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用户注册
|
登录
中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首页
备课
教案
论文
杂文
试题
课件
素材
音像
公开课
类目:
首页
》
试题中心
》
期中试卷
阅读:1018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重磅:
备战2024 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2011年枫亭中学高一语文必修一模块考试
2011—2012学年上学期枫亭中学高一必修一模块考试
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班级 座号 姓名 成绩
一、积累与运用(1-7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濒(bīn)临 粗犷(guǎng) 相形见绌(chù) 咎(jiù)由自取
B.掣(zhì)肘 酵(xiào)母 博闻强识(zhì) 屏息以待(bǐng)
C.惩(chéng)罚 档(dǎng)案 短小精悍(gàn) 长歌当哭(dàng)
D.炽(chì)热 绯闻(fěi) 殒身不恤(xuè) 风姿绰约(chuò)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三奇堂养生茶具有健肝降血脂的保健功能,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一定的辅助保护作用,长期饮用可以预防不得脂肪肝。
B.记者在此次投资贸易洽谈会上了解到,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对科学问题上的是非之心之争,不应采取压服的方式,尤其不能搞文字狱一类的东西。历史上凡是这样做了的,没有一次有好结果。
D.近来,一条题为《西安一所小学给差生佩戴“绿领巾”》的新闻,经诸多媒体报导后,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何厌之有 厌:满足
B.愿足下更虑之 更:更加
C.素善留侯张良 善:交好
D.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遗:赠送
4.下列语句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B.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不如因善遇之
C.臣之壮也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D.失其所与,不知 吾令人望其气
5.下列语句中,划线词活用类型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B.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C.道芷阳间行
D.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6.下列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A.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C.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D.吾属今为之虏矣
7.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
B.约为婚姻
C.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
D.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二、比较阅读( 8-11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一)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自《左传•烛之武退秦师》)
(二)
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曰:“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矣。”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曰:“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曰:“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崤。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
浏览完整试题
(选自《左传•秦晋崤之战》)
(三)
天下之事以利而合者,亦必以利而离。秦、晋连兵而伐郑,郑将亡矣。烛之武出说秦穆公,立谈之间存郑于将亡。不惟退秦师,而又得秦置戍而去,何移之速也?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弃强援,附弱国;弃旧恩,召新怨;弃成功,犯危难。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讵能若是乎?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他日利有大于烛之武者,吾知秦穆必翻然从之矣!
(选自吕祖谦《东莱左传博议》)
8.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穆公访诸蹇叔 访:咨询,征求意见
B.勤而无所,必有悖心 悖:错误
C.非利害深中秦穆之心 中:符合
D.讵能若是乎 讵:岂,难道
9.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秦伯说,与郑人盟 烛之武出说秦穆公
B.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道芷阳间行
C.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烛之武一言使秦穆背晋亲郑
D.失其所与,不知 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
10.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
B.杞子自郑使告于秦 燕王拜送于庭
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D.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11.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杞子作为秦国驻防在郑国的将领,拿到了郑国都城北门的钥匙之后,建议穆公里应外合消灭郑国,得到了穆公的支持,由此可以看出秦穆公急于扩张的野心。
B.蹇叔认为,千里奔袭,容易泄漏消息,疲惫之师也难以取胜,指出师出必败,并预测出遭晋军伏击战败的地点,然而秦穆公利令智昏,坚持进军郑国。
C.吕祖谦认为,当年秦穆公为了与郑国结盟甚至不惜和晋国把关系闹僵,而现在又对郑国发动战争,看似前后矛盾,实则本质相同,那就是出于对秦国利益的考虑。
D.吕祖谦指出,秦穆公是个利欲熏心的政治野心家,一旦有人开出比烛之武更诱人的条件,他就会立刻和烛之武翻脸断交,全然不顾两人多年的交情。
三、文学名著与文化经典阅读(12-17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1分)
(一)文学名著阅读(25分)
12.填空题(5分,每格1分)
(1)马腾被杀之后,马超在西凉太守 (人名)的帮助下兴兵报仇,大败曹军。曹操被马超击败,逃跑中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又听西凉军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地割了胡子。马超令人高喊:“短胡子的是曹操!”曹操立即 ,包颈而逃。马超追上,曹操绕树而走,马超一枪扎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马超继续追赶,被曹洪拦住。曹操这才逃脱。
(2)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最可恨的是,当他发现杀错人之后,并没有放过吕伯奢这一无辜的老人。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 !”
