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类目:首页试题中心月考试卷

阅读:1033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重磅: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3]
甲子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一)
甲子二中七年级上册语文月考试卷(一)
一、基础(30分)
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0分)
①______ _____,任重而道远。
②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 _____。
③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______ ____ _ _。
④杨花落尽子规啼,______ _____。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 _____。
⑤“你宽容一点,其实给自己留下来一片海阔天空。”让我们联想起孔子在阐释“恕”这种儒家思想时所说的一句话:“ , 。”
⑥行道树自我牺牲、无私奉献、心系社会的精神常常使我们想到名句______ _____,
____ _____。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①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bènɡ jiàn ( )的火花。
②今天第一次看到这棵果实如此fēng shuò ( )的柚子树,霎时间,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
③她终于去拜见了诸神之王,请求他撤销那个kāng kǎi( )的决定。
④我的唯一shē wàng( )是在一个自由的国家中,以一个自由学者的身份从事研究工作。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我由衷地从内心感谢王老师。
B.我们的报刊、电视、网络和宣传媒体,要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
C.观众听完他美妙的歌声和优美的舞姿,都深深地折服了。
D.真正地亲近自然,融入自然,这样,我们的情感就会更丰富,我们的生活就会更美好。
4.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5分)
①几年前,家中第一次养了一笼十姊妹。 ( )
②她牢牢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 )
③神圣的事业总是痛苦的,但是,也惟有这种痛苦能把深沉给予我们。( )
④多美的一片桃花林啊! ( )
⑤人民英雄纪念碑呈方形,建筑面积为3000平方米。纪念碑分碑身、须弥座和台座三部分,共高37.94米。 ( )
5.请选用下列词语写一段语意连贯的话。(4分)
金黄 苍翠 飘香 天高云淡 秋色宜人
要求:①以秋季为话题;②至少选用两个词语;③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④ 80字之内。
                                   
   
                                   
   
                                   
   
                                   

               
6.自主探究,是学习语文的好方法。读下面文段,写出探究结果。(4分)
曾有一个有趣的实验,生物学家把鲮鱼和鲦鱼放进同一个玻璃器皿中,然后用玻璃板把它们隔开。开始时,鲮鱼兴奋地朝鲦鱼进攻,渴望能吃到自己最喜欢的美味,可每一次它都“咣”地一声撞在了玻璃上,不仅没有捕到鲦鱼,反而把自己撞得晕头转向。碰了十几次壁后,鲮鱼沮丧了。当生物学家轻轻将玻璃板抽去之后,鲮鱼对近在眼前唾手可得的鲦鱼却视若无睹了。即使那肥美的鲦鱼一次次地擦着它的唇鳃不慌不忙地游过,即使鲦鱼的尾巴一次次拂扫了它饥饿而敏捷的身体,多次碰壁的鲮鱼却再也没有进攻的欲望和信心了。美食张嘴可得,鲮鱼却活活饿死。


浏览完整试题①给文中的“鲮鱼”赠送一句激励的话:(2分)
                                       
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2分)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第7至20题。
(一)《论语》节选(18分)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③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④子曰:“由,诲女知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之,是知也。”
⑤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⑥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7. 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
(1)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 (2)是知也_________
(3)人不知而不愠________ (4)诲女知之乎_________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学而时习之/驱之别院
B.为人谋而不忠乎/项为之强
C.可以为师矣/以虫蚁为兽
D.人不知而不愠/学而不思则罔
9.下列各项分析不确切的一项是( )(3分)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主要阐述的是学习态度,指出要虚心向一切人学习。
B.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中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学习上既要巩固,也要创新。
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阐述的是做学问不能不懂装懂,应该实事求是。
D.“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阐述学与思、做和想之间二者不可偏废的辩证关系。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1.“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不仅仅是在写自然现象,而是通过借物喻理,表达一个深刻的道理。说说它讲的是什么道理?你有何感受?(3分)
                                   
                                                                      12.本文讲到“快乐”,《童趣》中也讲到“快乐”,请你说说孔子与沈复的“快乐”有何不同?(3分)
                                   
