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高考模拟卷

阅读:1333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3]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五)
信阳高中2011届高考模拟试题(五)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I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禅宗与茶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素有“茶禅一味”的说法,也就是说,禅味与茶味是同一种兴味。苏轼有茶联:“茶笋尽禅味,松杉真法音。”明代陆容有诗:“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韵满袈裟。”可见禅与茶文化的影响。
茶禅文化兴起于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同禅宗的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寺院生活中,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例如,供奉祖师时,有“奠茶”,挂单时有“戒腊茶”,平日有“普茶”。由此可见,茶是寺院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南宗禅有专门的茶的仪式,僧众集合在菩提达摩像前饮茶,十五世纪便发展为日本的茶道。
茶文化在兴起之初便与禅文化紧密结合,原因大致有两个。第一是茶的提神、益思的功用,也就是封演书中所说的“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荡昏寐,饮之以茶。”传说达摩少林面壁,揭眼皮堕地而成茶树,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茶与禅的联系。茶对于“坐禅五调”(调食,调睡眠,调身,调心,调息)都有一定的帮助。而茶与禅在特性上的相通之处,则是茶禅文化长期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苦”是佛教四谛之一,而茶味苦,这是茶与禅相当表面的关联。唐代之前,寺院煎茶时,多配以果料、香料等混合制作成“茶苏”饮用,而唐代禅宗大兴之后,就不再配以佐料,意在品味茶独特的味。
禅宗强调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南宗禅更是强调顿悟。正是出于对本性直接交流的强调,禅宗中出现了“圆相”等比文字更为直接的方法。因为如此,禅宗偏向于写意简约的水墨画,而不是写实繁琐的工笔画。而禅与茶的交融,也是由于同样的原因。品茶时,并没有多余的语言,人们只是专注于体会茶的味外之味,这与禅的精神是相一致的。饮茶时的感官体味,既与人的感觉有着最直接的接触,同时能够引发感觉之外的领悟。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有:“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
静默率真是禅的精神之一。而茶不同于酒的浓烈,茶具有单纯质朴的性质,可解昏聩。质朴清幽的性质,或许是茶禅融合的最重要因素。日本的茶道大师千利休提倡茶道中“和、敬、清、寂”四则,正同禅的隐逸、无我、静虑等相印。禅宗的自省,也可在品茶的过程中进行。
摒弃了“我执”、“法执”、“空执”的禅者有着安详的心态。茶性清香,饮茶时,茶者能够获得平和的感受。安详静谧的心态有助于参禅和自省。茶室中渗透着禅宗这样的精神。门廊通向茶室的庭院甬道意味着冥想的第一阶段,即通向自我启示的道路,同时也让进入者感受到平和的风致。


