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课文同步练习

阅读:1305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05]
中考文言文阅读与拓展训练
河北省中考文言文必考篇目及课外阅读拓展练习,与课文同步,含基础训练及文言文阅读能力的迁移训练题。
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与拓展训练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论语》是 家学派的经典著作,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 的记录。书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和教育原则。此书与 、 、 在宋代同被称为“四书”。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 、思想家、政治家,是 家学派的创始人。他首创了因材施教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1、人不知而不yùn( ) 2、学而不思则wǎng( ),思而不学则dài( )
3、不亦yuè( )乎 4、默而识( )之 5、何有于我zāi( )
6、诲( )人不倦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人不知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yùn 君子
2、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 wǎng dài
3、不亦yuè乎 yuè
4、默而识之 识
5、学而不厌 厌
6、诲人不倦 诲
7、何有与我zāi zāi
8、何以谓之“文”也? 何以
9、是以为之“文”也。 是以
10、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三 焉
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
四、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人不知而不yùn,不亦君子乎?
译:
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
3、 学而不思则wǎng,思而不学则dài。
译:
4、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译:
5、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译:
6、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译:
五、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仅限一处,用“|”标注。)
1、 孔 文 子 何 以 谓 之 “文” 也
2、 择 其 善 者 而 从 之
六、用原文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论语>六则》中,与“取长补短”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2、本文中阐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语句是
3、 孔子认为做人的基本素养是
七、出自本文的成语有哪些?请写出来。(不少于6个)

八、问答题
1、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学习生活中,你怎样对待这样的老师?


2、 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的人可以做老师,你同意他的见解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的看法。



浏览完整试题
3、“而”字是常见的文言虚词,它在文中的用法主要有三种——表顺承关系,表转折关系,表并列关系,你能各举出一个例句吗?
表顺承关系:
表转折关系:
表并列关系:
拓展阅读
闻 斯 行 诸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⑦之。”
【注释】①子路:即孔子的弟子仲由,子路是他的字,性情爽直而勇敢。②闻斯行诸:听到一种道理就去实行它吗?诸,“之乎”的合音。③冉有:即孔子的弟子冉求,字子有,性谦退。④公西华:即孔子的弟子公西赤,字子华,公西是他家的姓。⑤赤:公西华自称。⑥求也退,故进之:冉求谦退,所以促使他前进。⑦由也兼人,故退之:仲由好胜,所以使他退让。兼人,胜人,即好胜。
【解读】本文是《论语•先进》中的一章,记的是孔子对同一问题因对象不同而答复也不相同,这里孔子所谈的内容是从儒家的伦理道德出发的,并不值得重视,但他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是应该肯定的。
【习题】
一. 结合你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闻斯行诸 斯 2.赤也惑 惑 3.故退之 故
二.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译:
2.赤也惑,敢问。
译:
三.文中出现的一对反义词是 和 。
四.文中的哪些内容表现了孔子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可用原文)
答:

五.对于同一问题,孔子因对象不同而答复不同,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育理念?
答:

二 三 峡(七年级 上册)
一.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选自 ,作者 ,北魏著名的 、散文家。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1.略无quē( )处 2.重岩叠zhàng( ) 3.隐天bì( )日
4.不见 xī ( )月 5.夏水襄( )陵 6.沿sù( )阻绝
7.素湍( )绿潭 8.绝yǎn( ) 9.飞shù( )其间
10.属( )引凄异 11.猿鸣三声泪沾裳( )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两岸连山,略无quē 处 quē:
2. 重岩叠zhàng,隐天bì日 zhàng: 隐:
3.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xī月 亭午: xī:
4.至于夏水襄陵,沿sù 阻绝 襄: 沿: sù:
5.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虽: 奔: 以: 疾:
6. 素湍绿潭 素: 湍:
7. 绝yǎn多生怪柏 yǎn:
8.悬泉瀑布,飞shù 其间 shù:
9.良多趣味 良:
10.林寒涧肃 肃:
11.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属引: 绝:
四.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仅划一处,用“|”标出)
1.自 三 峡 七 百 里 中 2.每 至 晴 初 霜 旦 3.巴 东 三 峡 巫 峡 长
五.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xī月。
译: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译:
六.根据“两岸连山”的“连”字在文中的意思,写出一个成语
七.试概括三峡“山”和“水”的各自的特点。
答:

八.你能从“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联想到诗人李白以空间之远与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的诗句么?你还能从这句话中联想到一个历史典故吗?
诗句:
典故:
九.本文通过对三峡山水及四时景致的描绘,赞美了三峡的 ,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拓展阅读
三 峡
江水又东,迳西陵峡。《宜都记》①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千许丈,其石彩色形容②,多所像类③。林木高茂,略尽冬春④。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⑤。”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记⑥及口传悉以临惧⑦相戒,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注释】①《宜都记》:晋袁山松有《宜都山川记》。②彩色形容:颜色状态。③像类:类似某种东西的形状。④略尽冬春:历尽春夏秋冬。⑤泠泠不绝:猿声清越,延绵不绝。⑥书记:书本记载。⑦临惧:登临此境令人恐惧。
【解读】本文选自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描写的是三峡中的西陵峡。本文写了西陵峡壮丽的景色,有极强的表现力。
【练习】
一.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 猿鸣至清 清 2. 或千许丈 或
3. 百许里 许 4. 迳西陵峡 迳
二.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 林木高茂,略尽冬春。
译:


展开余下试题2.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
译:
二. 用原文中的语句回答下列问题
1. 找出与“自非亭午夜分,不见 xī月”一句意思相同的句子。
句子:
2. 文中正面描写山高的句子是
四.从袁山松的话中我们知道,前人之渲染了西陵峡的 ,而忽略了它的

五.三峡景色惊人、迷人,你知道西陵峡在三峡中的“之最”吗?
答:


三.陋室铭(七年级 下册)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陋室铭》中“陋室”的意思是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
或 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一般是用韵的。
2.本文的作者 ,字梦得, 朝著名诗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著有《刘宾客集》。
二.按拼音写出汉字
1.惟吾德xīn( ) 2.hóng( )儒 3.案dú( )
三.根据课文,用原文语句填空
本文紧紧扣住“陋室不陋”立意。开篇以 ,隐喻陋室具有“名”、“灵”的性质。接着以 一句统领全篇。下文则用 写陋室外 环境之优雅;用 写室中人交往之雅;用 写室中事的情趣之雅。结尾再用 予以强调,表达出室主人
的情怀。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斯是陋室,惟吾德xīn 斯: xīn:
2.谈笑有hóng儒,往来无白丁 hóng儒: 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素琴: 金经:
4.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则: 名: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dú 之劳形 丝竹: 之:
案dú: 劳: 形:
五.加点的字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 斯是陋室,惟吾德xīn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谈笑有hóng儒
B. 无丝竹之乱耳 D.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六.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仅划两处,用“|”标注)
无 丝 竹 之 乱 耳,无 案 牍 之 劳 形
七.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 斯是陋室,惟吾德xīn。
译: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译:
3.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八.文章结尾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用孔子的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答:

拓展阅读:
已矣乎!寓形⑴宇内⑵复几时,曷⑶不委心⑷任去留⑸?胡为乎遑遑⑹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⑺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⑻而耘耔⑼。登东皋⑽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⑾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注释】⑴寓形:寄身。⑵宇内:世上。⑶曷:何。⑷委心:随心。⑸去留:指隐世,也指生死。⑹遑遑:匆忙不安的样子。⑺帝乡:仙境。⑻植杖:把手杖插在地上。⑼耔:壅苗。用土或肥料培在幼苗根部,使其根系生长,以抗倒伏。⑽皋:水边高地。⑾乘化:随着自然的变化。
【解读】本文选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它是为后世广为称颂的优秀辞赋,是作者辞官归隐时所作,文中着力描写了他由迷途折回的喜悦及对田园生活的热爱,表现了诗人高洁的志趣,也流露了“乐知天命”的消极处世的思想。
【习题】
一. 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
1. 曷( )不委心任去留? 2. 遑遑( )欲何之?
3.耘籽( )
二. 结合你对文章的理解,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欲何之 2.不可期
3.耘籽 4.聊乘化
三. 文中表明作者感叹人生短暂,应该顺其自然及淡薄名利的语句分别是什么?
答:

四. 从文中找出能表明作者志趣的语句,说说作者的志趣与刘禹锡有哪些相似之处?
答:

四.爱莲说(七年级 下册)
一.文学常识填空
1.本文选自 ,作者 是 朝著名的哲学家,字茂叔,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学堂讲学,故世称 。
2.“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 ,也可以 或 ,用来说明一个道理。
二.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出汉字
1.可爱者甚蕃( ) 2.zhuó( )清lián( )而不妖
3.噫!( )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4.不可xiè( )玩焉
5.同予者 何 人( )
三.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两处,用“|”标注)
予 独 爱 莲 之 出 淤 泥 而 不 染
四.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可爱者甚蕃 蕃 2. 陶后鲜有闻 鲜
3.zhuó清lián而不妖 zhuó 清lián 妖
4.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益 亭亭 植
5.可远观而不可xiè玩焉 xiè 6.宜乎众矣 宜 矣
五.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出淤泥而不染,zhuó清lián而不妖。
译:
2.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
六.作者在第一段中,从 、 、 等方面描绘莲的可爱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意在表达作者 的高尚情操。
七. 文的核心句是
八. 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
答:
九. 作者不愿隐逸,也不贪慕富贵,那么他追求什么呢?
答:
十. 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答:

十一.试概括文章的主题。
答:

十二.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这句话中,你能悟出怎样的人生哲理?
答:



展开余下试题十三.短文赞扬“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质,实则是作者思想情怀的抒发。可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对这两种观点,你是怎样看待的?
答:

拓展阅读
芙 蕖(清 李渔)
 芙蕖与草本诸花似觉稍异①,然有根无树,一岁一生,其性同也。谱云②:“产于水者曰草芙蓉,产于陆者曰旱莲。”则谓非草本不得矣③。予夏季倚此为命者,非故效颦于茂叔而袭成说于前人也④,以芙蕖之可人⑤,其事不一而足,请备述之。
  群葩当令时,只在花开之数日,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间之秋矣⑥。芙蕖则不然:自荷钱出水之日⑦,便为点缀绿波;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⑧,日上日妍⑨。有风既作飘摇之态,无风亦呈袅娜之姿,是我于花之未开,先享无穷逸致矣。迨至菡萏成花⑩,娇姿欲滴,后先相继,自夏徂(cù)秋(11),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在人为应得之资者也(12)。及花之既谢,亦可告无罪于主人矣;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
  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藕皆并列盘餐而互芬齿颊者也。(13)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弃物矣:乃摘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
  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种植之利有大于此者乎?
  予四命之中(14),此命为最。无如酷好一生,竟不得半亩方塘为安身立命之地。仅凿斗大一池,植数茎以塞责,又时病其漏,望天乞水以救之。殆(15)所谓不善养生而草菅其命者哉。
[李渔简介] 李渔(1611~约1679),字笠鸿、谪凡,号笠翁,浙江兰溪人。明末清初戏曲理论家、作家。他一生未入仕途,亲身参加戏剧实践,常率家庭戏班演出于达官贵人门下。著《亲情偶记》,其中有专论戏剧词曲的部分,对撰写剧本多有精辟见解。传世传奇有《比目鱼》、《风尘误》等十种,另有短篇小说集《十二楼》。其作品多写才子佳人故事。在创作理论上力主“求新”;戏文主张浅显易懂。
【注释】①芙蕖:即荷花,又名莲花、芙蓉。②谱:明王象晋《群芳谱》中无引文。这里指何“谱”,待考。③则谓非草本不得矣:就不能不说它是草本了。④成说:早已有过的说法。⑤可人:适合人的心意。可,适合的意思。下文的“可”用法相同。⑥秋:时候。⑦荷钱:初生的小荷,圆似铜钱,故称。⑧日高日上:一天一天地向上长。⑨妍:美好。⑩菡萏:荷的花苞。(11) 徂:往,到。(12)资:资本、财富,这里引申为享受。(13)互芬齿颊:莲实和莲藕共同使齿颊芬芳。(14) 四命:李渔认为春天的水仙、兰花,夏天的莲花,秋天的海棠花,冬天的腊梅花是他的四种生命攸关的植物,缺一花,即夺走了他一季之命。(15)殆:大概。
【解读】自古以来,以荷花为题材的诗文颇多。本文纵写荷花的生长过程,横写荷花的多种功能,这样纵横结合,可谓别出心裁,令人耳目一新。
【习题】
一.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1.芙蕖( ) 2.效颦( ) 3.群葩( ) 4.袅娜( )( )
5.菡萏( )( ) 6.与翠叶并擎( ) 7.荷花之异馥( )
二. 解释句中的加点词
1. 请备述之 备 2.及花之既谢 既
三.下列每组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不同的一项( )
A. 此皆言其可目者也 及其茎叶既生
B. 只在花开之数日 此则在花为分内之事
C. 前此后此皆属过而不间之秋矣 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
D. 乃复蒂下生蓬
标签:人教版 九年级 总复习 课文同步练习
相关:关于“中考文言文”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305]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