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14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4]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1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2011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命题:张朝晖
(时量:120分钟 分值:12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卷”上,该科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一、语文基础知识运用(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A.追溯(sù) 创伤(chuāng) 碣石(jié ) 妄自菲(fēi)薄
B.颓圮 (qǐ ) 尸骸 (hái) 解剖(pō) 遒(qiú)劲有力
C.长篙(gāo) 浸渍 (zì) 戮力(lù) 图穷匕见(xiàn)
D.忤 (wǔ ) 逆 作揖(yí) 攒(cuán)射 长歌当(dāng)哭
2.下列词语字形正确的一项是( )
A.赌搏 甘败下风 肆无忌惮 凄婉迷茫
B.纽扣 良辰美景 桀骜不驯 同仇敌忾
C.偏坦 天伦之乐 秋毫无犯 切齿抚心
D.喋血 绿草如阴 墨守成规 因人成势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在商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商家如果头脑迟钝、麻木的话,不知不觉就会使他人陷于“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境地
B、小周这次获得头奖那是预料之中的事,“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嘛!组委会的颁奖是早就谋划好了的。
C、历来人们都称颂荆轲“士为知己者死”的精神,我认为如果单从这个角度理解“刺秦”的行为是远远不够的。
D、大堰河逢人便夸赞自己的儿子,就连做梦也情不自禁地盼望儿子得到幸福。
4.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沁园春•长沙》一诗中“粪土当年万户侯”一句中“粪土”一词是意动用法,表达了作者对反动统治者的蔑视。
B《雨巷》一诗多处使用重叠和反复手法,构成声音和感情的回环往复,强化了节奏,增加了诗歌的抒情色彩。
C.《大堰河》一诗中“呈给你养育了我的乳房”一句中“养育”一词的宾语是“乳房”,《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一句宾语中心语是“缘由”。
D.“行李之往来”,“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约为婚姻”三句中的
“行李”“非常”“婚姻”都是古今异义词。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推进文化体制创新,挖掘文化特色的内涵,着力开发富有时代精神和四川特色的文化产品。
B.有的同学在考试前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刚刚开始,他们还可以靠自己带的食品和矿泉水、方便面、袋装饼干等维持,后来因为水土不服,一些队员出现拉肚子、感冒发烧等症状。
D.一篇文章写得好与坏,不在于它文辞多么优美,形式多么新颖,而在于它要有思想有风骨,惟有此才能永恒。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9分,每小题3分)
有科学家预测,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根据计算机模拟,这一速度比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快1000倍,比物种形成的速度快100万倍。
供职于非政府组织(NGO)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TNC)的生物学专家李欣海强调,任何一种生物都有独特的价值,甚至被一些人痛斥为草原破坏者的鼠兔,也具备显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鼠兔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他说,“每一种生物都是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任何种群的灭绝都可能破坏生态平衡,引发一场灾难。”保护所有生物及其基因和生存环境,即生物多样性的工作迫在眉睫。
浏览完整试题
1992年在巴西举行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一项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的《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并于次年12月29日正式生效。《公约》第一次承认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任务”,是发展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并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及“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中国在大会上签署了此《公约》,成为世界上率先加入《公约》的少数国家之一。实际上中国的形势并不容乐观。在这个庞大的国家里,由于经济的迅猛发展和人口的快速增加,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生物多样性正受到高度威胁。据了解,中国生物物种数量正以每天新增一个濒危甚至走向灭绝的速度减少,农作物栽培品种数量正以每年15%的速度递减,濒危植物物种比例高达15%-20%,濒危物种达4000-5000种。
损失是巨大的。根据《中国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十年进展》报告,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2002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加强努力、采取措施,在2010年以前停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6.下列对《公约》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公约》旨在保护濒临灭绝的植物和动物,最大限度保护地球上多种多样的生物资源,以造福子孙后代。
B.《公约》首次承认了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是人类的共同任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公约》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公平合理地分享来自遗传资源的商业性利用和其他利用的利益”三大目标。
D.《公约》出台伊始,所有缔约国都在积极行动,采取措施,来阻止正在以惊人速度发生的生物多样性流失。
7.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地球上现在每小时有3个物种灭绝,40多年后的2050年,地球上四分之一到一半的物种将会灭绝或濒临灭绝。
B.鼠兔作为食物链上的一个环节,被大量毒杀后,以鼠兔为基本食物的动物或断了口粮,或因中毒而死掉,这将可能因破坏生态平衡而引发一场灾难。
C.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工作并不乐观,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高度的威胁,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人口数量每年剧增。
D.生物多样性流失给我国带来了严重而巨大的经济损失,每年就高达500亿元。
8.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们根据计算机模拟表明,当今物种灭绝的速度远远快于生物自然灭绝的速度,主要原因是人类生存空间的极度膨胀。
B.《生物多样性公约》呼吁各国积极采取措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
C.《生物多样性公约》出台以来,已大大降低了生物多样性流失的速度,效果十分显著。
D.人类必须努力保护生物多样性,努力阻止生物物种灭绝,维持生态平衡。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臣死且不避 避:逃避
B.还军霸上 军:军队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跽:挺着上身跪着
D.哙遂入,披帷西向立 西向:西边
10.下列每组句子中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之 赐之卮酒 唯君图之