浏览完整试题 茶与禅共有的素朴、见性、安详、修身的气氛,是二者交融发展的源泉。
1.下列各项中,不能作为禅宗与茶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的证据的一项是( )
A.苏轼、陆容等人的诗文证明祥宗与茶文化之间素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B.茶是寺院仪式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南宗禅甚至有专门的茶的仪式。
C.陆羽在《茶经》中提到:“荡昏寐,饮之以茶。”
D.唐代禅宗大兴之后,寺院煎茶时,就不再配以佐料,意在品味茶独特的味。
2.关于茶与禅在特性上的相通之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茶味苦,而“苦”正是佛教四谛之一。
B.禅强调直指人心,强调顿悟;而品茶时的感官体味,能引发人们感觉之外的领悟。
C.茶具有质朴清幽的性质,这与禅的静默率真的精神是一致的。
D.禅者都有着安详的心态,这与茶室中门廊、庭院、甬道的建筑风格一致。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茶文化兴起于唐代,与禅宗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因而有“茶禅一味”的说法。
B.茶在寺院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南宗禅甚至有专门的茶的仪式,僧众一起饮茶。C.茶文化在兴起之初便与禅文化紧密结合,其中一个原因是茶有提神、益思的功用,对于坐禅有一定的帮助。
D.茶与禅共有的素朴、见性、安详、修身的气氛,是茶禅文化长期融和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袁滋,字德深,陈郡汝南人也。弱岁强学,以外兄道州刺史元结有重名,往来依焉。每读书,玄解旨奥,结甚重之。无何,黜陟使赵赞以处士荐,授试校书郎。何士幹镇武昌,辟为从事,累官詹事府司直。部有邑长,下吏诬以盗金,滋察其冤,竟出之。御史中丞韦縚闻之,荐为侍御史,转工部员外郎。
贞元十九年,韦皋始通西南蛮夷,酋长异牟寻贡琛请使,朝廷方命抚谕,选郎吏可行者,皆以西南遐远惮之。滋独不辞,德宗甚嘉之,以本官兼御史中丞,持节充入南诏使。未行,迁祠部郎中,使如故。来年夏,使还,擢为谏议大夫。俄拜尚书右丞,知吏部选事。出为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潼关防御使、镇国军使。以宽易清简为政。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名其居曰义合里。专以慈惠为本,人甚爱之。然百姓有过犯者,皆纵而不理。擒盗辄舍,或以物偿之。征拜金吾卫大将军,耆耋鳏寡遮道不得进。杨于陵代其任,宣言谓百姓曰:“于陵不敢易袁公之政。”然后罗拜而诀。
上始监国,与杜黄裳俱为相,拜中书侍郎、平章事。会韦皋殁,刘辟拥兵擅命,滋持节安抚。行及中路,拜检校吏部尚书、平章事、剑南西川节度使,百姓立生祠祷之。征拜户部尚书,连为荆襄二帅,改彰义军节度、随唐邓申光等州观察使。逆贼吴元济与官军对垒者数年,滋竟以淹留无功,贬抚州刺史。未几,迁湖南观察使卒,年七十,赠太子少保。
滋工篆籀书,雅有古法。因使行,著《云南记》五卷。尝读刘晖《悲甘陵赋》,叹其褒善惩恶虽失《春秋》之旨,然其文不可废,因著《甘陵赋后序》。
(摘自《后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良吏下》)
4.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雅有古法 雅:雅致 B.转工部员外郎 转:转任
C.擢为谏议大夫 擢:提拔 D.然其文不可废 废:废弃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袁滋“宽易清简为政”的一组是( )(3分)
①滋独不辞,德宗甚嘉之 ②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 ③专以慈惠为本
④耆耋鳏寡遮道不得进 ⑤擒盗辄舍,或以物偿之 ⑥滋察其冤,竟出之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⑥⑤ D.②③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袁滋少年时善于治学,每每读书,都能够深刻地解说精微的旨意,他的表兄元结很看重他。
B.朝廷里很多官员认为西南边陲太遥远而害怕去,袁滋为了获取德宗的赞许,表示愿意出使。
C.刘辟聚集军队擅发号令不受朝廷节制,袁滋不顾危险前往安抚,百姓们都立生祠为他祈祷。
D.曾读刘晖《悲甘陵赋》,感叹其扬善惩恶虽有失于《春秋》的旨意,然其文不可废弃,因此写了《甘陵赋后序》。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部有邑长,下吏诬以盗金,滋察其冤,竟出之。(5分)
译文:
(2)百姓有至自他境者,皆给地以居,名其居曰义合里。(5分)
译文: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枕上作
陆 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注】。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有澄清天下之志”。初平,即黄初平,著名道教神仙,有长生之术。《神仙传》说他“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8.颔联在景物描写上主要用了什么手法?并简析该手法的作用。(5分)

9.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一生有怎样的思想感情变化?请具体分析。(6分)

(三)名句名篇默写(6分。每空1分)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 ,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2)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 。(《诗经•卫风•氓》)
挟飞仙以遨游, 。(苏轼《赤壁赋》)
(3)惶恐滩头说惶恐, 。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第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的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25分)
欺骗
闫岩
范长寿这些天老感觉浑身没劲,正赶上单位就要搞职称考试,这是关系到他前途命运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所以一点小病他也不在乎。考完试后,他才去找他的妹妹长英看病,他的妹妹是市医院的医生。长英给哥哥检查后笑着对哥哥说:“没什么大事,给你开点药,吃了就没事了。”


