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末试卷
阅读:1683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3]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期末调研测试
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情况调研试卷2011、06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友情提醒:本卷中的所有题目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卷中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解剖(pōu) 亵渎(xiè) 摒弃(bìng) 殉职(xùn)
B、颤动(chàn) 纤细(qiān) 附和(hè) 刹那(chà)
C、迸溅(bèn) 参天(cān) 臆度(duó) 灼热(zhuó)
D、充沛(pèi) 作揖(yī) 秀颀(qí) 胆怯(què)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浸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B、今年是中国共产党诞辰90周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
C、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
D、只要我们方法得当,那些看似不可救药的“网瘾”孩子,就能走出虚拟世界。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又看到了那阔别多年的乡亲,那我从小就住惯了的青青瓦房,那崎岖的石板街道,那山城人所特有的幽默爽朗的笑声。
B.农民工组合的精彩表演,成为春节晚会中最耀眼的“草根明星”。
C.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网络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D.日本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核电安全再度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4.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有的人》选自《臧克家诗选》,这首诗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而写的,全诗采用对比写法,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人民服务的伟大精神,鞭挞了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阶级,揭示了热爱人民的人在人民心中永生,与人民与敌的人必然灭亡的真理。
B、《白杨礼赞》《散步》都是优美的状物抒情散文。前者主要运用象征手法,后者主要采用景物描写,都表达了作者积极向上的健康情怀。
C、《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课文主要采用对比描写,着重刻画了范进中举疯狂的丑态及周围人趋炎附势的嘴脸,抨击了封建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罪恶,讽刺了科举制度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D.《活板》、《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分别是沈括、宋濂。前者为北宋科学家、文学家,著有《梦溪笔谈》;后者是明初文学家,著有《文宪集》。
5.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①唯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他才有可能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
②相反,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
③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
④因为这种爱,所以负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
⑤对自己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
A、⑤ ① ③ ④ ② B、⑤ ① ② ④ ③
C、⑤ ② ① ③ ④ D、⑤ ③ ① ② ④
6.根据拼音在下面的方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千年古城扬州是中国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汉代的兴盛、唐代的繁盛、清代的dǐng( )盛,为扬州diàn( )定了雄厚的物质、文化基础,历史fù( )予了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特质。扬州举办“烟花三月”节,每年主会场都会转换,一年一个主会场,主会场的转换,见证了城市复兴的“扬州速度”,zhāng( )显了扬州“人文、生态、精致、宜居”的城市特色。
浏览完整试题
7.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 8分)
(1) 塞下秋来风景异, 。
(2) ,病树前头万木春。
(3) 江山代有才人出, 。
(4) ,山山黄叶飞。
(5) ,往来无白丁。
(6)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 为了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我市相关部门向市民征集含有“飞鸟”的诗词佳句,镌刻在公园的山石廊柱上,请推荐你最欣赏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外均可。
8. 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
扬州市中小学正掀起“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高潮,不少学校,正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们与经典相伴。现在,请你来参加“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相信你一定会感受到经典带给你的快乐。
(1)读名著,答问题 (4分)
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上面这首诗出自《水浒传》中一个重要的故事: (5-7字概括)这几句诗在刻画人物、表现主题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看材料,答问题(4分)
材料一 某小学在校园环境文化的营造中,充分利用书香长廊、橱窗、墙壁、黑板报等空间,以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渗透国学经典的文化元素,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快乐成长。
材料二 某学校提倡快乐学国学。校园内众多的楹联、教学楼墙上的《三字经》《弟子规》、经典美文等等,都让学生随时能接触到经典。