B、而 立而饮之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于 樊哙覆其盾于地 使毕使于前
D、且 臣死且不避 且君尝为晋军赐矣
11.下列句中的加点字与“头发上指”中的“上”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朝济而夕设版焉 B.进兵北略地
C.函封之 D.又前而为歌曰
12.下列对文段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樊哙陈词,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满足了项羽自矜功伐的心理,所以项王屡屡赐酒,还加彘肩。
B.刘邦在危机中“如厕”是借口,实情是急于脱逃。招樊哙出,暗中有所谋算。
C.樊哙闯帐陈词后,项王赐座,表明杀机已经基本消除。
D.樊哙闯帐,“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主要表现樊哙对项王的愤怒、仇恨。
四、翻译句子(8分)
1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尔。(4分)
14.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分)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雨 晴 王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15、诗歌的前两句用了 手法,写“雨前”见到花蕊的情景和“雨后”花朵全部凋落的情景,吐露出一片懊丧、怅惘的惜春之情。(2分)
16、诗歌后两句描写了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富有 的雨后春色图。(2分)
六、默写(5分,每空1分,有错别字、漏缺不给分。)
17、_______________,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展开余下试题
18、但我不能放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19、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七、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22—24题。(17分)
报 秋
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挑地方,不拣土壤,而且特别喜欢背阴处,把阳光让给别人,很是谦让,据说花瓣可以入药。还有人来讨那叶子,要捣烂了治脚气。我说它是生活上向下比,工作上向上比,算得一种玉簪花精神罢。
我喜欢花,却没有侍弄花的闲情。因有自知之明,不敢邀名花居留,只有时要点草花种种。有一种太阳花又名死不了,开时五彩缤纷,杂在草间很好看。种了几次,都不成功。“连死不了都种死了。”我们常这样自嘲。
玉簪花却不同,从不要人照料,只管自己蓬勃生长。往后院月洞门小径的两旁,随便移栽了几个嫩芽。次年便有绿叶白花,点缀着夏末秋初的景致。我的房门外有一小块地,原有两行花,现已形成一片,绿油油的,完全遮住了地面。在晨光熹微或暮色朦胧中,一柄柄白花擎起,隐约如绿波上的白帆,不知驶向何方。有些植物的繁茂枝叶中,会藏着一些小活物,吓人一跳。玉簪花下却总是干净的。可能因气味的缘故,不容虫豸近身。
花开有十几朵,满院便飘着芳香。不是丁香的幽香,不是桂花的甜香,也不是荷花的那种清香。它的香比较强,似乎有点醒脑的作用。采几朵放在养石子的水盆中,房间里便也飘散着香气,让人减少几分懒洋洋,让人心里警惕着:秋来了。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
久居异乡的兄长,业命喜好诗词。前天寄来南宋词人朱敦儒的《西江月》:
日日深杯酒满,朝朝小圃花开,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青史几番春梦,红尘多少奇才,
不消计较与安排,领取而今现在。
我把“领取而今现在”一句反复吟哦,觉得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境界。其实不必深杯酒满,不必小圃花开,只在心中领取,便得逍遥。
领取自己那一份,也有品味把玩、获得的意思。那么,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
22.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6分,每份3分)
(1)作者为什么吃惊?
因为
(2)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
因为
23.作者在第三自然段中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不超过12字)。
24.作者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分别使用了六个“便”字和五个“领取”,这样写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8分,每份4分)
(1)反复用“便”字的好处是:
(2)反复使用“领取”的好处是:
八、作文(50分)
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心灵;巍巍 “神舟”,触动了国人的心灵;眷眷亲情,触动了游子的心灵;殷殷师恩,触动了学子的心灵……同学们,相信五彩斑斓的大千世界里,一定也会有许多触动你心灵的人和事。请以“ ,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根据自己所写文章内容,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750字。
2011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 (A.菲(fěi)薄B 颓圮 (pǐ ) 解剖(pōu)D. 作揖(yī)当(dàng)哭)
2.B (A 赌博 甘拜下风 C 偏袒 切齿拊心D 绿草如茵 因人成事 )
3.C (A“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使用不合逻辑,应为“使自己陷入这个境地”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不合语境;D不合语境,做梦时不能说情不自禁。)
4.C “养育”的宾语是“我”。
5.A (B因为。。。造成的,杂糅也可说是赘余 C概念类属不清 D一面对两面不当。)
6.D (D项和原文信息不符,原文说“《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六次缔约国会议呼吁,各缔约国应从纸上谈兵转向实际行动”这表明之前大多国家尚未行动起来。)
7.B(A项原文的表述“如果按现在每小时3个物种灭绝的速度”,仅是一种假设;C项无中生有,文中没有表述主要原因;D项属于以偏概全,文中说“仅外来物种入侵一项,每年的经济损失就高达500亿元”。)
8.B(A项属于无中生有的信息,文中没有说主要原因;B项表述过于绝对。C已经一说有误D生物物种自然灭绝是不可阻挡的。)
9. C
10. C (介词,在)
11. D (名词做动词)
12. B(A“把项王看得仅次于怀王”不对,全句的因果关系也不当。 C“杀机已经基本消除”不对。 D樊哙闯帐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自己身上来,表现了他的极大的勇敢)
翻译:(下划线处为采分点,句子通顺1分)
13.我每当想起这些,常常痛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
14.之所以派遣官兵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的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诗歌赏析:15对比
16生机和趣味(意思对即给分)
默写:17、怅寥廓
18、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19、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终已不顾
21、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22.(1)没几天便是立秋。 (2)收获的季节却两手空空。
23.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
24.(1)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 (2)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本文主旨起强化作用。(能依据此意加以延伸,扩展,意思对即酌情评分。)
作文:(略) (220.170.155.52)
上一篇:
2011中考语文试题
下一篇: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次月考试题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益阳市箴言”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4]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