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期中试卷

阅读:1713  
标签: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3]
高一语文必修一试题(含答题卷和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一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强迫(qiǎng) 呱呱而泣(guā) 漪沦(yī) 颓圮 (pǐ)
B.罗绮(qǐ) 毛骨悚然(sǒng) 咋舌 (zé) 韬略 (tāo)
C.翘首(qiào) 拾级而上(shè) 舳舻(zhú) 癸丑(guǐ)
D.磋商(cuó) 影影绰绰(zhào) 彷徨(páng) 老妪(yù)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焦躁 绿树成荫 慢溯 断壁残园
B.矫健 目不暇接 寒喧 立功赎罪
C.废墟 名列前茅 寂廖 熙熙嚷嚷
D.踉跄 无与伦比 锻炼 炊烟袅袅
3.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辽宁省省体育局的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坚决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在反兴奋剂问题上的方针,目前调查小组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
B.某大型国企老厂,经济效益好,待遇高,人际氛围不错,领导员工都相濡以沫。
C、在这次打击非法赌博的突击行动中,该市几百名公安干警倾巢而出,一举端掉了十几个赌博窝点,缴获了一大批赌具赌资。
D、由于记者曾经到了烈士生前工作过的单位进行采访,耳濡目染了烈士的许多生动事迹,因此写得那么的真实、新鲜和感人。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各国对克隆技术的态度不一,有的主张全面禁止,有的支持治疗性克隆。在联合国的投票过程中,对此中国投了反对票。
B.修改不是创作,切忌改变原意,尤其应该注意,能调整语序就不增删,能改一处解决得了的,就不要改动两处,改病句也要简明高效。
C.据全国假日办发布的信息,截至2月7日止,春节黄金周期间,旅游投诉率明显下降,有些旅游城市甚至出现了零投诉。
D.这首歌比任何特效药都好,把一天工作的疲劳和瞌睡都被赶到九霄云外去了。
5、依次填入下列两句话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 )
有时,外面下着雨心却晴着;又有时,外面晴着心却下着雨。世界上许多东西在对比中让你品味。 。
我的眼前,是一片镶着露珠的绿茵茵的草滩, ,在这绿色和黄色的背后,又衔接着一派无际的蓝色湖水。
①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②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
③草滩上生长着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
④一垄垄黄灿灿的油菜花生长在草滩上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②④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长期以来,各个领域的学者从自己的学科出发,对此现象纷纷做出各自的解释,但是始终未获解决。现在生物学家也开始涉足这个问题,并从生物学的角度加以探讨,他们的见解让人耳目一新。
我们经常说人的情绪多变,其实我们往往不是自己情绪的真正主人。在人体内,存在着很多调控我们情绪的化学物质,我们的喜怒哀乐受到它们的控制。比如说,有时候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到心烦,究其原因是一种叫做“梅拉多宁”的激素在作怪;如果这种激素分泌过多,会导致心情烦躁、沮丧等。据研究,梅拉多宁也是导致一种叫“冬季抑郁症”疾病的元凶。得这种病的人,在冬季尤其是阴霾、缺少阳光的日子里,容易情绪低落、郁郁寡欢,甚至做出极端行为,为什么生活中有些人那么快乐,令人羡慕?这又涉及到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多巴胺是神经元中传导神经兴奋的一种化学物质,当多巴胺传导顺畅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我们产生快感。