材料三 某中学让古诗文、名言警句上墙、上板报。只要走进校园,可以看到孔子、孟子、老子等圣贤的经典名句把各个角落的橱窗装点一新,可以看到同学们以国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展,可以看到以国学经典为主题的板报,处处显现出同学们与传统文化的亲近。
①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②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诗歌欣赏(6 分)
甲 乙
夜雨寄北 李商隐 绝句 杜甫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甲诗既写了眼前景“ ”,又写了想象景(未来景) “ , 。”乙诗侧重写眼前景,一个“欲”字妙在采用了 手法,化静为动,赋予花朵以动态美;(4分)
10.借景抒情是诗文中一种常用的抒情方式,两首诗借景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2分)
(二)文言文阅读( 15 分)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核舟记》(节选))
[乙]商人白有功①言:在泺口河上,见一人荷竹簏,牵巨犬二。于簏中出木雕美人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又以小锦鞯②被犬身,便令跨坐。安置已,叱犬疾奔。美人自起,学解马作诸剧,镫而腹藏,腰而尾赘③,跪拜起立,灵变无讹④。又作昭君出塞:别取一木雕儿,插雉尾,披羊裘,跨犬从之。昭君频频回顾,羊裘儿扬鞭追逐,真如生者。(《木雕神技》)
注:①白有功:人名。②锦鞯:精美的鞍鞯。③赘:垂挂。④无讹:没有差错。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诎右臂支船 (2)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3)见一人荷竹簏 (4)真如生者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左臂挂念珠倚之 何陋之有
B.佛印绝类弥勒 群响毕绝
C.镫而腹藏 言和而色夷
D.又以小锦鞯被犬身 以衾拥覆
13.用现代汉语翻泽下列句子。(4分)
(1)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译文:
(2) 安置已,叱犬疾奔。
译文:
14.从[甲][乙]两文中分别找出描写苏轼和木雕美人肖像的句子,并简要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16分)
①时间的价值正如金钱的价值,二者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们。死到临头才会舍得花钱的吝啬鬼,实际上是个穷光蛋,他的钱就好像是一堆伪钞。同样的,谁要是不把时间用在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上,他的岁月年华也是虚假的。
②我们生活在有限的时间内,昼夜相寻,运行有序,各不相犯。生命被划分为各有其名称的阶段: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每一阶段都有不适于其他阶段的特殊工作,就像耕种庄稼,如果误了节令,便不能在别的时令播种。
③因此,时间是有限的,不能将其缩短或加长。时间的价值在于很好地使用它。我们应当爱惜时间。很好地利用它。
④从时间获益和爱惜时间的办法只有一个,这就是你在生活中要有一个目标,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而且要把你的时间用在为达到这一目标而进行的奋斗中。
⑤首先,人不能没有一个奋斗目标。那个随便抄起一本书便无目的地去读的人,是多么浪费时间啊!那个没有固定目标,从这条街逛到那条街,从这家店铺逛到那家店铺的人,是多么劳累啊!确定目标可以使时间充裕很多,容易让人在生活中步入正途。这个人在遇到什么问题时,他知道如何选择有助于他的目标的东西,避开不符合他的目标的事物。人们发现,做事最多的人,是时间最宽裕的人。这是因为他们的目标是明确固定的。他们把工作的方向定于达到既定目标上,而不将时间消耗在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上。他们不让自已成为环境手中随便摆弄的一个球。恰恰相反,他们要创造环境,根据自己的生活目标,去支配环境。
展开余下试题
⑥其次,加剧时间浪费的另一个因素是,一个人虽然有某个确定的目标,但他不忠于这个目标。不努力去达到这个目标,不去做符合这个目标的工作。
⑦没有目标和对目标不忠,这是两个偷盗时间并把时间的功效抛掉的窃贼。
⑧爱惜时间并不是要我们连续不断的工作,不留一点休息时间。而是要我们好好利用休息和空闲时间,以更胜任工作。假如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怠惰、无聊之事,那我们就不会从中获益,也无助于我们的工作。
⑨如果我们把空闲时间用于有益的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上,那必定会有益于我们的工作,必定会让我们得到能够用来为我们目标服务的力量,这就需要合理的安排和利用。
15.通读全文说一说怎样才能使时间充分体现它的价值?若不能有效使用时间会产生哪些不良后果?(4分)
16.第①小节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删去?(4分)
17.文章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
18.研读下面材料,说说材料中所讲的意思与文章第③小节划线句阐述的道理是否矛盾?(4分)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挤,总还是会有的。-----鲁迅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3题。(18分)
最后一次支离破碎的善意
①她是班里让人心怜的差生。起初,很多的人不明白,为何她的成绩如此要命,学校还是三番五次的为她召开募捐大会。直到那次体检……
②那次体检之后大家才知道。她不但是个色盲,反应速度也有着极大的问题。于是,先前那些对她冷嘲热讽的同学忽然悔憾起来。要知道,在竞争如此激烈的重点中学,一个智力有问题的女生能考出这样的成绩,已属不易。
③每每开展帮助她的主题班会,同学们都会异常的团结,百众一心。最让人感动的是,几年间,她从不曾对谁哭泣过她一贫如洗的家庭,更不曾抱怨过自身的种种不幸。相反,她的乐观、豁达、乐于助人,深深感染了周围的所有顽劣少年。
④记得有一次,隔壁班的坏男生笑话她是弱智,在楼道里堵住她,狠狠的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这件事,她始终守口如瓶,整日欢笑着与班里的同学一同来去,只是,每每走到那个楼道的时候,她总是不经意的撒开了同学的手,独自走向另一条稍远的楼道。
⑤事情的始末,终于还是让班里的同学知道了。那天,我头一次见后排的男生们如此的团结,在清晨第二节课后的广播操时间里,硬拉着她去走了那条楼道。她推诿不过,只能被人群簇拥着去了。不知为何,她走着走着,竟然簌簌的落起泪来。那些莫名的泪水,深深的唤醒了那些坏男生的良知。生至今日,都没有过这样一个集体,诚心实意地维护着她,将她当自己的亲妹妹一样看待。当然,那个坏男孩再没敢欺负她。他被那声势浩大的场面吓得脸色惨白,腿脚哆嗦。临近毕业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无不暗自伤感。尽管班里的几位高材生连番上阵,彻夜不停地为她补习功课,但还是不得不承认现实的残酷与冷漠。大家各自心照不宣,似乎都早已预料到,这位让众人心里怜悯的小妹,将要在高考中名落孙山。
⑥事如所料,填写志愿那一天,她逐一邀请班里的所有同学,哽咽着说,这几年,她一直想找一个合适的机会来报答我们。她实在想不出空前绝后的办法,只得每日积攒零花钱,好在今天这个喜庆的日子里,请我们到校外的餐馆里大吃一顿。那天,班里的大部分男生都哭了,呜呜的翕动,像窗外七月柳条间的暖风。如此暗藏悲伤而又饱蓄大爱的饭啊,叫喜庆的我们怎么下咽啊?