                                    
(二)九十九分的苦恼(16分)
我历尽坎坷,中年才得一女。望着她那越来越像我的小尖鼻子和玲珑的小嘴,我的心头洋溢着得意和欢快。她妈妈认为孩子比我漂亮,比我聪明,比我有更好的气质,将来会比我更有出息,至于和院子里那些同龄孩子相比,她妈妈更是自豪,认为没有一个能和她并驾齐驱。在这种情感氛围中,我们对孩子寄寓了很高的期望,这期望近乎成为信仰。可是,等女儿入了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这种信仰却一次又一次地遭到打击。最关键的是考试成绩,虽然孩子每次考试都在90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妈妈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l00分才顺理成章,人家的孩子都能考到96分97分,她感到不可理解。孩子每次拿了94分95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于是就有①(A引发B引起C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每当这时,首当其冲的是孩子,平时各式各样的小毛病,甚至不是毛病的小事都被妈妈拿出来数落一顿。这时孩子默默垂泪,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马上相救。可是妻子也在看我,那眼神显然是希望我为她找出更多责备孩子的理由。夹在两种目光中的我只好装傻。
孩子自然拿我没办法,但她妈妈对孩子的数落却有了发展。
原来用的是第二人称单数,“你总是”如何如何不听话,不久就变成“你们总是”如何如何,最后干脆成了“你们两个人”如何如何。这时,我如果分辩两句,其结果“你们”会立即变成“你”。孩子解放了,批判的矛头便立即转移到我头上,指责我懒散,不爱整洁,待人大大咧咧,买东西又贵又次,等等。怎么办好呢?我想最关键的还是要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提高成绩,于是,我开始亲自辅导孩子做作业。
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久后的一天,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②(A走B冲C迈)进门来 :“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好消息了。
果然带回来一个99分。
我大喜。待她妈妈下班回来,我努努嘴暗示孩子把考卷奉上。
我看到妻子脸上一丝微笑还没有来得及闪烁就消失了。她往椅子上一瘫:“我就是弄不明白,你为什么就拿不下那最后1分!我大为震惊,本想顶回去:“你上小学考过几个100分?我看连90分都难得。”但是我知道,这样意气用事是绝对愚蠢的,只能破坏孩子成绩有提高所带来的良好气氛。这时我想起有种幽默理论说,幽默的要义是缓解冲突,把自己的进攻变成对方的顿悟甚至享受。
我灵机一动,叹了一口气说:“都是我不好。”
妻子奇怪了:“平时骄傲得不得了,这回怎么谦虚起来了T’我说:“孩子学习成绩不够理想,不是她不努力,而是她的脑子不好,天生的笨。”
妻子有点不解,我继续说:“天生的笨,是遗传的原因。这有两个可能。第一个是你笨。”
“这不可能。”
“那就是第二种可能:我笨。”
“我看这样说,还比较恰当。”
“但是,这也并不能怪我。想当年,你找对象:满园里拣瓜,拣得眼花;拣了半天,拣了个傻瓜。你不怪自己,还要怪她。”
女儿捂着嘴巴笑。她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13.理清文章思路,把下面概括各部分内容的几句话分别填入相应的括号内(只填序号) (3分)
A.妈妈不满意孩子的考试成绩  
B.父母对女儿寄寓了很高的期望
C.矛盾暂时得到化解     
D.99分所引起的风波
事情的起因是(  ),事情的经过是(  )(  ),事情的结果是(  )
14.划线部分连用了五个“比”字,目的是突出              (2分)             
15.结合上下文,在下面两句话的横线上分别填入最恰当的词语(从括号内选择序号)(2分)


展开余下试题①于是就有( ) (A引发B引起C发生)一场暴风骤雨的可能。
②老远就喊着( )(A走B冲C迈)进门来了。
16.面对99分,全家人都陷入了苦恼之中。他们各自苦恼的是什么?分别用一两句话简要回答。(3分)
孩子苦恼的是:                        
她妈妈苦恼的是:                        
“我”苦恼的是:                        
17.下面对本文结尾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矛盾得到彻底解决,全家皆大欢喜。
B.矛盾没有彻底解决,“笑”的背后仍有苦恼。
C.语言幽默风趣,让人发出苦涩的笑。
D.言尽而意未尽,留有让人思考的余地。
18.作者写这篇文章有其深刻的用意。谈谈你对作者写作意图的体会。(3分)
答:                                    
                                    
