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月考试卷
阅读:977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7]
锹峪中学七年级语文第四次月考卷
锹峪中学第四次月考七年级语文试题卷
(满分150分,其中卷面分2分)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8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8分)
据“中国日报”报到:随着冰岛火山活动减弱,欧洲的天空在弥满数日的尘霾后终于露出曙光,一些国家也陆续开放领空,恢复了部分航班的飞行。对滞留的旅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1)、给下列字注音(2分)
霾( ) 滞( )
(2)、找出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错别字( )改为( ) 错别字( )改为( )
(3)、“陆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曙光”中“曙”的意思是___________(2分)
(4)、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改正:( )改为( ) (2分)
2、古诗文默写(18分,每空1分)
(1)_____,云从窗里出。(2)_____,明月来相照。(3)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4)此夜曲中闻折柳,___。(5)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6)春潮带雨晚来急,____。
(7)默写杜甫《江南逢李龟年》:____ __ ___ ___ __ __ __ __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相信吧, 。
(9)《木兰诗》中描写战场苦恶环境的诗句是 : , 。
(10)写一句有关黄河的古诗句,注意要默写出两句上下相邻的完整诗句 , 。
(11)请你写出一个有关“说”和“做”的词语,如:言出必行。 、 。
3、名著初识(5分)
(1)高尔基被列宁称为“________________”他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是《 》、 《 》、《我的大学》。
(2)被誉为“昆虫的史诗”的《昆虫记》又译为《 》或《 》。
4、探险精神(共7分)
探险,既是人类对未知的探寻,也是人类对自身的挑战。从高峻的山峰到深邃的海底,从浩瀚的大洋到茫茫的宇宙,都叠印着人类求知探索的足迹。其间有成功的欣喜,也有失败的悲壮。从中折射出来的人类精神令人深思回味。在“漫话探险”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你收到了哪些资料?有什么发现?请展示你的收获。
(1)近现代以来,探险家层出不穷,你搜集到的中外著名的探险家有哪些?(3分)
(2)用精练语言把你搜集到最感人的探险家的故事写出来吧!(2分)
(3)针对你所讲的故事,说说他的探险活动有什么意义?(2分)
二、阅读(60分)
(一)乡韵自多情(18分)
① 河南,是一块戏曲浸润的厚土,戏已经融进了人们的生存状态、乡亲们热爱戏,居家过日子,想哭想乐就一定想看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
② 日常生活中,乡亲们要找到看戏的理由很多。逢年过节,赶会赶场,庆祝庆丰收翻盖新房,婚丧嫁娶,都会搭台唱戏。听说哪个村子“玩戏”,周围的一些村庄也像过节一样,人们不请自到,早早去争取占个好位儿,看得清楚,听得真切,过“瘾”。戏演完了,曲终人不散,有的人还要到后台看看自己喜欢的“角儿”。
③ 有些戏迷,每年农闲的腊月正月二月,都要张罗着请各地有名的戏班到本地来唱戏。戏有了名,角儿一出名,就要“拿堂”。有时那张罗家儿不仅白掏力,还得往里赔本,为请一台好戏不知要跑多少趟,赔笑脸说好话送钱物,把好戏名角儿请来可是老不容易,能看到家乡排排场场唱起了大戏,父老乡亲美美地听戏看戏,请戏的人心里别提多得劲儿了!
浏览完整试题
④ 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在音乐舞蹈不发达的地区,在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要精神文化生活,用什么办法呢?那就唱戏。平时,田间地头,锅台边,猪圈旁,常有人或轻吟浅唱,或放声高吼,那声音或婉转或豪放,或悲凄或明亮,都直接地、酣畅淋漓地表达了人们的情感和心声。
⑤ 社会大舞台,人生一台戏。有谁知晓,浩如烟海的剧目里,唱出了多少波澜壮阔,_________,演出了多少慷慨悲歌。多少年来,乡亲们在戏曲的芳香里沉醉着。在戏里他们认识了杨家将,结交了黑老包,知道了抓不到奸人不煞戏……正是这戏曲琼浆的滋养,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
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一个台湾老兵讲,他大半辈子没学会哭,可是近来一听豫剧就掉泪,光想哭,想娘,想家。在美国,我遇到了一位已经是上流社会人物的河南老乡,他郑重地托我办一件事——把家乡戏的录音带寄一些来。他紧紧地握着我的手,甚至还给我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细细看他时,发现他的眼里分明有泪花在闪……
⑦ 乡亲乡韵自多情。广袤的中原大地,不仅能够长出金色的小麦和稻谷,而且也成就了豫剧、曲剧和越剧。那悠悠的拖腔,那粗犷的大本嗓,能把人的思想拉回遥远的故乡。故乡情,亲人爱,亲和力,凝聚力,都在戏里……
5、第⑤段中有“戏曲琼浆的滋养”,从全文看,戏曲给人们的滋养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6、在第⑤段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3分)
7、第⑥段讲述台湾老兵和美国的河南老乡的故事,其作用是什么(3分)
8、作者说“乡韵自多情”的意思是看戏可以怡情,从全文看,这“情”是从哪两个方面表现出来的?(3分)
9、我国剧种繁多,剧目数以万计,请你列举出你熟悉的剧种和它们的代表剧目。(3分)
(二)珠峰缘何“变矮”3.7米(15分)
①世界最高峰为什么会变“矮”?3.70米的高度到哪里去了?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2005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他表示,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是珠峰变“矮”的3个主要原因。
②珠峰变“矮”,首先是因为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不同。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这如同珠峰在摘去头上的雪帽之后,又摘掉了厚厚的冰帽再来测量“身高”,自然会变“矮”一些。
③其次,珠峰变“矮”,还因为本次珠峰“身高”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计算结果较上次更为精确、完善。
④2005年珠峰测高确定的大地水准面比1975年高出0.7米至0.8米。这相当于在测量珠峰高程时,减去了珠峰所穿的“鞋”的厚度0.7米至0.8米,其“身高”自然又会变“矮”一点儿。
⑤珠峰变“矮”的第三个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珠峰冰雪层的厚度总体上呈现变薄的趋势。从1975年至今,珠峰的高程因此“矮”了0.3米至0.4米。
⑥陈俊勇表示,除了误差,上述3个原因是珠峰变“矮”最主要的原因。三个因素相加,导致珠峰整整“矮”了3.7米。 (摘自2005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10.珠峰变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11.“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从修辞角度分析,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此句运用的是什么说明方法?(3分)