⑦时光将我们毫不留情地推散,各自奔向了天南海北,尽管生命中,先后出现了不同的面孔,但对于多年前的那个弱小的坚强的女生,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只是,经历世事之后,忽然对昔日的自己有着深深的无奈与愧疚。当年,如果我们能忍住泪水,欢喜着吃下她郑重邀请的那一顿饭。那么,即便她从此一生暗淡无光,也可以在惨淡的记忆中自豪地想,很久以前,自己曾那么拼尽全力回赠过那些帮助她的人—-那是多么的光彩而又值得骄傲的事情啊。只可惜,这最后一次足以给以后的岁月酿成慰藉的机会,也被我们执拗的善意击打的支离破碎。
(摘自《读者》)
19.填空分析,文中她的同学对她的情感态度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0.请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狠狠的告诫她这条路是聪明的人才能走的:
(2)心中还是保留着一块最为柔软的空地:
21.⑤小节中“不知为何,她走着走着,竟然簌簌的落起泪来。”请结合上下文说说,她为什么落泪?(5分)
22.对文中“她”的未来,作者认为可能“从此一生暗淡无光”。你同意作者的看法吗,请根据选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5分)
三、作文(60 分)
23.美是什么?美在哪里?只要我们有一双慧眼,便会发现人生处处有美丽。其实,美原来就是父母忙碌的身影,老师赞许的目光;美原来就是一句轻轻的祝福,一个甜甜的微笑;美原来就是风雨中展翅飞翔的小鸟,烈日下生机盎然的小草……
请以“美原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3)字数在600-800之间。(4)作文中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八年级语文学科教学情况调研答题卡
项目 一 二 三 总分 积分人 核分人
㈠ ㈡ ㈢ ㈣
得分
一、积累运用(35分)
题 号 1 2 3 4 5
选 项
6.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填写汉字(4分)
7.默写。(8分)
(1) (2)
(3) (4)
(5) (6)
(7) “ , ”
8.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
(1)读名著,答问题 (4分)
,
(2)看材料,答问题(4分)
①从以上材料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展开余下试题
②你对学校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建议是: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诗歌欣赏(6 分)
9.
10.
(二)文言文阅读( 15分)
11.(4分)(1)( )(2)( ) (3)( )(4)( )
12.(3分)( )
13.(4分)(1)
(2)
14.(4分)
(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18题。(16分)
15.(4分)
16.(4分)
17.(4分)
18.(4分)
(四)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9-22题。(18分)
19.(4分)
20.(4分)(1)
(2)
21.(5分)
22.(5分)
三、作文(60分)(写在作文纸上)
题目:美原来是
2011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答案
1、A 2、C 3、D 4、B 5、A
6、鼎 奠 赋 彰
7、(1)衡阳雁去无留意 (2)沉舟侧畔千帆过 (3)各领风骚数百年
(4)况属高风晚 (5)谈笑有鸿儒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7)答案不惟一,示例: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8、(1)智取生辰纲(1分) 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贫富悬殊,阶级对立;(1分)使得智取生辰纲具有了一定的正义性、合理性,同时也与全书“官逼民反”的主题一致。(2分
(2)①各校非常重视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注重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环境氛围。(2分)(意思相近即可)
②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回答只要能扣住题干要求,所提建议有针对性,且语言表达通畅即可计2 分;不够符合要求酌情扣分。
9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拟人
10、漂泊异乡,盼望归期的感伤
11、(1)诎同屈,弯曲 (2)戴着高高的帽子 (3)背、背着 (4)活的、活生生的
12、D
13、(1)他们互相靠近的两膝,都被遮蔽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不必像教参那样详细)
(2)布置完毕后,大声呵斥狗迅速的奔跑。
14、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高尺余,手目转动,艳妆如生。
逼真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形象,突出了雕刻技艺的精湛,高度赞颂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15、确定符合道德要求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不断奋斗。
使人错失良机,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使人走弯路,不利于身心和事业的发展。
16、文章开始用金钱的价值与时间的价值作类比,这样写的好处是具体形象地论述时
上一篇:
2011年大理、楚雄、文山、保山、丽江、怒江、迪庆、临沧高中(中考)招生统一考试 语文试题卷
下一篇: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期末调研测试
标签:
苏教版
八年级
下册
期末试卷
相关:
关于“苏教版八年”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68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