展开余下试题  长寿和长英是同父异母的兄妹,长寿的亲妈死了后父亲娶了现在的母亲,然后生了妹妹。后来父亲得了尿毒症,那时医术还没那么高明,不能换肾,父亲就病死了。后来,继母没有再外嫁,就带着8岁的长寿和4岁的长英一起生活。继母没有外看他,把他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养着。他和妹妹都为母亲争了光,上了大学有了出息,而且前途光明。如今母亲和长英住在一起,长寿一家人星期天过去团聚。
几天后,长英突然给长寿打来电话说母亲病了,是肾衰竭,和父亲一样需要换肾,她的肾不匹配,正在想办法找和母亲匹配的肾。长寿马不停蹄地赶到医院,看到躺在病床上的母亲,他焦急万分,他问妹妹找到合适的肾没,妹妹无奈地摇了摇头。长寿心里顿时思绪万千,继母含辛茹苦养育他这么多年,如今病了,他应该不顾一切地救母亲,他应该把自己的肾换给母亲,可又有一种自私的念头涌上心头,现在他正处于事业上升的阶段,如果身体状况不好了,对他的前途事业肯定有着很大的影响。他翻来覆去地想,一会儿是母亲怎么疼他爱他养育他,一会儿又是自己的前途渺茫无望。他看着妹妹期待的眼神,最后终于下了决心,换!其实他还有一个自私的想法:他的肾也不一定能匹配母亲。可是结果一出来他就有点懵了,他和母亲的肾是匹配的,他别无选择地要把肾换给母亲。其实长英已经看出了他的心思,把他叫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她说:“哥哥,你自己要想好了,换不换你自己说了算,没有人强迫你,虽然你也管她叫妈,可她毕竟和你没有血缘关系,如果你认为这样的牺牲不值那就不要勉强自己,谁也不会怪你,其实妈也不想让你换的,我是救母心切,你别怪妹妹有时有点自私。”长英的一席话让他很感动,他肯定地说:“换!”
手术很成功,母亲醒过来躺在床上面带微笑地问他:“儿子,感觉怎么样?”看到母亲欣慰的样子,长寿突然感觉有点恨母亲,他觉得母亲应该为一个和自己没有血缘关系的儿子的捐献而感到难过,可她偏偏是在笑。他想,如果是自己的亲妈肯定不会让他这样做的。
换肾后他的身体虚是虚了点,但还没出现什么大事,母亲一恢复便经常跑到他这里来照顾他。那天晚上,母亲在家里做饭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在地,马上昏迷过去,在医院里抢救了两个多小时也没抢救过来。妹妹长英哭得昏天黑地,他和妻子也掉了不少眼泪。妻子埋怨他说:“你做事太草率了,不管前不想后的,看,换得不值了吧?白白牺牲了自己的身体,也没保住妈的生命。”他无语以答。
母亲去世一周年的时候,兄妹俩一起到坟上给母亲做祭日,长英突然问他:“哥,你后悔把肾换给妈吗?”长寿不知道怎么回答,要说不后悔那是假的,要说后悔那又不准确,反正对于这件事他已经没有后悔与不后悔的想法了,而是信了命。长英接着说:“哥,一件事我一直瞒着你,妈生前不让我对你说,可是我实在瞒不下去了,因为我不想让你对死去的妈有什么怨恨和不满。其实,妈身体一直好好的,什么病都没有,妈没有换你的肾,而是把她的肾换给了你。”长英哭起来,长寿呆住了。长英擦擦泪接着说:“你那次来检查身体,我就知道了你的肾有大毛病,可我不敢对你说,怕影响你的精神状况。回家和妈一说,妈也不让我告诉你,说如果让单位的领导知道了,会影响你的前途,然后妈就想了一个办法,说她病了需要换肾,然后把肾顺其自然地换给你,开始我死也不同意,可是妈说如果不这样她就先死,她不能看着自己的儿子受苦,哥,妈的死与换给你肾是有关系的。”长英已经快泣不成声了。长寿的头开始发胀,他想起了母亲躺在病床上那欣慰的微笑,此时他才明白过来,那曾经让他起恨的一瞬其实是母亲对他最伟大的爱。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母亲一直将范长寿“当自己的亲儿子一样养着”,就是在要将自己的肾脏换给儿子范长寿时,所想到的仍是不要影响了儿子的前途。
B.母亲谎称自己“肾衰竭”,想让儿子给自己捐献肾脏,从而将自己健康的肾脏换入儿子体内。范长寿毫不犹豫地“捐献”了自己的肾脏。
C.文中写到母亲躺在病床上面带“微笑”,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母亲为儿子成功换肾的欣慰,引出对长寿的心理描写,产生一波三折的艺术效果。
D.范长寿的妹妹长英在小说的情节发展中是必不可少的人物,她自始至终都是“欺骗”事件的支持者和促成者,最后还向哥哥揭示了事件的真相。
E.母亲用全部的心血甚至生命呵护着儿子的健康,妹妹关心着哥哥的身体,儿子也深切地感受到伟大的母爱,全文主要突出了“亲情的可贵”这一主题。
2.小说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
答:
3.小说主要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试结合作品举例分析。(6分)
答:
4.这篇小说以“欺骗”为题,会有作品主题、情节、人物形象等多方面的考虑,请结合全文,就其一个方面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8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李可染的“生前身后名”
①出生于徐州的李可染其实是一个苦孩子出身,其父先为农民,后为渔民,双亲均是目不识丁。李可染因为好奇而早入艺途,因为颖异而常遇贵人,年少时有乡贤钱食芝提携,继而得林风眠赏识,复而为徐悲鸿推崇,更有齐白石、黄宾虹为其靠山……而李可染成就大业的根本原因则是他自身追求的高迈。
  ②李可染直到74岁时的1981年,才担任举旗不挂帅的中国画研究院院长,一生的绝大多数时期只是一个艺术家、一介布衣,但他的一生所系,主要是通过艺术而关乎天下与民族。年轻时,他以艺术而投身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事业,在杭州参与的“一八艺社”等进步学生运动是一个艺术青年的热血之举,在家乡徐州从事的唤起民众工作、在武汉等地创作的许多抗日宣传作品则是一个艺术家的社会担当。到了晚年,李可染作为一个艺术大家,参加了大量的公益活动与慈善事业,赤子之情与仁爱之心是李可染艺术的人文基石,深厚而又广大。
  ③其人文思想化入艺术,则是他把自己的艺术探索与艺术创作始终归结为艺术时代性的提炼与总结。早在杭州国立艺专求学时,他以中国画底子而转入西画专业,且后来居上,在于他学习的勤奋与思想的活跃。20世纪40年代前期,他应邀担任重庆国立艺专讲师时,提出“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深入传统堂奥,由文人画而及宋元画理、汉唐气象。50年代初,他和张仃等人有感于元明文人山水画的清疏与清代院体山水画的刻板,大胆地深入生活、深入自然,且坚持不懈,从而开辟了山水画的新天地。60年代初,他把学习所得、生活所得、思想所得转化为艺术所得,采一炼十,由对景写生转向对景创作,完成了个人艺术面貌的塑造与展开,同时确定了20世纪下半叶中国山水画艺术的时代坐标。更为重要的是,70年代中后期至去世之前,他在“为祖国山河立传”的旗帜下,以雄厚精进的创造力,把个人所有转化为时代所有,把艺术所有转化为历史所有。
④李可染一生的主要社会角色是教师,正是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的过程中,正是在带领学生外出写生的路途中,李可染通过言传身教,把自己的人生色调敷设在年轻学子的底版上,把自己的思想情怀浸漫进年轻学子的脑际里,把自己的探索追求扩大为师生共同奋斗的事业。李可染以寂寞之道,创立了中国美术的“苦学派”。李家山水不仅丰富了中国山水画图式宝库,更让20世纪的中国山水画可以无愧千古,笑傲江湖。


