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阅读:1298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8]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小说阅读训练
 文学类文本阅读训练——小说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记叙文,完成文后问题。
(一)病 人
  (1)每天下午,她都要准时来到医院大门口左侧台阶上,铺下一张报纸,静静地坐在那儿看书。那是一本很厚的书。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在她若有所思的时候,能看到她的那双大眼睛,平静而清澈。虽然病号服并不合身,但并不能掩盖住她的典雅的气质。
  (2)她很友善,每当有人找她问事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耐心。我想,她可能是位教师或幼儿园阿姨。
  (3)起风了,她轻轻地合上书,又整整齐齐把那张报纸叠好,转身走进了大楼。
  (4)楼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有上班的也有下班的,正好又是探视的日子,电梯刚停下,人们争着拥了进去,电梯马上有了反应,发出“受不了”的报警声,最后上来的人没有下去的意思,她就从中间挤了出来,等下一趟。
  (5)下一趟的人照样很多,不过还好,电梯没有报警,人们纷纷选择自己要去的楼层数。有个农民模样的大伯触动数字7的时候,那数字就是不亮。他有些着急,还有些紧张。一遍一遍地摁。但没有人告诉他为什么。她发现后,急忙说:“大伯,这部电梯双层停。”大伯忍然没有明白什么是“双层停”。说话间已经到了8层。大伯不知道该怎么办,不肯下。她非常客气地对电梯内的人说:“请等一下,我把他送到楼梯口。”她让大伯从8层走到7层。其实楼梯离电梯也就四五步远,她很快就回来了,电梯内的不少人只是表情严肃,并没有说什么。当然,肯定有人心里想:这人真多事。
  (6)电梯慢慢上行,一位手捧花蓝的小伙子自言自语:口腔科病房是不是在12层呢?她主动接过来说,是的,往左拐。
  (7)电梯到了14层,一位急忙下电梯的姑娘不小心丢下了插在塑料袋里的一枝玫瑰。塑料袋里有几盒营养品,但只有这一枝玫瑰。这时电梯门将要关上,她迅速触动开门钮并捡起那枝玫瑰,还没有说完“请等我一下”就跨出了电梯。她一定想把这枝玫瑰还给那位姑娘。对于要看望的人,那肯定是一枝温馨的玫瑰,可以疗伤的玫瑰。
  (8)但她没有想到,她的后脚刚刚迈出电梯,电梯内一位戴眼镜的女士“啪”的一下就把电梯给关上了,并且触动了上行按钮。“神经病!”女士似乎憋了一肚子的火气没有发泄干净,继续说,“真的,这个人我知道,在这里住了一个多月了,精神病人。”
  (9)“噢,我觉得她的行为不太正常。”另一个人接着说。
  (10)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
  1、小说为了塑造“她”这个鲜明形象,凸现主旨,重点描写了电梯中的几个场景,请加以概括。
  2、在第(1)段中,“她的面前是一个花坛,红色的郁金香正在灿烂地开放”这一句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在第(3)段中,“起风了”这一句交代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 结尾处“电梯内剩下的十余人恍然大悟”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 小说以“病人”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
 
(二)棉花糖
周波
那年,老家的炊烟像云朵一样悠悠地飘着。
晌午,父亲拖着一身的泥巴吭哧吭哧地走回家。这日头!父亲心里一阵嘀咕。
“回来了?”母亲把毛巾递给父亲。
“嗯,先喝口水。”父亲走到水缸边,用勺满满地盛了一碗凉水,咕噜一声灌进肚里。