12.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有何不同? (4分)
13.第④段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分)
14、假如你是2005年珠峰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的一名队员,科考回来后,针对珠峰地区冰川消融现象,我打算向世人提出哪些忠告?(4分)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夸父逐日]: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5、文中说“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夸父真有那般海量吗?共工真有那般力量吗?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3分)
16、《夸父逐日》的结尾为什么要加上“弃其杖,化为邓林”这一情节呢?(4分)
17、怎样看待夸父敢于“与日逐走”?(4分)
18、在你的心目中,夸父、共工分别是怎样的一个人?(4分)
(四)阅读 《口技》(节选),按要求完成文后19—22题(12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
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3分)
(1)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间: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几欲先走 走: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4分)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21、为表现口技表演者的高超技艺,选文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
法,下面所选各句属于侧面描写的是( )(2分)
A、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B、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C、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D、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22、“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句话突出了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三、作文(50分)
23、6月5日下午全校同学、家长和老师一起聆听了“感恩励志教育”报告,在场的老师、家长及同学都被感动了,热泪盈眶。学会感恩是我们学生成长过程中应具备的优良品质之一,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应该如何用实际行动来感恩父母、感恩校园、感恩生活、感恩自然……?
展开余下试题
请你以“感恩”为话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3、书写规范、工整。
温馨提示: “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它的情感比感谢和感激要深切、厚重、丰沛。
锹峪中学第四次月考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以下问题(10分)
(1)、mái zhì (2)、报到——报道 弥满——弥漫
(3)、陆续:先后相续不断。 曙:天刚亮 (4)、“中国日报”——《中国日报》
2、古诗文默写(略)3、名著初识(略)
4、探险精神(共10分)
(1)哥伦布、麦哲伦、斯文赫定、南森、阿蒙森、斯科特等;张骞、郑和、徐霞客、尧茂书、余纯顺等。
(2)如:漂流长江第一人尧茂书,他漂流了33天,行程1100公里,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峡时,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3)如:(尧茂书)他收集到的长江源头的大量珍贵资料,为祖国做出了做出了伟大的贡献。
二、阅读(55分)
(一)乡韵自多情(20分)
5、(戏曲滋润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提高了人们的道德水准)(使父老乡亲质朴善良,爱憎分明,追求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唱戏,唱跑了忧愁,唱来了欢愉,激发了善良正直,唤起了浓浓乡情。)
6、表达了多少情谊绵绵(爱恨情仇)7、说明戏曲可以唤起浓浓的乡情。
8、(乡亲们热爱戏,戏是他们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戏曲给乡亲们无尽的滋养和影响)
9、黄梅戏《天仙配》、豫剧《花木兰》等。
(二)珠峰缘何“变矮”3.7米(20分)
10.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 11.比喻,打比方。
12.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
13.2005年珠峰测量的起算点更为精确、完善。
14、大家要增强环保意识,控制使全球变暖的一切诱因;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唯一的家园等(意思对即可)
(三)文言文阅读(15分)
15、都没有的。这只是神话中的一种夸张手法罢了。设计这情节是为了有意夸大他们的神奇之处,以突出其超人的本领。这样既塑造了一个非凡的英雄形象,又增添了文章的浪漫主义魅力。
16、丰富夸父形象、丰富文章内容。表明夸父是一个勇于追求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能造福人类的人。 17、积极意义:表现夸父宏大的志向,巨大的力量,英雄的气概。
消极意义:比喻自不量力。但这种理解不合乎《夸父逐日》作为神话在本质上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18、夸父: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敢于挑战大自然;热爱光明,憎恶黑暗;有理想、有抱负、有牺牲精神。共工:勇敢,坚强,敢于挑战权威,愿意牺牲自己来改造山河,具有无畏的英雄气概。
(四)19、(每词1分,共3分)⑴夹杂; ⑵说出; ⑶跑;
20、(4分)⑴(直到这时,)客人们的心情才稍微放松了一些,渐渐坐正了身子。(2分)
⑵即使一个人有上百只手,一只手上有上百个指头,也不能明确指出哪一种声音来。
(2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方能给2分) 21、(2分)B
22、(3分)、突出道具简单。衬托口技表演者技艺高超、精妙。 (118.182.33.123)
上一篇:
苏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
常州市2011年中考语文模拟卷(一)
标签: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月考试卷
相关:
关于“ 锹峪中学七”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97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