浏览完整试题现代生物学家发现,大量的细菌寄生在我们呼吸道和消化道中,它们中的半数的中性菌,对我们既无害也无益,比如肠杆菌、酵母菌及肠球菌;约有10%是有害菌,如葡萄球菌、幽门杆菌等;还有约30%是有益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等。对有害菌我们也不必担心,因为它们的活动严格受到有益菌和中性菌的管制。
别小看这些寄生在肠道内的小小细菌,它们对改变我们的情绪和行为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方面,这些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另一方面,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当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时,猪不仅长得快,而且争食咬斗现象明显减少。这是因为猪的肠道内有益菌受到强化之后,对猪的神经有毒害作用的气体硫化氢和氨等的生长大幅度下降,于是改善了猪的行为。
近年来,人们情绪异常和行为失控的发生频率逐年升高,从肠道内细菌的生存环境来看,导致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滥用。这些药物或化学物质进入人体会大量杀死肠道细菌,导致人的代谢紊乱和消化不良,从而引发情绪异常和精神疾病。二是这几年生活水平提高后,部分人吃得太饱。由于摄入的过量高蛋白在人体内缺少有益菌或中性菌为其分解、代谢,它们会在杂菌的分解下产生大量的硫化氢、氨等对神经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会破坏人体中起抑制冲动作用的五羟色胺的合成,导致人的情绪异常,产生过激行为。
(摘编自2010年4月29日《科技文摘报》)
6.下列关于情绪异常及其研究状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所谓情绪异常是指情绪低落、沮丧、烦躁、发怒,乃至做出极端行为等。心情愉快则是人的正常状态,不属于情绪异常。
B.人的情绪异常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现象,此前各个领域的学者虽然从不同的学科出发,提出了各种解释,但是始终未能解决问题。
C.与其他领域学者的研究不同,现在生物学家们另辟途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研究,从而解决了情绪异常的防治问题。
D.科学研究已经表明,人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会影响人们的喜怒哀乐,所以许多时候人们并非自己情绪的真正掌控者。
7.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们有时候出现烦躁、沮丧等情绪,其原因是体内的激素梅拉多宁的分泌超过了正常的水平。这种情况更严重的例子就是冬季抑郁症。
B.正常情况下人体肠道内的有益菌和中性菌会有效管制有害菌的活动,当有益菌和中性菌的数量大量减少时,这种管制就会消弱。
C.如果给猪投喂高密度的发酵乳杆菌,猪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大幅度增加,那么硫化氢和氨等有害气体的生成就会大量减少。
D.残存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杀死大量肠道细菌,高蛋白物质就会被分解出大量硫化氢和氨等有害物质,导致人的情绪正常。
8.下列推断,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只有当人体内多巴胺的量超过一般水平,神经兴奋在神经元中才能得到有效的传导,人的大脑才能产生化学变化,从而获得快感。
B.即使人们不食用含有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等的食物,而食用纯“绿色”食品,我们体内的肠道细菌也可能会导致情绪异常。
C.肠道内的杂菌会分解高蛋白物质,产生硫化氢、氨等毒害神经的气体,这就是说,可以通过杀灭这些杂菌来预防或治疗情绪异常。
D.近年来,某些人行为失控的现象屡有发生,看来控制农药、食品添加剂和抗生素的使用也应该是解决此类现象的有效措施之一。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9、下列句子中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襟危坐 危:端正 B.破荆州,下江陵 下:攻下
C.举匏樽以相属 属:劝酒 D.洗盏更酌 更:更换
10、6.下列不同于其他句式的一项是( )
A.而又何羡乎? B.而今安在哉? C.何为其然也? D.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11、指出下列各句中的划线词与例句划线词用法不相同的句子( )
例句:渔樵于江渚之上。
A.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 B.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C.寄蜉蝣于天地。 D.徘徊于斗牛之间。
12.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主客问答,是赋体中传统的表现手法,主和客都是作者的化身。
B.作者认为清风明月,可以随意拾取,表现了诗人与大自然合而为一心灵净化的境界。
C.第一段把物和人对比着写,突出了人的渺小,为第二段人的超脱埋下伏笔,形成了反差。
D.苏轼即以江水、明月为喻,针对客之人生无常的感慨陈述自己的见解,表现他在身处逆境中也能保持豁达、超脱、乐观和随缘自适的精神。
第II卷(选择题 共114分)
四、(26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展开余下试题 译文: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译文:
14.阅读,完成文后的问题。(8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1)这首诗最后一联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情感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那个字?为什么?
15.在下列横线处根据要求填空、默写。 (10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
