辱之,则群擿以为非。簿书、期会、钱谷、戎狱,一切委之俗吏。时风众势之外,稍有人焉,便以为学校中无当于缓急之习气。而其所谓学校者,科举嚣争,富贵熏心,亦遂以朝廷之势利一变其本领,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住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于是学校变而为书院。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有所是也,则朝廷必以为非而辱之。伪学之禁,书院之毁,必欲以朝廷之权与之争胜。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其始也学校与朝廷无与其继也朝廷与学校相反不特不能养士且至于害士犹然循其名而立之何与?
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宋诸生伏阙搥鼓,请起李纲④。三代遗风,惟此犹为相近。使当日之在朝廷者,以其所非是为非是,将见盗贼奸邪慑心于正气霜雪之下!君安而国可保也。论者乃目之为衰世之事,不知其所以亡者,收捕党人,编管⑤陈、欧,正坐破坏学校所致,而反咎学校之人乎!
(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注释】①黄宗羲:明末清初思想家,浙江宁波余姚人,曾为东林党人,是“复社”领导人之一。②讯馘:战争结束后,计检战功。③辟雍:本指周天子所设的太学。④李纲:字伯纪,北宋邵武人,曾因力主抗金被罢官。⑤编管:宋代官吏得罪谪放,编入当地户籍加以管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闾阎之细 闾阎:民间 B.则群擿以为非 擿:指摘
C.大狱讼则期吏民 期:限期 D.而反咎学校之人乎! 咎:责备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群趋以为是 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B.天子之所是未必是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C.有所非也,则朝廷必以为是而荣之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论者乃目之为衰世之事 今君乃亡赵走燕
12.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其 始 也 ∕学 校 与 朝 廷 无∕ 与 其 继 也 ∕朝 廷 与 学 校 相 反∕ 不 特 不 能 养 士∕ 且 至 于 害 士 ∕犹 然 循 其 名 而 立 之 ∕何 与?
B.其 始 也∕ 学 校 与 朝 廷 无 与 ∕其 继 也∕ 朝 廷 与 学 校 相 反 ∕不 特 不 能 养 士∕ 且 至 于 害 士 ∕犹 然 循 其 名 而 立 之 ∕何 与?
C.其 始 也 ∕学 校 与 朝 廷 无 与 ∕其 继 也 ∕朝 廷 与 学 校 相 反 不 特 ∕不 能 养 士 ∕且 至 于 害 士 ∕犹 然 循 其 名 而 立 之∕ 何 与?
D.其 始 也∕ 学 校 与 朝 廷 无 ∕与 其 继 也 ∕朝 廷 与 学 校 相 反∕ 不 特 不 能 养 士 ∕且 至 于 害 士 犹 然∕ 循 其 名 而 立 之 ∕何 与?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4分)
注意事项:请用黑色碳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四、(28分)
13、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而士之有才能学术者,且往住自拔于草野之间,于学校初无与也。究竟养士一事亦失之矣 (5分)
译文:
②其不仕者有刑,曰:“此率天下士大夫而背朝廷者也。” (3分)
译文:
③东汉太学三万人,危言深论,不隐豪强,公卿避其贬议 (4分)
译文:
1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8分)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亦自伤。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
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唐代诗人秦韬玉,男,生卒年不详,少有词藻,工歌吟,却累举不第,先为一宦官做幕僚,后从唐僖宗避难入蜀,中和二年(882)特赐进士及第,编入春榜,著有《投知小录》三卷,《全唐诗》录存其诗三十六首。
(1)全诗以“贫女”的口吻述说了她怎样的内心世界?请结合诗歌各联内容加以概括。(4分)
(2)作者在诗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结合诗句进行简析。(4分)
15、填空。(5题限选4题) (8分)
(1)问君西游何时还? 。但见悲鸟号古木, 。 李白《蜀道难》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最难将息。李清照《声声慢》
(3) ,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苏轼《赤壁赋》
(4) ,荆轲和而歌, ,士皆垂泪涕泣。 《荆轲刺秦王》
(5)帝子降兮北渚, 。袅袅兮秋风, 。 屈原《湘夫人》
五、(21分)
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6~19题。
鱼,飘在空中
江 飞
  (1)很长时间了,我的脑海里总浮现出这么一句生动莫名的话,仿佛一条顽固而狡黠的鱼,时不时地钻出水面,似是引诱,又像是提醒,告诉我这样一个真相:曾经或者将来,鱼,飘在空中。
(2)飘在空中的鱼,是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的那一条吗?从水里直接飞升到空中,再在空中完成难度高超的自由转体,像一只灵巧异常的风筝。我曾见过无数的风筝,挂在十月的高压线上,它们在春天里逃跑未遂。我也曾见过无数的鱼,它们都能侥幸地从鱼网和我们的口中逃脱吗?更多的恐怕是成为鱼缸里供我们欣赏的活物,或是填了我们胃的狭小的一角了吧。我曾经满怀深情地描写过死去的它们:
(3)鱼死在水里,肚皮朝上。
(4)我从湖边经过,从它的身旁经过,它曾经是一尾活蹦乱跳的鱼,现在却是一具尸体。幸运的是,它最终死在水的怀里,水是鱼的情人,它应该感到幸福。
(5)我不知道,这条鱼,是否是从不远的老家游来,从母亲的竹篮里逃脱,选择在这里死去。
(6)我准确地向它扔了一颗石子。
(7)石子很快沉了下去,浮起来的却是长久的思念。我想起跟鱼关系最密切的我的母亲。她在乡下日复一日地卖鱼。她对鱼充满感情。她的鱼从不轻易死去。
  (8)我能感受到的每个相似的冬天,都渗透着刺骨的寒意,和阵阵逶迤而来的鱼腥的气息。昏暗中的清晨,最先看见的是已坐起身的母亲,而在她看不见的几十里之外的养鱼场里,无数条鱼也在整装待发了。母亲把手伸进冰冷的水里,整个冬天便因此而奠定了寒冷的基调。
  (9)母亲的鱼一个挨一个的匍匐在地上,母亲也就蹲在鱼的旁边。蹲得久了,母亲就随意地抬起头来,看来来往往的过路人,也只是随意地看。街道实在是太小了,跟大城市没法比。母亲是去过首都北京的,那里人多得就像整筐整筐的鱼。现在回想起来,我和母亲都还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一向安分守己、谨小慎微的母亲,怎么敢在北京的许多街道上兜售盗版影碟呢?母亲知道那是犯法的事,她也曾为此被便衣警察带到派出所两次。有一次,是一个很年轻的小伙子,把她关在一间封闭的小房间里,手被铐在固定的桌脚上。夜深了,他们都去吃夜宵,只剩下母亲一个人,抚摩着被踢打过的青肿的脚踝,坐在地上,坐在黑漆漆的夜里,捱着饿。就这样关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才把她放了。母亲并没有告诉那个年轻的警察,她有两个儿子,和他一般大,都在读大学,为了高昂的学费,她铤而走险。后来,母亲跟我们说起这些的时候,也总是轻描淡写的,就像是在天黑之前去了一趟菜地,顺便割了点韭菜而已。就在今年七月,我第一次去了北京。站在陌生的胡同街头,首先想到的便是若干年前我的母亲就是站在这样的地方左顾右盼,小心翼翼。我痴痴地立在那里,想象着母亲那谨慎卑微的笑脸,直想哭。