(3)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为刘备礼贤下士之举所感动,遂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为刘备定下了“ ”的决策。
(4)曹军追来,张飞在长坂坡断后,他巧设疑兵:叫随从在马尾拴树枝,往来奔跑,冲起尘雾,曹军莫知虚实不敢轻进。他一人一马立于桥上曹军不敢向前。他大吼三声吓得夏侯惇肝胆俱裂而亡。曹军仓皇而逃。张飞下令 ,操方知中了疑兵之计。
13.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宝玉将元妃所赐之糖蒸酪留给喜吃此物之袭人。李嬷嬷赌气吃酥酪。袭人推说爱吃栗子,使宝玉把酥酪丢开,宝玉给袭人剥栗子。袭人以回乡下之说试探宝玉,流露出对此“吃穿和主子一样,又不朝打暮骂”的地方的留恋。
B、宝玉被打后,又贾母等人护着,贾政的管束放宽了,宝玉越发得意。宝钗等人有时见机劝导,引起宝玉的反感,他说:“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女儿,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唯有黛玉不曾劝他立身扬名,所以深敬黛玉。
C、薛宝琴是个非常有才气的姑娘。芦雪庭联句,宝琴与湘云、黛玉争胜,三人联句最多;众人称赏红梅,邢岫烟、李纹及宝琴三人最先成诗,三人中又以宝琴的最好;宝琴作怀古诗十首,咏古迹,怀往事,又暗隐十件俗物,让众人“都称奇道妙”,不过黛玉认为后两首怀古诗史鉴无考,要求另作,宝钗、李纨反对。
D、紫鹃为试宝玉是否真爱黛玉,先对宝玉冷淡,后又借燕窝一事的话头说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宝玉如雷轰顶,回到怡红院后失去了知觉,大家忙叫来紫鹃,宝玉这才哭出声来,抓住紫鹃不放手。紫鹃探得宝玉心意,为黛玉而欣慰。
E、妙玉是《红楼梦》中栊翠庵里的道姑,自称“槛外人”。她“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出身仕宦人家,因病入了空门,但她孤芳自赏,清高洁癖,常常让宝玉引为知己。
14.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5分)( )( )
A、董卓把持朝政。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袁术嫌他地位低微,喝令将其打出。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刘备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B、刘备在荆州受到刘表款待,获许屯兵新野。刘表的后妻蔡夫人始终对刘备心存疑虑,时时劝刘表要防备。刘表一直非常喜欢前妻的儿子刘琦,可是在家中,后妻蔡氏的权力一直很大,而且蔡家还有一些亲戚在刘表军中担任重要的职务。
C、关羽身在曹营,心怀故主,当他得知刘备的消息后,就决意要离开曹操,曹操设法挽留他,但关羽去意已定,封存汉献帝和曹操所赐的财物,挂官印于府第,不辞而别,这就是封金挂印的故事.
D、孔明随鲁肃来见周瑜,周瑜、孔明心中早有主意,却又装作不知,故意互相激怒对方。鲁肃大惑不解,夹在中间,互相说解。孔明故意念了曹植的《铜雀台赋》,曲解其意,说曹操乃是为了二乔而来,激起周瑜大怒,请求孔明相助,共破曹操。
展开余下试题
E、奇人左慈,深谙奇门遁甲之术。曹操见之,左慈怒斥曹操的奸行。曹操大怒,拘禁左慈。左慈使用遁甲之术,戏弄曹操。曹操杀之,虽死又生,演武厅幻化出无数“左慈”,提头来打曹操。曹操惊倒于地,头脑疼痛不已,只好请华佗来医治。
15.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 )
A、宝玉挨打之后,黛玉哭得哽咽难言。宝玉心里记挂,就叫袭人去探望黛玉。袭人要求找个事由,宝玉就拿了两条旧帕叫送去。黛玉见了用过的旧手帕,疑忌之心遂起,神魂驰荡,也不顾嫌疑避讳等事,便研墨蘸笔,在帕上题写了三首诗。(《红楼梦》)
B、秦可卿死后,宁国府大办丧事,由于贾珍之妻尤氏犯病,不能料事,遂请凤姐协理。凤姐凭借敏锐干练,很快看出宁国府的诸种弊端,马上有针对性地一一加以整治,杀伐决断,令行禁止。此后,众人兢兢业业,不敢偷懒。(《红楼梦》))
C、因为贾宝玉家中的姐妹都没有玉,他一向认为“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本为家中姐妹们感到不平,而如今又得知林黛玉也没有玉:他更党唯独自己有玉,有什么意思呢?于是就解下脖子上的玉.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红楼梦》)