浏览完整试题我那时年龄小,每天屋里屋外跑。父亲背着一大摞农具进院门时,我每次比母亲跑得快。
“丫头,又看我喝水?”父亲滴着汗珠朝我笑。
“甜吗?爹。”我两手搭着缸沿咯咯地笑弯着头。
  “甜,很甜,像吃棉花糖。”爹又笑。
  于是那天起我记住了棉花糖的滋味,做梦也想吃棉花糖。后来我上学了,看到学校的门口有流动的商贩卖好看的棉花团一样的东西。同学们说那是棉花糖。棉花糖?我禁不住诱惑,用零碎的硬币买了一小团吃。真的很甜,还带着香味。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想着父亲陶醉的样子。父亲说缸里的水是棉花糖味,这是真的吗?难道是棉花糖化了变的?
  我急切地穿过窄窄的田埂,我没见到父亲行走的身影,却看见母亲提着竹杆沿着河塘在追赶鸭群。
  我打开家门,扔下书包就蹿到院里的水缸边。我个子矮,踮着脚看不到水的影子。我端来一把椅子站上去,才终于看见那一汪被父亲快喝光了的棉花糖水。
  “你不要命了?”母亲不知啥时候进来的,见我的头隐没在缸里,大叫起来。
  我后来对母亲说:“没有您一声叫,我也许就掉不进缸里去,也不会明白缸里的水根本不是棉花糖的味。”
  父亲惊慌地把我湿漉漉从缸里拎了出来,嘴里咕噜噜地想说什么。然后我看见父亲舀了一瓢水喝,父亲那会儿喝水的样子一点也不好看。当然我不敢问缸里的水甜不甜,因为我已经知道水不是棉花糖味的。
  惊魂未定的母亲给我换干衣服后去了堂屋,我根本没想到她会去找那根赶鸭的竹杆来打我。
  “你这是作啥?放下!”父亲扔了水瓢吼道。
  “今天不打她一下,明天还会掉进缸去。”母亲气着说。
  我受了太大的惊吓,在两个水缸缝隙里躲藏。
  “出来!”父亲朝我喊。我从缸缝里看见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
  “不出来我要砸缸了!”父亲嗓门特别大。
  我只好出来,我想父亲一定不会打我,因为他从来没打过我,刚才还阻止了我母亲的竹杆。但我很快感到不妙了,父亲的眼睛转来转去显然是在寻找打我的家伙。
  果然父亲在堆满农具的墙角一顿乱翻,第一次他拿起一根粗大的竹棍子走到我跟前,把我吓得半死。第二次他换成扁担又走到我跟前,我哭着求饶。第三次他拿起一顶草帽,我破涕为笑。然而父亲还是没打下来。而这时让我惊奇的是父亲蹲在地上拼命地在拔一根草。拔草作啥?我呆呆地看着父亲。
  “站好了!”父亲站起身命令我。
  我很听话,毕恭毕敬地站着。
  随着一阵风吹过颈部,父亲说惩罚结束。原来父亲用那根草在我脸上打了一下。我用手摸了摸自己的脸。有点痒。
  晚上,父亲来到我床头边,问:“丫头,疼吗?”
  我大哭起来,紧紧地抱住了父亲。
  “小孩子不能喝生水,要得病的。”父亲微笑着对我说。
  “今天我买了棉花糖吃,爹不是说缸里的水和棉花糖一个味吗?”我伤心地说。
  “爹骗你的。”父亲愣愣地看着我。
  父亲走的那年我正读大学。有一天,我接到加急电报,告知父亲病危的消息,我连夜乘火车赶回老家。
  父亲一直等着我,在病床上他老泪纵横地捏紧着我的手。可父亲的手冰冷。
  “爹…….这辈子…….只打过你……一次。”父亲喘着气说。
  “您……一次……也没打过。”我感动得泣不成声。
  母亲在一边默默地流着泪。
  “爹,还记得这个吗?我把它带回来了。”我从书包里取出一个小布包,一层层地打开。
  “一根草?”周围的人全惊讶万分。
  我把那根草轻轻地放到父亲的手心上,然后我把自己的手放上去,再把父亲的五指合起来……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08年第6期)
1、本文描写了一位慈爱的父亲,主要通过哪些事情来表现的?请简略概述。(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缸里的凉水明明不甜,父亲为什么要说“甜,很甜,像吃棉花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父亲的脸铁青,筋脉一根根在颤抖”表现了父亲当时怎样的心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父亲寻找打“我”的家伙的过程中,“我”的神情随之发生了哪些变化?(用文中的词语回答)(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呆呆地看着
5、请说说文中“一根草”的特殊含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是否赞赏文中这种父亲?请你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飘向天堂的琴声
舒 琴
  去年暑假,我应邀去一所老年大学代授琴课,一个星期后,一位瘦削、白皙,长着两道剑眉的七十岁左右的长者要插班学二胡。他斜挎着琴盒站在教室门口,看上去有几分疲惫,眼睛还有些微红,但他执意说想学琴,能跟上;并且一定要我把他安排在临窗的那个空位上。
  那个空位曾是一位六十多岁女学员的座位,一个月前她因为晚期肝癌去世了。老人的头发雪白,还鬈鬈的,像电影演员秦怡。她学了两年二胡,拉得已经很专业了。据说她喜欢二胡已经到了一天不拉心里不安、一晚不拉无法安枕的地步,老伴戏称她是“琴痴”。
  说也奇怪,自从这位“插班生”来了以后,我常常在他身上看到“琴痴”的影子。这位老先生拉得也很认真投入,从执琴到运弓,不懂就问。除此之外,他还央求我每周给他多加一小时的“小课”。“我交补课费。”他一再央求。在这儿学琴的老人大多很执著,有时像个孩子。
  就这样,每周两次四个小时的大课后,别的学员放学回家,他留下来继续学。半年后,他已经能很熟练地拉《雪绒花》了,而且我发现每次他都要在我离开教室后很认真很投入地从头至尾拉一遍《雪绒花》。他拉得节奏流畅,音色优美,但不知为什么,节奏总是比平时处理得慢半拍,绵长而低沉,像是一个人在对另外一个人倾诉,深深浅浅地回绕在我的心头。