(2) 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 ,无五尺应门之僮 。 ,形影相吊。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5)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 。
五、(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走出沙漠
沈宏
他们四人的眼睛都闪着凶光,并且又死死盯住那把挂在我胸前的水壶。而我的手始终紧紧攫住水壶带子,生怕一放松就会被他们夺去。
  在这死一般沉寂的沙漠上,我们对峙着。这样的对峙。
  望着他们焦黄的面庞与干裂的嘴唇,我也曾产生过一种绝望,真想把水壶给他们,然后就……可我不能这样做!
  半个月前,我们跟随肇教授沿着丝绸之路进行风俗民情考察。可是在七天前,谁也不知道怎么会迷了路,继而又走进了眼前这片杳无人烟的沙漠。干燥炎热的沙漠消耗了我们每个人的体力。食物已经没有了。最可怕的是干渴。谁都知道,在沙漠上没有水,就等于死亡。迷路前,我们每人都有一壶水;迷路后,为了节省水,肇教授把大家的水壶集中起来,统一分配。可昨天夜里,肇教授死了,临死前,他把挂在脖子上的最后一个水壶给我说:“你们走出沙漠全靠它了,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千万别动它。坚持着,一定要走出沙漠。”
  这会儿他们仍死死盯着我胸前的水壶。
  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这片沙漠,而这水壶是我们的支柱。所以,不到紧要关头,我是决不会取下这水壶的,可万一他们要动手呢?看到他们绝望的神色,我心里很害怕,我强作镇静地问道:“你们……”
  “少罗嗦!”满脸络腮胡子的孟海不耐烦地打断我,“快把水壶给我们。”说着一步一步向我逼近。他身后的三个人也跟了上来。
  完了!水壶一旦让他们夺去,我会……我不敢想像那即将发生的一幕。突然,我跪了下来,“求求你们不要这样!你们想想教授临死前的话吧。”
  他们停住了,一个个垂下脑袋。
  我继续说:“目前我们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走出沙漠,而眼下我们就剩下这壶水了。所以不到紧要关头还是别动它,现在离黄昏还有两个多小时,乘大家体力还行,快走吧。相信我,到了黄昏,我一定把水分给大家。”
  大伙又慢慢朝前艰难地行走。这一天总算又过去了,可黄昏很快会来临。过了黄昏还有深夜,还有明天,到时……唉,听天由命吧。
  茫茫无际的沙漠简直就像如来佛的手掌,任你怎么走也走不出,当我们又爬上一个沙丘时,已是傍晚了。
  走在前面的孟海停了下来,又慢慢地转过身。
  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那景色是何等壮观!夕阳下的我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就像要展开一场生死的决斗。我想此时已无路可走,还是把水壶给他们。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就在我要摘下水壶时,只听郁平叫道:“你们快听,好像有声音!”
  大伙赶紧趴下,凝神静听,从而判断出声音是从左边的一个沙丘后传来的,颇似流水声。我马上跃起:\'那边可能有绿洲,快跑!\'
  果然,左边那高高的沙丘下出现一个绿洲。大家发疯似地涌向湖边……
  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孟海他们躺在花从中,脸上浮现出满足的微笑。也许这时他们已忘掉了还挂在我胸前的那个水壶。可我心里却非常难受,我把他们叫起来:“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为什么我一再不让你们喝这壶水呢?其实里面根本没有水,只是一壶沙。”我把胸前的水壶摘下来,拧开盖。霎时,那黄澄澄的细沙流了出来。
  大伙都惊住了。
  我看了他们一眼,沉重地说:“从昨天上午开始,我们已经没有水了。可教授没把真相告诉我们。他怕我们绝望,所以在胸前挂了一个水壶,让我们以为还有水。为了不让我们看出是空的,他偷偷地灌上一壶沙。事后,教授知道自己不行了,因为他已好几天不进水了,他把自己的一份水都给了我们。教授把事情告诉我并又嘱咐,千万别让大家知道这水壶的真相。它将支撑着我们走出沙漠。万一我不行了,你就接替下去……”
  我再也说不下去了。孟海他们已泣不成声。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
16、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
A、小说中几次提到水壶的时候都说“这水壶”而不说“这壶水”,这一说法本身就有一定的暗示性。
B、小说对肇教授采用正面描写的写法,有利于形成情节上的悬念,同时也产生了“含不尽之意尽在言外”的效果。
C、“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以景物描写来预示将要发生的一场为争夺水而进行的流血斗争。
D、“与孟海他们再一次对峙着……一种真正的绝望从心头闪过”这一部分使小说的情节发展达到高潮。
17.小说结尾说“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走出了沙漠……”,你认为文中的“大家”具体明白了什么?(4分)
18.请简析划线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任选一小句作答)(4分)
(1)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
(2)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
19.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肇教授。有人则认为主人公应是文中的“我”。对此,你有何看法?(4分)
六、(12分)
20.仿照下面下面的格式,续写句子。(4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 , ;
, ;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21.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4分)
(1)世界博览会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
(2)世界博览会作为国际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
(3)世界博览会展现了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

