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学考模拟卷

阅读:1507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7]
上海市静安区等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二模试卷(静安杨浦青浦宝山)
  上海市静安区等2010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语文二模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静安  杨浦  青浦  宝山)
一、阅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16分)
(1)中国食文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的关系源远流长,传统审美思想渗透到食文化的整个领域。       中国饮食早已超越了维持生存的作用,不仅是为获得肉体存在的需要,而且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精神快感的需求,它如同绘画、音乐一样有着丰富多样的形式,以及优雅的和谐美和深厚的审美意境。
(2)“美”在中国传统艺术语言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美”字的形成与食文化也有内在联系。许慎的《说文解字》,对于“美”字采用了“羊大为美”的说法。从人类审美意识的历史发展来看,人类对于美的感受是与味、声、色所引起的感官上的快感分不开的,二者都有属于自然感受的愉悦。美食所带来的味觉的快感中已蕴含了美感萌芽。羊作为六畜之一,主要是食用,也是美味的象征。“羊大为美”体现了中华民族对于美的最原始的理解。也有许多文学艺术作品将‘味觉’与艺术鉴赏相联系。如苏轼:“咸酸杀众好,中有至味永”。人们也常用“余香满口”形容优美的诗句,用“秀色可餐”来形容姑娘的美貌等等。
(3)和谐观作为中国传统辨证的思维方式,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审美根基。古人云“天地之美,莫大于和”。“和”字从“禾”从“口”。“以和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同样对中国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传统烹饪处处力求达到和谐的境地。《周礼》中所说的“割烹煎和”认为“和”是贯穿烹饪全部过程的。西周史伯提出了“五味以调口”,他认为“故先王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闻,味一无味”。春秋时的晏婴也提出“和如美羹”,用美羹来说明君臣和谐的道理。其实,以和为美不但要求味觉感官上的和谐而且也与身体健康相统一。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已认识到摄取食物时偏好某一种味道或摄食过多均会引起疾病《周礼•天官》讲到:“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成,调以滑甘。”只有每天摄入的食物当与自然气候相调和,才能有健康的身体。
(4)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菜肴与食器搭配生动地体现了“以和为美”的审美观念。首先,人们很注重菜肴与食器在色彩上的对比统一的关系。如将嫩黄色的蛋羹盛在绿色的莲瓣碗中,色彩格外清丽,产生了清爽悦目的艺术效果。还有,在纹饰上食的料形与器的图案也要求相得益彰。根据菜肴掌故选用图案与其内容相称的器皿,如中国名菜“贵妃鸡”盛在饰有仙女拂袖起舞的图案的莲花碗中,会使人很自然地联想到善舞的杨贵妃酒醉百花亭的故事。次之,菜肴与器皿在形态上体现了和谐的追求。如人们把八珍汤盛在水晶碗里,汤色莹澈见底,透过碗腹,各色八珍清晰可辨,使其增色不少。
(5)意境美是中华民族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形成的一种审美境界。中国食文化同样具有蕴藉隽永,余味无穷的意境美。中国菜讲究色、香、味俱全。人们同样重视菜的视觉形象所带来优美意境,来满足人们精神上的快感和对现实生活的体味和享受。许多菜不但味美,而且通过精美的造型和色彩创造意境,构成一种内在的含蓄的美感。比如《辋川图》是唐代诗和画家王维的作品,被当时的美食家吸收做成了《辋川图》小样的拼盘。再如,在民间,各种岁时节令人们会做面塑礼花蒸制、供奉、食用,如过年的“如意年糕”,婚礼上的“鸳鸯饼”等,来祈求幸福,平安。艺人们用大红、大绿等高纯度色彩,自然随意地涂出欢快、热烈的气氛。不但用笔泼辣帅气,无拘无束,同时造型生动,圆实朴厚,表现了劳动人民自然质朴的审美意境。中华美食不但注重口味,而且构思立意独特,意味深长,注重所带来的意境。现代许多名菜多以写意手法命名,用字典雅瑰丽,含意隽永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浏览完整试题(6)中国食文化历史悠远,名声远扬。《易经》讲:“形面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从中国饮食这一有形的物,正反映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格局,体现了华夏民族的文明形态这一无形的道。
1.根据上下文意思,第(1)段划线处选择恰当的关联词:(    )     (2分)
    A.因为    B.所以    C.那么    D.况且
2.文中通过对“美”与“和”的解字说明                                 (2分)
3.根据文意,“和谐美”在中国食文化中具体表现为:          (3分)
(1)                                                                                            
(2)                                                                                            
(3)                                                                                            
4.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对美的感受和味觉之美都发乎自然。
   B.第(2)段中“余香满口”和“秀色可餐’’表现味觉与美的欣赏之间的关系。
   C.第(4)段从两个层次说明了美食与美器的关系。
   D.第(5)段中举《辋川图》和民间的面塑  
标签:沪教版 高三 总复习 学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上海市静安”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507]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