展开余下试题  ⑤李可染弱冠时即以大字榜书而让乡亲们纷纷登门求春联。年轻时,他的个人展览会举行,徐悲鸿等名流或以作品交换,或付钱相购。上世纪60年代,北京荣宝斋销售其作品,价格已然不低。80年代初,香港艺术品拍卖会上,李可染的作品便高逾数万。这些年来,其作品在海内外,无论是画廊经营,还是拍卖,行情都是一波未了一波又起。他与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张大千组成的第一方阵,带动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不断上扬,体现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基本走势。其实,李可染在中国艺术品市场发展的任一阶段,都只是顺其自然,他不排斥市场,不讨厌金钱,不拒绝收藏,但他不喜欢哄抬炒作,也不愿意独享其成,更不愿意让市场牵着自己的鼻子走。
⑥他始终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一个辛勤的耕耘者。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李可染出身贫寒,能够取得巨大的艺术成就,是因为得到了钱食芝的提携,林风眠、徐悲鸿、齐白石和黄宾虹等人的赏识、推崇和帮助。
B.李可染在杭州国立艺专求学时,提出“以最大功力打进去,以最大勇气打出来”,体现了他学习的勤奋和思维的活跃。
C.在杭州参与“一八艺社”、在徐州从事唤起民众工作、在武汉等地创作抗日宣传作品等活动都表现了李可染的赤子之情。
D.第③段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李可染的艺术人生,旨在表现其把自己的艺术探索与艺术创作始终归结为艺术时代性的提炼与总结。
E.本文运用典雅、富有文采、如话家常的语言,讲述了李可染的“生前身后名”,塑造了一个严肃的艺术家和辛勤的耕耘者的形象。
(2)本文主要从哪些方面介绍了艺术家李可染的一生?请简要概括。(6分)
答:


(3)第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4)文末说:“他始终是一个严肃的艺术家、一个辛勤的耕耘者。”这句话给了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感受。(8分)
答:


第II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在网络信息时代,一些主政者以往驾轻就熟的执政方针可能不那么管用了,主政者需要淡化人均概念,树立人人概念,在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上实现人人均等。
B.在真正的民主拆迁中没有“强制”二字,一切都在相互尊重与协商中解决;而在所有的强制拆迁中也根本没有“民主”二字,这就是两种拆迁方式的云泥之别。
C.尽管有专家认为“国考”暴热现象说明越来越多的青年有志在行政岗位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政治抱负,但是透过表象看实质,这个分析更像是隔靴搔痒。
D.大量转发的拜年短信,常常毫无个性和感情色彩,却沾染了现代人某种功利性、庸俗化的人际文化特色,因此很多人对节日期间的一些所谓短信不厌其烦。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造成高房价的原因主要是土地财政的病灶、腐败枉法的危害、房地产商唯利是图的不良行为和炒房者“搅混水”的混乱等因素引起的。
B.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仍未消除,使得西方主流文化价值受到普遍质疑,引发了人们对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兴趣。
C.国际放射委员会对人体可接受的辐射计量限值有明确规定,对于普通公众,要求一年内不超过5毫西弗左右。
D.未来三年内,中国将建成四十二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转变长期以来铁路客货混运的发展模式,并带动沿线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
15.把下列带序号的语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一篇散文,如果只是传达了一些信息或知识,还不能叫文章,文者,纹也,要有花纹,要美。又因为文章是在人的精神世界中往来的方舟,其写作主体和阅读主体都是有思想的人, 因为,如果仅为了这个目的,其他文体完全可以胜任。在散文中风景、事件、知识等只是一种载体,最终它还得落到自己追求的目标——思想和美感上。
①虽然它也可以描写风景、事件,传递信息、知识等
②这样笔者才吐而后快,读者才开卷有益
③求休闲、信息和知识也不是它的专长
④散文如专求刺激当然不可取
⑤所以它一定要传递一些新的有个性的思想
⑥但这都不是目的
A.④③①⑥⑤② B. ⑤⑥②①④③ C.⑤②④③①⑥ D.④③⑤①⑥②
16. 根据下面表格显示的内容,将表后文段的空缺处补充完整。要求:语意连贯,语言简洁,不得出现数字。(6分)
近年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支出比例统计表
分项国家 发达国家 新兴经济体
美国 英国 巴西 印度 中国
经济增长率 3% 2.3% 6% 6.8% 9.6%
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 16% 21% 14% 13% 10%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率不但远高于美、英等发达国家,①
。然而,我国在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发展支出方面还存在欠
缺。例如教育、卫生、社保等基本公共事业支出占GDP的比例,就与经济的高速增长不相协
调,② ,甚至低于经济落后于我们的印度。因此在“十二五”规划
中,我国将③ ,加快建设和谐社会,缔造“幸福中国”。



17.请根据下面的例句,运用比喻仿写一个句子。(以下两个句子,任选其一)(5分)
田园诗是乡村牧童的一支短笛,清新而幽雅,绿林、青山、落日、孤烟
标签:人教版 高三 总复习 高考模拟卷
相关:关于“信阳高中20”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