D、袁绍率七十万大军进驻官渡,企图消灭曹操七万军队。谋士许攸遭疑投降曹操,并且提供了许多情报。曹操得知袁绍在乌巢囤积了大量粮草,立即亲率精锐军队连夜奔袭乌巢。袁绍只派少量骑兵救援乌巢,仍然留主力进攻官渡。由于乌巢粮草被烧光,袁军上下恐慌,官渡前线的大将亦投降曹操。(《三国演义》)
E、诸葛亮五出祁山,因刘禅突然让他退兵,故采用添灶减兵之法,每日退军,司马懿害怕孔明其中有诈,不敢追赶,孔明不折一人一兵,胜利退兵回到汉中。(《三国演义》)
16.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
(1)《红楼梦》中,宝玉第一次细赏宝钗的金锁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又是如何结束的?请简述。
(2)《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濡须之战”中。曹操曾收到孙权的一封信,信中说:“春水方生,公宜速去。”书中又写道,“曹操看毕,大笑曰:‘孙仲谋不欺我也’”。
孙权为什么劝曹操“宜速去”?结果如何?请简述这一情节。
选答第( )题
答:
(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
17.材料一: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材料二:宰予昼寝。子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⑴材料一中所讲的“自省”,你是如何理解的? (4分)
⑵材料二中所讲的是 和 的关系。孔子从“宰予昼寝”这一事情中,悟出什么道理? (2分)
四、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课内阅读(18-19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8—19题。
①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
②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18.文中反复提到“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这样的世界”,在作者心中,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呢?请续写下面的句子,与所给的句子构成排比句。(4分)
这是一个执政当局屠戮爱国青年的世界, ,
。
19.第①段文字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情感,请分条列举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
(二)课外阅读(选考内容,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多答不加分。
选答( )(填上甲或乙)
(甲)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15分)
清名
梁晓声
(1)如果不是子诚的缘故,我是断不会识得徐阿婆的。
(2)子诚曾经是我学生,他的家,在西南某山区的茶村。今年清明后,他有几天假,约我去他的老家玩。我总听他说那里风光旖旎,经不住动员,成行。
(3)斯时茶村,远近山廓,美仑多姿。树、竹、茶垅,浑然而不失层次,绿如滴翠。
(4)翌日傍晚,我见到了徐阿婆。
(5)那会儿茶农们都背着竹篓或拎着塑料袋子前往茶站交茶。一路皆五六十岁男女,络绎不绝。子诚在小路上与一老妪驻足交谈。我见那老妪,一米七左右的个子,腰板挺直,满头白发,不矜而庄。
(6)老妪离去,我问子诚她的岁数。
(7)“八十三了。”
(8)“八十三还采茶?!”
(9)我望着老妪的背影,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10)子诚告诉我——解放前,老人家是出了名的美人儿。及嫁龄,镇上乃至县里的富户争娶,皆拒,嫁给了镇上一名小学教师。当年当地,农村人大抵文盲,连黄历也看不懂的。她丈夫有超强记忆,一部黄历倒背如流,经常穿长衫游走于各村“说春”。“说春”就是按照黄历的记载,预告一些节气与所谓凶吉日的关系而已。她的丈夫嗓子也好,称得上是脱口成秀。“说”得兴浓,别人随意指点什么,竟能马上唱出一套套合辙押韵的掌故来,百难不倒,像是现今的流行歌手。于是,使人们开心之余,自己也获得一碗小米。然而不久农村开展“破除迷信”运动,原本皆大开心之事,遂成罪过。丈夫进了学习班,年轻的徐阿婆一急之下,卖光了家里值钱的东西,买了两袋小米,用竹篓一袋一袋背着,挨家挨户一碗碗地还。乡亲们过意不去,都批评她未免太过认真。她却说:“我丈夫是‘学知人’,我是‘学知人’的妻子。对我们,清名重要。若失清名,家便也没什么要紧了。理解我的,就请将小米收回了吧!”
(11)我问:“现在她家状况如何?为什么还让八十三岁的老人家采茶卖茶呢?”