22、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不能超过22字)
20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会见日本防卫大臣浜田靖一时表示,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这是我军方高层首次公开地正式作出这项表明。
梁光烈在会面时表示,大国中没有航母的只有中国,中国不能永远没有航母。梁光烈称,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领土,守卫责任重大;中国海军实力较弱需要发展,强调了拥有航母的必要性。他同时也指出建造航母时必须考虑到各种因素。滨田对此并未表达日方的担忧。


展开余下试题 事实上,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黄雪平大校去年底在介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有关情况时就曾表示,中国政府将会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认真研究考虑有关建造航母的问题。

七、(60分)
23.请你以“你,温暖了我的视线”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题卷
题号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分数
四、26分
13、(1)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4分)译文: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4分)
译文:
14.(1)这首诗最后一联矛盾吗?请你从表现手法和诗人情感两方面谈谈你的看法。


(2)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潭影空人心”一句中的“诗眼”是那个字?为什么?


15.在下列横线处根据要求填空、默写。 (10分)
(1)竹外桃花三两枝, 。
(2) 其声呜呜然, ,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3) ,无五尺应门之僮 。 ,形影相吊。
(4)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风移影动, 。
(5)此地有崇山峻岭, ,又有 , 。
五、16分
16.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
17.小说结尾说“当大家回头望着身后那片死一般沉寂的长路时,才明白是怎样
走出了沙漠……”,你认为文中的“大家”具体明白了什么?(4分)



18.请简析划线有关景物描写的句子的作用。(任选一小句作答)(4分)
(1)天边的夕阳渐渐地铺展开来,殷红殷红的,如流淌的血。
(2)夕阳西沉,湖对岸那一片绿色的树林生机勃勃,湖边开满了种种芬芳的野花。


19.有人说,小说的主人公是肇教授。有人则认为主人公应是文中的“我”。对
此,你有何看法?(4分)



六、12分
20.仿照下面下面的格式,续写句子。(4分)
, ;
, 。
21.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信息,为“世界博览会”下定义。(4分)


22、(4分)为下面的消息拟写一个醒目的标题。(不能超过22字)

【高中语文必修一试卷参考答案】
1.B 2. D 3、A 4.B 5.C 6. C 7、D 8、A 9、D 10、D 11、A 12、C
14.(1) 1)尾联两句以声衬静,营造一个万籁俱寂的境界。钟馨之音,远远超出了“晨钟暮鼓”的报时功能,而被赋予一些寓意深微的象征意义,这是来自佛门圣地的世外之音,这是引领人们进入纯净怡悦世界的奇妙佛音,这是回荡在人们心灵深处的天籁之音,悠扬而宏亮,深邃而超脱。显然,诗人欣赏这禅院与世隔绝的居处,领略这空门忘情尘俗的意境,寄托了自己遁世无闷的情怀,礼赞了佛门超拔脱俗的神秘境界。
2)一个“空”字,沉寂了“潭影”,澹定了“人心”。潭影幽暗而似空无一物,人心无所求无所欲,空空中而异常的满足。 16.B C
17、(4分)是教授用爱和智慧(1分),精心安排了那只其实没有水的水壶(1
分),来激发大家走出沙漠的希望和信念,使大家面对绝境,不绝望,不放弃(1
分),最终走出沙漠(1分)。
(意思答对即可。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18.(5分)(1)①描写傍晚时分沙漠冷峻的景色;②渲染“我”与孟海等对峙的紧张气氛;③烘托人物绝望时的悲壮心情。
(2)①描写绿洲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色;②渲染舒缓轻松的氛围;③烘托人物找到水源,即将走出沙漠的轻松惬意心情。
(该题的其他答案如能结合原文,紧扣景物描写的作用作答,言之有理,均可酌
情给分。)
19.(6分)(1)小说的主人公是肇教授
示例:这篇小说从表面上看,写“我”的用笔很多,像是主要人物。但从作品所
要表现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精心塑造的人物性格来看,肇教授更能体现作者的创
作意图,肇教授是大家“走出沙漠”计划的设计者,在生命即将结束,预知计划
未能实现时,却能选准接班人,使计划得以继续实施,最终实现“走出沙漠”的
目标。全文表现肈教授先人后己、沉着冷静、深谋远虑的品质以及富有自我牺牲
精神。而“我”只是为了更好地烘托肈教授而塑造的线索人物。
(2)小说的主人公是“我”
示例:肇教授虽是大家“走出沙漠”的计划设计者,但却未能在他带领下实现计
划。只有我能够继承肇教授的遗志,机智地实施计划,用那只没有水的水壶刺激
着队员走出沙漠的希望和信心,
标签:语文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关于“高一语文必”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71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