展开余下试题  有一次,我从办公室出来想回家,教室里又响起《雪绒花》缓缓的琴声。我翘首从门上的玻璃往里看,发现老先生端坐着,面朝外,忽高忽低忽远忽近的琴声从他的弦上汩汩地流出,飘向窗外,而窗外已是暮色渐浓,几片云悄悄地隐去,似乎怕挡住琴声飘向更远的天际。忽然琴声戛然止住了,我看见老先生抱住琴杆,双肩拉动,既而,我听到嘤嘤的啜泣。
  我推门进去,老先生端坐未动。当我低声询问他时,他突然抱住我,一阵大哭,他哭得像个孩子似的对我说:“我太想老伴了!我天天拉琴,就是想让她听见,让她高兴,让她知道我想她……她去了天国……”后来我知道,他的老伴就是那位头发雪白还鬈鬈的“琴痴”。
  (选自《读者》)
1、通读全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
2、文中多处暗示“老先生”对老伴“琴痴”的思念之情。请找出几处来(不少于2处),在文中用波浪线画出来。
3、联系全文内容,说说“飘向天堂的琴声”这个标题的含义。
4、如果你是文中的“琴痴”,你在天国听到了“老先生”的琴声,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说?
5、你最想对文中的哪一位老人说一说心里话?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
(四)女儿的“遗产”
  ⑴那一晚,女儿仅吃了小半碗饭,就放下筷子说:“妈,我有点不舒服,想躺一会,你吃完先走吧。碗筷等会我来收拾。”当时,我并没有太在意,等我收完夜市回来,看到碗筷和剩菜还在桌上摆着,才想到女儿可能出事了。
  ⑵我推开她的房门,看见她在床上躺着,满脸通红,我上去摸了摸她的额头,吓了一大跳,她的额头烫得像一团火,眼睛眯成了一道缝,似乎睁开都很吃力。
  ⑶我将女儿抱了起来,说:“孩子,你发烧了,我们得去看医生。”但她却从我的怀中挣脱下来,说:“不用了,可能是感冒了,睡上一觉明天就会好的,妈,你去把碗洗了吧。”她的声音虚弱,但还是强睁着眼,冲我笑了笑。我知道她是在敷衍我,因为一去医院就意味着花钱,她怕。
  ⑷“不行,得赶紧去医院!”我果断地说,然后来到屋里开始找钱,尽可能地找。当我把所有能找到的钱连同刚从夜市上挣来的散币堆在床上清点时,心里十分酸楚。
  ⑸“妈,真的不用去医院,我明天就会好的……”我扭头看见女儿已靠在我的房门上,她显然已看到了我刚才的窘态,她穿得很单薄。
  ⑹“快去穿上衣服,我们马上打的去!”我胡乱地将钱塞进口袋里,搀着女儿的手说。
  ⑺“不,你蹬三轮车去,医院反正又不远。”女儿说着就挣脱了我的手,踉跄地走向锁在院子里的三轮车。当我蹬着小三轮在寂静的街上急驶时,身后传来她微弱的呻吟声,以前我还从来没有听见她这么哼哼过,我有点怕了。3年前,丈夫身患绝症离我而去,接下来我又下岗失业,于是只得蹬着三轮车出摊赶夜市。那一年女儿还不到13岁。也正是从那一天开始,我发现她忽然长大了,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生活。
  ⑻赶到医院挂上急诊,接下来是检查、肌注、物理降温,忙碌了一阵后,女儿终于躺在病床上,挂上了吊瓶,我松了一口气。值班医生告诉我,眼下正流行病毒性脑炎,女儿的症状有些像,要待明天上班后做脊液检查才能确诊,今晚先做退烧观察处理。
  ⑼我的心又提了起来。夜深了,病房里就剩下我和女儿,我感到了疲倦。女儿突然示意我靠近她,说:“妈,我感觉很难受,浑身都痛,和以往不一样。医生的话我听见了,我很有可能是脑炎,我怕是不行了……”