(12)子诚说:“阿婆得子晚,六十多岁时,三十几岁的独生儿子病故了。媳妇改嫁,带着孙子远走高飞。从那以后,她一直一个人过活。七八年前,将名下分的一亩多茶地也退给了村里。”
(13)“这么大岁数,又是孤独一人,连地都没了,可怎么活呢?”
(14)“县里有政策,要求县镇两级领导班子的干部,每人认养一位农村的鳏寡高龄老人,保障老人们的一般生活需求,同时两级政府给予一定补贴。”
(15)我不禁感慨:“多好的举措!”
(16)“办法是很好,多数干部也算做得比较有责任。但阿婆的命太不好,偏偏承担保障她生活责任的一位副县长,明面是爱民的典范,背地里却贪污受贿,酒色财赌黑,五毒俱全,三年前被判了重刑。”
(17)“阿婆知道后,如同自己的名誉也受了玷污似的,一下子病倒了。病好后,开始替茶地多的人家采茶,一天采了多少斤,就按当日茶价五五分成。老人家眼力不济了,手指也没了准头,根本采不了芽茶,只能采大叶茶了,早出晚归,平均下来,一天也就只能挣到五六元钱。她一心想要用自己挣的钱,把那副县长助济她的钱给退还清了。”
展开余下试题
(18)“啊!”我一时失语。
(19)“今年年初,老人家患了癌症。几乎村里所有人都知道了。她自己也知道了。不过,她装作自己一点儿也不知道的样子,就着自己腌的咸菜,每日喝三四碗糙米粥,仍然早出晚归地采大叶茶。”
(20)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那天晚上,我要求子诚转告老人家,有人愿意替她“退还”尚未“还”清的一千二三百元钱。
(22)子诚说:“转告也是白转告!”
(23)我恼了,训道:“明天,你必须那么对她说!”
(24)第二天,还是傍晚时,我站在村道旁,望着子诚和老人家说话。才一两分钟后,二人的谈话便结束了。老人背着竹篓,尽量,不,是竭力挺直身板,从我眼前默默走过。
(25)子诚也沮丧地走到了我跟前,嗫嚅道:“我就料到根本没用的嘛。”
(26)“我要听的是她的原话!”
(27)“她说,谢了。还说,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
(28)以后几日的傍晚,我一再看见徐阿婆往返于卖茶路上,背着编补过的竹篓,竭力挺直单薄的身板。下雨的傍晚,她戴顶破了边沿的草帽,用塑料布罩住竹篓,却任雨淋湿衣服……
(29)那曾经的草根族群中的美女,那八十三岁的,身患癌症的,竭力挺直身板的茶村老妪,使我联想到古代赴往生命末端的独行侠。我似乎倾听到了老妪的心声:清名、清名……反反复复,二字而已。
(31)不久前,子诚打来电话,告诉我徐阿婆死了。
(32)“听家里人说,她死前几天还清了那笔钱……老人家认真到极点,还央求村支书为她从县里请去了一名公证员……现在,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
(取材于作者同题文章)
20.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因为学生子诚的原因,我得以到达风光旖旎的西南茶庄,见到了年迈的徐阿婆,听到了有关徐阿婆的一些事情,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B.故事发生在清明节后一个景色清明的茶村,作者着力塑造了一位追求清名的老人,细致描绘了她清澈如水的心灵。一个“清”字贯穿全篇。
C.丈夫靠“说春”换得小米,却被认定搞迷信活动。本属冤屈之事,但阿婆却坚持变卖家产还米,她用行动为丈夫鸣不平。
D.第(20)段“听了子诚的诉说,我沉吟良久”一句中,子诚“诉说”的是阿婆的坎坷经历,我的“沉吟”中含有对阿婆遭遇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感伤。
E.结尾段写“有关方面都因为那一笔钱而尴尬”一句蕴含有关方面对认真的徐阿婆的钦佩之情,也暗含作者对社会现状深沉的思考。
21.文章第(3)自然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22.文中画曲线的“人的一生,好比流水,可以干,不可以浊”一句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文本,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不少于180字)(6分)
(乙)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20—22题。(15分)
目击杨利伟飞天归来
孙阳 唐振宇 范炬炜
今天清晨6时23分,中国首飞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从太空归来,平稳着陆于内蒙古中部草原。
此刻,五星红旗正从北京天安门广场徐徐升起。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向在场的人们挥动手臂,轻快地跨出外表被大气层摩擦烧灼成古铜色的返回舱。
记者喊道:“杨利伟,我们接你来啦,对全国人民说几句话吧!”