展开余下试题  (10)母亲拿起塑料瓶,不时地给鱼洒点水。街上的人越来越少了。浙江义乌的深夜好像也只有这么少的人。那一年,母亲跟老家的一对夫妇到那里打工,洗盘子,洗碗,洗菜,收拾里外。最让母亲难受的,是连续地熬夜。她们必须等,一直等那些从酒吧舞厅里散场的人,到她们那里吃点馄饨、水饺。母亲那时已经有四十多岁了。她的脚和胳膊都浮肿了。母亲累到极点的时候,就想家里的男人,想两个儿子,想着想着,就一个人偷偷地哭。坚持了大半年,母亲终于还是回来了。转来转去,还是卖鱼好啊,一回来,母亲就对父亲说。
  (11)在外奔波多年之后,母亲又重操旧业了,仿佛是一条漏网之鱼,在城市的大江大海中艰难游渡之后,最终又回归到乡村的小河小溪里。有时候,我喜欢胡思乱想,常常在心里完成这样的自问自答:为什么母亲的鱼从不会轻易死去?那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鱼,就是她的第三个孩子。有一天从市里回来,远远的望见鱼市上的母亲,蹲在那里,就像是一条失去光泽的鱼。我能料想到母亲会继续这样的与鱼为伴的生活,却无法预料,是否有一天,我也会走出她以及村庄的视线,像一尾柔软的鱼,从她的竹篮里获得新生,或在寻找新生的途中悄然死去。
  (12)波纹层起,水藻繁盛,白色的鱼浮在其间若隐若现,然而我却能轻而易举地提起一条又一条鱼来。只是那一夜的梦里,风很大,鱼儿很小。咬在鱼钩上的轻飘飘的小鱼,我散乱的衣裳,塘埂上齐膝的野草,以及来寻我回家的母亲的发梢,都一起飘向我身后倾斜的天空。
16.文章以梦境结尾,有什么作用? (4分)
答:

17. 理解下列语句在文中的含意。 (6分)
(1)为什么母亲的鱼从不会轻易死去?那是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鱼,就是她的第三个孩子。(3分)
答:
(2)我能料想到母亲会继续这样的与鱼为伴的生活,却无法预料,是否有一天,我也会走出她以及村庄的视线,像一尾柔软的鱼,从她的竹篮里获得新生,或在寻找新生的途中悄然死去。 (3分)
答:

18. 文章围绕母亲写了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征? (5分)
答:

19. 结合作者的经历和感悟,谈谈你对标题“鱼,飘在空中”含义的理解?(6分)
答:

六.(15分)
以“ 的自述”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符合说明文文体特点。②字数不少于200字。
七. (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常常听到“对不起”的声音,父母对孩子说“对不起”,艺人对观众说“对不起”,企业对消费者说“对不起”,政府对群众说“对不起”……一句“对不起”,可引发我们许许多多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对不起”的看法,或叙述生活中与这句话有关的故事。
自拟题目,自选标题,不少于700字。
江西省余江一中第十二次模考 语文答案 2011-5-16
1.选A (B捧场(chǎng) 倾箱倒箧(qiè) C凝噎(yē) D受益匪浅fěi) 14个为课本和读本上字音。 贫窭:贫穷。选自读本《杜十娘怒沉百宝》
【出题思路】6年来必考题,字音题共16个词,14-15个源自课本;12个词语,4个成语。
2.选B (A催人泪下 C诓骗 娉婷 D蹉跌) 都是课本上的词语。肯綮(qìng):筋骨结合的地方,节选自《诗歌散文欣赏〈庖丁解牛〉》;不经之谈:荒诞的、无根据的话。
【出题思路】6年来,字形题05-08年考了,09年未考,10年考了。字形以课本为依托。
3、选B (A.失之交臂:形容有了机遇又当面错过。带有惋惜之意。望文生义。 B.油然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5.12江西日报 C、置之度外、置若罔闻二者都有“不理睬、不放在心上”的意思。“置之度外”重在不予考虑,多用于安危、苦乐、生死等应该考虑的问题;“置若罔闻”着重强调不予理睬,多余于警告、请求、声明、抗议、劝阻等可“闻”之事。应改为“置之度外”。选自读本鲁迅的《药》) D、告成:宣告完成较重要的工作。告罄:指财物用完或货物售完,应改为“告成”。
【出题思路】江西自主命题6年,近义词辨析考查3年,成语考查3年,按照推理,2011年应该考查近义词辨析题。故将近义词辨析题与成语题合成。成语的考查不重复,5年来,全国各地高考成语题,只有“一挥而就”出现过两次,所以,复习应不断涉猎“未知”的常见成语,如“饕餮盛宴”一词在广告宣传语中用的特多。
4、选D (A.问号改为逗号,带有疑问词的分句充当了主语。B.句号应放在双引号里面,属于“某某说”放句中用法考查。C.并非考查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关系,考查的是冒号提示下文,到句号结束。将句号放到引号外。D.夹注)
【出题思路】6年高考,3年有标点,江西卷、湖北卷是标点的常考地,但是考查不会太难,只要大家掌握一定的原理就能应对。
5、选C (A.句式杂糅,删除“也参加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江西省余江”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46]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