  ⑽“别瞎想,你肯定不是。”
  ⑾“妈,你听我说,”女儿突然严肃起来,“你记住了,我家里床头柜的下层,最里面靠右角那儿藏有一个布袋,里面装有一些钱……那是我攒下的一些钱,留给你……”
  ⑿猛地一阵酸楚直冲我的鼻腔,我的眼睛 了。我抓住了女儿的手,“孩子,你不会有事,因为有妈妈在。无论发生什么事,我们都要在一起勇敢地活下去,孩子,你记住了啊!”
  ⒀女儿怔住了,她异样地、静静地望着我……好一会儿,我感觉到她抓住我的那只手有了力度。她攥住了我的三根手指头,紧紧地攥住,两颗晶莹的泪珠,从她的眼角滚落而下。
  ⒁待女儿睡着时,东方已经透亮。我来到门外,我想透口气,突然就蹲在地上号啕大哭。打丈夫去世后,多少年没有哭过了,此刻才体会到了一个无助女人动情时的哭,会是那么可怜。
  ⒂第二天上午,女儿做了脑脊液检查,显示正常。接着又做了胸片检查,确诊得的是一般性肺炎。医生说不要紧,住院两三天就可以出院。当我把这个结果告诉女儿时,她一下子就搂紧了我的脖子,搂得很紧。我们都哭了。
  ⒃回去后,我偷偷打开了女儿的床头柜,那里果然有一个小布袋,里面是13元钱,全是角票。眼泪再一次从我的眼角滑下来。
  ⒄事情已经过去三年多了,现在,女儿已经成了一名军医大学的学生。高考时,她的分数可以进北大清华,但她的第一志愿却是这所同样令人垂慕的军医大。用她的话说是不用交钱还管吃管穿,能免去我的负担。这是她真实的“第一志愿”。
  ⒅这些年来,我始终珍藏着女儿那只布袋,那是她曾经郑重留给我的13元“遗产”。它记录了我们母女间那段相依为命、刻骨铭心的经历。
  1、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文所叙述的故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应该如何理解女儿本来病得“满脸通红”、“烫得像一团炭火”,却以“不舒服”、“躺会儿”来隐瞒病情,敷衍母亲的做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画线的两处都是生动传神的细节描写,请说说它们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女儿的遗产”为题,又在文中反复三次出现,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⑺自然段交代家族处境时,采用了什么记叙顺序?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从文中女儿身上,我们感受到哪些可贵的精神品质?身为人子的我们该如何对待生命,对待父母?(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报答
王琼华
他对妻子说:“钱只拿了一半给爸过年。” “好不容易才回趟老家,还把一半的钱又带回来干什么呢?”妻子有点奇怪。 他迟疑了一下,才告诉妻子,乡下老家祖屋背后巷子的一个念高二的男学生家里穷,那当娘的把过年买肉买油买米买对联的钱全省下来,也没法凑齐学费。于是,他把一半的钱塞给了学生。
  妻子说:“给了就给了吧。”
  没过多久,他接到学生写来的一封信。有一段话让他感动:“在人生最艰难的时刻是你推了我一把,否则,我的双脚就像灌注了铅水一样永远不能迈向美好的生活。我这一辈子都要记住你,报答你!”