杨利伟笑了,笑容在朝阳映照下无比灿烂。他说:“飞船运行正常,我自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
42年前,前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飞船升空,人类第一次亲眼看到地球表面的形态———淡蓝色的晕圈环抱着地球,与黑色的天空交融在一起;今天,第一个中国航天员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飞船,亲眼目睹了地球在星空中的奇观。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着陆场系统总指挥夏长法是奔向返回舱的第一人。工作人员刚一打开横卧在地的返回舱舱门,他就急切地问:“杨利伟,你怎么样?”
仰坐在座椅上的杨利伟转过头来,平静地回答:“我很好。”
真是天公作美,昨天这里还刮着大风,而今夜却是明月星空,几乎感觉不到风吹,一望无垠的大草原敞开胸怀,与我们一起静静等待着从太空归来的中国首位航天员。
6时左右,有人喊起来:“看,天上有颗星在飞!”
搜救人员纷纷下车,在-4℃的旷野上抬头仰望。只见一颗明亮的“流星”正从月亮边划过。一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这是与返回舱分离后的轨道舱在运行,减速制动后的返回舱马上就要进入大气层了!”
6时07分,一团火球在西南方的天空向我们飞近,那是进入稠密大气层的返回舱,正在与大气摩擦燃烧中飞来。
6时12分,空中传来“嘭”的一声震响,表明面积达1200平方米的主降落伞已打开。人们更加急切地向空中眺望。
“来了,来了!在那儿!”6时17分,一个黑点在已泛出曙光的东方天空出现,并且越来越大。
“杨利伟回来啦!”大家旋即跳上车,向返回舱飘落的方向追去。
降落伞悬挂着返回舱,在我们的车头前缓缓飘落。记者抬腕看表,正是6时23分。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地牧民称之为“阿木古朗”草原,在蒙古语中是“平安”的意思。这真是个好地方!
8时15分,杨利伟乘坐的直升机从沸腾的内蒙古大草原起飞,向附近的机场飞去。他将在那里换乘专机飞回北京。
内蒙古草原,这片在历史上曾孕育了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神奇土地,今天又因天之骄子杨利伟的完美着陆而续写出中华民族新的传奇。
(本报内蒙古中部飞船着陆场10月16日电)
20.下列对通讯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文章开头用一句话简要交待了事件的梗概和结局,然后逐一对事件的背景和细节进行补充交待,这采用“倒金字塔”的手法。
B、通讯的后半部分,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详写当时的场面,它像电影中的慢镜头,将精彩场面的发展节奏放缓,使读者和记者一起分享这瞬间的丰富信息,极大地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
C、文章描写杨利伟打开舱门后的动作和神情以及返回舱外表的情况,作者通过这样的想象和联想,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可读性。
D、文章记录了杨利伟的原话,比如“飞行运行正常,我感觉良好,我为祖国感到骄傲”等等,这种“实况录音”的方式能够增强了通讯的现场感和真实性。
E、“中国由此成为世界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这些细节的交待,提升了事件的新闻价值。
21.文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前苏联航天
上一篇:
江苏省重点学校(致远中学等)2011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联考语文试卷
下一篇:
诗歌鉴赏试题及答案
标签:
人教版
高一
必修一
期中试卷
相关:
关于“2011年枫亭”的其他试题
重磅:
备战2024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
下载试题完整文档
[下载次数:1018]
部编人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统编版高中试题按册查询
高一必修上
|
高一必修下
|
高二选修上
|
高二选修中
|
高二选修下
苏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
初三总复习
必修一
|
必修二
|
必修三
|
必修四
|
必修五
|
选修
|
高三总复习
语文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北师大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沪教版试题按册查询
七年级上
|
七年级下
|
八年级上
|
八年级下
|
九年级上
|
九年级下
把本页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红楼
孔子
庄子
李白
杜甫
苏轼
东坡
鲁迅
高考
讲坛
神话
唐诗
宋词
诗歌
小说
散文
关闭本页
》
返回网站首页
》
退出登录
导航:
课件下载
》
教学文摘
》
杂文参考
》
教学设计
》
音像素材
》
作文素材
》
试题下载
》
备课中心
》
中学英语教学资源网
》
小学语文教学资源网
本站管理员:尹瑞文 QQ:
8487054
联系手机:
13958889955
电脑版