(三)(6分)
这大圣收了金箍棒,捻诀念咒,摇身一变,变作一个海东青,飕的一翅,钻在云眼里,倒飞下来,落在天鹅身上,抱住颈项嗛眼。那牛王也知是孙行者变化,急忙抖抖翅,变作一只黄鹰,返来嗛海东青。行者又变作一个乌凤,专一赶黄鹰。牛王识得,又变作一只白鹤,长唳一声,向南飞去。行者立定,抖抖翎毛,又变作一只丹凤,高鸣一声。那白鹤见凤是鸟王,诸禽不敢妄动,刷的一翅,淬下山崖,将身一变,变作一只香獐,乜乜些些,在崖前吃草。行者认得,也就落下翅来,变作一只饿虎,剪尾跑蹄,要来赶獐作食。魔王慌了手脚,又变作一只金钱花斑的大豹,要伤饿虎。行者见了,迎着风,把头一幌,又变作一只金眼狻猊,声如霹雳,铁额铜头,复转身要食大豹。牛王着了急,又变作一个人熊,放开脚,就来擒那狻猊。行者打个滚,就变作一只赖象,鼻似长蛇,牙如竹笋,撒开鼻子,要去卷那人熊。
19.上文选自名著《西游记》,作者 是 (朝代)人。(2分)
20.作品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广为流传,除上文的三借 ,还有大闹 、
三打 、真假 等。(4分)
三、作文(50分)
2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
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当人生开始一个新阶段的时候,这种变化来得更猛。现在,你走进了初中校门了,你发觉自己在不经意之间已情然发生变化了吗?请你选择某一方面,与你小学时进行比较,以“我在变“为题写一篇作文,篇幅不少于600字。
附加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帝置酒雒阳南宫
帝①置酒雒阳南宫,上②曰:“彻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③。填④国家抚百姓给饷馈⑤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兵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⑥而不能用,此所以为我禽也。”群丞说服。
(注释:①帝:指汉高祖刘邦。②上:尊指刘邦。③子房:张良字子房。刘邦的谋士。④填:通“镇”。⑤饷馈:军饷。⑥范增:项羽的谋士。)
1.解释加框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因以与之( ) (2)项羽不然(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2分)
填 国 家 抚 百 姓 给 饷 馈 不 绝 粮 道 吾 不 如 萧 何
3.仔细阅读并思考文中的对话,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①刘邦得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②项羽失天下的主要原因是:
4.文中刘邦在对话中用了三个“吾不如”,这说明了刘邦的一个什么特点?请结合你的体会简要谈谈你的看法。(4分)
                                   
                                    

                                       
题目





























6006006000












参考答案
1、①士不可以不弘毅②为有源头活水来③明察秋毫/物外之趣
④闻道龙标过五溪/随风直到夜郎西⑤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①迸溅②丰硕③慷慨④奢望3、D
4、①记叙②描写③议论④抒情⑤说明
5、评分细则:以秋季为话题1分;至少选用两个词语1分;修辞手法1分; 80字之内,语意连贯1分。
6、①.不怕挫折,机会就在眼前。/不要放弃一丁点机会。/再试一次!
②习惯或观念会束缚人的手脚,让人丧失机会。/不要因为一点点风浪就使我们弃船上岸,一次小小的碰壁就使我们裹足不前,一个小小的打击就让我们放弃了一切梦想和努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许多时候,我们失败的真正原因在于:面对近在眼前的已被抽掉“玻璃板”的“鲦鱼”,我们没有去“再试一次”。
7. (1)迷惑,引申为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2)这(3)生气、发怒(4)教导
8. D 9. B 10.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来学习,(看到自己)有他们那些缺点就应当注意改正。
11.这句话借物喻理,讲人的品质要如松柏坚强不屈(危难之际方显英雄)。感受:人要像松柏一样坚韧刚强,遇到困难不畏缩,要愈挫愈勇。
12.沈复的快乐是指“物外之趣”,就是通过仔细观察事物并用丰富的想象从平凡细小的物体中(即用联想和想象的思维方式)获得无穷的快乐。不管蚊子还是草丛土砾、小昆虫都带给他无穷的乐趣。而孔子写到的乐趣是指学习带来的快乐,还有与朋友交流的快乐。
13. B—AD—C 14 母亲对女儿的期望很高 15 ①A②B。
16. 孩子:不被妈妈理解,总受指责。她妈妈:女儿不争气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我”:女儿受委屈,自己左右为难。17 A 18 要点:(1)不能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2)针砭应试教育的社会弊端,说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3)学生渴望得到父母的理解,渴望得到尊重。
19.吴承恩明朝
20.芭蕉扇/天宫/白骨精/美猴王
21略
四、附加题:(10分)
译文:刘邦在洛阳南宫摆酒宴,说:“各位王侯将领不要隐瞒我,都说这真实的情况: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项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么呢?”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让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来亲附他们,与天下的利益相同;项羽却不是这样,杀害有功绩的人,怀疑有才能的人,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刘邦说:“你只知道那一个方面,却不知道那另一个方面。(就拿)在大帐内出谋划策,在千里以外一决胜负(来说),我不如张良;平定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绝运粮食的道路,我不如萧何;联合众多的士兵,打仗一定胜利,攻占一定取得,我不如韩信。这三个人都是豪杰的人,我能够利用他们,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位范增而不利用(他),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众大臣都被说服了.
1.与:赐予 然:这样(每词各1分)
2.填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共2分)
3.(1)能够重用人才、人尽其才,同时能够与天下人同享利益。(2)嫉妒人才、怀疑人才,不能重用人才。(每问1分)
4.说明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第二问是开放性试题,只要扣住刘邦“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谈自己的体会,语言通顺即可。(4分) (183.55.109.154)
标签:人教版 七年级 上册 月考试卷
相关:关于“甲子二中七”的其他试题
重磅: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33]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


关闭本页返回网站首页退出登录

导航:课件下载教学文摘杂文参考教学设计音像素材作文素材试题下载备课中心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8487054
联系手机:13958889955  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