展开余下试题  妻说:“还有人想着报答你,啧,真是一件高兴事。”
  几个月后,他想起这又是一个新学期开始。那学生又该为学费犯愁了吧。他托老家的人一打听,果然如此。他对妻子说:“不再帮一把,前面的忙不是白帮了?”妻子点点头,又犯愁地:“只是这手头……”他显然已经琢磨好了,说:“要不让女儿不再上全托了,反正幼儿园离家也才四站路,我每天骑单车接送吧。”
  当天,他就把钱汇了出去。
  不久,他又收到学生的信,当然是口口声声要报答他。
  后来,这学生再次来信,说他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可家里人跑断了腿也没法子凑齐几千块钱的学费。他看了,双眉紧巴巴拧着。妻子看完信,说:“再帮人家一下吧。想当年,我们也参加过千军万马挤独木桥。人家运气比我们好,要是我们也成功挤了过去,啧,也不会呆在这活不活死不死的厂子里了。”
  他说:“可我们也凑不齐现钱。”
  “到楼下老张家借吧。”
  “这钱说借就能借到?”
  “嗯,老张不是看中了我们那间小门面房吗?卖给老张算了。”
  “我先前有个想法,要是厂子真的不行了,还可以把小门面房改成一家小饮食店。”
  “可眼前碰上了火烧眉毛的事。”
  他犹豫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早晨爬起床就去找老张。没多久,他拿着一沓钱回来了。
  那学生又来了一封信,说全家人都非常感激他,全家人都要报答他。学生还发誓,大学毕业后一定要给他直观的回报。
  “什么是直观的回报?”妻子问。
  他一笑:“不是东西就是钱,十有八九是钱吧。”
  “这孩子!”妻子虽然觉得那钱不能收,但学生这封来信让她感到很满足。
  终于,那学生再上一个学期就要毕业了。
  那学生又来了信,说自己家里遭了雪灾,几头牛冻死了,弄得最后一个学期也没法再上了。他呆了。怎么办呢?妻子得了急性肾炎,一直在吃药。眼前,他正打算去给妻子买下一个疗程的药。而且,他手上也只有给妻子买药的这笔钱了。
  他叹了一口气,出了门。回来时,手中提着一袋子药。
  当妻子吃了新买回的药几天后,他在睡觉前问妻子:“吃这药没什么反应吧?”
  “没有,跟上回的药一样。”
  他咬了一下牙,又问:“这回的药你还是一次吃两颗?”
  “嗯。”
  “跟上回的药相比,这回的药要一次吃四颗才符合医嘱。”
  “我知道,你这回买的药单位含量比上回的小了一半。”
  他一惊:“那你怎么不说我?”
  “我看到了那个学生的来信。我猜,你肯定是把钱省下一半给那学生了。你做得对,最后一把拼了老命也要帮!”
  这晚,他的眼睛湿了。
  后来,那学生来信,说自己与母亲要来他家。他跟妻子说:“这家人也太性急了,才毕业就要登门报答。”妻子也挺感动,说:“不管怎么样,给钱就不能收。才毕业几天,又会有几个钱呢?”
  没几天,学生和母亲来了。
  母亲说:“我这儿子又不好开口,我这当娘的就陪着来了。”
  他一时还困惑着:“还有什么不好讲的?”
  “你大恩大德的,我们是要报答的。唉,只是毕业半年了还没有找到一只好一点的饭碗捧起。帮忙帮到底,这次只好再请你这位城里的大恩人在城里帮他找一只结实的饭碗。”
  他蒙了,脑海一片空白……
选自《青年博览》2006年11期
1.本文讲述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故事的情节。(2分)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2.阅读全文,概括回答:文中的“他和妻子”是怎样的人;就经济条件而言,他们的家境如何呢?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3分)
                                        
     

3. 那学生始终没有正面出现,唯一的一次出场,也是半遮半掩。你能根据上下文分析他表现出的性格特点吗? (2分)
  
                                          
                                          
4.结尾写道“他蒙了,脑海一片空白……”,假如,你是他的朋友或者亲人,你会怎么安慰他呢?

5.从全文看,你觉得作者以“报答”作为文章的题目有什么用意呢?谈谈你的理解。(2分)
(3分)
                                         
                                           
6.2006年共青团中央等数家单位发起“圆梦行动”,助贫寒学子圆梦大学;《视野》杂志的“阳光行动”也一直在进行,为贫困学子提供帮助……然而,2006年的12月,多家媒体报道了“著名演员孙俪停止捐助贫困生”的热点事件,争议纷起:那位学生是白眼狼?孙俪不该中止延续了三年的捐助……
联系此文,你认为“爱”要怎样付出才能不违背它的初衷,不伤害付出与接受的双方呢?请说说你的想法。




(六)小 巷
贾平凹
  这是一条窄窄的小巷。
  原住着
标签:语文版 九年级 总复习 现代文阅读专题训练
相关:关于“文学类文本”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29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